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家校共育案例3篇
家校共育案例3篇 【篇一】 【案例概述】 一天课间,我如往常一般刚踏进教室,就见几个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跑过来:“老师,xx的水杯摔坏了”“老师,地上都是水,走廊根本没法走”“老师,xx柜子里的书全掉在地上弄湿了”……而生活柜前,xx则一脸害怕,忙乱地不知所措。我走上前去,立刻把泡在水里的书本迅速捡起并且转移了摔坏的水杯。一阵打扫过后,我开始寻找事情发生的原因:原来,xx的生活柜里除了书包,还有书本、报纸、美术工具和小椅子,塞得满满当当,这才导致当她拉开柜门,水杯便不堪重负掉落的惨状。顺势地,我又随机检查了另外几个生活柜,情况虽好于xx,但也是杂乱无章。看来,我要想些好办法让这些生活柜变得井井有条。 【目标与内容】 1.分析事件原因,培养学生自理意识。 就今天的突发事件,利用午会时间进行指导教育。结合早上“水壶惨剧”让小朋友们帮助xx一起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小朋友都能说出是由于柜子不整洁,里面的物品没有放置妥当才会导致之后的诸多不便。接着,老师打开所有的生活柜,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生活柜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制定生活柜最佳摆放方案。 2.联系家庭生活,促使家长放心放手。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生活柜是学校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回到家,孩子们是否也能自己整理家中的柜子呢?许多孩子往往在校的表现优于在家的表现,虽然在校整理得整整齐齐,在家可能两手一摊,等着家长动手去做。通过该项活动,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孩子自理能力培养的方法与措施,学会放手为学生创设自理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使学生独立观察,自行设计书柜合理的摆放方法和位置,将学校的好习惯进行家庭生活中的延续。 3.制作自理短片,家校共享学生成果。 经过孩子的建议过后,家长已经可以完全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思路整理自己的书柜。与此同时,家长将孩子整理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拍摄,不仅通过相机记录下孩子的点滴成长,并且增进家长与学生间的互动,使家长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更加关注孩子在其他方面自理能力的培养。通过视频记录,孩子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家长的满足感与欣慰感将真正促使学生争做自理达人,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整理,加强自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因,制定方案,树立学生正确自理意识。 “水壶事件”后,我发现刚刚搬入低教区的二年级孩子还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空间,往往是随心所欲地往柜子里一扔了事,不仅仅是柜子,课桌的整洁度也是大不如从前。于是,我利用午会课进行一次短暂的班会,主题是:如何整理自己的空间。班会上,我先问了孩子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你们认为刚在xx的水壶为什么会摔碎?”小朋友们纷纷说是因为柜子里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柜子门一打开,里面的东西就全掉出来了。于是,我打开了所有小朋友的柜子,让孩子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哪些小朋友做得好,哪些小朋友在这一方面差强人意。有些孩子看到自己杂乱的柜子时,顿时没了声音,低下头来。接着,我让那些柜子干净的小朋友来介绍自己柜子的摆放方式和原因,其他孩子也可以适当提出自己的想法。几轮下来,很快我们就制定出一个最好的方法:水壶靠右边,因为我们通常是右手拿水杯,很顺手;小椅子竖起来,放在柜子的左边,这样中午走廊阅读时,抽出椅子又方便又不会弄乱别的东西;书包放中间,并且往里放,每天只有放学时才需要拿书包,往里放可以避免包带掉出来。孩子们制定好生活柜整理方案后可兴奋了,一会儿就把柜子整理得井井有条。 整理不仅仅是生活柜,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整理。于是,我让孩子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整理,整理后又有哪些好处。