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精品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精品范文】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卷特点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于 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换言之,考 试的根本目的不是将人群分类分等, 而是要促进人的发展。 2017 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试题以新课标和中考考纲为要求, 以 教材为依据, 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实际能力运用, 并进行恰当 迁移,对初二学生在前半学期内语文素养的形成作阶段性诊断, 难度系数在 0.7 左右。 综合语言运用和课外文言难度较大, 其它 题目难度适中。 综上所述, 本次考试的命题思路: 以教材为蓝本, 以阅读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在原来大 作文的基础上,还有一篇课外文言,对于学生来说,这次期中考 试难度适中。 二、试题质量分析 1 、试卷结构分析 表 1:试卷结构分析表 项目 分值 比重 考试内容分布 卷面与书写 3 分 3%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8 分 18% 现代文阅读 34 分 34% 古诗文阅读 15 分 15% 写作 30 分 30% 试题类型分布 选择题 10 分 10% 填空题 18 分 18% 简答题 39 分 39% 写作题 30 分 30% 书写 3 分 3%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试卷的结构基本保持往年的期中、期 末试卷的样式, 考试内容分布、 试题类型分布与考试说明中的要 求基本相符,基本体现了“稳中有变”的原则。 2 、难度、区分度分析 表 2:样本试题难度及区分度统计表 题目 题号 分值 难度 积 累 运 用 1 4 0.68 2 10 0.8 3 4 0.9 现代 文 阅读 4 3 0.87 5 6 0.83 6 4 0.64 7 6 0.55 8 3 0.79 9 3 0.78 10 5 0.81 11 4 0.87 古 诗 文 阅 读 12 4 0.93 13 2 0.97 14 2 0.72 15 3 0.87 16 4 0.53 作文 17 30 0.4 书写题 18 2 0.48 表 3:样本试题难度分布统计表 难度类别 分值 比重 容易题( 0.8 以上) 30 分 30% 稍难题( 0.8 >N≥0.5 ) 65 分 65% 较难题( 0.5 >N≥0.2 ) 4 分 4% 样本统计数据表明:试题难度值最高的是 7、10 题,分别 为 0.4 、0.48 ,难度值最低的是第 12 题,为 0.97 。试题的难度 分布基本达到《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 的比例约为 2.6 :7.0 :0.4 。 三、考试成绩分析 八(5)(6)班参加本次期中考试的学生有 88 人,最高分 91 人,最低分 3 分,平均分 75.395 分。其中 5 班 70.72 分, 6 班 69.87 分,从表 4、5 的成绩分布情况来看,学生得分主要集 中 60-79 分,呈正态分布。 表 4:分数分布完全统计表八( 5)班 分数段 人数 平均得分 0-9 0 0 10-19 0 0.00 20-29 0 0 30-39 1 39 40-49 0 0.00 50-59 7 59.5 60-69 8 66.4 70-79 18 76 80-89 9 82.8 90-100 1 91 表 5:八( 6)班 分数段 人数 平均得分 0-9 1 3 10-19 1 16 20-29 0 25.00 30-39 0 0 40-49 2 0 50-59 3 53.5 60-69 9 65.3 70-79 13 74.8 80-89 13 84.6 90-100 1 92.5 四、答题情况和典型错误分析 书写, 平均得分 3.33 分,得分率 0.84 ,基本上学生的字端 正,卷面整洁, 但个别学生有涂涂改改, 还有些学生用了涂改液, 甚至两个班有 2 个学生卷面分数是 1 分, 5 班 2 分的有 12 人, 两个班级满分的分别是 27 人和 26 人,今后要注意的是不仅要把 字写端正,更要尽量不涂改。 (一)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 18 分) 本部分试题是该试卷的基础知识测验,以教材为载体,立 足教材,并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外延伸体现出灵活性, 综合性, 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注重学生的语文素 养的测验。 第 1 小题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内容来源于课文,学 生相对熟悉,考察方式十分常规,但“撮”字不够常见,“缄” 字也不常用, 因此失分较大。 其中, 把“撮”写成“搓”、 把“缄” 写成“碱”,“亢”写成“忼”较为常见,此题平均得分 3.25 分。 第 2 小题古诗文默写,出题方式也十分常见,除去第( 2) 空没有给出前后文, 而是以诗句意思作为提示外, 其他诗句都给 出了前后文,但此题失分也较大,平均得分 8.86 分。 其中,“气蒸云梦泽”一句出现“汽”的别字,“蒸”字 没有在四点底上写横。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 告( 张津津 ) “屋舍俨然”一句失分严重,“俨然”不会写,写成“黯 然”, 或者把单人旁的“俨”写成双人旁, 还出现“鸡犬相闻”、 “阡陌交通”等答案。 第(2)空没有给出前后文,因此两个空格全部失分情况较 为常见,会写“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与君离别意,同 是宦游人”等, 诗句选取正确, 也会出现将“知己”的“己”写 成“已”,“天涯”的“涯”不会写。 “窈窕淑女”一句,失分的同学基本是因为“窈窕”不会 写;“白露为霜”与“白露未晞”搞混,写成“白露未霜”。 “所谓伊人”一句的别字有“为”、 “依”、 “一”;“在 城阙兮”一句的“兮”写成“西”, “阙”字的门里面写成“朔” “如三月兮”基本无失分; “胡为乎泥中”一句别字很少, “乎”可能写成“胡”, 更常见的是写错诗句, 写成“胡为乎中 露”。 第 3 小题是名著阅读题, 是客观选择题, 找到 ABCD的选文 出处,本题难度较小,但区分度很大,平均得分 3.24 分,80%的 学生均得 4 分,剩余学生得 2 分较多, 1 分与 0 分考生较少,其 中将《苏菲的世界》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搞混较为常见,而 第( 4)空《傅雷家书》基本不失分。 (二)现代文阅读 4. 学生缺乏提炼归纳的能力, 很少学生能够将祖母喜欢养 鸡鸭的三个原因写全, 大部分学生只能写到其中一至两个。 例如: 因为鸡鸭很可爱, 可以祭祖拜谢神明。 能够写到祖母认为有“鸡” 才有家的样子, 只有非常少数的同学。 能够写到祖母眷恋农村生 活的则微乎其微。 另外很多同学写到, 鸡鸭可以叫“我们”起床 是祖母喜欢养鸡鸭的原因, 却不能理解这种表象的背后是祖母习 惯农村生活,习惯于被鸡鸭叫醒的每一天, 是对农村生活的怀恋。 5. 从语言品析题的答题情况来看, 学生缺乏结题思维的层 递性及语言表述的规范性。 他们都能理解加点词所承载的作者的 情思,但是表述的答案呈现处思维的单一和语言的匮乏。例如: (1)加点词表现了祖母对鸡鸭的喜爱之情。或者,加点词是拟 声词,写出鸡鸭种类很多和叫声的丰富。 (2)加点词说明了祖母 养鸡鸭和工厂环境的不搭调。 缺乏一种由言语现象到情感本质的 思维推进。 应当先阐述加点词写了一种怎样的现象, 表现出一种 怎样的思想情感内核。 6. 学生回答非常表层,大部分回答只能写出第一层“祖母 尽心饲养的鸡鸭遭窃,心里难过。”缺乏深层理解。还有一些理 由是“因为家人的反对”, “也害怕再次被偷”等答案, 理解有 些偏颇。 7. 出现以下几种答案现象: 1 )审题不仔细。没有联系文本和材料,只写出对最后一句 话的理解。 2 )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层的对鸡啼声流逝的无 奈以及祖母因失去鸡鸭生活生活因此改变。 3 )有部分答案认为没有什么事是永恒的, 任何事物都会随 时间而变。 第 9 题,正确率比较高, 一般的学生都答出了“列数字”, 但“作比较”答出来的比较少。 另外,“列数字”的“列”很多 写成了“例”。 还有一部分学生只是说“从数字中我们知道了阅 读电子书的比例”, 但缺少结论, 反映了学生在做题时对题意的 理解偏差。 第 10 题,很多学生只答出了第一个问题, 也就是电子阅读 的优势,准确率达 90%,但很多学生没有回答“电子书阅读呈现 的特点”。体现了学生平时做题习惯之差,没有答全题目,导致 后面失分严重。 11 、此题考查学生从材料出发的综合能力,题目不难,但 得分较差,全段平均分为: 2.56 分。出现以下几种答题现象: (1)审题不仔细。 题目要求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 《阅 读促进条例》提建议,有学生是从自己角度答题的。如:“不能 过度沉迷于网络网络小说, 有效调整阅读时间。 ”题目中要求提 出几个具体可行的建议,大约一半的学生没有注意到“几个”, 只回答了一个建议。 (2)答题不够完整,部分同学没有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 生活,只有孤零零的建议。 (三)古诗文阅读 12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字词掌握情况, 看似是课外文言文, 其实每一个词课内都已经学过,平均得分: 2.33 。每一个词都有 出错,“居”有回答为:“居住”,“环”有回答为“环顾”, “类”回答为“类似”,“是”有回答为:“但是、即使⋯⋯” 13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平均得分: 0.78 。“其 气 之 灵 / 不为 伟 人 而 独 为 是 物 / 故 楚 之 南 少 人 而 多 石”这句话段在“而”之前的较多, 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 理解这这句话。 14 题: 重点句翻译,“岸势”应译成“两岸形势”很多学 生译成“两岸”,不够到位。 (改卷过程没有扣分)“差互”也 有不少同学忽略,没有翻译。 15 题:考察“因”“然”“乐”“而”等词在不同语境中 的意义区分,得分率很低,只有 3.2 ,但采用选择题的方式,不 能准确具体体现学生掌握情况。 16 题: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古诗文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得 分较高,有 7.4 ,但是有较多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关键词,填写 成关键诗句, 还有不少同学关键句填写时, 整句抄写, 不够明确。 (四)作文 第 17 题是写作题。 从样本统计数据来看, 期中考试作文的 这块比较薄弱。 八(5)班 44 篇作文中, 最高分 28 分,为 1 人, 得分为 27 分的有 1 位学生, 得分为 26 分的有 6 位学生, 得分在 21 分-25 分的学生有 30 位, 得分在 18—20 分的有 4 位同学, 18 分以下有 2 人。八( 10)班 40 篇作文中,最高分是 29 分,27 分 以上 2 人,21—26 分的有 35 人,18—20 分的有 2 人,最低分为 8 分, 1 人,可见大部分学生集中在二类文和三类文的范围。 这次作文当中,令人满意之处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 书写较好,涂改极少,字迹工整;第二,学生写作语言较好,绝 大多数比较流畅,语病较少,用词比较到位。 