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六篇
2020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六篇 【篇一】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教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 探究氛围 、探究问题、 探究结果 新一轮的课改,将“科学探究”列入了课程标准,它既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步骤,具有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显著特点。但作为新生事物,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探究式教学应用的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在教育中的科学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时的相近或相似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曲折与乐趣,感受科学思想和树立科学精神。但如何使探究式学习较好地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一直是我们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探究氛围要自由、民主 心理学实验证明:在宽松自由的时空内,一个人的思维最活跃,人的创新性思维活动也体现的更为突出。正如“颤抖的手写不出好字,恐惧的心理提不出好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高度民主、轻松活泼、互相理解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善于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使学生感到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让思维驰骋,提出疑难假设,在讨论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例如:教师在“超重失重现象”的教学中,问:怎样才能使底部有孔的矿泉水瓶内的水不流出,希望学生做出使矿泉水瓶做自由落体、平抛运动的回答,不料却是“用绳栓住瓶子底部一端使其在水平面内转动”,教师答:“现在没有绳子”,然后不予理睬。这样的答复比起诸如“这有什么好说的”、“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想法太可笑了”等好一点,但都是对学生自由、大胆猜想的一种否认,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就足以使一个创新型的人才毁灭。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学生异想天开和喜新厌旧,钻牛角尖,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和面红耳赤的雄辩,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民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民主。 二、探究问题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来自于生活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最能让学生产生探究愿望,因此,探究活动的设计应该从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探究的课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探究活动应该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如: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从蜗牛的爬行到小狗等动物的奔跑、从玩具车的行驶到飞机、火车的飞驰、从地球的运动到日月星辰的天体变化。对学生来说,探究活动各个环节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适当地选择活动,突出其中的不同环节,对于学生熟悉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十分必要。其次,探究活动应紧密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越是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越是与学生的经验相矛盾的探究活动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探究动量定理的知识时,在新课引入中联系生活中的头盔、接篮球时的动作等。让他们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手去触摸……这样的探究活动告诉他们科学探究并不遥远,科学探究的活动其乐无穷,只要留心生活就可以获得知识。 三、探究内容要精选 高中课程改革在具体实施的情况下,由于教师在理解和执行《课程标准》的问题上,突显了学习时间的不足。这要求我们要整合各项学习目标,紧密地结合物理知识,精选探究内容,追求最大的教学效益。对于一个具体的探究课题,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效果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将探究活动的问题设在那些主干知识以及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在所发展的地方,做到属于让学生产生独立探究行为的要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课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可以大胆指导,甚至于可以通过陈述的办法顺利越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事先设计需要强化的要素上。 例如:探究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时,可以在分组做完课本上的实验后,让学生讨论通过纸带来求解加速度的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后,给出:(1)利用极限法,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然后描点做图,由图象的斜率求解加速度;(2)看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不是一个定值,若为定值,利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3)若一个点迹清晰,则看连续相等的时间的位移比是否符合1:3:5:……的规律。教师可让学生在课下小组合作,求解出加速度的数值(由于课时原因),课上通过课后的“问题与练习”中的第四小题通过频闪照片来分析、求解加速度即可。这样做突显了进行实验和进行分析两个要素,而实际上不同的课题可分别突显不同的要素,学生所得到的是深入和全面的发展。 四、探究结果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有效地探究是让全体学生都能有所探究,有所体会,有所提高,让基础差的学生走的进去,让基础一般的学生探得出来,要让基础好一点的学生探个清楚明白。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中,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归纳了出粒子运动的性质。利用类比方法,类比平抛运动处理方法,从而求出掌握带电粒子在沿电场线方向上的竖直偏移距离y和偏转角φ的求解方法。有能力的同学课下总结高中阶段的类比方法。又如人教版教材中,为了突出科学探究的本质,避免对科学探究产生形而上学的认识,教材中没有单独设立“探究”栏目,不过教材许多栏目都有意识促进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对有能力的同学可在课下对“科学足迹”、“科学漫步”等栏目自主学习,而我们的责任是给学生以指导,给学生没有束缚的自由的双手。 