孩子们思维活跃,一口气说了不少,也表示只有整洁的环境才会给生活带来便利。 2.走进家庭,提出建议,引导家长创设自理氛围。 良好习惯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长期的过程。对于多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为孩子打理好一切,却不知这恰恰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班会过后,我给孩子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孩子回家自己观察家里书柜的样子。通过这项任务,让学生重新树立小主人意识,观察在父母管理下的书柜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孩子的言行好比一面镜子,家长通过这面镜子可以知道学校是如何对学生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果然,不少家长当天就发来微信,表示孩子从前从未有过整理书柜的想法,今天竟然站在书柜前有模有样的针对书本的使用频率等要素说起整改方案来。在此过程中,家长虽然作为一个旁观者,但也不断感受到了孩子的进步与成长。通过学生的言行,让家长逐渐学会放手,为学生创设独立成长的空间,也是孩子自我提高中重要的一步。 3.实施建议,分享成长,激励家长关注自理能力。 制定好了方案,下一步便是实施。通过家长群,我鼓励家长将孩子整理书柜的过程和孩子对自己书柜摆放位置的方案说明录下来,制作成视频,在班级群中进行分享展示。提到“展示”两个字,不仅是孩子,家长的兴致也明显高昂起来,纷纷记录下孩子的整理过程。自那天后,班级群中便不断看到家长晒出孩子的整理视频,字里行间满满都是欣慰与自豪。渐渐地,家长不仅开始晒孩子整理书柜,更出现了孩子整理床铺、整理书桌等视频。群里的家长们一边点赞,一边形成了良性的群体,对于学生生活自理方面开始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主,既满足了孩子的真正需求,也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时间慢慢过去,教室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因柜子杂乱导致杂物掉落的事故,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去安排、整理,并养成了习惯。在家,也不再是一个两手一摊的小宝贝,对自己的空间有了责任意识和整理意识,自理能力不断提高。 【成效与展望】 1.及时教育,切合学生实际。 生活柜摆放不整齐导致东西掉出来,是学校日常生活中十分平常的一件小事。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观的小朋友都切实感受到了由于不整齐环境对生活带来的不便。教师的及时教育可以把握住学生在事件发生时的心态和状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更有效地将教育点与学生内心产生共鸣,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切实地帮助孩子建立自理意识。 2.形式新颖,培养学生及家长积极性。 真正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校园内,而是要融于学生家庭生活,渗透到学生日常的点滴之中。通过整理家中的书柜,将学校自理教育进一步延伸,将自理能力的培养形成家校合力。晒出整理视频,家长不仅收获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更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了解其他家长的做法,激励家长在日常中不断放手,关注孩子自理能力培养过程中每一个成长点,为学生创设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 3.家校共育,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如今的孩子都是家长手心里的宝,虽然教师在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养成的培养上有了一定的做法,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即学校重视,家庭忽视。此次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教育,一步步循序渐进,使家长首先了解学校的教育方法,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可以做到真正放心放手,让孩子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在与孩子制作视频同时,也是家庭教育渗透的开始。