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中的教师行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中的教师行为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综合性活动中的教师行为 ‎ ‎ ‎ ‎  温岭市箬横镇中心小学  林金飞 ‎  [摘 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与任务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求得成功,从而体现语文课程的新价值。但是作为始终以综合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语文,其综合性学习一直以来都存在在语文教学之中,即使是作为项目形式出现的大单元综合性学习,亦仅为规模更大的综合性学习而已。在综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守引导者的岗位,把一份份适应当前技术手段的各种学习技能逐一展示、示范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模仿,直至熟练地运用这些技能有序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中,教师仅仅是学生的一位助理教练员,仅仅把一份份“规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尝试运用“规则”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规则”对于学习的便利和更高的效益,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更高层面进行一次大融和。‎ ‎  [关键词]  语文学习;综合性学习;教师行为 ‎  语文综合性学习,顾名思义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语文学科、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为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学生的生活的拓展和深入,是课堂与生活相辅相成的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与任务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求得成功,从而体现语文课程的新价值。在这明显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语文学科内容的“字、词、读、写等”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该如何体现“引导者”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平等的首席”中该如何定位、把握?现以人教社课标本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为例(下文简称《信息》),谈谈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及在此认识下的教师行为,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  一、细究“新”面孔,熔合“老”方法。‎ ‎  语文具有综合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存在,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总是以综合的形态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  1、综合性学习仍为学科内学习内容。‎ ‎  一是语文知识本身就综合了语言、文字、逻辑、修辞、文学、阅读、写作等多种内容。二是语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它综合了政治、历史、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各方面的知识。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与普通课文并无质的区别。【五年级上册:活动计划和调查报告;五年级下册:研究报告;六年级上册:活动总结;六年级下册:读写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可以说,它的内容是“语文”‎ 的,学生将围绕着汉字、信息传递、诗歌、回顾自身等主题搜集资料,开展活动。它的形式也是“语文”的,制订计划、搜集和阅读关于汉字的材料、策划和组织活动,写简单的调查报告,都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它的过程是“语文”的,在综合性学习中,还隐含着“听说读写”的实战历练,调查访问,需与人交流、沟通,肯定要“听”和“说”,而且比课堂上的模拟演练更有效;收集相关资料,肯定要读,而且试读的范围比课堂上更为广泛,默读、浏览、细读……‎ ‎  2、综合性学习仍为学科内的学习过程。‎ ‎  语文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学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只要是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语文学习,都应属于综合性学习方式的体现。语文内容的综合性和学习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任何学习过程中时时都要综合性地学习。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只是语文学科中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呈现而已。只不过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将在组织策划能力、合作精神、分析能力、交际能力等可以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和提高。可以说每一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都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次大融和。‎ ‎  二、意恐行彷徨,临行细细教。‎ ‎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一定范围内考核学生语文素养。如果出示一个学生不甚熟悉的,甚至从没有接触过的内容,直接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并期望学生在学习、探索中掌握方法,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这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范例唤起学生已有语文技能进行融会贯通的方向,让学生在运用前就具有尝试的勇气、信心、目标以及方法。‎ ‎  1、望“梅”诱渴,令其心悸。‎ ‎  什么东西最令学生心动?当然是自己期望获得而且也能收获的成果。在每一个语文大单元综合性学习的起始课,这些身边的同龄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不仅可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而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对紧接着的综合性学习充满美好的期待。如《信息》的起始课中,教师展示同龄学生设计制作的精美的“家庭成员信息来源记录表”、“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手抄报若干份,同时可以展示以学生生活为主题的研究报告《上学、放学期间校门口交通情况调查》,以引发学生阵阵羡慕地赞叹。‎ ‎  2、品“梅”优点,明示目标。‎ ‎  同龄人学习成果的展示并不仅仅是展示而已,在很多时候是给予学生指明拓展思路的方向,给予学生具体操作的拐杖。像《信息》这一综合性学习中,课文要求“作一次调查,记录全家人在一天中都从哪些渠道获得了哪些信息。再根据记录作一些分析,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课文中的各项要求都清晰明朗,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具体怎么记录,记录哪些内容,又该以何种形式记录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不加以指导就让学生回家记录,其学习效果就可能打折扣。那么,通过展示就能让学生对“家庭成员信息来源记录表”有一个正确的印象,使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的放矢”。其次,同龄人学习成果的展示也可以温习、巩固学生的旧知,使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充分调动已有知识、技能参与活动。如在《信息》“制订活动计划”这一环节,虽然在以前的综合性学习中已经重点学过,但肯定有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有所遗忘,但教师讲解又显得重复低效。这样,教师就处于讲与不讲的两难境地,这时,展示“完美”的活动计划就可以很好地唤起学生原有记忆,使其在制订活动计划时记忆清晰,目标明确,方法正确。‎ ‎  3、欲入梅林,“器具”先备。‎ ‎  通过各种示范,学生尝试的勇气是有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让学生尝试之前,先要让学生们学会基本技能才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练习期间不至于被吓退,也不至于做出四不象式的语文杂烩。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①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②学会在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能力;③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等。但是,这只是基本的学习基础,在针对具体的综合性学习时,还需要一些专门的指导。