综上所述,在我们学习科学探究的理念时需要认识到:学习科学探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有目的地实施,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科学探究的本质,教师要把握其精神,使课堂达到“神形兼备”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曾志旺.探究教学中的假说及其教学策略. [2]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6(6)。 【篇二】 我校地处川西平原农村地区,由于学校的生源较差,在成都市一诊成绩出来后,有160多位踩线生,包括艺体踩线生。如何提高踩线生的物理成绩,是我们物理组老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尽可能让踩线生的物理成绩达到60-70分。 众所周知,学生进行物理学科的高考复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唤醒已有认识、深化已有认识”的过程。相对于新授课阶段,此时学生在知识、方法、能力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提高、发展。这使得高考复习课的教学策略更需要落实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知识现状和思维特点,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契机,高效落实“唤醒”与“深化”的教学策略。而对于踩线生,他们存在的问题更多。 从老师层面说 1 背离“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几种复习现状 根据课堂观察,高考物理复习中,常见如下几种效率低下的复习课教学现状,剖析其低效原因,均是源于眼中无学生,将课堂演绎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背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1.1 教学内容教条化 有些教师机械地遵从教材中的知识流程,复习前面内容时不敢出现教材后面的知识,解决前面的问题时不敢运用后面学过的方法,把复习课上成微型版的新授课。在这样的课堂上,知识间的关系是割裂的,方法是僵硬的,学生的思维无法激活。 有些教师对教辅资料的依赖性过强,认为只要将一套资料一题不拉地从头讲到尾,就一定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其实,一套教辅资料通常是按照大多数学生的情况进行编写,而编者不同的工作背景和思维角度,又决定了资料都带有局限性。使用者如果不能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往往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在安排复习顺序和选择教学素材时,教师不能从是否便于自己组织教学出发,而应该考虑学生已经有了完整的知识基础,只不过是零散的、肤浅的。所以,要紧扣核心的物理知识和重要的物理方法,以此为根本,运用“网络模块”的方式和“建构主义”的思想,将各部分内容按照便于学生领悟的顺序,进行整合和重组,活化知识。 1.2 授课方式讲座化 有些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过分追求内容的完整性,他们总感觉一节课的时间不够用,必须争分夺秒地将精心准各的课件“第一点、第二点……”,“方法一、方法二……”“推销”给学生,更有些教师以追求所谓大容量和高密度为理想课堂,学生只能忙于听讲和记笔记,毫无思考和演练的机会,他们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陷入了茫茫的题海之中,很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 物理课堂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取决于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发展,而不是教师介绍了多少方法。教师需要精心筛选教学内容,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同时,将课堂重心落在关键点处,以问题为抓手,组织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惜话如金,仔细观察课堂反应,适时点拨和归纳提炼,即时处置出现的新问题,指导学生养成冷静从容的学习习惯。 1.3 思维方法早熟化 有些教师习惯于用自己成熟的思路来讲题,还有些教师喜欢“炫耀”自己的巧妙方法。他们的讲解思路即使清楚流畅,学生看似一听就懂,但在碰到类似的新问题时,却往往还是沿用着老方法,学习成绩无法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就在于漠视了学生的思维特征,忽视了过程比方法更重要,尤其当学生原有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隐藏于其后的技巧性方法更不易被学生所接受,即“欲速则不达”。 所以,教师要揣摩学生思维的特点,仔细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方法,若方法是可行的,要帮助他们力求将这个方法固化成“独门绝技”;如果是不对的,要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提供更多的出错机会,进而提高纠错的力度;对于那些学生未掌握而又重要的方法,要在他们原来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和比较,还要注意新方法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在后续的教学中,择机进行反复应用。 从踩线生来说 1.问题: 花了很多时间,考试效果不佳。 2.原因: 忽略了物理知识间的整体联系。 3.对策:进行专题复习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 4.方法:利用课本目录构建知识网络,将各章中的每小节与高考大纲对照整理;参照复习资料尝试独立画知识网络图。 提高踩线生成绩策略 一、常见题型成“定理” 熟记活用 高中物理习题讲评中,我们常会碰到象数学中的由某个定理推出一些在一定条件下或在某些范围内适用的推论的情况,把这些推论称为物理中的习题“定理”。若能从基本的物理概念规律出发推导出这些“定理”,并加以使用,会极大地提高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电磁感应部分的习题“定理”。 二、典型问题化模型 回归本原 (一)题型 模型 优点:简化思维过程,节约考试的时间。 特点:思维定势 缺点:把对规律的“运用”降低为对结论的“记忆”,没有见过的题型往往束手无策 对策:题型→模型。 (二)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基本模型及本质特征 1.理想研究对象 (1)质点:不计物体形状、大小和转动的有质量的点; (2)轻绳、轻杆、轻滑轮、轻弹簧:不计质量及与质量有关的重力、动量、动能等; (3)不可伸长的细线:线可产生拉伸弹力、但不计伸长,线中张力的变化在瞬时完成; 2.理想条件 在分析物理问题时常常要排除物体所处外部条件的次要因素,突出主要方面,如:接触面光滑,不计摩擦阻力;恒力,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平行板电容器,板间电场是匀强电场,不考虑板边缘处的非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不考虑粒子的重力等。这样处理会使研究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 3.理想研究过程和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4.组合模型 由延续或并列的几个基础模型复合而成,如:追及问题、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连结体、超(失)重、完全失重;小船过河、绳拉物体、平抛运动、汽车过拱桥、水流星、绳(杆)约束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卫星模型、双星模型;汽车两种起动过程模型;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木块-木板类模型、反冲模型;类平抛运动模型、加速电场模型;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圆周运动模型;电磁感应中单棒类、双棒模型…………… 三、重要方法常训练 运用自如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各种类型的物理习题进行具体分析,还应提炼出解题方法,对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探讨,使其容易掌握和便于记忆,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1.