良好的习惯受多方面的影响,“一致化”是重要的教育原则,只有把家庭和学校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识,整体培养,齐抓共管,才能固化学生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篇二】 刚吃过饭,准备外出开会。xx跑过来着急地对我说:“吴老师,xx和xx打架了。”这两位是班级中一直比较活跃的学生,xx是班级中出名的调皮鬼,xx学习成绩不错,是班级里的体育委员,但是平时心胸比较小,不能吃一点亏的。开学到现在,学生的状态一直挺不错的,现在突然两个人打架,不知是怎么回事。 这时,正好看见他扶着xx要去卫生室。我及时的叫了停,查看了他的伤势。只见他后脑勺有个包,手臂上有一个乌青的牙齿印。看来,他吃的亏还是挺大的。要了解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必须要让他们两个人来了解清楚。通过询问,我了解到,xx今天是值日,看到xx的桌子底下有一张纸,就把它当作废纸撕了扔进了垃圾桶。xx听说后就去质问,这是他的手工折纸,于是就开始骂他。xx不让,就推了他一下,xx就开始抱住xx猛打。这头上的包和手臂上的乌青都是xx留下的。我还同时询问了几位在场的同学。了解了情况之后,我同时教育了两个人。“xx扫地时看到垃圾丢到垃圾桶是应该的,并没有做错,撕掉就没有必要了,遇到后来xx的质问,你也可以理直气壮,假如没有撕掉,后面就不会出现问题了。如果xx无理取闹,你可以直接告诉老师或请同学评理。”“ xx,这几天经常把在家里折的手工拿到学校里来,老师已经在昨天提醒过了,建议你不要拿到学校来,可你今天还是拿来,又没有保管好,掉在地上,说明这个对你来说并不是很重要。有什么事大家可以心平气和地说,火爆脾气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糕。”因为急着要去开会,我请来了双方的家长,并请数学杨老师做了处理。 第二天,我得到的结果是双方和平解决,孩子之间的事原本就没有什么大事,大人们不介意,也就这样过去了。但杨老师告诉我,在相互道歉时,xx很诚恳,而xx却显露出十分不愿意的样子。其实在我看来,xx倒是那个更需要教育的孩子。 xx的妈妈很要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比较粗暴,经常是一有错误就要打,而且一旦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和她交流后,她必定会在事后问过xx后又另外的说辞,她会为孩子开脱。这样也造成了孩子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事情,只要是自己有理由,就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而且这孩子下手太重,以前也发生过打架的事情,他会不计后果。虽然我没有看到这次他们的大家过程,但从xx的伤势和同学们日记中的描述,可以看出习xx真的是有点过分了。这样的孩子不仅要对他进行正确地引导,还要对她的家长进行分析利弊。 一、对孩子晓之以理,动用集体力量。 对xx来说如何正确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正视自己暴躁的脾气是首要的。通过讲文明小故事,开展文明礼貌用语大比拼在班级中开展文明礼貌的教育。开展发生事情不激动,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正确处理事情的能力。开展班级值日班长轮换制,让班级每天都有一位中心人物可以解决班级中出现的各类状况,让小事化无。定期进行班级现状分析,让大家来讨论班级中的事和人,让学生学会正确判断对错的能力。通过这些集体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善待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同学之间的矛盾可以用更文明的方式来解决。 二、 对家长预测未来,改变教育方式。 对xx的家长来说,改变教育方式,才能使孩子有所改变。于是我进行了家访。交流中,我明确指出遇到事情不能再以打一顿完事,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是孩子也学会用暴力来解决他遇到的问题。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价值观,等到长大后也是动不动就要动手打人,到那时可不是小事了,希望家长能引起关注。不妨尝试用其他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要计较孩子在学校生活中的得失,有时吃亏并不是坏事,不要抓住了尾巴就不饶人,让孩子试着用另一种角度去看事物。建议在家里时经常和孩子聊聊同学的优点,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为别人思考,并做出正面的引导。对xx喜欢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这一习惯家长要进行有意识的纠正。当然,首先从自身开始,妈妈在教育xx到的时候先不能用打骂的方式,这样潜移默化中孩子也会有所改变。