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方案

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方案 篇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编制目的 为建立健全防止传染病疫情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电站应对传染病疫情事件突发应对的能力,维护电站正常的生产秩序,为做好电站应对传染病疫情事件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及时控制、缓解和消除传染病疫情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现场处置方案适用于×××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处理。‎ 第二章 事件特性 ‎×××位于贵州省×××。距离最近的医疗点3—7公里,距离×××县城37公里。交通十分不便,环境比较封闭,天气炎热潮湿比较适合蚊虫生活,传染病易得以滋生和蔓延。而且职工都在同一个食堂生活。如果出现传染病疫情将会波及电站所有职工。‎ 第四条 传染病分类 ‎(一)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二)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等.‎ ‎(三)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诊、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 第五条 传染病症状 传染病前期症状一般是:发热、头疼、咽痛、干咳、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 第三章 应急组织及职责 第六条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站长 副组长: 专职工程师 成 员:检修班班长 运行值长 主值班员 副值班员 检修技术员 检修工 驾驶员 第七条 当传染病疫情发生时,立即成立现场处置小组,下设现场处置小组组长、现场保卫警戒组、对外对上联系协调组,人员救护组,具体人员分工现场由领导小组分工。‎ 第八条 各组职责 组长:全面负责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施 现场保卫警戒组:根据领导指示及时和防疫部门及医院联系,确立警戒范围及警戒区域,防止人员的随意流动。‎ 对外对上联系协调组:配合防疫部门工作组织职工进行相应的检查,负责对职工相应的救护知识培训。‎ 第四章 应急处置 第九条 处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重大疫情传播和蔓延。‎ 第十条 突发传染病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将时间、症状等基本情况和有关信息向站领导报告;当值管理人员要尽快核准情况,在规定时限内将突发传染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数、死亡情况、疫情经过、接触史、初步分析原因、组织抢救和处理情况、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情况,迅速向公司和卫生部门汇报。 立即成立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指挥小组,迅速启动与实施传染病疫情事件现场处置方案。‎ 第十一条 在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指挥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在第一时间要求传染病患者戴防护口罩、手套,到隔离室休息,并送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送传染病医院;‎ 第十二条 对传染病病人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第十三条 对病情严重的人员应马上隔离观察,在电站周围也应及时隔离,防止外来人员进入。‎ 第十四条 ‎ 职工一旦出现传染性疾病,应及时送当地疾病控制中心,不得带病上班。经医院诊断痊愈后才能回单位上班;对外出(含出差)工作人员、单位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回单位上班;‎ 第十五条 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事前往探望;‎ 第十六条 职工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第十七条 病情发生时,职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第十八条 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汇报黔北水力发电总厂。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 ‎(一)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活动场所,暂停单位一切活动。停止单位职工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公司的处理意见;‎ ‎(二)疫点消毒。对单位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三)疫情调查。单位密切配合疾病控制中心进行流行病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第十九条 事件报告流程:当事人—站领导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及×××县人民医院(急救120)和防疫部门。‎ 第二十条 事件报告的基本内容:‎ ‎(一)事件发生地点、时间。‎ ‎(二)受感染人数、死亡情况。‎ ‎(三)疫情经过、接触史、初步分析原因、组织抢救和处理情况、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 注意事项 第二十一条 做好医护人员的合理防护。‎ 第二十二条 救援工作人员进入疫区时,应先喷洒消毒,杀虫剂.开辟工作人员进入的安全通道,对工作人员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 第二十三条 做好厂区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隔离区出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第二十四条 电站应备有保健药箱、一般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并分派专人分管定期检查药品充足与否、是否在保质期。‎ 第二十五条 当发现有传染病感染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及时通告上级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保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 第二十六条 对传染病应采取防范措施。平时应注意电站内部的卫生,生活区宿舍和食堂采取必要的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等的措施。‎ 篇二 一、工作场所 ‎××项目部××范围的所有人。‎ 二、事件特征 在项目部生产、生活区域员工因不科学的生活、生产方式,自然环境,耐药性微生物的不断增多等诱发急性传染病。‎ 三、应急职责 ‎(一)周围人员 ‎1、发现疑似传染病时,立即远离事发地点和人员。‎ ‎2、向施工区域负责人、安全人员报告。‎ ‎(二)施工区域负责人、安全人员 ‎1、组织先期抢救,隔离事发现场和病菌携带人员,封存可疑物。‎ ‎2、向项目部经理报告。‎ ‎3、向医疗机构,疾病控制中心请求援助。‎ ‎(三)项目部经理 ‎1、按既定程序组织抢救。‎ ‎2、向上级单位、有关部门报告。‎ 四、现场应急处置 ‎(一)现场应具备条件 ‎1、在员工生活区门口和办公区门口张贴紧急救援联系电话。‎ ‎2、通讯、照明工具等。‎ ‎3、急救箱及急救药品,担架及救护车辆。