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新课程背景下英语阅读理解题型中议(心得)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技巧
英语论文之新课程背景下英语阅读理解题型中议论文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技巧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阅读理解题型中议论文的选材,语篇,语言和设题特点,并探讨了相对应的解题策略和备考准备。关键词:新课程, 议论文, 命题特点,策略,备考一、前言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 着重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当前的各级英语考试中,阅读理解仍然是考察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承载体, 依然是测试的重点。它的命题原则遵循“突出语篇,强调运用”,主要体现在突出阅读的体裁和题材的多样和多元化。在各类体裁中,议论文的信息承载量最大,选材偏离考生生活常识,阅读量最大,阅读速度要求快,词汇、句式最为高级复杂,测试角度最深,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文体。相当多的学生害怕看到议论文,没有自信心。怎样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优化阅读理解中议论文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当务之急。在此,笔者认真分析了近三年的高考英语真题中阅读理解议论文,结合新课改的理念总结出议论文的命题特点,和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二、议论文的命题特点1. 选材特点英语试题中的议论文选材范围很广,大多集中在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与高中生生活较远、阅历较浅的领域。由于考生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因此议论文的阅读理解难度很大。科技类议论文多集中讲述科技发展对人类带来好处和弊端;经济类会侧重讲述自由贸易,劳务输出等热点问题;教育类侧重讲述某个语言的形成或习惯用语的来历等。文化类测试的范围较广,有某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形成,有对音乐,绘画的不同见解,个人性格形成的要素等。由于阅读试题的设置是采用渐进式,由简到难的方式,由于议论文是5篇短文中最难的,通常被放置在D篇或E篇。2.语篇结构特点虽然阅读议论文的选材大都偏离考生的生活常识,题材理解上偏难。但是鉴于考试时间有限,议论文的篇幅都不长,有5或6自然段,结构严谨,框架清晰。大多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交替使用正面和反面的论证方式,且文中都有明显的表示转折, 递进,并列的关联词,有利于考生对语篇的理解。通常,先总说现象或观点,其次,正面陈述,反面论证。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的态度,再次总结文章。通常各段落的主题句都集中在各段首句,清楚明白。在反面论证的段首有表转折的关联词或表相反词义的信息词提示考生论述方式的转变。3. 语言特点 阅读理解试题的重要考点之一是考察学生对词汇和句式的掌握。议论文的词汇和句式的运用较别的题材的文章难度大。词汇运用灵活,高级词汇较多,同一词的不同词性的用法交替出现,未列入考纲的生词较多,通常达到3%-4%。句式复杂,长句,意思隐晦句,复合句较多,定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出现频率较高。4. 设题特点 近三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坚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设题思路。在议论文的设题中,侧重考察考生的猜测词义和句意、推理判断、理解文章语篇结构、理解作者态度意图和归纳主旨的能力,都涉及到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是考生必须掌握的较高级的能力。在议论文的4道试题中,作者态度意图题和推理判断题是必考题型。由于考虑到广大考生的程度,相对简单的具体信息题也成为必考题型,因此考生必须抓住机会,先把简单的具体信息题作对,然后再攻克深层理解试题。三、议论文的解题策略1. 排除法通常情况下,阅读理解题的四个选项中有错误项, 无关项,不全项和正确项。 无关项的内容是真的,但与本文无关;不全项所转达的内容有部分是真的,有一部分内容是不真实的或错误的。因此做题时考生要首先排除错误项和无关项,再排除的不全项,剩下的就是正确项。2. 互推法议论文的写作通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来呈现文章。这样的写作方式给考生提供了很好的理解,推理线索。常规情况下,在议论之后,总会再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观点;或在一些例子之后,总要抒发一些议论。考生在理解议论时,可以借助文中所给的实例,从而在形象的例子的中推理出抽象的议论;或从议论中推理理解具体例子的深刻含义,相互推断。3. 还原法还原法要求考生采用跳读,略读等形式,带着问题读文章,还原选项到原句,即找出4个选项在原文中的原句,对比各个选项与原句的异同,然后再选择答案。 有时考生还可以采用在原句下划线的办法,提醒自己关注原句的细节。但是考生必须注意到,出现在议论文中的具体信息题表面上看很简单,实际上考生必须看几行或几个段落才能排除错误选项,找到正确选项,这就需要细心和耐心。 