其次,平时对他的打人行为要进行严肃地教育,让他知道,不管是谁的错,文明人不能以打架来解决问题。 希望通过家校的合理,能使孩子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向着大家期望的方向发展,成为一位心胸宽阔,友善待人的男子汉。 【篇三】 案例背景 “我的爸爸不要我了!” 这从喉咙深处发出的伴着些许无助、带有一丝颤抖的呐喊,来自于我班上的一位孩子——xx。这个孩子来自于单亲家庭,自小与爸爸、爷爷、奶奶一同生活,虽然自小缺乏母亲的关爱,但家中老人与爸爸的陪伴也让孩子逐渐长成为一个大大咧咧,有些调皮的阳光小男孩。在过去三年的小学生活中,他经常与同学们嬉嬉笑笑,看似与其他孩子无二。 可是,自四年级初始,我却慢慢发现xx脸上的笑容正在逐渐减少,相比过往,更多的时间他总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即便是在他原本最喜爱的阳光体育课上也只是一个人默默地呆在一边,看着别的孩子嬉笑玩耍,而与他相伴的更多的则是沉默。更有甚者,xx频繁地出现不完成作业、撒谎等现象。作为任课老师的我每每发现xx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便批评起xx来,而这时候他有别于过往的急于为自己辩解,只是默默地站在我的面前,低头接受着批评。我原以为对xx的批评似乎见到了一些成效,毕竟他已不再执念于自己的想法,已经能够接受批评了,可不曾想,我逐渐发现我的这种常规式的批评难以改变xx的作业情况,反之,xx一日日地愈加显得沉默了,脸上的笑容也渐行渐远。 终于在一个周四的早晨,xx又一次出现了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当我耐下性子来询问他为什么几天来都不完成作业的原因时,他先是保持沉默,一言不发,可当我不断追问他“爸爸最近有没有检查过你的作业?”时,xx不再沉默,而是近乎歇斯底里地哭诉,“我的爸爸不要我了!” 当我回顾xx这一阶段的表现,加之他那一声哭诉,我逐渐开始发现,xx异样的表现显然是受到了家庭的影响,而我自认为惯常的批评方式自然在他的身上是无法起到较大的成效的,反而只是让他把更多的心事愈发地压抑在心中,把自己闭锁起来。而与此同时,我也逐步了解到,在xx爸爸的家庭教育中,打骂即是教育,每每xx犯错或者作业没有及时完成的时候,xx的爸爸通常会以“棍棒”的形式展开教育。因而,当这个孩子后续又出现各种情况,诸如不完成作业的时候,我尝试着改变“批评”的方式,试图走进xx为自己营造的“闭锁圈”,把xx逐渐摆脱他内心的阴霾,让这微弱的光逐步重放光彩。同时,我也尝试着走近xx爸爸,让他也能够走出教育的误区,尝试放下“棍棒”的传统教育模式。 问题描述 其实,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难免遇到孩子犯错的时候,绝大部分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批评孩子,甚至是严厉地批评,这其中老师往往会强烈地指责孩子身上的问题,而部分家长会选择体罚孩子。诚然,批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可以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而惯常可见的批评无非是把孩子出现的错误数落一番,或者帮助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孩子默默接受这些批评后尝试改正自身的错误。但是,我们是否忽略了孩子出现问题背后的心理因素呢?是否通过严肃的批评甚至是家中的体罚真的可以把问题根治呢?恰如在xx的身上,我看到了家庭因素让一个原本阳光、大大咧咧的男孩的性格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时候作为教师与家长,面对由于家庭的情况发生行为变化的孩子,如果我们继续采用惯常的“批评” 方式,可能只会把孩子继续推到深渊中,让孩子不断地用一些外在的方式,例如沉默来掩盖内心的真正想法。因此,当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也许严肃的批评可以掩盖问题的表面,但终究只是问题的一个遮罩,那么如何走入孩子的心中,从问题的根本出发,让“批评”成为一味良药而非手段,让慢慢变弱的光芒重新绽放光彩,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过程指导 走近家庭,了解问题的背后 伴随着xx一天天变得沉默,我已然发现他的问题早已不是学习的单方面问题,但我并不明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变化。显然,这时候摆在我面前的是两种选择,或把xx严肃地批评一通,严厉指出他作业中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改正措施;或者选择和xx平心静气地交流,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再试图结合原因帮助小杨。面对着xx的变化,我反复思考,担心批评只会让xx愈发沉默,不若尝试着了解xx问题背后的原因。