-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语文论文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上饶县第三小学 赖晓仙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开始,它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学生进步的过程其实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这就说明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一种凭借,一种有目的、有步骤地为学生创设的语文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的下能力才是终极目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不但不能遏制,反而应该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导后逐渐达到的结果。 一、使学生敢于提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提问。其实这种现象源于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一是不够自信,怕提问后被人嘲笑;二是存在依赖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会讲。对这些观念,老师如果不进行及时地纠正,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不愿动脑,没有主见的坏习惯。因此,为了使学生敢于提问,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正确把握自己引导者的角色,把学生看成主体,给予他们个性的自由,尊重他们的想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时,不经意间的一句鼓励或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何乐而不为呢? 二、让学生乐于提问。 “敢问”只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敢问并不代表爱问。教师还要使学生觉得提问是一种乐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把提问和思考当成一种乐趣的话,学习也变得轻松而有趣了。但兴趣不是天生的,教师要怎样使学生以问为乐呢?第一,教师应该耐心地回答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在每解决一个问题后都产生一种充实感;第二,在遇到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时,要引导全班一起讨论。这样,学生就会渐渐体会到提问的乐趣所在。于是学习变得不再枯燥,而是充满着惊喜与乐趣。 三、让学生学会提问。 当学生养成了爱问的习惯后,还必须知道提问的方法。实际上,并不是每个问题都是好问题。一个好的问题 ,必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必须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上停留不仅浪费时间,有时还会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误解。为了使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提问,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教师可先让学生先预习一遍课文。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课文的思想感情方面着手,提出问题。比如,“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件事?”“文章告诉我们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其次,从局部入手,找出自己所认为的精彩之处,从中寻找问题。比如,“为什么认为这样写精彩?”“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语,而不换成另外一个?”等等。 另外,还可从课文整体结构入手,提出问题。如“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全文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很显然,这些问题是遵循思维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在这种循序渐进的训练下,学生的潜力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培养。 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以视听冲击。 化抽象为直观是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而这一点也刚好符合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力。由于年龄的限制,小学生一般还不完全具有独立理解和掌握课文的能力 ,更不用说一些比较抽象,和现实相差较远的作品。而这些现代化的手段却一一化解了这些难题。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所具有的优势,使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准了,提出的问题便更具有针对性,也避免了走弯路。 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因此,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可懈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因此善于自学能活跃思维,发展能力。自学往往是求知欲所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问题”开始的。比如阅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每一组课文的后面,其阅读的方法基本在本组的前面课文中已讲解过,教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学习,切忌把阅读课上成讲读课,讲得过多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都有待于我们广大的语文老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和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