解题中常用的特殊方法和技巧: 2.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假设法、极值法、临界法、等效法、微元法、类比法、假设法、图象法、隔离法和整体法、近似法、逆向思维法、守恒法、数学思维法。…………………………… 四、解答过程严要求 早抓规范 对 “求”释义: 对教师:“明确要求” 对学生:“刻意追求” 问题:从历届高考阅卷情况看,“丢三落四,叙述不完整;言不达意,表述不确切;公式拼凑,缺乏连贯性;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等不规范的现象是部分考生失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做对”比“如何会做”可能更重要! (一)解题规范化的意义 物理规范化解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语言和书写规范化。 (二)高考对解题规范化要求: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物理解题表述总原则:层次清楚、逻辑严谨,语言规范、文字简洁;详略得当;文字说明;卷面与书写。 2、关于“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是对题目完整解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字表述,它能使解题思路表达得清楚明了,解答有根有据,流畅完美。 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 对研究对象的说明 对研究过程或状态的说明 对正方向、建立的坐标系、选择的参照系、参考面、零势点(面)等的说明 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 对所列方程的物理依据的说明 对解题过程中必要的关联词的说明 对原因、结果的补充说明 3、关于字母符号的规范 尊重题目所给的符号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 注意延用习惯用法 角标要讲究 字母书写忌潦草不清 4、关于方程的书写规范 要原始方程,而不是要变形式 要方程式,而不是要数据式。 方程要完备,不要漏掉方程! 五,教会踩线生答题技巧 1,选择题尽量做对第1到4这4个题,6,7题只选一个答案,且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不要东改西改的。 2,实验题尽量的10分左右。 3,计算题只做第1,2题。最后那个计算题直接放弃。或者说有时间只做第一问 4,加强心理辅导 六,明确高考阅卷规则,,踩线生班应该拿一节课来好好讲 正确是王道,规范是霸道 1、高考阅卷有较高的公平性。查阅卷老师对评分细则的掌握,力争消除评卷中的主观性误差。试评中若发现学生答题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及时调整了评分细则,使得阅卷更人性化,更具公平性。阅卷都采用双评,甚至三评、四评 2、平时养成良好习惯,向规范答题要分数。 【篇三】 内容摘要: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以及我国现阶段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目前农村高中有许多“踩线生”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而国内外极少涉及到农村普通高中培养踩线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这里对“踩线生”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踩线生”的物理教学提供一些帮助措施,以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关键词:踩线生 分析 物理 学习方法 帮助 当今农村绝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教育,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很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对广大农村老百姓的孩子能够考入一个比较好的大学,可能是他们几代人几十年的梦想。学校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材施教。在坚持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对优生的培养,更要注重对踩线生的转化工作。 所谓踩线生通常是指在综合成绩达到或接近分数线的考生。而从广义上讲,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界定为重点大学的踩线生,中等成绩的学生是普通本科的踩线生,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看作是专科学校的踩线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关注较少的是踩线生,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抓好了踩线生,就抓好了班级的学习氛围,抓踩线生是培养班级良好氛围的一个节点,一个抓手。怎样才能抓好踩线生呢? 首先对踩线生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一方面:非智力因素。通常踩线生写分析时喜欢用的一句话:“我不在状态!”,这就说明踩线生的症结在于心理意志品质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目标不明确,有劲使不上。这些学生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学习动机不很强烈,明知道应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却往往不知该往何处用力,管不住自己,常常表现为懈怠。 其二、自信心不足,学习物理物的兴趣较差。在考试中有多次不理想,自信心就受到打击,精神压力大,表现出情绪低沉,顾虑重重。 其三、意志品质较差,自觉性不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课后没有及时预习和复习,作业完成情况较差,不爱问问题。常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许多踩线生一般性格外向,活跃,常常是周一周二干劲十足,斗志陡然上升,然后一天天衰减,如此循环往复,他们爱玩,往往经不起三劝就会放下课本,去干别的事情。 其四、学习物理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不端正。对物理不重视,平时的物理课时又少,许多踩线生认为物理需要理解的知识太多,又比较灵活,认为物理难学。 另一方面:物理学习方法因素。物理学中的定义、原理、定律都是从有关的概念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一个概念的掌握往往要通过感知、抽象、思维等心理过程得到理解而实现的。物理中的实验技巧和观察能力,无论是从学习物理知识或是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都有着重要意义,可是许多踩线生学习物理时往往存在以下不相适应的方法: 其一:观察范围局限:踩线生与优生由于动机、兴趣等个性不同,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目标有较大的差别,绝大多数踩线生(特别是女生)对身边的物理现象、社会热点漠不关心,没有兴趣观察、了解,由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面较窄,使大脑缺乏丰富的直观形象,影响思维的活跃,从而影响对概念的理解,以至于在情景信息题的面前束手无策。 其二:用机械识记代替理解记忆。物理学中的原理、定义、定律都是有意义的,都是阐明客观事物的内在和外在联系的,要记住这些原理、定律,必须靠理解,大多数踩线生却将对物理科的学习与跟学英语一样,大面积的采取机械记忆,连计算题都去背,忽视理解,忽视联系实际,逐渐形成“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种不良的学习方法。 