最终,我选择了后者,选择走近xx和他的家庭。 面对xx的这种情况,我放下了作为学科老师对于学习所设置的第一地位,更多的是撇开了学习,与xx话起了家常,从衣食住行,到周末的娱乐活动,从每日上学路上的见闻到夜间所做的梦,事无巨细几乎都囊括其中,尤其是当我们聊到美食的时候,交谈的气氛愈加浓厚,xx的脸上也在这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偶有淡淡的笑容。 虽然回过头来看,我与xx每一次交流的内容似乎都与学习无关,“批评”的味道似乎完全没有体现,但恰是在这样轻松的对话中,xx逐渐放松下来,不再保持沉默。我也在这若干个课间的交谈中逐渐了解到,以前xx爸爸还是很关心他的,只是每次只要xx犯错,亦或是作业完成不好,爸爸就会抄起手边的木棍对xx痛打。可如今xx爸爸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回家,并且也正在重新组织家庭,加之爸爸新家庭中小弟弟的诞生,爸爸更是无暇顾及xx,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只能由家中的老人一手包办。虽然生活得到了保障,衣食无忧,但是原本就无法获得圆满的父母之爱的xx,在这个月似乎也渐渐与唯一的爱之稻草——父爱渐行渐远了。 在若干次的交谈后,xx也终于开口告诉我他心底的秘密,“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走了,她一个人去了外地,我很想妈妈,可是她每年最多只来看我一次……”、“爸爸已经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他根本不管我的作业,我只想爸爸陪我一起写作业,就算回来打我一顿也好!”、“爷爷奶奶经常为了我和爸爸吵架,我不想看到他们不开心!”“我爸爸只关心他的新家和小弟弟!”…… 当xx诉说这些秘密的时候,他的眼神是充满忧伤的,自小失去母爱的xx,早已把父亲作为唯一的稻草,而现如今,这根唯一的稻草也似乎若即若离,而这种摇摇欲坠的不安的感觉让这个孩子内心产生了极大的不安,甚至恐惧。这也许就是xx发生变化的原因,他试图通过各种不正常的表现换取父亲的注意,希望父亲可以多关注自己。可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xx逐渐发现父亲的身影离自己越来越远,而他渴求的爱也始终无法获得,他的内心愈发不安,原本开朗的性格也慢慢被隐藏起来,仿若一根原本燃烧正旺的蜡烛的烛光一点点减弱。 虽然我已经了xx的问题,但在走近这个家庭的时候,我还发现了孩子父亲身上的许多问题。作为单亲家庭,xx的爸爸负担起了xx的生活以及全部,无论是金钱的重担还是对孩子的关爱,都压抑着这个父亲。而每每遇到孩子在校出现问题,这个父亲往往会选择痛骂或者痛打xx,而面对父亲的责备,xx往往选择沉默。可如今,父亲就连往日的责骂、痛打都不再给予xx,孩子表现出了极为强烈的对爱的缺失,这才是问题的症结。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下一步选择了走近xx的爸爸。在几番沟通后得知,xx的爸爸目前是一位清洁工人,每天早晨3点多便起床了,工作辛苦但也并非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在经过一番沟通后,xx爸爸也在沟通中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儿子的关爱: “老师,我一个人带儿子,有时候真的是忙不过来,谢谢你告诉我儿子的这些情况。” “老师,我的儿子什么脾气性格我知道,有时候我就是太气了才会那么打儿子的!” “我以为小孩子不懂,现在我知道了,我会尽量改改我的脾气。” “我最近是关心的比较少,一直是爷爷奶奶带着,我会注意的。” …… 诸如此类的对话仍有很多,从xx爸爸的话里话外都透露着对儿子的歉意和无奈,与此同时我也愈发地发现,xx的问题一方面来自于父亲的暴力教育,一方面也来自于近期无法感受到父爱,内心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在xx爸爸一方面,其依然对孩子是充满了爱的,只是这位爸爸一贯不善于表达爱以及表达爱的方式有些偏激,加之家庭的变化,就更加让xx缺失了父爱。 携手家长,解开心灵的锁扣 自我了解到了xx出现问题的本因,xx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孩子的父亲之于xx的重要性。因此我与xx爸爸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面对面交谈,不再把交谈仅仅停留在微信上,告知他孩子近期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成因。在这次交谈的末尾,xx的爸爸沉思了许久之后,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这一声感叹,“我还是关心地太少了,太少了……”,从他的言语中,我深切地感受到这并不是一个对孩子无爱的爸爸,也感受到他在得知孩子表现后的愧疚,而这也为我之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为这对父子之间的情感依然存在。 