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幼儿间矛盾冲突的观察报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中班幼儿间矛盾冲突的观察报告

‎  关于中班幼儿间矛盾冲突的观察报告 ‎  摘要:本研究运用观察法,以扬州市某一幼儿园中(二)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对幼儿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班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频率很高,遵循量多时间少的特点,一般伴随语言攻击。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幼儿的年龄特征因素、幼儿个性因素、环境因素等。在矛盾冲突发生之前要预防矛盾冲突的发生:教师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环境,提高幼儿同伴交往能力,进行渗透性教育,强化规则意识;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学会交朋友。在矛盾冲突发生时要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教师要针对原因正确处理矛盾冲突,增强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进行移情训练;家长要正确地看待幼儿间的矛盾冲突,坚决抵制攻击性行为,不应介入幼儿间的矛盾冲突。‎ ‎  关键词:中班幼儿矛盾冲突同伴交往 ‎  一、 研究背景 ‎  所谓冲突,一般指的是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相互反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幼儿间的矛盾冲突是指幼儿间的一种相互抵制或对抗状态。在幼儿园中,幼儿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冲突。其实,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幼儿园,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玩耍或交往,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有时为了一个玩具,有时为了一个座位,轻则生气争吵,重则大打出手。不过幼儿间的冲突遵循着量多时间短的规律,幼儿间前一秒还是水火不容,后一秒就成了勾肩搭背的好朋友。幼儿间矛盾冲突不可避免,那么中班幼儿会发生哪些冲突?为什么会发生冲突?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些冲突的?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都是我观察和研究的中心。‎ ‎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  为今后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通过观察中班幼儿矛盾冲突的过程,总结出一些经验及建议,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于幼儿矛盾冲突的研究。‎ ‎  (二)实践意义 ‎  1‎ ‎  在教育实习中发现幼儿间的矛盾冲突,并参与解决或引导,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丰富经验的重要途径。在参与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进行了深一步地了解,逐步地分析解决矛盾冲突。这些对于一个新手老师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过程,也是不断成长的过程,当然对于幼儿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 ‎  三、研究方法 ‎  本研究针对中班幼儿矛盾冲突这一论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被观察者的行为作系统的观察记录的一种研究方法。本人对扬州市某一幼儿园一个中班年级进行为期五周的自然观察,针对中班幼儿矛盾冲突进行观察,详细记录了50个案例。观察时间共计33天,每天从上午8:10中班幼儿入园开始到下午5:00幼儿离园结束。主要观察的是幼儿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过渡活动、就餐活动以及午睡活动中发生的矛盾冲突。‎ ‎  此外还运用了谈话法,与配班教师进行交谈,了解幼儿的背景及特点;与幼儿进行平等谈话,关心和了解幼儿的想法。‎ ‎  四、 中班幼儿矛盾冲突的现状 (一)中班幼儿矛盾冲突发生的背景 ‎  中班幼儿矛盾冲突的发生都会有背景,我将幼儿在园的活动概括为:游戏活动、运动活动、学习活动、过渡活动、生活活动(就餐、午睡),各种活动背景下中班幼儿矛盾冲突分布情况。如图:‎ ‎  2‎ ‎  各种活动背景下中班幼儿矛盾冲突分布情况 ‎  由上图可知在各种背景下发生的矛盾冲突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中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生矛盾冲突的频率最高。‎ ‎  (二)中班幼儿矛盾冲突的特点及方式 ‎  中班幼儿矛盾冲突遵循着量多、时间短的特点,冲突来得快,去得也快。