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精选磨豆腐的启示 磨豆腐les的姿势(三 )
磨豆腐的启示 磨豆腐les的姿势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磨豆腐的启示 磨豆腐les的姿势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本站分享的磨豆腐的启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磨豆腐的启示 老人说:撑船、打铁、磨豆腐,是世上三件苦差事。我少时磨过豆腐,也算是有幸。 临近年脚,农家都忙着过年。一年忙到头,两年忙到梢,该准备点过年的美食了,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呢?那么,就先做豆腐吧。做好了,可以先吃几顿,饱饱口福,解一解馋。 把秋天收上场的黄豆拿出几十斤,淘洗干净,等到它们浸得白白胖胖像个胖娃仔后,母亲就会让我挑着胖豆、柴草和放豆腐的竹匾,带上几元加工费,启程出发。 挑着那并不重的担子,荡悠悠比在公园里散步还舒服。来到一个农家豆腐作坊,许多似曾相识的邻人已经在排队,队伍前面那些婶婶或大伯,去年是排在我后面的,今年怎么排到我前面去了?唉,明年再赶个大早吧。 终于轮到我了。管磨的老人问我:是你上磨还是牛上磨?我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故意跟他逗着玩:老大爷,应该是黄豆上磨。你想把我磨成豆浆,还是想把黄牛磨成肉松? 小鬼,看来你也只会吃了。老人一点也不生气,说,我问你,是你推磨还是请黄牛替你推? 我想自己推着玩,不花这个钱了。 好,让你玩去吧。老人笑了。 我一开始上磨,就像60米赛跑,推得飞快,但只推了百来转,就觉得越推越重,直喘粗气,额头汗直冒,竟然上气不接下气。这时,我才觉得推磨并不好玩。老人坐在一旁哈哈大笑。我说:还是请老黄牛推吧。老者不允,说:不推也得推,让你吃些苦头,看你还神气不?后来,我脚上像戴着镣铐,越推越慢,腿脚快软下来了。 老人见状,便过来帮我推磨,说:孩子,你今朝来磨豆腐,我先打你一顿杀威棒,是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叫做满饭好吃,满话难说。我惊愕不已。 随着磨盘的转动,磨盘里汩汩流出的白色琼浆,装满了一大桶。听母亲说,浸豆很有讲究,豆未浸透出浆就少,浸泡时间太长也不好。那怎样才算恰到好处呢?母亲说,只要把一粒豆掰开来,见豆瓣里面没有像酒窝那样凹下去的部分,就是恰到好处,再浸下去,就要变成豆芽菜,出不了浆。 把磨好的生豆浆放在锅里烧开,再倒进缸里去点花,就是在烧熟的豆浆中点上适量的卤水,少点了,豆浆不凝固或太嫩;多点了,豆腐会太老,不好吃。这种点花技术,就是做豆腐的秘诀。 在后来的岁月中,我一直没有忘记这浸豆的学问和点花的窍门,并越来越理解它们的深意,这就是凡事要有分寸,要妥帖。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它不是不偏不倚,更不是折中,而是辩证法。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尽可能规避偏激,因此,少走了许多弯路。 磨豆腐的启示 豆腐发源于中国,这是在论的,若是提起一样家喻户晓的食品,豆腐也能名列其中。既是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磨豆腐就成了一项产业,文学作品中也多有涉及,早先有鲁迅文章里的豆腐西施,再后有电影《大圣娶亲》里吴孟达饰演的二师兄高中状元后荣归故里,感谢在街头卖豆腐供养自己的夫人:辛苦娘子磨豆腐! 就因为其大众,磨豆腐的门槛低,工艺水平在很长时间里没能得以提升,后来日本人把做豆腐实现了机械化,经过二十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国内豆制品加工行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由于日本制作豆腐也是基于我国的传统工艺,仍然存在生产用水多、废水和豆渣排放量大、能耗高等问题。但这个现状不久后将可能有所改观。 我有个同学大学毕业后从事食品科学研究,至今已有几十年。前两年我去采访他,采访的主题就是他正从事的项目,豆腐工业生产新工艺开发研究。从他那里我才知道:豆腐的工业化生产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目前建立在传统豆腐制作工艺上的工业化生产对环境造成很多危害,无论是大量耗费水资源和废弃物排放,还是豆腐生产过程的高能耗,都是人们想吃豆腐不得不付出的环境成本。