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及反思
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及反思 (一)制定学年教学计划,并加以落实 第一轮复习: 2** 年 9 月至** 年 1 月。主要工作是以通史的形式落 实各个知识点,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第二轮复习: ** 年 2 月至** 年 4 月 10 日左右。进行专题式复习, 重点是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 同时加强综合型题目的训练, 以培养学 生的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轮复习: ** 年 4 月中下旬至 ** 年 5 月中旬。配合学校进行套 题式训练,同时规范答题方式。 (二)实施手段 1 、以考纲为依据,下苦功夫形成自己的理解。 2 、以学情为考量,要求学生对每次统考进行必要的总结,及时了 解学生的情况。 3 、以双基为基础,要求学生落实和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 象、历史事件和历史方法。 4 、以落实为手段, 如老师提问、 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间相互提问、 每节课前至少给出 5 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背诵等。 5 、以训练为主线。 我们在平时选题时, 贯彻以下几个标准: (1) 试题的情境性。 (2)问题设置的价值性。 (3)题目本身的理念性。 6 、以其它学校先进经验为辅,完善和充实自身的教学水平 。 7 、以合作求进取,发挥科组同仁的合作精神,力争收获。 ** 年高考,对文科班而言,我们固然有很多遗憾,而更多的是反 思。 我们结合每次统测后学生的总结和问卷调查,发现了部分学生历 史科的症结所在, 当然, 也发现我们自身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 题。我们一致认为其表现如下: (一)第一方面 ,“学”的症状 1. 孤立地学习历史,没有整体史观的意识。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 大概在 50%左右。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2. 平时没有认真进行系统的复习。 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 25% 左右。 3. 对历史科缺乏学习的信心,有畏惧心理。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 大概在 10%左右。 (二)第二方面 ,“考”的症状 1. 主观题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阅读能力 不高。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 20%左右。 2. 回答主观题的角度不准确、不全面、方向把握得不好、思路不 清晰, 审题不仔细。 答题多泛泛而谈, 内容空洞, 没有做到史论结合。 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 30%左右。 3. 答题速度慢,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 在 8%左右。 4. 考试心态不佳、心理不稳定。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 15% 左右。 (三)第三方面 ,“教”的症状 1 、讲课速度过快,学生看书和消化的时间没有保障 2 、内容分析和讲解还不够细化。 3 、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欲望。 4 、读题、解题思路、主观题答题技巧传授不够到位。 5 、在知识网络构建方面不够完善,还有欠缺。 为吸取以往的教训,也为 ** 届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的顺利进行, 特提如下建议:即解决学生在“学”和“考”方面的问题,同时解决 教师在“教”方面的问题。 (一)解决“学”的问题 1 、指导学生在各个复习阶段要求学生不能孤立地学习, 必须做到 前后章节融会贯通, 同时与其它课目紧密联系, 从整体上把握各个阶 段的历史阶段特征。 2 、强调用在历史科的复习时间不能少, 必须对历史科乃至整个文 综有足够的重视。 3 、鼓励学生要多一点信心,少些畏惧心理,那么,他就会有意外 的收获。 (二)“考”的策略 为解决主观题的综合能力 , 必须加强主观题的训练 , 要求学生学会 反思;再者要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三要认真地回忆、高三各 复习阶段老师曾经讲过的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第四, 把有关分析大 事件的知识结构角度、各种知识点所包含的(特别是背景、过程、结 果及原因、特点、影响、意义)分析角度当作一般的规律性来认识, 尽量做到熟悉课本,记住历史大事,融于脑海;第五,考生做题应本 着“一慢一快”的原则,即审题要慢,做题要快,该出手时就出手, 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又快又好地完成答题任务, 同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做题。 (三))“教”的策略 1 、深研考纲,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把握好教学进度和速度。 2 、重视学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适当调整。 3 、利用教学案,通过教学案落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 史事件和历史方法。 4 、继续以落实为手段,坚持课前 5 分钟朗诵或背诵。 5 、结合近年材料型题目居多的特点, 加强材料式题目的训练和答 题技巧的指导。 6 、继续加强科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分工合作,互助互爱。 内容仅供参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