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畜牧业调研报告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畜牧业调研报告范文

内蒙古畜牧业调研报告范文 ‎ ‎  内蒙古畜牧业调研报告 ‎  为了进一步摸清我县畜牧业发展情况,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畜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近日我们对全县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  一、我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依据我县农牧业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农民养殖积极性高等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发展畜牧业,建设畜牧业大县”的战略决策,确立了“增牛、稳羊、发展猪禽”的指导方针,确定了肉牛、生猪、奶牛三大主导产业,政策上采取以奖代补、项目支撑、贴息贷款扶持等措施,技术上大力推广品种改良、疫病防控、饲草转化、检验检疫等标准化养殖技术,以抓大户、建示范场、扩基地为方向,克服金融危机、经济形势下滑等因素的影响,战胜自然灾害和周边地区疫情频发的挑战,使我县畜牧业呈现出了快速平稳发展势头,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生产经营方式和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截止2020年6月末,全县家畜总存栏135.9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31.8万头,出栏18.5万头,其中育肥出栏10.5万头;奶牛存栏3.0万头,产奶9.1万吨;生猪存栏40.0万头,出栏53.0万头;肉羊存栏49.3万只,出栏31.8万只;家禽总饲养量3550万只,其中肉鸭饲养量为2500万只。扶持建成国家级农牧业龙头企业3家,建有肉牛养殖专业小区45处、肉牛养殖重点村22个、养猪重点村22个、肉鸭养殖专业小区187个、蛋鸡养殖重点村17个。畜牧业产值实现22亿元。‎ ‎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县畜牧业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  (一)生产趋于规模化。目前,全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牧养殖村(场)140个,现有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重点村21个,基础母牛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12个;存栏千头以上的奶牛养殖牧场10个;现有年存栏肉猪1000头以上的重点村20个,基础母猪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26个;现有年出栏肉鸡3.5万只以上的肉鸡重点村7个;现有蛋鸡存栏1万只以上的养殖场12个;现有肉鸭养殖重点村32个。‎ ‎  (二)资金筹措多元化。一是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县政府为鼓励肉牛、生猪、奶牛三大产业的发展,2009年,县财政拨付以奖代补资金300万元,用于肉牛产业,2010年开始,以奖代补资金扩展到生猪和奶牛,各增加拨付100万元。到2020年为止,共拨付财政以奖代补资金1800万元,2020年县政府继续实施这一政策,500万元的奖补资金已经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实行贷款优惠利率政策。政府协调信用社为规模养殖场(户)提供低息贷款,享受农牧业重点项目优惠利率,贷款期限为3年。三是多方整合项目资金发展畜牧业,近几年来,利用扶贫资金、老区资金、农业开发资金、上级项目扶持资金(风沙源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秸秆养畜项目等)达上千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为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三)奶牛养殖牧场化。全县共有13个奶牛小区,到2020年底,通过改建、扩建,奶牛小区发展成为牧场的就有10个,鲜奶出售价格由原来的2.7元/公斤增加到3.2元/公斤,效益纯增18.5%,每头奶牛纯增收入2500元以上。‎ ‎  (四)产业发展,龙头带动。以东方万旗肉牛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县肉牛产业发展,东方万旗年加工肉牛5万吨,带动养殖户15000户;以塞飞亚集团为龙头,带动全县肉鸭养殖户3000户,全县肉鸭年出栏达到2500万只。以伊利集团为龙头,带动全县奶牛养殖3万头,覆盖全县所有奶牛牧场。以温氏集团为龙头,带动全县肉猪养殖,公司满负荷运转后,将带动肉猪养殖户500户,实现年出栏100万头的规模。‎ ‎  (五)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加强了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治服务网络,县有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乡有动物防疫所,村有动物防疫员,县乡两级财政全额拨款,村级防疫员实行聘用制。二是加强了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县畜牧局下设家畜改良站、草原站,分别负责全县家畜改良、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培训和饲草料转化加工等。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增设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站和畜牧业执法大队,进一步增强了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 ‎  二、我县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是畜牧业投入资金严重缺乏,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民对生猪、肉牛、蛋鸡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贷款手续繁琐,需要提供担保,数量有限,期限短,养殖户能借到的贷款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  二是规模化养殖用地落实难,影响着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按农业部相关文件规定,养殖业用地视同农业用地,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村、镇、县层层审批,并且需要农户自己调整,在现有的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的现状下,让农户自己来调整土地,难度很大,很难达成协议。