‎ ‎(二)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项目部在接到当地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有关急性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后,或在施工生产、生活等相关活动中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时,应迅速报告应急工作小组,并立即启动本处置方案,组织人员隔离,开展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项目部在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按照规定时间(甲类传染病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时内)报告。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3、项目部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应及时将其送往医疗急救中心进行救治,或请求“120”援助。‎ ‎4、对对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项目部应做好消毒处理,必要时请疾病控制中西进行专业消毒。与转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应严格进行临床观察。‎ ‎5、对易感染人群应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用药,群体防护措施。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主动配合有关卫生部门采取医疗措施。‎ ‎6、在传染病期间,各施工队(班组)指定专人每天向项目部应急工作组报告本队人员的出勤及健康情况。要及时查明未出勤原因,并保持联系以便急性跟踪处理。‎ ‎7、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良好,对人员密集地要定期进行消毒。‎ ‎(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项目应急工作组接到施工现场及其它与有关的工作场所出现急性传染病的事件后,应立即向业主应急领导小组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汇报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中毒人数,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等)。在上级应急领导小组未到来前,有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可能后果和应急处理的需要,决定启动本方案。‎ ‎2、项目应急工作组组长立即通知各专业小组,迅速将疑似病人隔离在远离生产、生活区域外的单独房间内。‎ ‎3、立即通知当地传染病防控中心或“120”,简要说明病情。不能直接送往医院,应等待传染病防控中心处置。‎ ‎4、停止一切作业,隔离项目部全体员工与外界的联系,封闭在各自的作业活动范围内。‎ ‎5、维持现状直至医院出具正式的检查结果。‎ 五、注意事项 ‎1、事故现场人员向项目应急工作组汇报信息,必须做到数据源唯一,准确及时。‎ ‎2、未经许可的外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人员密集区域。‎ ‎3、项目部应利用多种方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增加自我保健知识培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篇三 ‎1 事故特征 ‎1 . 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传染病分为甲类、 乙类和丙类突发的传染病疫情, 可能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或社会秩序、 经济发展等, 严重时会造成社会动荡, 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1 . 2 事故分类及目的 重大疫情: 发生肺鼠疫病例、 霍乱大规模暴发、 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 霍乱、 炭疽、 天花、 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较大疫情: 发生腺鼠疫病例; 发生霍乱小规模暴发疫情(5 例及以上) ; 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 例及以上) ;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 即在局部范围内,‎ ‎ 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出血热 5 例、 伤寒 10 例、 急性病毒性肝炎 20 例、 痢疾 30 例、 其他乙类传染病 30 例以上; 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一般事件: 发生霍乱散发病例、 带菌者; 生新出现的传染病确诊病人; 发生乙类、 丙类传染病小规模暴发疫情, 即在局部范围内, 在该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 伤寒、 副伤寒 5 例及以上、 痢疾或其他乙类、 丙类传染病 10 例及以上。‎ 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本企业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1 . 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 ‎1. 3. 1 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都有可能发生。‎ ‎1. 3. 2 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特征 突发的传染病疫情, 可能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或社会秩序、 经济发展等, 严重时会造成社会动荡, 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 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 组织人员如下:‎ 组 长: 车间主任 副组长: 车间副主任、 车间安全员 成 员: 车间干部、 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 如组长不在, 由副组长任组长)‎ ‎2. 2 应急组织职责:‎ ‎2. 2. 1 组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 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 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 并对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 ‎2. 2. 2 负责及时、 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 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或应急办公室汇报, 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展开事故处理工作。‎ ‎2. 2. 3 加强与集控中心的调度联系, 及时、 准确汇报现场事故情况, 并根据其调度指令严格执行有关操作。‎ ‎2. 2. 4 当班人员负责根据组长的指挥, 进行现场救援所需相关设备的倒闸操作。‎ ‎2. 2. 5 全面记录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处理经过。‎ ‎2. 2. 6 组织现场恢复工作, 尽快恢复受影设备正常运行。‎ ‎2. 2. 7 参与事故预案演练和预案的修订工作。‎ ‎3 应急处置 ‎3. 1 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 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 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 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 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 2. 