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心得)之以人为本,构建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以人为本,构建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

地理论文之以人为本,构建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 ‎ 以人为本,构建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仙居县下各中学   张光彩摘要: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要达到这一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必须寻找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研究实施这种教学模式的策略: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实施适用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创造性思维    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许多专家也强调:“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心地位的关键因素”‎ ‎,这就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地理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已成为地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成为终身学习型的学习者,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找一种较好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下,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问、自探、应用、评价活动。在此活动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充分提供和利用创造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特质,以发挥创造的潜能。教学模式中的设问,是教师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提出问题,以供学生思考,产生创造性思维。自探,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由联想、思维发散,自主学习后,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及至解决问题。应用是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做中学,边想边做,在实践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付诸行动;评鉴,是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评析,选取最佳答案,使创造性思维进入实用阶段。创造性思维教学模式能让学生主动去追求、主动去获取知识,使得创造性思维进入最优化的境界,并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提高。三、实施策略1、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苏霍姆材斯基说:“‎ 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需顾忌,从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和潜能,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有平等、和谐、愉快、友好的师生关系,就没有教育的成功。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把自己视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之中,和学生交朋友,并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承认他们的差异。即使学生的观点出现偏颇,我决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耐心、细仔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时时刻刻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感到自己在人格上与老师是平等的,感到老师的可亲、可信。例如,讲授区域发展时,我以仙居为例,让学生讨论仙居发展经济的优势何在,如何发挥?有的说,仙居山多,在山靠山吃山,可充分利用木材的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工艺品产业;有的说要做好、做大、做强工艺的产业,要在品种花色上、工艺质量上多下功夫;有的说,要发挥仙居山水美的优势,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吸引外地游客来仙居观光旅游,带动仙居经济发展;有的说,仙居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资源充足,往往趁着河道白白地流掉,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靠近我县东南部的黄岩、路桥、椒江等地水资源恰恰不足,我们可进行北水南调,既解决他们用水紧张的问题,又可发挥我们水资源的优势;有的说:仙居的杨梅已闻名全国甚至国外,近几年仙居杨梅产量年递增率很大,而杨梅是易腐烂变质的水果,为了做好仙居杨梅的文章,应在杨梅的保鲜技术和杨梅深加工上下功夫。讨论、争辩结束,虽然得不到统一的答案和认识,但教育的收获就在这种平等、和谐讨论过程中。2、给学生一个“自由”承认学生的差异,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给学生一个“自由”。“自由”就是让学生自由联想、自由提问,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由作答。如在学习“太阳射点的位置变化”时,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自由”作答,只要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变化有关系的都可。有的同学说,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我们学校所在地正值梅雨季节,降水较多,当地农民要及时做好农田排水工作,确保粮食丰收;有的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人们的起居、衣着也都随着变化;有的说: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此日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我国北方地区河流基本封冰,也是南极科考队考察南极的最佳时期;还有同学说……在同学们的自由作答中,有几位学习成绩较差而平时不愿发言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自由”作答的行列之中。“自由”给学生发挥创造机会,“自由”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自由”‎ 是创新的源泉。3、有的放矢,激活思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进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学生常常是思考无门,思路不畅,甚至是百思不得其解。这种教学,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而且不善于运用,最终导致思想僵化。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改记忆型教学为思维型、创造型教学。(1)以问引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激活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提问的性质和方式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其效果。根据提问性质,可以把问题分为判断性问题,叙述性问题,述理性问题和扩散性问题。学生思维水平主要从后两类性质问题的回答中得到印证,因此教师提问要有一定难度。如在讲授“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问学生,洋流对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没有影响,如何影响?就这一问题而言,学生知道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的主要是降水,而降水量的多少及降水的时间对农业生产如何影响。学生要通过思考,分析后才能作答。教师还要善问、巧问,善于设置问题情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喜新好奇、兴趣较广的心理特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悬念和疑问,学生定会产生迫切地探要究源的心理,从而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如在讲授“锋面系统”时,我指着窗外在飘扬的彩旗问学生,让他们根据彩旗飘扬的方向判定此时受什么锋影响。