4. 信息词法理解文章的语篇结构,了解作者的态度意图,文中的信息词至关重要。信息词包括关联词,副词,形容词,表示总结的介词短语,情态动词等。关联词可以揭示文章各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关系,展示作者态度和意图。常见的此类关联词有however, but, on the contrary, although, while等, 表示转折,提示此信息于上文相反。还有表关联的副词,besides, moreover, furthermore, nevertheless等, 也可以是有强调意义的副词,actually, equally, similarly, differently等。形容词经常表示作者的好恶,可以作为判断作者意图的关键,例如 adorable, fond, delicious, well-don, acceptable, favorite等。表示总结的介词短语有in my opinion, in my point of view, as a matter of fact, as far as I know,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n a word, in short, in summary, in general等。情态动词更能表达作者的态度和意图,例如must, can, was able to, should, ought to等。这些信息词能帮助考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态度,也有利于考生梳理出文章的语篇结构。5. 推理法推理法对推理判断题非常有用。考生一定要明白,推理的结论一定是原文有这层意思, 但没有明确表达的。如有原句出现, 则是客观事实,不是推理判断的答案。 推理要根据文章的字面意思,通过语篇,段落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各个信息所暗示和隐含的意义,作者的隐含意等对文章进行推理判断。考生要由文字的表层信息挖掘出文章的深层含义,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6. 猜测法猜测词义有两种出题方式,一种是老单词,新含义;一种是新单词,新含义。考生可以用还原法尽快找到被测单词的文中位置,认真研读上下文,根据整个句子的意思推断;也可以根据标点符号,尤其是破折号猜测;可以从被测词后的定语从句中判断;可以通过构词法猜测词义;可以通过文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来猜测,可以通过上下文的信息词猜测词义。但不管是那个办法,考生应该先猜测,再看选项,否则容易被选项干扰、迷惑。 7. 交集法归纳主旨题通常有寻找段落主题句,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标题等三类出题方式。考生可以采用数学概念“交集”来寻找。找出每个段落,每层意思中话题的交集部分,即重合之处,就可以找到答案。通常主题句会出现在文章的首句或句末, 考生在这些地方要多留意一些表示归纳的词汇, 例如in short, in summary, all in all 等,也可以在具体事例之后或之前的表示观点的陈述句中寻找。8. 倒序法这种做法对于难以读懂的议论文很有效。 考生可以先看各个题的题干,找出多次重复的关键词,然后再看选项,了解选项的大概内容。这样,文章的大概内容就能猜出,然后再回头看文章。这种办法可以帮助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大概明白文章的思路和内容,既节省时间,又有效果。9. 拆句法 这种办法主要是针对长,难句的理解。 首先需要分析句法结构, 明白是并列句还是复合句。并列句由并列连词引导,而复合句的关键是找出各种从句的引导词,再根据上下文的逻辑、意义等关系,判断出是哪类从句。其次,再剔除句子的定语,状语,宾语等次要成分,剩下的就是句子的主干。这样长,难句的句意就清楚了。 四、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考准备 1. 新课改要求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学会运用各种多媒体和信息资源。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课外阅读读物,关注有关科技, 经济和教育的文章, 加大对这类知识的储备度。学生可以多读《中国日报》,《 21世纪英文报》。《 21世纪英文报青少年版》第二版时事文章和第六版科技生活对做这类试题很有帮助,可以把每期的此类文章归类整理,做成剪报集,考前多看多读多储备。2.在日常的学习中加强对各项阅读技能的训练和总结。在英语新课改的背景下,英语各模块的课文有精读文章和泛读文章,要掌握精读文章和泛读文章的不同处理办法。 同时新教材注重对各项阅读技能和策略的介绍。在每篇课文的导入中,都引导学生使用预测的策略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在课文中重视对词汇意义猜测能力的培养。在读中运用略读的技能了解文章大意。运用扫读技能,了解文章的细节。根据课后练习,学习如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大意。3.考生应有意识地使用科学的方法做完前一年各个省市的高考真题。高考真题是各个省市的命题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非常有价值。为了保证命题的平稳,通常不会很频繁地变化命题人, 因此命题人的思路会有一定的延续性。 多做自己省份的真题就可以帮助考生很好地把握命题人的思路,并进一步检验自己的做题策略与解题技巧,不断调整, 改正,最终形成科学正确的做题技巧, 优化学习方式和策略, 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