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再谈阅读教学
语文论文之再谈阅读教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们常用这句话来鼓励阅读再创造。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这也说明阅读过程中对于文本的“误读”和“歪曲”总是客观存在着。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努力通过教学活动,让读者与文本会合,让人心与文心相印合,这样才能实现文本本身的阅读价值,完成课程目标。如何准确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文心,让作者、文本、学生真正对话呢?我认为,教师要深入文本,捕捉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点,再走出文本,巧妙引导学生反复“出”、“入”文本,以达到课堂对话的最高境界。 一、 深“入”文本,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点。 有专家说:关于阅读,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是的,高度决定视野。语文教师的高度在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和深度解读。教师应反复阅读和咀嚼文本,从中捕捉有价值的语言点,加以发掘和发挥,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这样可以高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亲爱的爸爸妈妈》,全文很长,学生初读感觉读不懂,我们初读亦有此感。我们深入阅读就会发现,文本的引文部分有两个很有价值的词语:“沉重”和“美丽” 。这两个词涵盖了整篇文章。我觉得这是个很有价值的语言信息。抓住这两个词去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老师只有深入文本,把与文本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整理、取舍、提炼,这样才能读出文本的宽度与厚度,才能“披文入情”,做到不误读、不死读、不俗读、不浅读。 二、 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巧妙浅“出”。 主问题是整个教学的切入点,它决定着一堂课的框架流程与发展趋势。 怎样的问题能起到“牵一发而全身”的教学效果呢? 如上面提到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引导学生找到引文部分这两个关键词语后,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主问题:“文中哪些是‘沉重’的记忆?哪些是‘美丽’的记忆?这些记忆里哪一个情节给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这样一把抓住了一篇长文的核心,在四十分钟时间内做到有效的长文短教。 如何寻找、设置主问题呢? 我认为教师首先要重视对文本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最容易与学生阅读感受交叉重复的地方,更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思路的契合点。 教师根据自己的解读结果,还原自己解读文本的思维全过程,寻找自己质疑、探究产生过的问题,进而研究这些问题的思考角度、思维走向以及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如教学《范进中举》时,我们分析自己解读过程的感受,觉得我们对范进发疯印象深刻,可感兴趣的是啼笑皆非的胡屠户,因此,我们根据这点,撇开范进发疯而抓住胡屠户的“变”设计教学,达到同工异曲的教学目的,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其次,教师要设身处地揣摩学生阅读时的思维流程及思考结果,从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设计牵动全文的主问题。例如,我们在反复朗读《陋室铭》,眼前会清楚出现陋室的情形,平常上课都会问学生:陋室环境如何?主人交往的是何人?主人有何爱好?这觉得这些问题琐碎而苍白,我想既然我们阅读时眼前有了初步印象,何不换个方式让学生明确?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主问题:“读完课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深入浅出,既突出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同时也完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第三,主问题的设计要紧扣三维目标,切中解析文本的要害。记得教学《孔乙已》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于漪老师说:读〈孔乙已〉,想哭却哭不出来,你有泪却只往心里流。孔乙已因为什么让我们为之”流泪“?却又为什么泪往心里流呢?”这样的主问题既切中了要害,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震荡了学生的心灵,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完成教学目标。 确实,理想的主问题实质就是文本教学价值与课程目标的统一。 三、 反复“出”“入”,达到完全对话的最高境界。 阅读是一个不断感受、领悟、吸收、内化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反复“出”、“入”文本,反复地朗读、品味,这样才能吃透文本。 阅读教学首先依然离不开“读”。我觉得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始终是不完整的。语文课应该让学生朗读。让学生大声朗读、轻声朗读、自由朗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一堂课可以没有一个提问,但一堂课不能没有朗读。阅读教学可以以读解文、以读促思、以读代说。学生可以在读中走进文本,含英咀华。 阅读教学除了朗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语文课的核心是语言,语文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可以说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内涵。抓住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从读到品,反复“出”、“入”,达到完全对话的境界。如《芦花荡》中“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的“钻”字,《亲爱的爸爸妈妈》中第一部分开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为什么八个字用了四个句号,都值得反复朗读、品味。教师引导学生在这样反复的“出”、“入”过程中,就能够达到一种课堂教学的完全对话境界。 有言道:“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教学中,教师精心营造的这样完全对话的教学情境,可以唤醒、激活学生的生命与思维,实现感悟与理解的融合,达到人心与文心的印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