此问题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学生马上展开联想:只要南方有暖湿的气流到来就会降雨了,农田里的植物久未见雨了,是何等地需要降水啊,否则粮食就要减产了。学生智慧被激活,就会在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不断闪耀出智慧光芒。(2)以理导思     ‎ ‎ 它是指教师充分而灵活的说理,使学生按照教师所引的思路去思考。灵活而充分的说理,要求教师的讲授要有严格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如:有学生问:都说哈蜜瓜甜、好吃,可我家种的哈密瓜一点也不甜,也不好吃,为什么?我说,哈密瓜甜好吃指的是产于新疆的哈密瓜,那里的气候与我们这里不同,那里日照长,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又加上哪里土壤沙质化,所以新疆的哈密瓜特甜特好吃。通过我的讲解,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气候,土壤、农作物等,有密切联系的知识有机地沟通起来。同理学生也会想到了南疆形成长绒棉生产基地的原因所在,进而想到了埃及的长绒棉。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得到提高,所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由“已知”到“可知”,由题设和结论联想到所涉及的概念原理,就可能使学生豁然开朗。(3)以变发思    ‎ ‎ 它是指教师变化教学方法和形式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进而获得较全面的知识。如在学习某一地区的气候成因时,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入手,然后让学生联想这一位置上的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状况,使学生知道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和空间组合,让学生运用已知而求未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获取新知识,使学生思维从平面型转为立体型。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内容,如单纯从正面解释,往往难以接受和理解,此时可换个角度启发学生思考。如在学习大气的热力作用时,首先可提出假设:如果地球上无大气,近地面的温度日变化与现在有何不同?为什么?再如为了进一步理解和真正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可提出假设:如果黄赤交角变小(1)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有何变化?(2)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有何变化?(3)地球上的五带有何变化?通过这些逆向思维,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有助于课文内容的深化和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解难释疑,牢固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地理学科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散性思维培养。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向立体思考,寻找可能的答案。如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工业区因素时,可让学生议论,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多角度,多侧面分析评价。通过发散思维活动,突破习惯性的单一思维框架,扩大了学生的思路,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本质理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想象力、求异创新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培养。(4)以情激思    它是指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如在进行气候的成因及气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时,我有意识地朗诵起来描述与气候相关的一些诗句,如唐代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我在朗诵的过程中好多同学就已融入诗的情境之中,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马上有学生接过话茬说:这是描写我国江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气候特点。情感既是教师教授时的必然,也是学生学习的必需。教师的教学激情不仅能使教师讲授的内容引起学生高度注意,而且感染课堂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在积极的情感支配下,思维变得灵活而敏捷。4、大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本世纪将是信息时代、高科技时代、知识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进入社会各个领域,也给教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如讲授沙尘天气的内容时,我先播放三幅画面,(1)风沙席卷大地有效能见度很低。(2)风沙天气路上的行人,有的头裹布巾,有的身披雨衣,艰难地行走着。(3)风沙天气后,房前屋后乃至房顶都堆满泥沙。然后再播放一则材料,1993年5月5日,沙尘暴席卷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当时正值甘肃境内各流域灌溉时节,渠道纵横交错,在强劲的大风裹挟下,能见度极低,造成人员失足于渠道中溺水身亡,遇难人员基本是放学回家的中小学生。这次天气事件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可立体式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器参与认知活动,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观看,发出了议论,造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到底是自然还是人为?我们该如何治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地得到调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5、教学评价在教学中实施该教学模式,着眼点不在教学结果,而在教学过程,是在注重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精神、习惯、方法、品质的培养,这是中学教育的任务。因此,教学评价也要有创新。(1)从单纯的分数评价中解脱出来,扩大评价范围     ‎ ‎ 改变以前凭考试的分数多少来衡量学生学习的传统做法,把平时课堂学习中认真思考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等也作为评价内容,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认真参与就要给予肯定和表扬。(2)允许学生失败,让学生充分思考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巧妙设疑促使学生充分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即使回答错了,教师决不能立即中止他回答,应该允许他失败,有可能教师会在学生错误的思维活动中发现什么,便于指导帮助。(3)批评要有余地,避免刺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多数学生一旦失败都想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因此,老师在学生失败时不能过度地指责,批评应有个“度”。至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更需要有耐心帮助他们,切不可指责贬损,应该用比较含蓄的话语对待之,这样既能激励他,又能起到批评他的不足,使得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看不起他们,而是爱护他们,师生之间情感更融洽,有利于教学。(4)及时反馈课堂评价,有利于学生及时改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发展的主要场所,学生的发展往往就体现在对每一堂课的对待上,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及时反馈,及时把评价的结果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课堂评价能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并通过反馈寻找问题的根源,及时地加以改进。实践证明,运用此模式教学,完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使地理课堂教学达到课堂标准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教学  2006.2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7.1—2当代教育论坛         2005. 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