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 ‎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下面是关于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 ‎  一、教材简析:‎ ‎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教材安排了“奖牌给哪组”“猜一猜”“体育中的数学”三个版块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分析,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  1、“奖牌给哪组”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平均数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  2、“猜一猜”让学生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  3、“抛纸杯”目的是让学生体验这个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三种,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分下面几步来进行:(1)让学生猜想纸杯落地后有哪几种结果(2)猜一猜出现哪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哪种可能性小?(3)验证结果。‎ ‎  4、“摸球”先帮助学生弄清楚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再填空,然后分小组进行摸球游戏,并验证填的结果。‎ ‎  5、“体育中的数学”让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6、“体操表演”中的队列问题,需要综合应用图形与乘法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比赛场次”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如“分析,图解,列表”等 ‎  二、学情分析:‎ ‎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简单除法,掌握了求平均数所需要的知识,所以教师应该以平均数的实际意义作为重点。同时,经过前面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学生自主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并初步具备数学思维能力。‎ ‎  三、教学目标:‎ ‎  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  3、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  四、教学建议:‎ ‎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5课时进行教学,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 ‎  2、统计要以读懂统计图表为教学重点。‎ ‎  统计教学不要把重点放在制作统计图表的技能上,而应该放在根据数据作出必要的推断上,哪怕只是简单的推断,也会使学生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  3、让学生在具体的试验与操作活动中加深对可能性的体验。‎ ‎  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不可能发生。还要进一步体会有的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可能性小。在“猜一猜”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经历可能有大小的试验活动;能罗列某种事情可能发生的所有结果。‎ ‎  四、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2、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教学难点:1、平均数的求法。2、了解事件可能性的意义。‎ ‎  五、习题处理:‎ ‎  1、通过课件、生活事例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  2、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  3、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统计图表中。‎ ‎  六、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1、电脑课件。2、球。‎ ‎  学生准备:1、图钉。纸箱(内装两个黄球和两个白球)‎ ‎  2、25个圆形纸片。‎ ‎  七、课时划分:‎ ‎  本单元共9课时:‎ ‎  比一比2课时 ‎  猜一猜2课时 ‎  体育中的数学1课时 ‎  单元测试4课时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二)‎ ‎  一、学生情况分析:‎ ‎  我班学生共有73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也是班级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  (一)数与代数 ‎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  2.第三单元“乘法”‎ ‎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  3.第五单元“分数”‎ ‎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  2.第四单元“面积”‎ ‎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  (三)统计与概率 ‎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  (四)实践活动 ‎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  6.设计旅游计划。‎ ‎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  8.制作七巧板。‎ ‎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会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对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  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  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肯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  四、教材的教学建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 ‎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  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大小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四)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  主要通过平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  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 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  六、教学进度安排 ‎  周次教学内容 ‎  1买文具、货比三家、‎ ‎  2.买书、寄书 ‎  3.森林旅游、轴对称图形、镜子中的数学 ‎  4.平移和旋转、欣赏与设计、机动 ‎  5.找规律、住新房 ‎  6.电影院、练习一 ‎  7.整理与复习(一)、旅游中的数学 ‎  8.什么是面积、量一量 ‎  9.摆一摆、铺地面 ‎  10练习二、分一分(一)、分一分(二)‎ ‎  11.比大小、吃西瓜、机动 ‎  12.练习三、整理与复习(二)‎ ‎  13.比一比、猜一猜 ‎  14.体育中的数学、总复习 ‎  15.总复习 ‎  16.总复习 ‎  17.总复习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三)‎ ‎  一、指导思想:‎ ‎  本学期我们继续贯彻《数学新课标》为指导,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深化实施县教研室提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三环节”构建高效率课堂为重点,然后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教研能力为保障,以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强化质量意识,改革意识和规范意识,与时俱进,努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全镇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高效发展。‎ ‎  二、工作重点:‎ ‎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  (1)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 ‎  (2)组织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  2、加强教师新课程培训,确立新理念 ‎  (1)数学课程理念: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  (2)数学学科理念:数学有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力能的发展。‎ ‎  (3)数学学习理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4)数学教学活动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5)教学评价理念: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习水平,更要关注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  3、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学习与教学工作经验。‎ ‎  4、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1)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然后特别是一至五年级教材,要根据新课标理念,重新组合,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  (2)改进课堂教学,努力体现新理念,课堂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然后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5、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 ‎  (1)开设教研课,组织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认真听课和评课,然后要求全体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多反思、多总结。‎ ‎  (2)做好教师的业务、备课规范检查,每月进行一次重点项目检查。‎ ‎  (3)落实“教学档案”的实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后本学期将对各个班级学生进行口算达标测试及口算比赛,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高。‎ ‎  (4)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四)‎ ‎  一、指导思想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为动力,以省“减负”精神为宗旨。然后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  二、班级分析 ‎  执教的班级共有51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  三、教材分析 ‎  (一)教学内容 ‎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  (二)教学目标 ‎  知识和技能方面 ‎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然后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  数学思考方面 ‎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然后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  解决问题方面 ‎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  情感与态度方面 ‎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然后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  四、教学措施 ‎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然后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然后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然后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五)‎ ‎  一、学情分析 ‎  这一届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习惯于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习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  二、教材分析 ‎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 ‎  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 ‎  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  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养学生“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  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 ‎  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  这部分内容安排另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是加强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人们对一个量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根据《标准》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因此,无论在“测量”一章还是在“四边形”一章,实验教材都安排了有关估测长度的内容和训练。‎ ‎  三、教学目标 ‎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主要教学措施 ‎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  五、教学进度表 ‎  此处略,参考教参课时安排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