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众口铄金 积非成是——浅析弱化教师的思维定势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众口铄金 积非成是——浅析弱化教师的思维定势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众口铄金 积非成是——浅析弱化教师的思维定势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众口铄金 积非成是——浅析弱化教师的思维定势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之众口铄金 积非成是——浅析弱化教师的思维定势 摘要:在百花盛开,恰逢全市“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蓬勃开展之际,在学校高效课堂建设之中,给我们提供了破除、弱化思维定势的良好契机,为我们展开了飞跃的平台。快走出思维的定势吧!让我们大家都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落实课改新理念,在反思中产生创新的灵感,让师生的活力在新课程中不断成长,从而打破思维定势,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弱化 思维定势 创新 反思大多数人宁愿相信传统,相信自己以往的经验,而闭眼不看眼前和明天的事实。事实证明,要想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观念,也许并不困难,但是要想改变一群人甚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所有的思维观念,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衡量思维的标准往往并不是纯粹的事物,而是主观的心灵,是自己的感受。而人总是结合为一个团体的,这一团体之中,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件事情错了,那么,久而久之,这件事情可能就是错了。如果大家一直认为某件事情是正确的,那么,久而久之,这件事情在这个团体中就是正确的。 团体中所通行的法则也就是公认的正确的法则。团体中所排斥的那种做法也就是公认的错误的做法。正像习惯用右手的人,大家认为是正常的,而习惯用左手的人,却会称之为左撇子,带有一种别样的味道。有人说,谣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为什么呢?因为不断地重复某种谣言,就使得相信这种谣言的人越来越多,成为一个团体中通行的法则,于是,大家都会把这种谣言当成是真实的了。 教师,不仅是课堂的开发者和课堂的实施者,其自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堂资源。与课本、学具、标本、挂图、音响和网络这些“冷冰冰”的课堂载体相比,教师作为性情中人,最易于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使课堂、使教学产生情境性和感召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教师能够创造有活力、富有情感的课堂学习氛围,这也是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不能取代教师的主要原因。因而教师在课堂中就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新课堂思维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促使教师确立高效课堂意识,即首先需要考虑的还不是有效地教学,而是带给学生什么样的教学体验,包括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什么样的主题最值得探索。而这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受过高中教育的人该是怎样的?教育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如此一来,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就远远不只是课堂教学行为、有效地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等等问题,更应该关注我们为什么需要教育?为什么要开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为什么要倡导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开发校本课堂?因为教师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手的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行为。 作为教师,大多承担着某一课程的教学。但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的教师。因为不同的学科教学,都有自己一些具体的目标,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的人,完整的人,一个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民主社会的建设者而发展和成长。学科教学的具体目标,应该自觉地朝向最高的目标,并使其作为一个步骤而存在。曾听李炳亭先生的报告,他说了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是就是好教师,是一个思维的问题,但他更强调当今社会,中国老师的代言人是董存瑞。有些危言耸听,但仔细想来,当今的老师确实像董存瑞一样是英雄。 教师的大脑和社会上其他人的大脑一样,在筛选信息、分析方向、做出决策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没有另辟新路。那种熟悉的方向和路径就是一个人特有的思维定势。现有课堂中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的教学,其实和训练跳蚤一样。 你知道如何训练跳蚤吗? 请把跳蚤放在广口瓶中,用透明的盖子盖上。这时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而且是一次又一次地撞到盖子。当你注视它们跳起并撞到盖子的时候,你会注意到一些有趣的事情。跳蚤会继续跳,但是不再跳到足以撞到盖子的高度。然后你拿掉盖子,虽然跳蚤继续在跳,但不会跳出广口瓶以外。 为什么呢?理由很简单,跳蚤已经调节了自己跳的高度,而且适应这种情况,不再改变自己了。训练跳蚤是这样,现实中教师教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跳蚤是这样,人的思维也是这样。长期以往,人的思维就形成了定势,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很大的惯 性,一旦定性后就极难改变,因为支撑这种思维定势的,是思维主体所具有的实践目的、价值模式和知识储备等内在因素。它的弊端在于,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开拓创新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同时也阻碍对新知识的吸收。正如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所说: “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减弱思维定势呢? 首先,一些非常规的事件,能够冲击那些定形的思维模式,让人们看到在常规情况下很难发现的事物的另一面。当然非常规的偶然事件并不是人人都能遇得到的。但是,只要自己有心发展创新思维,同样能够发现许多机会,也可以自己创造出机会。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接受经过科学安排的创新思维训练,效果更显著一些。头脑中的思维定势有许许多多种,其中与创新思维有关联的,影响较为普遍的定势主要是下述几种:权威定势、从众定势、唯经验定势、唯书本定势、非理性定势、自我中心定势等。接下来笔者就唯经验定势的弱化破除谈一些认识,以达积非成是的目的。 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从数量上说是有限的,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穷多。这样,当他面临自己从没遇到过的事物或问题的时候,他常常会手足无措,如果单凭已有的经验推断,其结果大多是错误的。也可以说,经验在处理常见现象方面得心应手,但是这种常见现象往往会形成条条框框束缚我们的思维。 有一道简单的“动脑筋”题目:某位举重运动员有个弟弟,但是这位弟弟却根本没有哥哥。请问是怎么回事?心理学家曾经拿这道同样的题目,测试了100名高中学生和100名幼儿园的小朋友。结果出乎意料,高中学生答题的思维时间和答错率都超过了幼儿园的小朋友。对此的解释只能是,举重运动员“最常见的”是男性,高中生有这种“经验”,而幼儿们没有这种“经验”,因而不受它的束缚。 这也可以说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结果吧! 当然,一个人能否成才,以及成才时间的早晚,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但是,在成才的青年人中,缺少“经验”、没有条条框框、敢想敢闯,显然是导致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创新思维要求我们必须拓展思路,海阔天空,束缚越少越好。而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经验在大多数人那里都是一种框框,是一种指导我们“只能怎样怎样”、“绝不能怎样怎样”的行动手册。正是因为如此,“经验少”并不是一种缺点,而是一种优点,是“敢闯敢干”的代名词。 有这么一位囚犯,在狱中呆了整整30年。某一天,有个声音对他说:“朋友,你为什么还呆在监狱里呢?是你自己把自己囚禁起来的,你就是自己的法官和陪审团。在服刑期间,你忧愁痛苦、穷困潦倒、无所作为。而牢门的钥匙一直在你的口袋里,你随时可以打开牢门,自由自在地走出去!” 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出思维的监牢吧! 在百花盛开,恰逢全市“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蓬勃开展之际,在学校高效课堂建设之中,给我们提供了破除、弱化思维定势的良好契机,为我们展开了飞跃的平台。快走出思维的定势吧!让我们大家都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落实课改新理念,在反思中产生创新的灵感,让师生的活力在新课程中不断成长,从而打破思维定势,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读本)第1、2、3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思维创新》 梁良 知识出版社3.《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商务出版社4.《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肖川 电子出版社5.《辞海》 商务出版社6.《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