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劳务输出调研分析报告供借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某县劳务输出调研分析报告供借鉴

某县劳务输出调研分析报告供借鉴  县是高山地带农牧业结合区,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外务工经商,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1.6—1.8万人次,劳务输出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关于坚决打赢新阶段扶贫开发攻坚的战略决策部署,准确掌握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工作、生活状况,提高服务精准度,着力实现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致富一批的目标,县人社局组织专门力量对我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提出初浅对策建议,供县委政府领导决策参考。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现状。  我县地处州腹心地带,幅员面积43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44米,辖3镇14乡127个村(社区),全县总人口6.2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2%。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劳动力3.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人,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6-1.8万人左右,实现劳务收入4.07亿。  (二)农村劳动力基本特点  1、资源相对分散,总量分布不平衡。我县农村劳动力82%分布在高半山上,住地远离城乡地带,交通、通讯不便。  2、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全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的只占20%,80%农村劳动力只有小学文化。   3、就业观念相对滞后,转移就业意识尚需增强。调查显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57%,少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留在第一产业的1.3-1.6万人中,有转移求职意向的少。  4、劳动技能水平低,绝大部分劳动者没有掌握一技之长。近年来,虽然通过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开展各种培训,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有所提高,但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劳动技能偏低且单一,市场竞争能力弱,难以实现稳定就业。  5、培训意向过于集中,且两级分化严重。劳动力中有培训意向的仅占4%-5%左右,而且有培训意向的人员只针对汽车驾驶、挖掘机、厨师工种有培训需求,对其它专业工种不感兴趣。从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大多对市场就业需求不了解,急功近利心态较重,大多集中在简单易学的专业上,参加技能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三)外出务工经商成因  近年来,在国家、省、州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经济发展状况、生产生活条件、贫困落后面貌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我县与内地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随之带来的是我县外出人员群体逐年壮大,这其中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我县耕地资源贫瘠。县幅员面积43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44米,地处高山峡谷地带,82%的农牧民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半山区,全县耕地面积仅为9.8万亩,人均耕地1.87亩,全县70%以上的耕地分布在高半山,山高坡陡,土壤较为贫瘠,土地呈片化,跑水、跑肥、跑土“三跑地”占大多数,农牧民主要以种玉米、洋芋、青稞等传统农作物为主。随着国家在长江中上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之后,全县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单靠耕种土地大量增加农牧民收入已不现实。  2、农业生产能力较弱。我县土地耕作方式主要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农业生产经营粗放,规模化程度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收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加之我县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且山大地少,农业机械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同时也决定了农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近几年,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农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严重打击了农牧民种地的积极性,这些对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的农牧民来讲,外出到城市务工经商将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3、地方经济发展滞后。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我县经济以农、林、牧为主,没有主导产业来支撑经济持续发展。据相关统计,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仅3个,规模以下企业仅40个,全部工业企业从业人数411人,其中规模以上从业160人,规模以下从业251人。规模企业的缺乏导致全县就业渠道单一、增收门路少,本县劳动力市场无更多就业岗位,农村剩余劳动力盼发展、谋发展、求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于是农村许多富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大山,到内地发达地区寻找发展机会。  (四)外出务工人员主要特点  经过细致分析,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1、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外出人员人数为1.51万人,占总数94%;高中或中专外出人员人数为0.07人,占总数4.1%;大专及以上外出人员人数为0.02人,占总数1.2%。我县外出人员总体文化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能,在工厂和企业就业的约占外出总人数的12%,这部分人员大多从事“苦、脏、累、险”的工种,工作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劳务报酬低,每月在2000元—2800元左右,缺乏就业竞争力。  2、自发外出为主,呈松散型。我县农牧民外出务工渠道主要有劳动部门组织输出、能人带动和自发外出三种类型。据初步统计,我县每年有组织输出约占外出务工人数的5%左右;能人带动约占外出务工人数的10%左右;其余85%属于自发外出务工。他们靠“亲带亲,友带友,邻带邻”的形式结伴外出务工,这种形式,组织松散,随意性大,且风险高,维权难。  3.法制意识淡薄,呈无序型。我县外出人员大多是以村或组为单位集体外出,受文化水平低、无专业技能、语言障碍等因素的限制,外出人员找固定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在各城市街道随意摆摊设点,无照经营,违反当地城市管理规定,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管理秩序。  4.资金、人才回归少。在调研中发现,我县外出人员通过务工经商积累资本后,在异地经商或办经济实体后,大多不再回乡创业,但愿意支持家乡的建设。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嫁娶,安家落户,每年只返乡1-2次居住3-7天。  (五)劳务输出呈显拉动经济的作用   1.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打工经济的渐趋成熟,打工收入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相关统计,2017年全县外出人员总收入4.07亿元,外出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外出收入已占到农牧民总收入的70%以上。外出务工经商已成为全县农牧民重要经济收入之一。  2.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改善。大部分农民工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更新了观念,综合素质普遍有所提高,许多人打工回乡后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3.优化了资源要素的配置。从经济学观点看,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转移,可以改善劳动力与资本结合的比例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农村富余劳动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之一,农民外出务工不仅缓解了本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更为重要的是优化了农村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4.