其三:缺乏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好物理的关键还是要分析、综合能力强,许多踩线生仍然只抓记忆的知识,一味地做题,事倍功半,不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不注重应用,当然得分较低。 其四 :忽视动手实验,缺乏创造性。踩线生不愿意自己独立做实验,由于对实验的不重视,只记原理、步骤、结论,缺乏创造性,所以在实验设计题的得分肯定不理想。 其次,对踩线生的帮助。我认为对踩线生,必须坚持严格要求和真心关爱相结合的教育原则,不断督促、检查、施压、激励、鼓舞,可采用如下措施来帮助踩线生。 其一、建立踩线生个人资料信息库。设置踩线生个人档案袋,分类管理,因人施教,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可将踩线生分为五大类:(1)对学习方法欠缺的用功型的踩线生,则加强学法指导与交流;(2)对成绩波动较大的盲从型的踩线生,则要加强意志品质的锤练,要求坚持写自检自查日记,逐步学会自我约束;(3)对学习态度敷衍的随意型的踩线生,则严格要求,督促其制订学习计划,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对不苟言笑的性格内向型的踩线生,则要鼓励他们学会乐观、豁达;(5)对其他型如智力确实欠佳的踩线生,要引导其正确对待,多肯定其闪光点,多加关爱。在指导踩线生的同时,还将踩线生每周笔记本、改错本的检查情况,盲点消除情况、师生互谈记录、历次月考的成绩等一一进行分类记载,定期对踩线生的表现作一次总结,分析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人口促进良性发展。 其二、运用正面暗示技术,给踩线生以正面影响,树立积极学习动机。如学校领导、特别是科任教师和家长的鼓励等;让踩线生争取每天至少获得一次老师的情感亲近,如招呼、摸摸头、拍拍肩、提问等。 其三、建立师生辅导关系,明确要解决的行为问题,如书写习惯、过失性失分、记忆能力差、无好的学习计划、不坚持执行学习计划、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信心不足等。制定踩线生学习情况跟踪调查表,针对每一个踩线生每次考试成绩,分析学生优势与劣势,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明确方向,进行“缺啥补啥”的有针对性的辅导。 其四、变换角度,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为培养和提高踩线生在综合题的解题能力,我平时非常注重物理复习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讲授知识和选编习题时,我采用一题多问,层层深入,类比联想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其五、教师要着意寻找踩线生的微小进步,并引导踩线生明确这些进步,以此作为继续前进的动力.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一些踩线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有较重的自卑感,可总是想获得成绩好的同学的那种“风光”,“地位”,特别是一部分女生。我观察到踩线生大面积学习认真,表现在公式、定理记得牢,解题路子清,数值算得准,只要会的问题大都可得出满意的答案。于是我注意保护和利用这些长处,在试卷编制上有意识地补充一些基础计算或增大这些题的分值,使踩线生与同年级其他同学相比,成绩更突出一些,让踩线生形成优越的心理因素,使踩线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自信的信心去学习。 其六, 每周安排踩线生带着自己的作业和反思主动找任课老师签字谈心,保证老师对踩线生的面批面改,以及时发现自己问题并对自己进行约束。 总之,培养踩线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在较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要想促进踩线生的进步,但凭一句话的提醒,一件事的教育很难奏效,我们要打组合拳。无论采取哪些措施,关键在于坚持,如果不能长期坚持,不能认真落实,我们的踩线生工作就会流于形式,虎头蛇尾,功败垂成。培养踩线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踩线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希望老师们和踩线生真正的行动起来,认请自我,自醒自信,落实踏实,多学巧学,最终一定能够扭转乾坤,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高考踩线生的上线策略和复习要求》 四川省大邑县安仁中学 代木全 [2]《高三物理“踩线生”的学习障碍分析及对策》 成都市第十一中学 林兴文 【篇四】 内容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创新能力也是高中学生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在高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创新性和科学性都比较强的科目,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作为物理在教育教学中的教学目的之一。在当前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落后的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题海战术严重的影响了高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终生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很多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教学活动 高中物理是实践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高中物理教学中老师要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但是现在的高中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动力,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靠全体师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途径。 首先教师应该自觉接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物理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物理教学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分析和综合能力,而且分析和综合能力正好就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高中物理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思维是否先进和有效,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利用先进教学方式,并认识到教师本身的职责应当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导课堂学习,挖掘学生自身潜力。 再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另一个方面。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进行活动或者事情的时候都会受到体内潜在的创新思维的指导,这种创新的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运用和体验的,要拥有这种创造力需要长时间的重复积累锻炼。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有了问题学生才能有继续解决问题的渴望。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应该给学生们更多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对任何理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和生活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最后应用探究性教学,培养创新能力。