当然, 不少作文也暴露出了学生写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 题目没有写清楚,或不写,或写错; (2)缺乏“闪光点”,文章 的现场性与真情实感比较差; (3)有个性化的构思和文采的佳作 几乎没有出现。 (4)写流水账,只摘录的文章还有存在,不够有 新意。 从上面简单的卷面试题分析来看, 今后语文教学的重点还 以语文基础为立足点, 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狠 抓这两个突破口,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五、对今后命题和教学的建议 (一)改进措施: 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而教师也未能很好 地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平时应严格要求, 让学生在学习上化 被动为主动,培养自学能力。 在课文学习中语基部分仍应多巩固,同时引导生注重整体 把握,注重具体句段的分析与赏析, 注意分析表达的针对性与全 面性,注重关键词句的作用与利用。加强练习与引导,强化学生 的审题与解题中细致与严谨的思维习惯,关键词与关键句意识, 注意其在审题中的作用与答题中的体现。 写作方面先着重于立意与选材的训练(这两点是目前存在 的最大问题) 。今后教学将多进行审题指导,对写作应进行范文 例析, 并提倡多练笔并能进行修改自己的文章, 而教师所做的是 还要能及时点评学生的文章, 通过多种措施的实施, 使学生形成 爱写、乐写作文的氛围。 加强个别辅导,在整体成绩稳步发展的情况下,多培养高 分,尽可能减少低分。 (二)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 、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一是朗读能力训练;二是书写能力的训练;三是生字词识 记的训练。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注重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语文知识的积累, 包括字词积累、 诗文积累 ( 包括名著 ) 等, 这是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历来是初中语支教学的重要任 务,近年的考试中,这方面试题的占分比例也有所增大,因此 , 在教学中必须持续抓紧抓实。 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 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就在生活中, 要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运用语言的生活情景, 以引导学生在生活 中学习语言,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只有让语文走向生活。才 能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去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文言文教学强调“言”、“文”并重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 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诗文, 都是中华民族 源远流长的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大有裨益。 “课标”指出,初中生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 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要强调 “言”、“文”并重,所谓“言”指文言基础知识,所谓“文” 指的是文意的理解和把握。 “言”是理解“文”的基础, 而离开 “文”,实际上也很难学懂“言”。因此,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强 调反复诵读,要读出情感,读出语气,读出语感。“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 指导学生借助课文注 解和工其书,自己去归纳总结,去解决文言文基础知识的问题,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语感, 掌握了必要的文言知识, 阅读浅易 文言文也就不难了。 在整体感悟基础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要重视课内阅读的教学,课外阅读的拓展,阅读方法的指 导。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和个性化阅读,拓宽课外阅读,尽 量扩大阅读面, 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对规定阅 读的名著要作必要的指导,提出具体的要求。 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扎实抓好写作基本功训练。结合单元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 实际水平,设计作文题目,尽量避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引导学 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学会观察生活,表达生活, 抒发真实情感。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能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和准确、生动、得体的语言记叙所见所闻,表达所思所感,加强 “记叙“能力的培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