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据统计,农村外出务工家庭收入高于无外出务工家庭收入,且外出务工户消费水平也高于无外出务工户,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消费档次,缩小了城乡差别,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双向转移,实现了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为商品,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农民外出务工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大多数,而高中及以上占少数,参加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0%。由于打工者少知识、缺技术,使得外出务工只能从事纯体力、技术含量低的廉价职业。同时,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思想保守,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再创业精神。  (二)农民外出务工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别,使得进城的农民工还无法完全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住房、医疗、失业保险、劳动保障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社会福利。农民工往往是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条件差,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多数也只能协商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调查结果表明,一是子女入学受限。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在城里就学所遭遇的最大困难是学费高,负担重,进城入学的门槛尚未完全消除。二是权益受保障程度偏低。调查中近四成外出务工人员未与单位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些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三是居住环境质量差。近40%的外出务工人员居住在工棚或集体宿舍里,地方狭窄拥挤,室内肮脏零乱,除了被褥衣物,几无他物。特别是近几年,很多城市由于城中村改造及城区的拓展,市区一般楼房的月租金在一路攀高,再加上水、电、暖气费等,导致居住成本逐年增加,所以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大多选择居住在城郊结合部,几个人或全家人居住在20―30平方米的房子内,生活空间狭小,周边环境差,交通不便利,安全没保证。   (三)就业双向选择基础薄弱。受历史习俗和惯例影响,外地用工单位对“人”的抵触情绪大,不愿用民工;有较多的劳动力因“恋家”希望就近就地找工作不愿外出;低技能、低知识与高薪酬的矛盾不可调和。  (四)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当地一般都是有一定文化水平、身体素质较好的年轻劳动力,留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许多农户少了“顶梁柱”,村组公益性体力活无人干,老人赡养、子女教育、家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  三、几点思考  (一)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农村留守弱势群体不仅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而且给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压力。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一些家庭的主要劳力也加入外出务工行列,农村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孩子和丧失劳动力的农民,衍生出系列社会问题。诸如老人赡养、留守儿童教育和身心健康、公益事业发展等诸多问题,必将给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压力。   (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已演变成制约农村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问题。留守农村的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因受思想观念、体力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在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等方面思想相对保守,使农村在科技推广、产业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上失去了主要的依靠力量,产生农村新技术新信息推广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农村社会面貌改变慢的系列问题,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闲置、抛荒土地的问题越来越重要。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后,农村闲置和抛荒土地逐年增多,这些闲置、抛荒土地如何加强管理、正常经营和保值增值,已经成为新时期搞好农村土地管理的一个新问题,是急需各级政府慎重破解的一个新课题。如何破解这个问题,既是对土地流转规范操作的一次挑战,更是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发展的一次挑战。  四、对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对策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力度。社会保障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把现有的政策用好,宣传好。一是大力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参保意识。二是充分利用春节前后、农闲时期,大力宣传就业、教育政策、住房保障等政策,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了解社会保障政策带来的好处。三是强化各级领导对社会保障的责任。  (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进一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二是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按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增加职业培训基地;三是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按照市场需求,突出培训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稳定性,提高从业收入。   (三)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交流,保证劳动力供需双方的联系畅通。一是相关乡镇和部门应随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了解外出人员数量、分布地区、工作状况、思想动态等方面情况,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和沟通;二是应积极与沿海发达地区及务工人员集中的大中城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及时为当地农民提供劳务信息。  (四)进一步完善农民工权益保护体系。通过创新户籍登记制度,改变农民工身份转变滞后于职业转变的现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工伤、医疗保险等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的配套制度;加大对用工企业的劳动督查力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大力查处企业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着重解决企业拖欠工资和劳动条件差等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劳动和保障政策,按常住地原则将外地民工纳入城市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平等待遇,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五)坚持“送出去”与“请回来”并重。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的同时,还要注重“请回来”,对愿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政府应当给予关注和关心,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甚至资金技术支持。  (六)优化社会服务,切实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帮助“留守户”解决好生产生活的困难,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七)鼓励和扶持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是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目标。针对返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更多服务,以吸引更多的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