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让学生喊出“劳动—我能行”(教育分会年会(心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让学生喊出“劳动—我能行”(教育分会年会(心得))

班主任论文之让学生喊出“劳动—我能行”(教育分会年会论文) ‎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学生的家里十分富裕,学生的衣、食、住、行被家长安排得十分周到,受到了亲人的细心照顾,百般溺爱,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公主、小皇帝般的生活使他们缺乏劳动意识,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懂得爱护公共财物,甚至鄙视劳动人民。为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小学劳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劳动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了实施新标准的教育目标,也为了改变家长只重智力,轻非智力教育的观念,加强劳动教育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因此,在这四年教学中,我在所任教的班级都开展了“劳动——我能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劳动——我能行教育”设定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在成长中大声喊出“劳动——我能行”;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劳动——我能行”;让每位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相信“劳动——我能行”‎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发出“劳动——我能行”的呼声。一、结合学校生活体验,提高劳动意识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织部分,教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能注意结合学校日常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劳动,就可轻而易举地改变学生娇生惯养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劳动意识在一年级新生进校门的第一天,我就让学生自己整理好老师发的新书,并教给他们包书皮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回去包好书皮,虽然有些学生带来的“作品”并不好看,但我都加以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快乐。每天花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开展竞赛活动,比一比谁的书包整理得最整齐,引导懂得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家长的帮助的道理。新生进校第一周,安排学生做清洁时,孩子们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几个胆大的孩子上前拿起扫把,扫得灰尘满天飞,抹桌子的孩子衣裤被水打得透湿。开学头两个星期,家长们不顾劝阻,跑到教室为孩子们打扫清洁。我看到这种情况,只好耐心地跟家长交谈,让家长明白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重要性。经过我手把手地去教会学生一些劳动技能,学生们慢慢地养成了自我劳动和服务班级的劳动意识。在以后每次学校组织的大扫除,我都会按照学校的布置分配给每个学生任务,然后手把手地指导,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开头几次他们做了的事情我还要再加工,但通过多次劳动训练,他们的劳动意识得到了加强,也让他们在劳动体现的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一种自豪感,满足感,充分相信“劳动——我能行”‎ ‎。二、结合家庭生活体验,培养劳动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除了结合学校生活体验,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外,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家庭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自我服务劳动是所有劳动中最首要的。但我在学校门口却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长提着书包,牵着学生,把他们送进校园或接他们回家,好像是家长来上学。我还记得有这样一个情景:一天下午放学,我班的叶乐儿同学的爷爷总是最早到的,他一走进教室就急于帮乐儿收拾东西,然后用一把力背上孙女的书包走出教室。而平时健壮能干的叶乐儿却大摇大摆地走在爷爷的前面。我跟在他们后面走着,看到此景,我便走上前去跟叶乐儿说:“乐儿,在学校你很能干,经常帮老师做事,可现在怎么把自己的事情压到爷爷的身上啦?老师不是说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吗?”乐儿听了便连忙抢过爷爷手上的书包说:“爷爷,让我自己来背。”这时,她爷爷对着我笑了,我想他也明白我的想法。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每天首先做到自己背书包上学、放学,家长非要帮忙时,要勇敢地说“劳动——我能行”,并充分利用家庭环境进行实践训练,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引导家长除了让孩子学会一部分家务外,还要给孩子安排一些固定的劳动岗位。例如:吃饭前拿碗筷;每天晚饭后扫地、倒垃圾;每天早上起床整理自己的床铺,折叠好被子。天长日久,孩子慢慢养成不乱放乱丢东西,随时整理房间的好习惯。将学生自己生活的空间及力所能及的岗位作为其家务劳动基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劳动卫生习惯,很多家长都能感觉到孩子们进了学校真的长大了,能干了。曾记得有一部日本电影纪录片是讲述野生狐狸的。狐狸妈妈对自己生下的小狐狸非常照顾,可谓舐犊情深。小狐狸渐渐长大了,狐狸妈妈却像发了疯似的要“逼”小狐狸离开温暖的家。刚开始,小狐狸们都不愿意离开舒适温暖的家,但是,狐狸妈妈就是不让小狐狸们进家,它又咬又赶,非要把它们都从家里撵走。最后小狐狸们只好夹着尾巴落荒而逃,去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这只狐狸妈妈看似冷酷,但是,它却懂得小狐狸应该学会劳动,学会自己去捕食,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我把这个故事在家长会时讲给家长们听,让家长们明白:要想让孩子成长,就要重视对孩子进行劳动体验教育,平时不要溺爱孩子,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又以社会生活实际、社会发展历史和家庭生活实例等告诉孩子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的光荣,劳动的伟大,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三、结合社会生活体验,培养劳动兴趣兴趣在每个人的学习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首要因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此,进行教育时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发展学生的劳动兴趣。而结合社会生活的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是我的大法宝。例如我经常带学生去参观学校的环境,看校园里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美。劳动课时,我开展各项竞赛活动,经常展示竞赛活动中完成得好的同学的作品,并把它们陈列在小小展示台上,看着下课时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指指点点的一张张笑脸,我感受到了他们的一种满足感,进而对劳动也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感。我还把书上的教学内容变为一些实际操作的过程,定期举行穿衣服、系鞋带等小小的比赛,在竞赛中培养学生劳动的能力,提高劳动的兴趣。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中,我们班出了个时装表演的节目。在排练节目过程中,我让他们自己动手设计时装,他们都兴趣盎然,设计出来的都是一件件很有特色的时装。最后,我们班在“六一”节的表演中获得了全校第二名。他们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到了自己劳动的乐趣,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此外,我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到广阔的田野里去,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车站、码头、公园、图书馆联系、敬老院、五保户家庭等建立公益劳动基地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学到的劳动基础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的运用,同既服务于社会,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    社会劳动教育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养成自我服务及为班级、为家人、为他人劳动的习惯,调动了孩子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了解自我,寻找快乐,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更加相信自己——“我能行”! 四、巩固劳动的体验成果劳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正所谓“不劳动者不得食”‎ ‎。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其余2/3的中小学生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缺乏劳动意识的孩子会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而且,由于孩子没有经过劳动的磨炼,以后走上社会也很难胜任工作。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巩固家校联合,加强劳动体验的成果,我经常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从完成学习任务,到穿衣吃饭,要求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让家长心中都有数,能协助老师督促检查。另外,在学雷锋纪念日时,我让学生帮助别人解决一个小小的困难;妇女节时,我让学生帮妈妈倒杯茶;植树节时,我让他们和家长一起栽棵树;劳动节时,我布置学生帮妈妈整理一次房间;教师节时,让他们亲手做一张贺卡……一个个小小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拉近了家长、老师、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们真正感到“我长大了,劳动——我能行”!总之,通过“劳动——我能行”的各项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劳动体验,让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一切,劳动光荣,从而促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劳动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素质教育的提出,更需要我们重视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智力的同时,又要加强学生非智力的培养,特别是劳动的培养。我坚信:只要我们重视学生劳动品质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劳动体验,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学生们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我们说:“劳动——我能行”!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