幼儿矛盾冲突常常伴随着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又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行为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种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敌意性攻击是以人为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讽刺、打人等。第二种情况在中班幼儿的矛盾冲突中出现极少。‎ ‎  从冲突的具体表现方式上来看,多数幼儿采用身体动作的方式,如推、拉等,一般小年龄的幼儿的冲突多伴随身体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中班幼儿之间增加了言语的攻击,到了中班下学期的时候,大多数的冲突是伴随言语攻击的冲突,伴随身体动作的冲突逐渐较少。‎ ‎  案例1:一节课上完,教师组织幼儿小便洗手。多多洗完手后用毛巾擦手,不小心把墨墨的毛巾碰到了地上。墨墨看见后说他是故意的,于是把多多的毛巾给弄到了地上,之后两人就不说话。后来吃饭的时候我又观察了他们,两个人有说有笑的,之前的矛盾冲突不复存在。‎ ‎  上述案例中,多多不是故意的,墨墨却不那么认为,对其进行“报复”,把多多的毛巾弄到了地上,两人就开始“冷战”。不一会儿,两人又和好如初了。幼儿间的矛盾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幼儿是单纯、可爱的,他们不会记仇,没有所谓“恨”。幼儿之间常常会发生矛盾冲突,有着频率高、数量多,但时间短的特点。‎ ‎  (三)中班幼儿矛盾冲突解决的方式 ‎  3‎ ‎  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解决的方式一般分为幼儿自己解决、教师干预。在幼儿园中,中班幼儿之间发生矛盾大多数是教师干预,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情况较前者少一些,这也是中班幼儿告状较多的一种表现。‎ ‎  五、 中班幼儿矛盾冲突的种类 ‎  幼儿间的矛盾冲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一)按照矛盾冲突的目的,可以分为有意性冲突和无意性冲突。‎ ‎  1.有意性冲突。这种冲突中幼儿具有一定目的性,如:幼儿为了争夺一个物质(玩具,游戏角色)或奖励等而引起的冲突,‎ ‎  案例2:准备午睡时,上床睡觉之前脱鞋子,鞋子是一双一双排在坐垫之前,哲哲和壮壮在争鞋子放的位置,哲哲要放在靠墙的那里,壮壮也要放在那里,两人在那挤,配班老师看到了之后说:“都一样的,快点上去睡觉。”他们就没有再争了。‎ ‎  案例3:生活活动午睡。在上楼睡觉之前,班主任老师说让男孩先上,要选出前五名(钻进被窝才算),会奖励小贴花。哲哲和天天为了争夺前五名,哲哲跑的时候将天天推到了,天天头碰在床头上哭了。老师听到声音后上去教训了哲哲。‎ ‎  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冲突属于有意性冲突,幼儿为了一个位置和老师的奖励而发生冲突。在幼儿发生的冲突中有意性的冲突是最多的,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很多,因为一个玩具、一个奖励、一个游戏的角色。‎ ‎  2.无意性冲突。这种冲突一般是由一方不小心干扰到另一方的活动引起对方不满而产生的。‎ ‎  案例4:自由活动,优优平时喜欢玩,椅子倒了,不小心砸到后面的轩轩。轩轩说她是故意的,说完也要用椅子弄她。过了一会,优优说:“我原谅你,但之前我不是故意的。”说完,轩轩说:“我不原谅你。”放学时,优优将手中的糖给了轩轩一颗,两人和好了。‎ ‎  上述案例中的冲突属于无意性冲突,优优不是故意地将椅子弄到了。两人因此发生争吵,最后,优优给了轩轩一颗糖,两人又和好了。‎ ‎  4‎ ‎  (二)按照矛盾冲突的方式,可以分为身体冲突和语言冲突。‎ ‎  1.身体冲突。这种冲突是因为幼儿不懂得规则,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动手打人、推人等进而发生的冲突。‎ ‎  案例5:在美术课上,因为位置比较挤,在画画的过程中壮壮碰到小米的画纸。小米说:“我的画被你碰了呀!”壮壮说:“我又不是故意的,这里太挤了,你往那边去一下不就行了。”小米没有理睬他,之后两人用胳膊肘相互推。‎ ‎  案例中,由于客观原因,桌子的人均面积不足,画纸在展开的时候难免会相互碰到,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是敏感的,带有极强的保护性,别人是碰不得的。当语言无法解决时,两人就用胳膊肘相互推,“捍卫”自己的领土及作品。这种冲突在美术课画画、书写课堂作业等教学活动中常会发生。当幼儿之间的冲突无法用语言来解决时,他们就会用身体动作来达到直接的目的。‎ ‎  2.语言冲突。这种冲突一般伴随语言的攻击。‎ ‎  案例6:晨间活动中,小朋友都在玩各自喜欢的玩具。有两个幼儿因为一套积木玩具争吵了起来“你为什么抢我的玩具!”“另一个理直气壮地说:“不对,我没抢,是你抢,刚才是我在玩的,等我喝完水回来,你就抢去了。”“我没枪,没人玩我才拿来玩的。”“没人抢也要还给我,是我先玩的。”“要不咱俩一块玩吧,一个人玩多没意思。”于是,两个小朋友一块玩了起来。‎ ‎  案例中的冲突属于语言冲突,两个幼儿围绕积木的使用权展开了“辩论”,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让谁。最后,一个幼儿提出一起玩,这才化解了两人之间的争论纠纷。‎ ‎  随着语言的发展,中班幼儿之间增加了言语的攻击,到了中班下学期的时候,大多数的冲突是伴随言语攻击的冲突,伴随身体动作的突越来越少。‎ ‎  六、中班幼儿发生矛盾冲突的原因 (一)幼儿年龄特征因素 ‎  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