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余秋雨散文特色及其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余秋雨散文特色及其它

语文论文之余秋雨散文特色及其它 ‎ 赣州三中 卢志诚自1985年新潮散文滥觞以来,散文界一直走着一条汇纳百川、革故鼎新的道路,特别是九十年代,以表现“大我”的“宏大散文”代表着散文创作的主流。作品或借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探求古国文明、文化品格和文化灵魂;或用哲学的睿知寻求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或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终极命运进行思虑和拷问。这类散文作者把自我主体意识投向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乃至整个历史和生命的流程,冲出自己狭窄的视野,选取独特的立足点和观察角度,在远景式投射观照中,把情感推向更深广的境地,达到超我和忘我的境界。余秋雨就是这类“宏大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一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是散文长河中兀然崛起的一座奇峰。作者以一个文化史学者的深沉哲思,以高瞻远瞩的宏观思路认识世界,执着于人文山水的踽踽独行,在张扬个体生命意识,感悟自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探索人类生命的奥义,寻找人类栖息的精神家园。尤其是在对炎黄子孙的个体与群体人格的考察中,期望“文化人人格”‎ 的建立,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人本主义思想闪烁在他的诸多散文篇什中。在余秋雨的一系列怀古散文中,满贮的是历史的沧桑感,文中没有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也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展现在他笔下的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是那样的雄浑、苍凉、广漠,将读者的视野和思绪引向历史的纵深。面对历史,作者发思古之幽思。一方面,他用墨如泼,恣意挥洒,浓墨重彩地把远去的历史还原为鲜活的形象,让读者沉浸其中,与古老的民族一同忧乐、一同悲欢;另一方面,作者又用充满忧患和哲思的理性思辨,让读者在他苍凉悲壮的人生感叹中,一同感受我们民族历史的沉重,一同对历史作出反思,并一同获得心灵的感悟。这些体验和感悟,我们几乎可以从《文化苦旅》中的任何一篇作品中获得。如《道士塔》、《阳光雪》等篇章,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的描绘,反映了大漠荒芜的黄河文明的盛衰,浇注了自身的文化关怀,用自身的体会和感悟,破译了中国文化的诸多谜底,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深遂苍凉的历史感。二《道士塔》是余秋雨对中国古代文明中极其荒唐一页作出沉痛而犀利解剖的典型篇章。作者用庖丁解牛的刀法,从容剖析:道士王圆篆,“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居然“当了莫高窟的家”。就是这位从湖北麻城逃荒来到甘肃的愚味的农民,当“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而且”向东方艺术投来期羡的目光时,道士在莫高窟里第一个干起了毁灭中华民族最灿烂文化的勾当。于是,在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洞窟里,“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敦煌彩塑那“婀娜的体态变成了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写到此,作者内心的痛苦溢于言表,“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象,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 更让作者痛心疾首的,是大批敦煌文物的流散。那个愚昧肮脏的道士,让外国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把难以计数的经卷、塑像、绘画和绢织等珍贵文物一箱箱往外国运,只是为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愚昧的道士根本不懂得它们的价值,外国人心目中的无价之宝,在他这里却视若草芥。那些淘宝的外国人,原本“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而事实上,他们轻易地“走到了那个洞窟前”,他们“原先设想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未免有点遗憾”。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愤懑和含泪的幽默。让人们从沉痛反思中,深深体味民族屈辱的酸楚,然后,随着作者“大哭一场”,发出“我好恨”的悲愤呼喊。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以其厚重的内涵和自由的形式,奠定了当代散文中“宏大散文”的地位。《文化苦旅》犹如在深刻的历史反省和严肃的文化审视的河床中,涌动着的一股汹涌情感的巨流,涛声贯耳,奔腾不息。作者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正是这种历史责任感的驱动,作者的“喟叹”才不是无可奈何的叹息,而是令人警醒的长啸。我们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不能不被作品独特的审美视角所唤醒。咀嚼作品的每一个文字,就如咀嚼一段历史,从而获得不同凡响的审美愉悦,经受灵魂的洗礼和精神感悟。 (本文获“21世纪中国教改研究编委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并发表于《21世纪中国教改研究》中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