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心得)之市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生物论文之市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高中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场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高中教育的全面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深刻变革。按省、市精神,娄底市从本学期启动高中课程改革,现将有关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娄底市教育局对本次高中课程改革高度重视,派员参加了省、市各级培训,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各市、县高中新课程改革领导机构,开学前下发了“娄底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和“娄底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学期中特别安排了各县、市全体高中教研员下到每一所学校就高中新课程改革情况作了专题调研。并在十一月份由教研室组织了各市、县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学研讨会。 高一生物开课情况:按娄底市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建议各学校从高一开设新课程,由于各市、县的具体情况不同,全市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大部分学校按市教育局精神高一开设生物课,每周二节;第二种,少部分学校高一开设生物课,每周一节;第三种,极少数学校高一未开设生物课。 二、娄底市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师资问题 师资问题包括教师的数量问题和专业素养问题。近年来,高中生物课都是在高二开始上,教材包括高二必修二册和高三选修全一册,按每周3课时,须三个学期上完,高三第二学期复习。新课程则提倡高一开始上课,而现有的教师师都在教高二或高三,很难分出部分教师来教高一。有部分学校就是由于缺少教师而无法在高一开设生物课;有部分学校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则是由本期刚大学毕业的教师和刚从初中调上来的教师担任,其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和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距离。 2、认识层面存在的问题 (1)、思维惯性 从调研的情况看,不少老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不够,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和方法仍沿用以前的传统,想改也改不过来,思维惯性很大。 (2)、领导导向 有的学校领导对新课改认识和重视不够,对教师出去培训持可有可无的态度,认为: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了,教材再换,知识更改不了,不出去学还不一样教吗?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产品。学校领导重视的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绩,高考指挥棒将教学一线的校长和教师的视野短路了。知识的掌握是工具学科的学习必要的,但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础工具学科的内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理解偏差 有些教师在初略了解了一些新课改的模式后错误地以为课改就是多一些活动、多一些制作,一堂课只要有学生讨论、有老师的自制模型,就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就是好课。将形式跟内容分割,忽略了形式要为目标服务的宗旨,这是对课改精神的错误理解。教师的学习不深入,课改不能真正实施。 (4).高考指挥 新课程改革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来自高考的压力,虽然湖南的新课程高考方案未出,但习惯了高三教学和传统教学的生物老师们有点带着镣铐跳舞之感。对把握教材有难度。讲浅了,生怕对高考有影响;讲深了,时间不够。好像高考是课改的终极目标。实际上,高考也只是课改之路上的一个过程性检测而已,培养出一代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振兴中华,造福全人类,这才是课改终极目标之所在。 3、教学层面的问题 (1)、课程资源问题 教师反映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匮乏。一方面是实验仪器设备条件等不足以支持新课程的要求;一方面是师生所需要的教材配套品种如参考书、教辅、电子音像出版物匮乏。 特别是实验仪器设备条件不足,导致许多实验不能开设。从调研情况看,绝大部分学校均只开设出了老教材中的实验,一般的实验无法开展,又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只能从书本上看实验,听老师讲实验,以揣摩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以及死记那些注意事项,无法把生物学变为一门真正的实验科学。 (2)、课时问题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高中生物课程的六个模块都应当开设36课时。每个模块一本教科书。许多教师反映,36课时讲完一本书非常紧张,几乎每节课都要讲新内容,都在赶进度,这与巩固基础的要求有矛盾,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个极大的挑战。有的学校只好采取加课时的办法,甚至周末也上课。不少教师说,知识都讲不完,哪有时间让学生搞探究! (3)、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操作问题 “倡导探究性学习” 是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按照这一理念的要求,许多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但是,仍然有些教师心存疑虑,有些教师持有不同观点,有些教师在操作层面遇到不少困难。 1.疑虑:担心探究性学习的效率低,影响考试成绩。 2.不同观点:认为探究性学习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3.操作层面的问题:由于班额大,很多学校每班学生人数超过70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很活跃,使教师感到课堂上很乱,难以驾驭。‚因为班额大,在全班交流环节,各小组轮流发言耗时很长。ƒ在小组活动中,有的同学始终很活跃,占主导地位,有的同学坐冷板凳,越来越消极。这样下去不是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吗? (4)、评价问题 课标对教学评价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等。不少教师在朝着这方面努力,改进了评价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但是,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问题1:只重视知识学习的评价,不重视情能力和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问题2:只重视终结性评价,不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不少教师将终结性考试成绩(如期末考试、会考、高考)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将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课标中提出的建立学习档案袋的要求难以落实。问题3:只是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未能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 问题4: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但泛泛的廉价的表扬过多,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使得评价没有激励的作用,也不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评价问题是课改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广大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三、娄底市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制度,营造推进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 1.组织制度: 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为新课程改革提供组织制度保障。 2. 联络员例会制度: 教育局成立由局领导、主要科室负责人和生物教研员组成的联络组分别定点联络一所学校,定期到各联络单位进行调研并召开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交流各单位的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分析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和布置相关的工作及提出相关的要求。 3 .培训制度: (1)、省市级培训:除了参加省里组织的培训外,市里将每年在暑假组织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师集中培训,请省市内的专家对新课标、新教材进行专题辅导。平时则不定期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交流与研讨。 (2).