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六步教学教改阶段性总结 ‎ ‎  随着上学期我校“以学定教,分层训练”课堂教学改革的的开展,六步教学模式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可以说,我们是在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的过程中一步步做到了今天。这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诸多的困惑和疑难。今天,借着业务学习的机会,就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学以致用—六步教学现己初见成效。   六步教学是魏书生多年教学中探索出来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六步是个有机整体,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指导思想。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所领悟,课堂教学能够在遵循六步的基础上,灵活驾驭,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   我们课改之后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而且现已多数学生形成了自主预习的习惯。如五六年级的学生,我以语文学科为例:开学初,老师只布置了两次预习,起始课前的预习:‘如i卖两遍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把生字写三个再组两个词、查找资料,-J}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等。第二课时前布置,如有感情的读两遍课文、找出课文的重点句段、思考课后习题怎样处理等。学完一课之后,老师便要求学生按照第一课的预习方式预习下一课文,逐渐的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养成了。而正是因为学生有了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我们的自主学习才能得以顺利的实施,这一点,我想我们的老师也深信不疑,没有预习,我们自学阶段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2、养成了良好的纠错习惯。   数学有错题集,记录着学生曾经做错的习题,改正后形成鲜明对比,以此来加深印象。语文“一课一测”,我们以测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批阅后,学生针对错误在原题旁边进行修改,教师在进行二次批阅,如果更正有误,再反复批阅,直到正确为止。学生经过了教师一遍遍的批阅、我想,再差的学生对错题的印象也会很深刻的。久而久之,在老师的帮助与监督下,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养成了。   3、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   六步教学是以自学为主的学习,是以能力提升为核心。教师出示自学指导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听课时我们发现,多数学生都能静下心来,读课文,做习题、思考自学指导提示的内容。在自学的时间段,我们不否认有溜号的学生的,但是多数学生还是能保证良好的状态完成自学任务的。因此,就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与以往相比,还是有跨越性的进步的。   这几个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我们课改带来的实效,学生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如果一说课堂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那么,这些就是学的突破。   (二)学习的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   我们以往上课,导入后,便进入了新课阶段,至于本节课究竟想要完成哪些内容,学生只有到了下课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节课是学习些生字、是处理课后习题、是理解课文。而我们课改后,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最佳方式是出示到黑板上或大屏幕上,至少也要口述。学生在新课前便总体地知道了,本节要学的内容及主要任务。教师再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自学指导,学生进一步的掌握了,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成目标。每节课都有重点,我们也要围绕重点进行教与学。这一点,我认为我们的老师做的是比较好的。如在精心点拨的环节里,老师都能把五点知识加以强调和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或总结归纳,凸显重点。   (三)教学流程更清晰,环节更合理。   从课堂教学改革后,我们的课堂秩序有了很大的改观,从以往的各自为政,到现在清晰的六步教学,发生了质的飞跃。所有的语文、数学老师都能按六步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流程,首先从交流预习(巩固练习)、导入新课,认准目标、指导自学,再根据自学指导进入主动自学、了解学情,自学凡分钟后,终止自学进入自学反馈,互学互帮,在反馈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发现,最后,以测评练习的方式检查学习效果,多以学生总结收获的形式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和总结,每个环节的安排都比较合理,流程也格外的清晰。减少了以往课堂上的随意性、盲目性。时间利用和分配更为科学了。   二、继往开来—六步教学还须务实求实   六步教学初见成效,我们虽然领略了起步的含义,但是,真正走进去悟出真谛,结合校情学情,我们还有一定差距。   1、注重环节的设定,忽视环节的衔接。   很多时候,我感觉,为了体现六步教学模式,我们更注重了环节的安排,即六步。可是我们却忽略了每个环节间的自然衔接。