高中物理各物理量之间往往存在严密数学关系,只要能够将其全部联系出来,行车网络,就会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分析推理,让学生们根据学过的物理公式,通过分析推理出来新的公式,这个推理的过程实际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高中阶段是学生各种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物理由于其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求,利用合理的方法,实施创新能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发其创新潜力,提高其创新能力。真正做到树立自信,培养创新意识;设疑激趣,培养创新欲望;传授知识,挖掘创新因素;指导观察,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伟.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2011。 [2]廖志敏.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 [3]张周平.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学生创新能力活动[J]. 魅力中国.2010(03)。[4]晏新国.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 新课程(上) 2012年05期。[5]杨金泉.如何通过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11年09期。 【篇五】 高中新课程改革使高中物理教学进入了“一标多本”的时代,新课程物理教学的任务是全面实现课程目标,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因此,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师应该依据课标,依托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创新。 一、对教师教学创新的理解 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尽管已经有了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科书,但教科书只能单向传递信息,不具有交互性,因此教师只有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把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和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才能有效地达到新的课程目标。因此,笔者认为,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师教学的创新就是教师对课标进行自我解读,对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进行还原、加工、重新建构,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根据所教学生的认知需要、认知现状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资源等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最终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教学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师必须要进行创新。根据笔者对新课程的领悟和多年的教学实践,要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教师的教学创新应遵循以下原则。 1、课标导航原则。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教学的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阐明了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标准等一系列内容,通常我们所说的《课标》,一般是指“内容标准”,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着《课标》中不同的“内容标准”,这是课堂教学必须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师进行教学创新首先要依据课标,要用课标来导航,深刻领悟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和相应的“内容标准”,并贯穿和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2、多版本教科书优势互补原则。 教科书是编者对《课标》内涵与精神的深化与物化,是对《课标》的创新。教科书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教科书比《课标》的要求更具体、更生动、更便于教学的实施和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教科书对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均有重大的影响。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具有不同的切入视角及内容选择。不同的编写者可能对课程标准的一些陈述有不尽相同的理解,这可能来自于他们在教育学和物理学上的不同感悟,也可能来自于他们不同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些都是编者智慧的结晶。因此,教师进行教学创新应充分吸收不同版本教科书的亮点,取长补短,最终实现多版本教科书的优势互补。 3、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原则。 新课程物理教学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教师的教学创新又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因此,教师教学的创新应该遵循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原则。 4、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原则。 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新课程物理教学注重过程,注重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探究的机会,要找准学生探究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猜想、验证、推理、归纳、整理、分析、论证,在探究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探究性学习成为新课程物理教学的显著特征。因此,教师教学的创新应该遵循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原则。 5、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原则。 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引起学习者身心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和能动改造自身的过程。新课程物理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师教学的创新应该遵循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原则。 三、教师教学创新的策略 教师要进行教学的创新,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研读多种版本的教材,然后设定与所教学生认知需求相适应和匹配的三维教学目标,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资源等情况,在教学线索、教学活动及某些关键教学环节上进行教学创新。 