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小学班级常规建议
班主任论文之小学班级常规建议 推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的最基础工程,儿童入学后,开始真正参加群体生活,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小学阶段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守纪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这应该是小学阶段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重点。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首先应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了自理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下面就小学低年级常规训练谈些体会。 常规训练是指对学生而言按一定规章制度的要求经常进行的一系列训练。常规训练法是在养成教育中,规范学生行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儿童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良好的文明行为的养成,不易持久。所以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仅仅满足于规范学生怎样做是不够的。必须花大力气坚持常规训练。 常规训练法遵循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服从训练 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习惯不同,个性不一,这些儿童组成一个班集体必须经过老师的合理组织,精心引导,耐心培育。要使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除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让儿童服从这些要求,因此对入学的儿童来说,首先是要进行服从训练,比如:学生在校时间上必须绝对服从学校的安排,知道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还有在常规行为方面,也应该反复训练形成习惯,让他们感到铃声就是命令,但服从训练必须与学生讲明道理,不能让学生“盲从”,要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上自觉练习内化为个人的习惯。 二、 强化训练 良好的文明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反复的训练,在学生明理、知行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加以强化,使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断巩固稳定的过程,就是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具有其反复性和强制性。 1、反复性训练 反复性训练是强化训练最常用的手段,某些行为习惯只有在具体场合中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培养成的习惯,当然需要经过多次重复训练,然而反复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切忌形式单一,容易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厌学,厌练的心理,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形式。例如:充分利用晨会、队会、班会等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有机的渗透,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巩固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为了使学生每一次的训练都有效果,我在班上开展了“比一比,赛一赛” 的活动;规定从行为和学习两方面比赛。两操好的发一朵小红花、卫生好的发一朵小红花、写字好的发一朵小红花……学习好的发五角星。无论谁获得红花,还是五角星,只要集齐5个,即可与老师换取大红花或金星。这种获取难度由低到高的激励制度,从很大程度克服了反复训练带来的负面效果,教师要善于寻找措施克服训练带来的不良后果,才会保证训练的效果。 2、强制训练 对于难以形成或难以规范的习惯,必须进行强制性的训练。这也是促进学生某些文明习惯养成的有效手段。学生年龄小对某些习惯的作用认识还不足,为了促进习惯的早日形成,只有用强制手段。例如:课堂常规中的课前准备,往往低年级学生容易忘记做,老师必须在上课之前给予检查,发现违背者要强制学生重做一遍,这样直到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方可。 3、纠偏训练 所谓纠偏就是纠正学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及家庭教育的不同,学生难免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强制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打架、骂人、坐、立、行、等姿势教师必须把不良的原因及危害讲解给学生,让他们按正确的规范去做。纠偏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直至把学生的行为纳入正规。 常规训练是培养学生文明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善于把其它方法与常规训练结合起来,例如要善于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自我体验法等,那样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将会有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 程,儿童入学后,开始真正参加群体生活,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小学阶段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于培养儿童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习惯﹑守纪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这应该是小学阶段行为习惯培养教育的重点。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首先应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了自理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段的教育。下面就小学低年级常规训练谈些体会。 常规训练是指对学生而言按一定规章制度的要求经常进行的一系列训练。常规训练法是在养成教育中,规范学生行为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儿童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良好的文明行为的养成,不易持久。所以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仅仅满足于规范学生怎样做是不够的。必须花大力气坚持常规训练。 常规训练法遵循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规律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服从训练 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习惯不同,个性不一,这些儿童组成一个班集体必须经过老师的合理组织,精心引导,耐心培育。要使这些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除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让儿童服从这些要求,因此对入学的儿童来说,首先是要进行服从训练,比如:学生在校时间上必须绝对服从学校的安排,知道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还有在常规行为方面,也应该反复训练形成习惯,让他们感到铃声就是命令,但服从训练必须与学生讲明道理,不能让学生“盲从”,要在认识了解的基础上自觉练习内化为个人的习惯。 二、 强化训练 良好的文明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反复的训练,在学生明理、知行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方法加以强化,使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断巩固稳定的过程,就是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具有其反复性和强制性。 1、反复性训练 反复性训练是强化训练最常用的手段,某些行为习惯只有在具体场合中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培养成的习惯,当然需要经过多次重复训练,然而反复的形式应当多样化,切忌形式单一,容易适得其反,造成学生的厌学,厌练的心理,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形式。例如:充分利用晨会、队会、班会等主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有机的渗透,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巩固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为了使学生每一次的训练都有效果,我在班上开展了“比一比,赛一赛” 的活动;规定从行为和学习两方面比赛。两操好的发一朵小红花、卫生好的发一朵小红花、写字好的发一朵小红花……学习好的发五角星。无论谁获得红花,还是五角星,只要集齐5个,即可与老师换取大红花或金星。这种获取难度由低到高的激励制度,从很大程度克服了反复训练带来的负面效果,教师要善于寻找措施克服训练带来的不良后果,才会保证训练的效果。 2、强制训练 对于难以形成或难以规范的习惯,必须进行强制性的训练。这也是促进学生某些文明习惯养成的有效手段。学生年龄小对某些习惯的作用认识还不足,为了促进习惯的早日形成,只有用强制手段。例如:课堂常规中的课前准备,往往低年级学生容易忘记做,老师必须在上课之前给予检查,发现违背者要强制学生重做一遍,这样直到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方可。 3、纠偏训练 所谓纠偏就是纠正学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及家庭教育的不同,学生难免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强制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打架、骂人、坐、立、行、等姿势教师必须把不良的原因及危害讲解给学生,让他们按正确的规范去做。纠偏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直至把学生的行为纳入正规。 常规训练是培养学生文明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要善于把其它方法与常规训练结合起来,例如要善于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自我体验法等,那样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将会有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