1 事故报警程序 事故发生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 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 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 本单位负责人, 由当班调度、 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 120 报警求救。‎ ‎3. 2. 2 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 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 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 各成员接到报警后, 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 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 2. 3 应急救护人员引导程序 应急救援队伍赶到事故现场后, 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 分析、评估, 制定救援方案, 各应急人员按照方案有序开展人员救助、 工程抢险等有关应急救援工作。‎ ‎3. 2. 4 扩大应急程序 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 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时, 经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同意, 立即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请示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 ‎3. 3 应急处置措施 ‎3. 3. 1. 1 当发现传染病突发事件时, 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 地点、 症状、 人员数量等) 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或职工医院。 各级健康人员要在不被传染的情况下坚守本职岗位, 使生产、 生活正常进行。‎ ‎3. 3. 1. 2 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 应立即向公司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 并建议启动应急救援应急处置方案。 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根据情况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 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 参加应急处理。 宣传部门配合居委会及时做好宣传工作,稳定职工和病员情绪。 保卫部门布置安排好人力、 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公司工会及二级单位工会应抽调人力做好患者亲友的接待、 安抚工作。 各部门接到应急反应的通知后, 应按各自的职责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3. 3. 1. 3 当 传染病疫情暴发, 虽采取措施但不能有效控制时,为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对部分健康的运行、 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 统一食宿, 减少外界接触, 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3. 3. 1. 4 病人的治疗和转运医护人员带好防护用具, 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对所发现的疑似病人, 按有关规定及时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联系或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诊断、 治疗和转运。 转运时用专车将病人转送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并将发病情况, 诊断或疑似诊断(病历) 向收治医院详细介绍, 帮助收治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诊断, 及时治疗。‎ ‎3. 3. 1. 5 “传染病疫情事件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结束后, 按照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 及时做好生产、 生活恢复工作。‎ ‎3. 4 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3. 4. 1 报警内容 事故报告人员在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事故时, 应报告如下情况: 发生事故的单位、 地点、 位置、 时间、 人员受伤情况、 典型症状、处理情况、 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 事故发展趋势和联系电话等有关内容。‎ ‎3. 4. 2 报警电话 相关应急联系人员电话见附件。‎ ‎4、 术语和定义 ‎4. 1 传染病 是常见病、 多发病, 是由病原体引起、 并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有的可导致后遗症、 残疾或死亡。‎ ‎4. 2 传染源 病原体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 , 在体内 生长、 繁殖, 然后排出体外, 再经过一定的途径, 传染给其他人或动物, 这些能将病原体播散到外界的人或动物就是传染源。 病人、 病原携带者、 被感染的人和动物均可成为传染源。‎ ‎4. 3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 再进入另 一个易 感者所经历的路程和方式。 不同的 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 有的传染病有几个传播途径。 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1) 空气传播(2)水源、 食物传播(3) 接触传播(4) 生物媒介传播(5) 血液及其制品传播(6) 经土壤传播(7) 垂直传播 ‎4. 4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人群整体。 易感者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而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整体中的某个人。 易感者的抵抗力超低, 其易感性就越高。 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又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 就很容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 ‎4. 5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 霍乱。‎ ‎4. 6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 艾滋病、 淋病、 梅毒、 脊髓灰质炎、 麻疹、 百日咳、 白喉、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猩红热、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 炭疽、 肺结核、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后又增加了甲型 H1N1 流感、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4. 7 丙类传染病是指血吸虫病、 丝虫病、 包虫病、 麻风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新生儿破伤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除霍乱、 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