土地已成为制约我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用地短缺、用地手续过于繁琐,导致畜牧企业很难扩大规模,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  三是养殖保险难落实,解决不了畜牧业高风险的后顾之忧。养殖业风险大,并且出险鉴定技术性很强,很多保险公司都不愿承保,所以养殖业的风险全部落在了养殖户自己身上,影响了养殖户投资热情。‎ ‎  四是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特别是肉羊、肉猪产业仍存在盲目无序、行起行落现象,影响着农民投资养殖业的积极性,继2011年猪价高峰后,近两年肉猪市场一方面是养猪成本的不断上涨、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持续低迷,价格达到低谷,很多小猪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已经转产,究其原因就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集约化程度低,畜产品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  五是养殖户的畜产品安全意识不高。在农村,大多数养殖户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滥用抗生素以提高动物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养殖成本;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等禁用药品以提高瘦肉率,卖个好价钱提高收入;这些都是造成畜产品安全的重大隐患,主管部门虽然加强了监管打击力度,但没有养殖户的自觉行为,还是难以完全禁止,直接造成畜产品受到威胁。‎ ‎  六是在畜牧业项目建设上,部分乡镇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问题,表现在畜舍和小区建设上,只重视棚圈工程建设、完成项目建设指标,轻视牛羊入栏和小区的科学管理,导致空圈率较高,利用率低,发挥不出应有的投资效益。‎ ‎  七是县乡两级畜牧业技术人员短缺,制约着我县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乡镇于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动物防疫所,人员编制3人,当时其工作职责仅限于动物防疫,随着畜牧业形势的变化,工作职责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动物防疫、市场检疫、畜产品安全、畜牧业技术推广等工作职能相继增加,导致人员更加紧张,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县畜牧局在职人员6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人。县乡两级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35岁以下畜牧技术人员只占到5%,研究生学历技术人员只占到3%,畜牧专业博士人数为零,比例严重失调,这与现代畜牧业建设是不相称的,影响着发展进程。‎ ‎  三、加快我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增加政府专项资金的补贴力度,为养殖户解决燃眉之急;二是增加专项贷款的投放,确立标准化圈舍等基础设施抵押贷款,解决养殖户抵押难担保难问题;三是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由政府、龙头企业、银信按2:2:4出资的小额贷款公司,全程跟踪监管养殖户生产过程,确保贷款专款专用;四是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借助外力,发展我县畜牧业;五是利用民间组织或协会,集资兴办畜牧业。采取多方融资的办法,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解决畜牧业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 ‎  (二)农村土地规划中要把畜牧业建设列入重要内容。‎ ‎  在下一步的土地整体规划中,要把畜牧业建设用地纳入重要内容,综合规划,划出一个区域做为专门的养殖用地,以解决养殖户用地难的问题,同时也符合了村容村貌整洁卫生的要求。加强对畜牧企业建设用地的规划和管理,确保畜牧企业用地指标的审批和土地使用费用的最大优惠。‎ ‎  (三)落实好养殖业保险,以解养殖户后顾之忧。‎ ‎  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险机制,动员多家保险公司承保养殖业,给养殖户提供可行的保险,给养殖户更多的保障。‎ ‎  (四)积极引进和发展畜牧业深加工企业,增长产业链条。‎ ‎  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以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引导、扶持东方万旗、塞飞亚、温氏集团等现有的龙头企业进行技改和扩建,加速龙头企业发展,增长产业链条。要利用我县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企业群体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  (五)科技培训和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养殖户畜产品安全的自觉意识。‎ ‎  一是政府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乡镇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和法律意识。二是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作用,以让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畜牧科技及畜产品安全知识,让农民自觉加强畜产品安全意识。三是畜牧部门要多方论证,积极引进绿色环保的产品,引导养殖户使用,达到绿色环保畜牧业的发展目标。‎ ‎  (六)加强项目管理,发挥项目作用。‎ ‎  在项目管理中要加强管理,不但要把棚圈建设做为项目验收的一个重要指标,更重要的是考核棚圈的利用率是否到位,充分发挥项目的作用,使国家有限的资金真正发挥作用。‎ ‎  (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解决畜牧业技术人员短缺及老化问题。‎ ‎  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解决畜牧业技术人员短缺及老化问题,在县、乡两级畜牧系统内充实高学历的专业人员和年轻力量,为我县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准备充足的人才保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