我同学研发出来的新工艺,用水少, 污染小,能耗低,从源头上解决了豆腐生产挤占水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前几年某地出了个黄豆水事件,当地很多豆腐作坊排放的污水把整条河都染黄了,发臭了。令人气愤的是,当地的主管领导居然说这是泡黄豆的水,黄是自然的。普通人感官都能明显察觉的污染,在这个领导眼里都不算个事,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环境部门开展水污染治理已有几十年,有效地遏制了水环境进一步恶化的势头。地方政府为此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仅北京一地就关停了五小工业,并迁出了很多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几条主要河道的水在逐步变清。但有些事情是治标不治本,河北的雾霾往北京跑这个事实,说明了根治污染源头的重要性。 有些生产事关民生,不是一个关停就能解决的。比如豆腐, 老百姓吃了上千年,成了多数人家餐桌上的当家菜,关停豆腐生产企业固然不可取,但放任小作坊继续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这个恶果也不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同学组织这个项目的研发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在十二五期间,他们的项目获得了国家高技术863 研究发展计划的支持,近五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原始性创新成果。目前,他们正在将已取得的成果逐步在行业内实施转化推广,豆腐这一古老的行业将焕发新的活力。 这件事情也说明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治理污染,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从产业布局到城市发展规划,都要有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的总纲来统摄,监管、治理只是最后的一个环节,而且生态一旦被破坏,想要恢复是件很费力费钱的事情。想想总书记风尘仆仆赴长江考察两岸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坐等生态环境被破坏了再想法去治理、去恢复。生态环境部门要积极主动介入到城市化建设的大局中去,生产规划部门也要摒弃旧的条块分割的思路, 携手合作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磨豆腐的启示 中午我吃好饭,奶奶对我说:嘉慧,奶奶准备做豆腐,你要不要去帮忙呀听了奶奶这句话,我很好奇,说:奶奶,奶奶,当然想啦!我还从来没见过自己也能做豆腐呢我跟着奶奶到了另外一个房间,看见一个大桶里装着好多黄豆,黄豆被浸泡在水里,我问奶奶:黄豆为什么泡在水里呢奶奶回答:只有把黄豆泡在水里,泡胀变软后,才能磨成豆浆,变成豆腐。接着奶奶交给我了一个任务,把桶里又硬又小的豆子拣出来。为什么要拣呢我问。因为这些豆子是死豆像石头一样硬,机器不能把它磨碎,会影响豆浆的质量。奶奶回答。接着,我就按照奶奶的要求拣豆子。捡好之后,爸爸挑着我们拣好的黄豆,跟着奶奶去村子里另外一个老奶奶家磨豆子,那个老奶奶打开机器,听到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机器的一边马上流出了白里带黄的豆浆,另一边出来的是豆腐渣。我问:奶奶,这豆浆现在就可以喝吗奶奶说:还不能,要烧开后再加一些调料,才可以喝。豆浆拿到家里,奶奶把一大桶豆浆倒到大锅里,爷爷开始烧柴,把整个柴炉烧得很旺很旺,很快豆浆就烧好了。奶奶给我盛了一碗,我往里面加上白糖,一闻,香气扑鼻;一喝,真是爽啊!我可从来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豆浆啊!我一口气就把这碗豆浆喝完了,奶奶又给我盛了一碗,我很快又喝完了。妈妈说:你吃了那么多豆浆,就等于吃了一大块豆腐呢!奶奶开始往豆浆里面倒卤冰,一边倒卤冰,一边用一个大勺子慢慢搅动。过了一会,奶奶用一根筷子插在豆浆中间,等筷子不动了,就是说卤冰已经够了。大概过了十分钟,奶奶拿来了一个正方形的木框,把大纱布放在木框里,奶奶就往里倒豆腐花,倒好之后,用纱布把豆腐花包了起来。最后用一块很重的木板压在上面。压好之后,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奶奶把纱布打开,哇!这就是豆腐,这么大的一块豆腐,能吃一个月呢!原来做豆腐也有那么多的学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