在与xx爸爸的沟通后,我把xx的爸爸邀请到了学校,与过往的“请家长”不同,我没有在xx爸爸面前数落孩子的过错,而是告诉xx爸爸孩子近期有进步的地方,在那一刻,xx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讶。而与此同时,xx爸爸的眼中也掠过了一丝欣慰。随后,我给予了父子俩近30分钟接触的时候,起初xx爸爸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是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但是我能够感受到这对父子之间的情感依然是浓厚的。在此之后,我请xx直接表述想要对爸爸说的话,许久没有见到爸爸的xx起初一言不发,只是一味地看着地面,而当一阵风刮来,xx爸爸下意识地为孩子扣上了衣扣,询问他“冷不冷?”的时候,xx才低声说了一句,“爸爸,我就想你多陪陪我。”xx爸爸看着孩子,发出了长长的嗟叹声,点头表示同意。当xx爸爸点头表示同意的时候,我看到了xx的脸上露出了羞涩、久违而又真实的笑容。 与此同时,我私下与xx爸爸进行了数次的交流,当谈及过往的教育方法的时候,xx爸爸显然表现得有些羞愧:“ 我也不想打儿子,就是恨铁不成钢。我对我的儿子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xx爸爸的回答其实是在我意料之内的,诚然,每个家长教育的孩子的初衷无非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但是xx爸爸的做法让xx不敢在家人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故而即便xx的爸爸近期频频不回家,xx也不敢把真实的想法告诉爸爸。 在xx与爸爸进行了几次深入交谈之后,xx爸爸也多次发给了我这样的信息: “老师,我家xx最近怎么样?” “老师,今天xx校内的作业没完成,我和他一起分析了没做好的原因,xx也知道自己时间浪费了很多,你看我这样和孩子沟通行吗?” “老师,我家xx今天和同学好像有点矛盾,我想让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看怎么样?” …… 之后的几天,xx竟然完成了全部的作业,并且自豪地告诉我,他的爸爸昨天检查了他的作业,并且还和他一起看了动画片,今晚还打算一起出去吃火锅呢!在xx的眼神中,我似乎看到了一种幸福,这份幸福来自于父亲的关爱,而在这一个月中幸福感的瞬间降低也恰是xx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本因,亦或者说,这就是xx心灵的锁扣。 走进孩子,叩开问题的大门 xx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爸爸的关心本就不多,虽然xx爸爸的承诺暂时打开了孩子的心门,但伴随着爸爸重组家庭的建立,xx的学习情况始终不甚稳定,这种不稳定也许就是由于孩子无法持续地从爸爸的身上感受到父母的爱,而这种爱恰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与xx的接触过程中,我逐渐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方法,因为我发现,自小对父母之爱缺乏的他,每每在课堂上遇到亲情话题的时候,xx总是选择一言不发,换言之,xx其实是非常渴望爱的孩子。因此,在课间的时间,我经常与xx进行交流,询问他近期有没有遇到有趣儿的事情、有没有和爸爸一起外出吃饭、有没有和哪位同学一起读了书……;在课堂上经常表扬xx的爸爸,例如xx爸爸每天凌晨3、4点便起床工作,是一位十分伟大的爸爸,为了孩子的生活付出巨大的努力。通过这样的方式,xx爸爸的形象被不断放大,在xx的心中树立起了高大的形象。而xx在这样的接触过程中,能够更多地体会到父亲对自己无形的关爱。 通过这样的方式,爸爸的形象在xx的心中变得逐渐美好,在与xx的交流过程中,xx不再对爸爸充满失望,而是逐步能够关注到爸爸对自己关心的一面。在这对父与子的接触中,虽然爸爸依然难以做到每天回家,但孩子已然能够从平时的每一个细节中体会父亲的爱,例如当爸爸给他带回了某个小玩具,xx会得意带来学校,并告诉我“这是爸爸送我的礼物!”又如当爸爸在xx写作业的时候提醒他坐端正,xx第二天起便会非常注意书写的态度。 此外,xx的日常生活经常与爷爷奶奶为伴,虽然老人的唠叨时常让xx感到厌烦,但不得不否认的是,老人的关爱也可以让孩子慢慢地找回被关爱的感觉。 因此,面对xx的爷爷奶奶,相比过往对孩子的控诉,我更多的是在老人面前表扬xx,让老人知道孩子并非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孩子,面对这种情况,老人慢慢地对孩子有了些许的肯定,在家中也更乐于表扬孩子。 慢慢地,我发现在xx的身上似乎也慢慢地发生了一些转变,作业更认真了,也逐步回到了那个曾经的xx。也许,孩子的世界就是如此纯净,他们的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内心的殇,一些外在的行为仅仅是一种遮罩,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只看到这层遮罩,就会忽视了孩子内在的真正想法。 