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品德备课组工作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XX-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品德备课组工作总结

XX-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品德备课组工作总结 ‎  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按照儿童品德成长的规律,努力贴近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的实际,贴近儿童的需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形成,力求做到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把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渗透在儿童喜欢的、能够理解的活动中,通过来自儿童生活的素材引导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以儿童的生活作为品德教育的主要载体。我们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认真、深刻的总结。   一、抓住契机促进学科发展   .学学习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们道理之一,教研组要带好学科队伍,专业素质就要不断的提高。基于此,我们不断学习。今年我们参加了各种层次的论坛,在“以人为本,构建高效课堂”的教育论坛上,进一步明确强化教学准备,加强活动的可操作性等。我们认真落实个教育,面对个体要承认差异,和谐施教等。参与是学习的最好机会,从领导到教师思想的火花,实在的做法,给予我们的是去全方位、多角度的启迪,宝贵的经验使我们成长,业务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   2.研研究 ‎ ‎  在我们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我校的品生(品社)发展不平衡,学科教师队伍不稳定,从事该学科教学的经验少,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备课环节、学环节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怎么办?一是继续开展“三个一”活动,要求教师学习制作电子;征集有关“高效课堂”的论文或教学反思。通过督促学科教师学习,号召全体班主任老师参与全区的走课集体活动来理解学科教学理念,创新教法,提高教学水平。这一过程虽然参与面只是部分,但是给乐于工作的教师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同时开展好集体备课,有时同课异备,有时异课同备,极大地调动老师参与的热情。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家通过献计献策,不但使备课不留于形式,而且在争论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使案例趋于完美,为上好课奠定了基础。   为发挥学科教研的辐射作用,我们利用周三集体备课时间运用互动研讨的形式,为教师创设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在研究中形成学区教研网络,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和骨干教师的成长。   3.导辅导 ‎ ‎  抓好辅导和培训是教研工作的基础。学期初,我们认真组织学科教师的备课。首先,在备课过程中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理念,从教材分析到教学教法,以典型案例对不同学年进行备课,力争做到深入浅出,并把自己调研中发现的成绩与问题在备课中表扬与纠正。其次,请骨干教师结合工作经验进行案例讲解,用示范性增强备课的实效性。再次,我们学科会把一学期的主要工作向大家公布,使得教师工作心中有数,调整好教学工作。最后,我们们拿出一定时间,请广大教师畅所欲言,提出建议,说出困惑,然后,我们们会答疑解问,形成共识,让集中备课取得最大成效。   4.行   行动   教师离不开课堂教学,指导教学是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在教学中针对部分教师提出做到用一课一得体现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要求骨干教师求新求实,注意探索,切实进行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水平。每学期里,我们都结合学区活动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营造教研氛围,这时我们会根据老师的需求帮助他们研究案例,确定学法与教法,使教师少走弯路,有信心的工作。老师对教材的把握,新理念的落实,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得到领导、专家的好评。一路走来,教师的光环里折射着我们的敬业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总结不足展望未来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不少的问题: ‎ ‎  ①教材方面。某些教学活动内容较多,对刚接触品德教学的教师难以正确把握,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处理,而学生就会因教师的理解水平、处理方式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②资料的问题。由于活动的开设,需要教师作大量的准备,而实际上,教师不可能只准备品德与生活的授课材料,还要准备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材料,这无形中为教师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建议出版社能提供一些教辅资料,相应地减少教师的这种付出,而把精力集中到思考如何创设氛围、组织教学上,那么,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大有提高。   ③在教研活动方面。由于个别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未完全转变,对于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德育课程的教学就有所懈怠,对学生的思品知识与言行的统一也有所脱节,与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沟通也不够,学生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品德。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学生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学生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工作无止境。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教研责任重大,既需要塑造个体,又需要带好团队,它的成长与能力关乎于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关乎着区域教育的成败。我们应担负起职责,不辱使命,应该不断学习,开辟蹊径,谋求发展。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