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班主任论文之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养成教育是中小学德育中的主体工程,贯穿在德育的全过程中。小学奠基工程如何,对于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乃至一生将会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区域性的社会文化,是学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学校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都是校园文化的表现范畴。如校园的建筑设计、绿化、校规、作息时间、活动课程设置,学校环境布置、办公室布置、学生寝室的布置、楼道文化墙的布置……它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具有导向、激励、传递文化信息、审美、娱乐及教育人等功能,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熏陶、感染作用。 运用多种手段,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 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他们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纳入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等要求上来,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习惯。 丰富活动内容形式,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要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来潜移默化的渗透、熏陶。作为班主任,尤其要重视多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要重视每天的“晨间教育”。晨间教育是在每天早操结束后的三、五分钟内进行的。教师对前几天的班级情况小结,进行表扬批评;或是讲个故事、或是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是要重视每周一次的班队活动和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班队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学生的喜爱。思想品德本身是一本教材,里面有许多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如《尊敬师长》、《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可以得到较好的成效。 小学生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使每名学生都能明确,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不应该说,实际上是给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定出方圆让学生养成规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