1、准确领悟课程标准,初步构建教学设想。 《课标》中的“内容标准”表述言简意赅,教师必须逐字逐句认真研读,并作出自我解读。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这个内容所对应的课程“内容标准”有两条,教师该如何准确领悟并初步构建教学设想?以下是我的解读和由此得出的教学初步设想。 内容标准(1)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自我解读:本主题的要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法是收集相关资料,还要从详尽的资料中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教学设想:这部分内容以教师或学生讲演为主,通过师生收集到的从奥斯特发现“电生磁”到法拉第发现“磁生电”这十年间详实的史实资料、图片,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内容标准(2)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自我解读:本主题的要点是“理解” 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法是通过实验。还要通过电磁感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建立物理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设想:“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学生获取实验证据,并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归纳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一般条件。要建立“条件”与“磁通量”之间的联系,并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电磁感应现象。最后老师展示一些应用实例。 2、深入研读多种教材,奠定教学创新的基础。 目前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物理教科书有五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粤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京教版(北京出版社)和鲁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它们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教师备课时至少要深入研读两个以上版本的教科书,博采众长,为教师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 3、科学设计教学线索和教学活动。 教师教学创新的核心是科学设计教学线索和教学活动,并且这些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下我们通过一个设计案例来阐明设计中如何体现课标导航原则、多版本教科书优势互补原则、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和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原则。 4、创新设计关键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的创新重点要体现在关键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上。以下我们通过三个关键教学环节的创新设计,阐明设计中如何体现教学设计的创造性原则。 教师进行教学的创新是新课程对物理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艺术要不断创造,教师是教学艺术的终极创造者。教学艺术的境界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要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真正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唯有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 【篇六】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物理教学中开展“以写促思”教学,要通过物理写作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以及强化学生对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的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需要强调实施的必要性、思考性、延续性以及实践性。 【关键词】以写促思必要性思考性延续性实践性 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认为:“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是消除现代文化中的两种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隔阂。”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物理写作方面的尝试,引导学生通过“以写促思”展开对各种物理问题的书面表达,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表达能力,强化他们对物理现象与规律的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物理综合素养。教学实践证明,物理教学“以写促思”是卓有成效的,契合了物理教学课程改革的前进脉络,适应了物理学习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时代在召唤——物理教学“以写促思”实施的必要性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我们还可以说,信息就是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愈趋丰富和多样,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从繁杂的信息中及时提取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因此近年来的物理能力测试将筛选和提取信息能力的考查作为一个必考点。物理试题中的阅读材料涉及的物理领域越来越广,蕴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统物理教学中“重练习、轻表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维造成了限制。“以写促思”促进了学生物理表达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对学生处理物理信息的能力大有裨益。 笔者分析最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还发现,除了对学生物理客观知识的考查之外,填空、计算、实验以及简答题都加大了对学生物理表述能力的考查,如题目中经常出现“用简短的文字说明这样计算的缘由”“写下你为什么选择上述实验器材”等字眼。这些试题考查的物理知识并不复杂、深奥,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握大致的答题方向,但得分率并不理想——学生有的物理符号表述不清,有的不会假设未知的物理量,有的甚至胡乱套用物理公式,这充分反映出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物理语言方面的能力的欠缺。“以写促思”正是从学生的这一薄弱点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对学生将物理知识转化为文字表述的训练,帮助他们能够正确地交代物理过程,清晰地表达物理思路,恰当地运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以及图像语言等。 