县市级培训:在县市级教研活动中邀请学科骨干教师与培训者展开对话,骨干教师围绕培训的主题,就教师的提问谈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进行现身说法。在平等的对话中,受训者容易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通过培训促进骨干教师的继续学习,使骨干教师在对他人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3). 校本培训:在开学初以校生物教研组和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三天的封闭式培训,研讨教材和教法;平时在校内进行校本培训。在学校中开展的培训就切合教师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计划主要采取的形式有集中式专题培训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带徒式培训: ①集中式专题培训:一般由学科骨干教师与培训者展开对话。骨干教师围绕培训的主题,就教师的提问谈他们的思考和实践,进行现身说法。在平等的对话中,受训者容易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让骨干教师担当培训者,既是对骨干教师的肯定,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功能,同时也可以通过培训促进骨干教师的继续学习,使骨干教师在对他人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提高和发展。 ②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带徒式培训:一般这时候的师傅还是由骨干教师来承担。学校每年有新教师分配,而新教师往往没能赶上暑期的培训,对新教材包括对知识重难点的把握都存在问题,学校在开学初就指定一位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并由学校组织“拜师育花” 签字仪式,同时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宣传,对新教师提出一定的要求。然后整整一年时间,新教师就跟在师傅后面备课、听课后再上课,上课后再评课,继而再作相应的更改。我们认为,这种师徒结对式的培训对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着其他间隙性培训无可替代的作用。一般经过高一到高三一个轮回下来,新教师就可独立承担教育教学重任了。 二、根据调研过程中发现出来的在教学上的一些问题,决定向各学校提出以下教学实施建议: 1、要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 建议各校不分教学年级,组织全体生物教师认真学习《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使教师逐步转变成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开发者,并真正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这样也有利于解决我市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学,因一个生物教师包教一个年段,而无法进行学科教学研究的问题。 建议高中生物教师同时要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研究相关教材,明确其目标要求、难易程度,做好与初中生物课程的衔接,在高中生物课程的开始阶段,适当地进行补缺补漏,减慢进度,以利于学生进入学习角色。 2、要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学中应当把三维目标进行有机整合,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全部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但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不能每堂课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按“三维目标”来陈述,应该把它当作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与教学情景来确定目标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克服目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从一开始教学,就用高考的要求来评判学生对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掌握情况,否则,在规定的课时数内,教学任务远远无法完成。 3、要组织好探究性学习。 组织探究性学习,教师应当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注意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和实事求是的氛围,以提高学习效果。对高中学生来说,思维探究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探究学习方式,必须充分应用。 应当明确,《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并没有否定其他教学方法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废弃目前尚存在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被动式接受的学习现状,可采用“以探究为核心的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来更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在组织探究性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注意生物学核心知识、核心概念、核心技术的形成和掌握,避免活动形式化;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视频展示台、多媒体计算机、录像、投影等硬件以及教学课件、影视资料、习题库、素材库等软件为生物教学服务,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路,完善教学手段,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4、要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 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特别是现实环境的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学中,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要重视定量实验,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有侧重地实现不同的目标。生物新课程增加了许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教师首先应当实施自身的提高学习。实践项目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材料等,教师要争取学校等有关方面增加投入,预先落实,同时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如利用替代物品、药剂、仪器等,使每个项目都能落到实处。此外,要争取创造性地增加低成本的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 5、要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 将“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想内容融入基础科学教育之中是本次课改的特色之一,教师必须充分关注。要尽量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的事例,特别是学生生活中的、当地的、社会热点的或学生容易关注的事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评价,实施STS教育,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6、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现代科学正向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这必然反映在学科的课程中。生物科学与物理、化学、地理、数学、语文、科学、体育、通用技术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必要的渗透,促进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的自然观。 7、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生物科学史的重要史实,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理念、掌握适当的方法、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及其价值,这对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不可缺少的。 高中新课程实施是一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工程,它体现我国的教育方针,体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也体现我国对原有教育传统的反思和对时代精神的追求,因此,是一项关系国民素质,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巨大的系统工程。高中新课程实施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艰巨而复杂,但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迎难而上,迎接挑战,做好充分准备,在实践中去克服困难,为新课程实验做出自己的贡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