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乡镇财政改革,助推乡镇经济发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深化乡镇财政改革,助推乡镇经济发展

深化乡镇财政改革,助推乡镇经济发展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治理的基石,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不仅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诠释公共财政属性的本质内涵。今年以来,……市财政部门通过积极探索、科学谋划、高位推进,围绕以“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差额转移支付、收支自我平衡”为主要内容,在全县启动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达到了实质性效果。‎ 一、“两图”同构完善制度体系 ‎(一)制定《方案》明框架。深刻把握财税改革动向,根据新预算法“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市、县、乡五级预算”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政府名义制定下发《……市推进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实施方案》,该《方案》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体制内容及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勾勒出我市实施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以一个《方案》总揽全局,为稳妥高效推进改革指明了方向、标明了坐标。‎ ‎(二)出台《细则》定路径。通过多轮调研座谈,经过反复酝酿论证,由我局起草并出台《……‎ 市推进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实施细则》,对《方案》相关内容进行了细化、完善和补充,进一步明晰了推进改革的具体举措、预期目标和着力重点,贯穿了精准精细的要求,凸显了财政部门规划引领作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用一个《细则》统筹各方,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极大地调动了各乡镇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三点”突破走活一盘大棋 ‎(一)厘清了事权与支出责任。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根本点,按照“钱随事走、财力下移”的原则,合理界定乡镇事权和支出责任,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使乡镇权、责、利有机结合相互匹配。将县直部门驻乡镇单位随“一府三中心”乡镇体制改革逐步下放预算管理权;按事权确定了人员经费、运行经费、项目经费、公益性事业支出、财力性专项等支出范围,其中,把项目类经费整体打包给乡镇,增加了乡镇财力自主权。今年,新体制下共预算项目经费达……万元,比去年增加……万元,增幅达……%。‎ ‎(二)建立了激励与约束机制。‎ 以促进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培植壮大财源为着力点,采取“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策略,对新一轮财政体制分别设立超收分成、增收分成和协税奖励3项奖励政策,各乡镇区域内项目建设税收,按年底实际入库税收本级留成部分的4%给予协税奖励,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部分实行县乡2:8比例分成,为乡镇的自主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大力加强乡镇财政所能力建设,切实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严防乡镇随意新增债务,严控乡镇财政风险。从制度上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激发了各乡镇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工作积极性。‎ ‎(三)兜实了民生与保障底线。以增强乡镇公共服务能力和优先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围绕“保基本、保运转、惠民生”的底线要求,引导乡镇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建立转移支付制度,对乡镇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按县级同类口径予以分类足额保障;设立乡镇预备费,用于乡镇抢险救灾等突发性支出;加大对乡镇环境综合治理、市政维护、农村五保供养及民政优抚救济等农村公益事业及民生支出力度,今年,共新增乡镇公益事业财力支出达…万元,投入乡镇集镇管护资金…余万元,较好体现出公共财政属性。‎ 三、“四大”效应彰显改革活力 ‎(一)发展后劲更加强劲。‎ 新体制下,原则上县级财政不再另行安排体制外工作经费,从而激励各乡镇“自主发展、自我积累、自求平衡”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各乡镇完成税收目标责任和争先进位意识,乡镇领导不在像以往那样把问题上交、为缺钱“发愁”,而是将主要精力用到谋发展、抓税源、跑项目上,全县各乡镇在发展产业、调整结构、招商引资、城乡环境治理等建设方面呈现出“多点开花”之势。上半年,共征集乡镇PPP项目申报…个,总投资额达……亿元,组建乡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家,乡镇自主谋划项目、盘活和培植财源的热情被激活。推进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二)收入潜力充分挖掘。新体制实施后,进一步深化了“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各乡镇通过抓实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乡镇财政收入实力明显增强。以我市……镇为例,在宏观经济下行和“营改增”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下,该镇通过大力扶持企业创新发展,开展总部经济培育工作,元至7月,共完成财政收入 ……万元,占全年任务……万元的…%。其中,通过总部经济招商入驻…家企业,新增税收…万元,由此带动乡镇分成额度的相应增加,财力向乡镇倾斜的政策导向得到充分体现。‎ ‎ (三)运行机制更趋稳健。‎ 本轮改革一定五年,确保了政策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在推进过程中,最大限度赋予了乡镇预算决策权和财政管理权,从本质上确立了“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基本框架。同时,也增加了乡镇发展责任,如:收入从那里来、支出怎么安排、如何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实践,乡镇自主生财、理财、聚财、用财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新体制下,乡镇基本运行、公共事务、“一事一议”、救灾应急、基础设施等大型建设支出主要由上级财政承担,乡镇基本支出得到有力保障,乡镇财政困窘局面从根本上得到扭转。‎ ‎(四)债务风险有效化解。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乡镇经济发展,更易滋生和引发社会矛盾。改革后,各乡镇按照“化解旧债、控制新债”的工作思路,根据财力科学制定发展计划,同时,将已发生的政府性债务纳入乡镇财政预算,达到了消化存量、控制增量的目的,避免出现乡镇预算决算“两张皮”问题,财政部门业务指导作用、地方人大依法监督职能得到有效发挥。新体制下,通过安排“综治维稳”工作经费、年度偿债指标等,各乡镇维稳偿债、化解矛盾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上半年,未发生一起涉及乡镇债务上访案件。‎ 改革是发展的源动力。半年来,随着乡镇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乡镇经济及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改革成效显著。当前,站在“十三五”新的起点上,乘着新一轮乡镇财政改革的XX,随着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