二、问题在发酵——物理教学“以写促思”实施的思考性 物理学认为“万物皆有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强调分析与思考的自然科学,只有在问题的引领下,才能有效地研究物质(质量)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以写促思”,要凸显问题的核心地位,正如古代学者张载所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教师要启发学生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审视身边的事物,缩小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得物理学科变得饱满、生动起来。物理问题生活化的写作,使得学生在物理写作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的思考。如学生结合近期附近小区发生的火灾,思考为了扑灭五层楼上的大火,高压水枪的压强至少应当多大;观察学校周边的路灯,引发对光在空气中的传播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夜间偶然开灯会觉得灯光很刺眼等。再如,阅读报纸获取信息并思考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飞机为何怕小鸟……这些水枪、灯、磁悬浮列车等虽然与常规的小车、小球、斜面等物理研究对象截然不同,但通过将实际现象转化为物理模型,这些实际现象就可以成为极富思考性的物理写作素材。 强调物理写作的思考性,教师还要注意舍弃一些现成的解题模式和固化的解答流程的教学,注意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现实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使得学生在“以写促思”中感受到物理有用、有趣,让他们在思维荡漾中奋笔疾书。 三、体验在内化——物理教学“以写促思”实施的延续性 建构主义认为,当外界知识与内部已知的认知结构相同时,则是对自我认知结构的量的补充,即“同化”;当外界知识与内部认知结构不同时,内部会进行“顺应”过程,无论是同化还是顺应,都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以写促思”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学后感的写作,着重引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必完全按照既定的内容机械照搬,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诉诸文字,从而推动了学生的内化,促进了学生自身物理知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以写促思”中展开对知识内容的梳理与归纳,是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最常见方式。如学生可进行物理知识之间的类比,以《电场与磁场的比较》为题,写一写电荷与磁极的联系与区别;可以在某一阶段学习后,对已学章节进行概括等,将原本零落散乱的知识点串起来,在物理写作中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脉络;还可以对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某一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尝试写作《假设法在浮力计算中的运用》《控制变量法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等。 为了让学生的“以写促思”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可以采取假设的科学思想,指导学生尝试延续性的物理写作,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部分内容之后,让学生以《如果生活中没有了摩擦力,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为题,写一篇物理想象类的短文。教师也可以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入手,引导学生写一写物理学家在知识探究过程中所带来的启示,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一课后,让学生以《我眼中的法拉第》为题写一篇短文;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后,让学生通过阅读牛顿的生平简介,了解牛顿所取得的成就,写一篇《牛顿在物理学发展中的作用》为题的短文等。此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课外阅读并写作读后感,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物理知识储备。 四、探究在升华——物理教学“以写促思”实施的实践性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以写促思”,要将学生的书面写作与切身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物理探究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新课标提出“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探究能力”的要求,教师通过物理写作,指导学生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彰显了课程形式的多样性,适应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为了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将物理实践与物理写作结合起来,教师要熟悉物理科学发展的现状,及时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方向,结合课堂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渗透当前科技的最新发展成果,使得物理课堂更具时代气息和科技氛围,为学生的实践性物理写作酝酿良好的心理冲动和写作******。 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有意识地把控实践性物理写作的切入点,切忌写作文范围过广,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和干扰;在写作过程中,也不应要求学生面面俱到,而是强调突出重点,将实践中的所思、所感、所得有重点地记录下来。如教师可设计社会调查型的实践性写作——《家用电器耗能情况调查报告》《汽车上的物理知识调查报告》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并进行写作——《生活中噪音的产生因素及消除办法》《空气污染的处理建议》等。通过“以写促思”的实践性物理写作,学生的探究成果形成文字,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对学生物理写作的有效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以写促思”的实施效果,对学生物理学习的状态和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要采取恰当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在精心批阅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定期评选,还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向报刊杂志投稿,精心呵护学生的物理写作成果,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通过对“以写促思”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教师推动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以及物理实践的持续深化开展,实现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极内化,使得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他们的物理智慧在笔尖绽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