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融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融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

语文论文之融语文教学于生活之中 ‎ ‎  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而变成纯粹的“教书”。只有把语文教学融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学生才能学好知识,掌握知识,活用知识,并在学习语文知识中,了解社会接受教育,成为真正的社会的人。‎ ‎  一、用生活来教学,把语文知识生活化 ‎  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任何人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就必须而且必然要首先接受生活世界的教育。老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者,要善于充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有限的语文教学内容,用于无限的生活情境之中。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现。”这句话具体写出邱少云和战友潜伏任务的艰巨。而有些学生认为这不会很难做到,这时我叫学生端坐在座位上,坚持十分钟不要动,体验邱少云和战友十几小时纹丝不动,一声不吭的难受。让学生知道人身体,长期保持一种姿态是难以忍受的,这一基本生活常识。使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语文。‎ ‎  2、教学过程生活化。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去亲自实践、感受、体验、理解。‎ ‎  (1)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活动过程的素材应取自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如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句子、内容时,除联系课文外,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来理解和体会。以加强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  (2)鼓励个体的不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自主地进行选择,发展学生个性特征呢?一是尊重学生情感的选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喜好,存在着不同的情感世界。二是肯定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学生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办法不够理想,老师也要给予肯定。三是允许作业题量与难易的选择。教师布置作业时要避免搞一刀切,要分难与易,多与少,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  (3)引入激励机制。教师要有效的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引入激励机制。其方法是学生需要的激励;学习目标的激励;取得成功的激励。‎ ‎  3、教学评价生活化。教师评价学生要全面客观,即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式和发展;即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形式和手段要多样化,体现过程为主,以表扬鼓励为主,时刻给予人文的关怀。‎ ‎  二、生活以教育,生活问题语文化 ‎  “‎ 教育把人引入人的生活,引导人在生活中展开为人,展示人的积极的生存状态,展示人的创造性,使人是生活经由创造而得以不断丰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生活问题语文化就是指由生活中具体事物中抽取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的语文对象。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了他们获得的大部分语文知识,是在对生活中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的提取,从而形成概念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把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融入自己生活之中,以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思想。‎ ‎  1、在语文能力化过程中解决生活问题。教育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方法。构建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们适应经验世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学生在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时,语文知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例如,课堂教学中学到新的词语,好的句子,要求学生把这些词句,在写日记时用上;要求学生替父母亲给亲朋好友写信;帮家里、邻居写对联;为学校、班级出板报,编写手抄报;给校广播室、少儿类报刊投稿等。这些都是学生平常看得见摸的着的事,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解决这些事情,不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在语文知识化过程中解决品德问题。“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教育不仅引导人去生活,而且引导人去感受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善、安宁、和平、正义、自由、健康、诗意,感受生活的幸福,从而不断获得生活的意义,并积极创造、践行生活的意义。目前教育界公认的定义是“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语文与其他学科比较具有它的显著属性——文道结合。它把课文的内容通过教学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从一个不完善的人逐渐走向真正的人。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把语文知识传授和能力、品德的内化过程有机的结合。‎ ‎  (1)要从教学内容入手。小学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有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教育;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有勤奋好学,锐意进取教育;有尊老爱幼,文明言行教育……老师教学时要以内容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只有一个地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在《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和创新意识的教育。‎ ‎  (2)要以教学需求着想。教育是目的性很强的一种活动,它体现了施教者意志和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言行,适时调整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如果班级学生纪律较差,应着重教育学生学习邱少云严守纪律的品德,而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就可以略带过去。‎ ‎  三、语文引导生活,生活重现语文化 ‎  怀特海曾经说过:“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语文教学应力求将知识成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去经历生活的一切,去创造生活,学会感受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不断领略并获得生活的意义。因此,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语文中,汲取他人的生活经验和教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自己的生活。其次,鼓励学生用语文知识去探索生活的奥秘,发现生活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认识并践性人与世界的关系,使人的生活世界不断充盈。而学生在用语文知识引导生活的同时,也是语文知识重现与不断提高的过程。‎ ‎  不管怎样,让学生轻松地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又愉快地把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它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