例如,我们往往在交流预习后直接就出示了学习目标,在精心点拨后突然就出示了测试题,我们很吝啬必要的导语。以前,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多少精彩的导言啊,现在,似乎不敢说了,似乎说了就是说多了。其实,这些都是误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不是要求老师什么也不说,而是提倡该说什么,什么地方少说或者不说,我个人认为,导言就是该说的,必要说的:因为导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在改革更新,但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历次的课改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的。   2、注重形式的迎合,忽视教学观念的转变。   我们有部分老师运用六步教学模式的原因很单一:就是为了迎合学校课改的要求,不得已而为之。从本质上不是很认可(我也许说得很片面)。在这里我可以列举几点来证实这一点:   (1)教师不相信学生有自学的能力,认为小学生不具备自学的能力,对自学认识不够,认为自学效果不好。有时候形为自学,实则教学。就拿自学指导为例:教师很细致地罗列了一些问题,多则两三个自学指导,把问题分散。少则一个自学指导里面包括了六七个问题,集中学习。学生的自学实际就是在一个一个的解决老师出示的问题。学生的被动没一有根本的改变,地位还是附属于教师。问题化的自学指导导致了自学反馈环节中学生即使是汇报自学,也是在一个个地依次回答问题。我们不相信学生会通过自主学习,能从中能有所领悟,能针对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在自学反馈这一环节,老师很是不放心地在学生己经做出正确解答后,还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我们能看得出,老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担心学生掌握不好,记得不劳。想把知识进一步的夯实。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在自学阶段不爱动脑了,认为反正老师也要讲。因此,我们的自学某种程度上说还是流于形式的。这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不大胆放手,自主学习永远都会形同虚设。   (2)自学指导的设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正因为在教学观念上还没有根本的发生改变,因此,对课改方案的执行上也打了折扣。如,不认真研究,设计随意,罗列问题,五个明确能做到的少之又少。1、明确内容:除了问题很少以别的方式出示。感觉我们出示的指导内容有些细化我们忽视了学生独立的感受与感悟。如,语文课,更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从中有所感悟,阅读课文,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发现什么?哪里最让你感动,读课文,想想他是怎样的人,从课文的地方可以看出来等等。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整体的感知,了解到实质的内涵。而学生的感悟不一定是一致的,可以是不同的,如果发生了偏差,教师再点拨引导也为时不晚。可更多的时候我们连机会也不给学生,总是用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布置自学内容不一定就是把想让学生学习的内容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2、明确自学方法。自学方法不光是教师确定的,而是还要教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方法、并学会运 用。如:画一画、想一想、品一品等,如果不教给学生方法,学生只是忙于寻找答案,忽略怎样找,用什么样的方法找?也无法将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学的本领,为以后自学奠定基础。3、明确自学时间。本学期自学时间的确定好于上学期,恰当了很多。但是,还有个别时候,停止自学的时一间与我们要求的时间还不是很符合。我们确定了时间,就要遵守时间。此外,要考虑到时间是否适应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以中等生为基准。4、明确自学要求。明确了自学指导的内容了,但是,将采取怎样的方式检查往往不明确,是提问,还是小组推荐呢?学生在检测前无准备,不知道老师一会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检查学习效果。5、明确自学标准。我们可以对以往的教学做以回顾,为了完成进度,我们急于找学生答出问题,至二于好学生是否吃得好,差生是否吃得饱,很少加以考虑。我们不考虑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能力的不同,效果的不同,而是整齐划一,同等标准,是有违我们课改实质的。我们应该照顾到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让学生量力而行,后进生的标准可以定的低一点,把最基本的掌握了就好了。如果要求他们和优等生一样,每个知识点都掌握,会适得其反,把最基本的都丢了。如果我们能从观念上改变对课改的认识,认真解读六步教学模式,做到五个明确,我想,最重要的自学环节才不会是有名无实。   3、注重程序的安排,忽略能力的培养。   我们如果细心的研读六步教学模式,不难发现,每一个程序里在运用上都是有比较细致的要求的,尤其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解读望面每一项都有对“素质目标”的达成要求。如“巩固练习,交流预习”的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自学习惯、演讲能力、记忆力能与等;“认准目标、指导自学”中重点培养“概括知识的能力、理解各种学习方法的能力”;“主动自学,了解学情”环节中,除自主学习习惯外,还重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各种学习方一法的能力”;“自学反馈、互学互帮”中重点培养“合作能力、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精心点拨、引导发现”则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测评总结,完成练习”同样也是要培养学生能力的,如“自我实践的能力”等等。