指导结果 在这一阶段,我并没有因为xx的各种错误而严厉地批评他,而是从孩子本身的想法入手、从家长的角度入手,去深入挖掘xx问题背后的成因。当我发现xx是因为父母之爱一个个接连缺失所导致的问题后,我选择了先走近xx以及他的家庭,再走进xx,用爱和疏导来让xx走出内心的阴霾。 如今,xx的学习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能够每天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更有甚者,xx的眼中不再只有父亲对自己的无爱,更多的是能够体会到父亲工作的辛苦和对自己的陪伴的爱。而xx与我的相处也逐渐发生了转变,xx逐渐愿意把原本压抑在心中的话和老师分享,我与他的对话不再仅仅是任课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像是一对好朋友的对话。 xx每天的变化也许是微弱的,作业质量的提升也是缓慢的,但孩子能够慢慢摆脱内心的“结”,而不是把这个原本的小结变成一团乱麻,而这远不是单纯的批评可以达到的,这应就是关爱的力量了。 案例反思 作为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亦或是家长,我们经常因为孩子的某些缺点、过错而批评孩子,无疑,这种批评的出发点自然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但是从另一种角度思考,当我们振振有词地数落孩子身上的不足的时候,当我们严厉要求孩子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当我们向家长们一次次叙述孩子所犯的错误的时候,又是否真正地深入思考过孩子这些错误、缺点背后的故事呢? 恰如我班上的xx,他出生于一个破碎的家庭,这并不是他可以选择的,而家庭的因素却导致了他经常在无意识中用一些手段来包装自己,或者说,是用一些方法来唤起别人的注意,例如用不完成作业的方式来唤起父亲的关注,又如用动手打别人的方式来换取其他同学的注意。如果这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尝试了解问题的背后,而是直接“就事论事”地对孩子进行一通“批评”,也许,在短时间内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掩盖起来,孩子在老师的批评下完成了作业,看似改掉了坏习惯,但内心的问题依然存在,更有甚者,我们的批评也许会让孩子用更多的方式来遮盖住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在“批评”孩子之前先等一等,缓一缓,再缓一缓?是否可以先深入地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内在原因?是否可以多加思考,用更切实的方法来批评孩子呢? 记得曾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寺庙中的小和尚因为家中母亲病重,但碍于寺规,不敢在半夜出寺回家探望母亲,就在墙角搬了一把椅子偷偷翻墙外出。老禅师还是发现了小和尚的这个“不守规矩”的行为,但他并没有声张,而是先询问了其他小和尚,然后把椅子搬开,自己蹲在墙角。第二天凌晨,小和尚果然回来了,当他原路返回的时候,发现踩到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一瞬间他非常惊恐。老禅师只说了一句话,“椅子太矮了,别摔着。老母亲的病好些了吗?” 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又何尝不可以是这个故事中的老禅师呢?同样的场景,也许有的老师会不由分说地批评小和尚半夜私自翻墙出寺的行为,更会在早会的时候进行“杀鸡儆猴”的教育,而有的老师则会像老禅师一样,先了解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再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来帮助孩子,那么两类老师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我想要成为的,则是第二类的老师,希望用最真切的批评方式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改变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很久前就听闻这样一句话,“凡是学生,谁没有挨过批评?凡是老师,谁没有批评过学生?”是呀,批评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我们都可以抱以一切为了孩子的信念,相信我们对待不同孩子的批评也会是不同的,因为每个孩子背后的问题都是不尽相同的。 如果我们可以由心出发,即便再微弱的光也可以重放光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