如:在九册第一次进行大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在技能学习方面侧重于“活动计划”‎ 的制订。而到了十册第二次进行大单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候,活动计划的制订就应该成为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的前提素质,而在新的学习中则侧重于研究报告的书写。这两次活动安排明显偏重于提升学生在综合性活动中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由此可见,要想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一定要在平时加强学生的综合活动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在每一次综合性学习中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  三、示贤而思齐,目送生远行。‎ ‎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材中出现的阅读材料,仅仅起到例题或普通的文字材料的作用,而不是让学生去学文,而是要用这些文章里的内容去学习。‎ ‎  1、范例剖析,以技扶之。‎ ‎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学很大程度上要通过示范来进行。简单地说,范本就是“样子”。当学生选定了学习课题,产生了学习、探究的需求时,合适的范本便是极好的“学习导言”,学生们可以在模仿操作中实现方法、策略的迁移。除了文本之外,语言交流也能构成范本。如:《信息》中的第二组阅读材料,是综合性学习中“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这一板块的辅助材料。与前一组材料功能不同。在这里,阅读材料的功能在于使学生学会怎样写,它关注的重心是文章的形式,类似于以往教材中习作例文。如《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中,教师要关注的不是学生增长了哪些李姓方面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从这篇选文中可以获取的研究报告“怎样写”的知识。比如:①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哪些?②搜集到的信息是如何分类的?③筛选信息的标准有哪些?④‎ 这篇研究报告包含了哪些内容?等等。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收集、整理、组织材料。‎ ‎  2、时时关注,永备咨询。‎ ‎  学生们初涉新的学习领域,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他们一遇到问题便会习惯性地向老师询问。如果教师在这时提供直接,那么就失去了学生独立研究的意义。就像套着游泳圈练习游泳的孩子一样,是永远不会学会真正的游泳的。因此,教师应做到,既要时时关注学生,又要明确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说。如《信息》活动中,有的学生准备通过网络收集资料,并制作一份关于“古代信息传递方式变化的”电子幻灯片;有的学生准备通过询问家人及附近居民的形式来收集资料,并用展板的形式展示“自家小房子的历史”,等等。在学生选择研究内容的时候,教师没有必要参与。但是当学生面对一堆素材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及时出现,或给予相关研究的范例以供模仿,或给其混乱的思路前点上一盏明灯,或与学生同做一、二。总之,学生如何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是否优秀并不是我们老师要关注的问题,而重点要关注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否真正学会利用信息学习知识,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明白“信息传递的变化”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  3、各逞所能,殊途同归。‎ ‎  实际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决定了它的形式要多样。活动中要采取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课内阅读与课外搜集相结合,个人、小组与班级三级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既鼓励相互交流,但交流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交流不变质,有提升。如:《信息》活动中,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时,教师就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提示,分小组确定研究主题,并要求学生做出计划,在这之后再在班级中相互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交流、进步的目的。其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力求多样化。可以布置展览,展出这次综合性学习中进行的多种调查与结果、活动纪实、研究报告;可以召开主题报告会,报告小组的研究成果,或个人收获、感悟、发现;可以安排辩论会,让学生用言语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等等内容。‎ ‎  四、成果互耀映,常作三人行。‎ ‎  在活动结束阶段,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反思自己和他人在活动中的变化,为今后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借鉴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在综合性学习中因为学习形式的改变可以使评价的多元化、评价的互动性得到充分的表现。‎ ‎  1、搭建舞台,提倡互学 ‎  如何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影响所有的参与者,并在影响他人的同时吸收他人的长处?展示自己,即各抒己见,谈论文本,表述想法。这是综合性学习中对学生语文能力与语文精神的培养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这里就需要教师利用当前教育资源,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首先,要着眼于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丰富,展示过程不是一个框定的目标,其整个过程是多向互动的。这里的多向,包括教师与全体、部分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个体间、个体与小组间、小组与小组间的不同性质的互动。其表现形式就是学生代表自己或小组充分地阐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与他人等交流中以自己的前经验为基础进行讨论、辩论,在相互的经验交流中教学场就不断地充实,引领着学生深一步理解文本,并以此达到学生、老师、文本间的心的碰撞。‎ ‎  2、赏析成果,内化个性的学习成果 ‎  赏析就是把学生原有的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结合对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把握和理解,站在他人成果外部对其进行欣赏、分析。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由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这两部分组成。而理论性知识是学生通过课堂听讲及课外阅读获得,实践性知识则多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前者多反映在学生的头脑中及口头上,后者则为学生内心真正信奉、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赏析过程就是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尝试、成果品析,使学生更好地转化理论性知识、掌握实践性知识。即把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及成果、老师、同学等之间共同构建的“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教学共同体,通过在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在学生的实践中逐步内化。并在不断的运用实践性知识的过程中,把这种“不可言传”的知识逐步清晰和外显。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情感体验不仅仅作为一种学习的动力机制而存在,它可以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内容。‎ ‎  综上所述,以“项目”为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包括“‎ 项目设计”、“过程实施”、“成果展示”等三个阶段,它与普通课文相比在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等方面将有着明显的区别,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行为的准确把握对学习效益将尤为重要。‎ ‎  参考书目:‎ ‎  [1]王  辉等。论差异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北京。2004.11‎ ‎  [2]许高祥。开放设计--走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狭隘地带”[J].新课程o中学。2008.4‎ ‎  [3]郑国民。关于新课标中阅读教学改革的对话[J].语文建设。2003.2‎ ‎  [4]阳泽。论新课程引发的教学控制问题[J].教育研究。北京。2003.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