这些“素质目标”的设定,无非是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每一环节的自主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某些能力,为今后的独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我们更多的是照顾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至于能力的养成及习惯的培养很少在考虑的范畴之内。   4、注重教法的确定,忽略细节的完善。   语文、数学老师现在都能采用六步教学法指导教学行为,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我们在每一步的灵活运用上,还有待于认真的研究。下面,就大家容易忽视的几个细节来谈。第一个细节“交流预习”,我们在课前交流预习时,多数是教师提前布置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提出来,找学生解答,如果几个学生都答对了,证明学生预习的效果比较好。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细节“交流预习时,一般不限定交流的内容,应允许学生开怀畅谈”。我们可以给学生打造更宽广的展示才华的平台,如“你都预习了那些内容?查找了哪些相关资料等”,这样会更激发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拓宽预习的领域。第二个细节“认准目标、指导自学”,“认准目标”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老师说的,师生都应该重视这一点。教师把学习目标展示出来的同时,应该让学生稍加议论,教师也可做必要的说明,然后,让学生大声的朗读或背诵目标,加深记忆。有的老师做的较好,比如“一分钟记忆目标”、“指名读,默读记忆学习目标等”,而有的时候,我们只是把出示目标作为是一个不能省略的环节,出示后,有时找一个学生读一遍,有时还没看清都有那些项就一闪即逝,学生并没有形成印象,出示目标也变成了一种形式。而“自学指导”也是如此,也应适当征求学生看法,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对自学指导的理解情况,以便自学时做个别指导。第三个细节“主动自学,了解学情”在这个程序中,原则上教师不讲解,学生不讨论、研究,尽量发挥学生自学潜能,养成独立读书的良好习惯。这一环节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要给以适当的启发指导。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习态度不端正,不守纪律的学生,要及时予以正面引导。我们在布置自学时也有不少学生处于溜号状态,我们关注了多少?第四个细节“自学反馈、互学互帮”,这一环节,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把自学情况反馈给老师和同学,沟通自学的信息。师生了解信息后,各自作出判断,正确的提供给大家,错误的,学生帮助订正,即兵教兵。如果学生订正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帮助订正。这一细节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信息反馈,而我们往往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谁举手就找谁回答,答对了即可,答不对的教师便忙于解释,把正确答案出示出来了。此外,对踊跃发言的同学(尤其是中下等生)要适时的作出鼓励性评价,在我们的听课中,表扬赞许的话实在是很少,有句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适机的表扬,一定会增强学生的信心,调动自学的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第五个细节“精心点拨、引导发现”,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学情的调查了解,抓住带有普遍性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学困生的问题,作为点拨的基点。学生自学弄懂的问题一个不讲。点拨是启发性的,不能简单地讲出答案,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停看法。我个人认为,点拨的应该是课堂生成的问题,生普遍不会的问题。而我们有时候点拨局限于本课重点,不考虑学生是否已经解决了。甚至有时候的点拨只是重复强调。“精心点拨”是教师展示教学艺术的重要环节,我们要重视,要在备课时宽泛的考虑到与本课   相关的问题和学生可能出现的困惑。第六个细节“测评总结,完成练习”,测评题或练习题是教师帮助学生选择好的,要围绕目标选择。数学课这一点做的较好,相对也比较容易,而语文课通过交流预习,自学反馈把问题基本上处理的差不多了,在测评中似乎没什么好做的了。其实,我们在第一课时中可以考生字词、读课文,第二课时完全可以完成“一课一测”。既避免了教师讲的过多,挤占练习时间,也可以及时地检测学子仁对知识掌握情况,更不用再额外利用课时完成作业。既省时又高效,我何乐不为呢。此外,教师要保证做练习的时间,也要限定时间,并且还要考虑到中下等生是否能接受。“测评总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而有的时候因为我们讲的过多,已经没有时间去完成。总结更是经常的省略不计了。   总之,我们要想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实施六步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想,我们应该首先转变观念,从心里到行动上真正的接受。要和道,“先学后教”。也好,“六步教学”也罢,毕竟都是人家的成功经验,我们更多的时候只是“拿来用”,要相信,这些成功的经验只会带给我们益处。如果我们对课改心存芥蒂,那么课堂教学就不会走向完善。只有观念转变了,我们才会仔细的琢磨每个细节,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实现高效课堂。我们既然做了,为什么不努力做好?我们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乐于接受。   “常亭连短亭,何处是归程?”我们都是在摸石头过河,和大家一样也在学习阶段,个人见解,与大家共同探讨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