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心得)之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索--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索--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例

地理论文之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索--以&lt;&lt;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gt;&gt;为例 ‎ 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索-----以>为例摘要:现在很多公开课都想创新,教师想方设法地用各种形式组织教学,但目的性还比较差,为活动而活动,教学流于形式,忽视学生认知。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解决的方法想同大家共同探讨。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呢?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下面通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片断的分析来阐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  ‎ ‎ 教学片断片断1:展示作者2002年第一次到桂林所写的游记(文章较长),读后回答:游记中优美的景象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没有反应,沉默半分钟。教师讲:气候、水、石、土壤植被的有机结合。然后对桂林的气候、水、岩石、土壤植被分四组分别讨论:1、山与水,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空中云雾迷蒙是怎么产生的?你能描述漓江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成因吗?2、桂林的水在于清,结合图片资料,谈谈这是为什么?你能从流量及其季节变化、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漓江的水文特征吗?3、桂林桂林的山真奇啊,是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地貌。请从地形类型与地势特征描述桂林的地形特征。思考这种地形是怎样形成的?4、这里植被茂盛,山间大片的绿树红花,土壤呈红色较薄,这是为什么呢?请描述桂林的植被类型、土壤的有机质多少和肥力高低?片断2:展示作者2007年8月2日再次来桂林,漓江上游的龙脊梯田,周围的山上的植被破坏严重,有感而发所写的游记。读后回答1为什么漓江上游的植被被大量破坏?2 若漓江上游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其他地理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片断3:课本71页,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叫两名同学到教室外面做实验,即到校园草地挖些土,然后用一杯水去冲,然后另外取些土上面有草皮再用水去冲,看两次实验的结果。其他同学在教室思考,完成活动。片断4:设问:上游植被破坏对中下游的地区会产生影响吗,为什么会有这些影响?投影:2007年8月3日我乘船来到了漓江的下游阳朔地区,看到到处是沙滩,有感而发的日记(内容较多)。二、   关注焦点1.材料选取没有深加工。本节课以游记的形式为线索,是很创新。但只给了本节课美丽的外表,没有对这个外表进行深加工,从而失去了色彩。如片断1,投影了第一次到桂林的游记,没有任何提示,而且游记的内容较长,有的还没有看完,就问学生:“游记中优美的景象是怎样产生的吗?”‎ ‎,从而出现冷场。如在游记中对桂林的山、水、石、植被等关键字突显出来,学生才能感觉到桂林的美是山、水、石、植被等有机的结合产生的。才可以引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来。同样片断4的材料也很长。游记中有用的信息没有突出,致使提出的问题,学生不知怎么回答。2.时间分配不合理。片断1花费了21分钟,而这部分内容通过整体性的关系图,地图册中有,学生一看很容易理解的。只需要举些例子加以巩固。这里却让学生合作探究桂林的气候成因、漓江的水文特征、岩溶的成因、红壤的成因和贫瘠,使得学生一头雾水。片断2、3的问题和“合作-探究”,师生一问一答花了5分钟,两名同学到教室外做实验花费6分钟,两学生讲述实验结果用了1分钟,共记12分钟。其中真正需要合作的是教材71页的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但从时间的分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显然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3.提问缺乏针对性。片断1中,主要要体现桂林的气候、水、岩石、土壤植被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问题却问的是气候的特征和成因,漓江的水文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红壤的成因及其肥力的高低。使问题过于综合,扩展太大,缺乏针对性,使学生很难把这些问题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联系起来。片断2中的设问是否有必要:“为什么漓江上游的植被被大量破坏?”‎ 这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有什么联系。4.小组合作探究分配不够合理。片断1中,分四组分别对桂林的气候、水、岩石、土壤植被进行讨论。学生共坐成四排,每排大概11个人,教师把学生一排分成一组进行讨论,试问一排11个同学距离这么远怎么讨论问题。最终讨论变成临座相互讨论,甚至成为独立思考。片断3.的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叫两名同学到教室外面做实验,即到校园草地挖些土,然后用一杯水去冲,然后在取些土上面有草皮在用水去冲,看两次实验的结果。后来两个同学离开教室有6分钟,回来后教师问实验的结果,两个同学说,一是土很难找,二是水太少,根本看不出结果。这两个同学到外面做实验的时间,让剩下的学生自己讨论,没有分组。没有让他们做实验,讨论什么呢,只能想象了。5.准备不充分。片断3: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片断3中的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 ‎,上课期间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找土和草皮,结果是很辛苦但没有成果,实验很失败。片断1中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小组的分配怎样比较合适,课前没有很好的思考。随意性很大。三、教学建议1.课前要精心准备。教师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而不能出现片断3那样,上课期间让两名同学到外面去找土、草皮等,这些都应该是老师课前要准备好的。既然想做这样的实验,教师就要准备好。如果是要小组合作探究的话,还要多准备些。片断1中,小组的分配很随意,也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很好的考虑,那样的分配根本没有办法讨论。完全可以把学生的座位临时调整,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2.问题的设立要恰当。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问题要具有引导性,做到既能激发积极性,又能起到教学指挥棒作用。提出的问题能启迪智慧,启发学生去发现规律。用知识本身的智力因素使学生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片断1中,主要要体现桂林的气候、水、岩石、土壤植被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问题却问的是气候的特征和成因,漓江的水文特征,岩溶地貌的形成,红壤的成因及其肥力的高低。这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有什么关系?片断2中的设问是否有必要:“为什么漓江上游的植被被大量破坏?”‎ 本节也不是讲解人地的协调关系的。问题问的很不恰当。3.教学活动不能只追求形式。教学活动要具有目标性、引导性,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欣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从而体会成功的快乐。而片断1中的合作探究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小组分配方案不合理,仍旧是学生独立的思考。而片断3中的实验,看似很新颖,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是在浪费时间!而留在教室的同学却只能想象了。如果老师准备好了土、草皮、水,引导学生做实验,效果会好的多。同时学生也会很积极主动的参与,而不是旁观者。4.优化教学设计是教学有效的保障。最优化是指以最小的代价(资源、时间等的投入)取得最令人满意的效益(产量,质量等的产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选择教学模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所以说,没有教学设计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最优化,教学设计是教学迈向最优化理想境界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最优化抉择时,不仅要考虑到眼前的短近的效益,同时还要兼顾长远的效益。在方案和模式的选择中要善于选择那些教学时间节省、应用范围广、适应性能强、派生作用大的最优化方案或模式。要注意教学设计最优化的根本问题是,针对不同的学习者使用何种教学方法才能收到最理想的效果。本节课教师没有很好的进行教学的设计,整节课的思路很好,但对教学的环节没有很好的思考,如问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等,从而使得本节课较失败。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水平。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以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充分利用每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1.2007年11月,台州市优质课评比课件之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高中地理必修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