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 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 含解析

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 1. 在△ABC 中,下列等式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B. C. D. 2. 等差数列{an}中,a7+a9=16,a4=1,则 a12=(  ) A. 15 B. 30 C. 31 D. 64 3. 若不等式 x2+mx+1>0 的解集为 R,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A. R B. C. D.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满足不等式 x2-y2≥0 的点(x,y)组成的图形(用阴影部分 来表示)是(  ) A. B. C. D. 5. 若正数 a,b,c 成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则(  ) A. lga,lgb,lgc 成等差数列 B. lga,lgb,lgc 成等比数列 C. ,,成等差数列 D. ,,成等比数列 6. 已知 a,b,c 分别为△ABC 的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且满足 acosB+bcosA=csinC,向量=(),=(cosA,sinA),若,则角 B 为(  ) A. B. C. D. 7. 在锐角三角形 ABC,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6cosC,则+=(  ) A. 4 B. 3 C. 5 D. 6 8. 在实数等比数列{an}中,a2,a6 是方程 x2-34x+64=0 的两根,则 a4 等于( ) A. 8 B. C. D. 以上都不对 9. 已知 x>0,y>0,x+3y=1,则的最小值是(  ) A. B. 2 C. 4 D. 10. 定义在区间[-3,3]上的函数 y=f(x)是奇函数且单调递减,若实数 a,b 满足 f (2a-1)+f(b-2)≤0,则点(a,b)所在区域的面积为(  ) A. 6 B. 9 C. 12 D. 15 11. 已知{an}为等差数列,a1+a3+a5=105,a2+a4+a6=99,以 Sn 表示{an}的前 n 项和,则 使得 Sn 达到最大值的 n 是(  ) A. 21 B. 20 C. 19 D. 18 12. 在△ABC 中,A=30°,BC=2,D 是 AB 边上一点,CD=2,△BCD 的面积为 4,则边 AC 的长为(  ) A. 或 3 B. 或 3 C. 或 4 D. 或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 13. 在△ABC 中,a=15,b=10,A=60°,则 cosB= ______ .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ks5u.com 14. 等比数列{an}中,a2=9,a5=243,则{an}的前 4 项和为______. 15. 已知 x,y∈R+,且满足,则 xy 的最大值为______. 16. 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若(a2+c2-b2)tanB=ac,则角 B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 17. 已知{an}为等差数列,且 a3=-6,a6=0.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等比数列{bn}满足 b1=-8,b2=a1+a2+a3,求{bn}的前 n 项和公式. 18. 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2,a3=a2+4.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设{bn}是首项为 1,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求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 Sn. 19. 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2x+c>0 的解集为(-,),求 a+c 的值. 20. 已知 x>0,y>0,若+>a2+2a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1. 设△ABC 的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a=1,b=2,cosC= (Ⅰ)求△ABC 的周长; (Ⅱ)求 cos(A-C)的值. 22. 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 (1)若 23cos2A+cos2A=0,且△ABC 为锐角三角形,a=7,c=6,求 b 的值; (2)若 a=,A=,求 b+c 的取值范围.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ks5u.com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由正弦定理,得 asinB=bsinA. 故选:B. 由正弦定理求出即可. 考查正弦定理,基础题. 2.【答案】A 【解析】解:方法一:设公差等于 d,由 a7+a9=16 可得 2a1+14d=16,即 a1+7d=8. 再由 a4=1=a1+3d,可得 a1=-,d=. 故 a12 =a1+11d=-+=15, 方法二:∵数列{an}是等差数列, ∴ap+aq=am+an, 即 p+q=m+n ∵a7+a9=a4+a12 ∴a12=15 故选:A. 由 a7+a9=16 可得 2a1+14d=16,再由 a4=1=a1+3d,解方程求得 a1 和公差 d 的值,或根据 等差中项的定义,ap+aq=am+an,从而求得 a12 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求出首项和公差 d 的值,是解题 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不等式 x2+mx+1>0 的解集为 R,∴△=m2-4<0,解得-2<m<2. ∴m 的取值范围是(-2,2). 故选:B. 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即可得出. 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由 x2-y2≥0,得(x+y)(x-y)≥0, 即或, 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故选:B. 由 x2-y2≥0 得出或,画出图形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的问题,是基础题. 5.【答案】D 【解析】【分析】 由正数 a,b,c 成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得到 b-a=c-b=d,只要判断 2b÷2a=2c÷2b 即 可.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如果三个 a,b,c 数成等差数列,则 2b=a+c;如果三个数啊 a,b,c 成等比数列,则 b2=ac. 【解答】 解:因为正数 a,b,c 成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设公差为 d,则 b-a=c-b=d, 则 2b÷2a=2b-a=2d,2c÷2b=2c-b=2d, 所以 2b-a=2c-b, 所以 2a,2b,2c 成等比数列. 故选 D. 6.【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 ∴cosA-sinA=0, ∴A=, ∵acosB+bcosA=csinC,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AcosB+sinBcosA=sinCsinC, 又由 sinAcosB+sinBcosA=sin(A+B)=sinC, ∴化简可得,sinC=sin2C,由 sinC>0,解得 sinC=1, ∴C=, ∴B=. 故选:C. 由向量数量积的意义,由,可得 cosA-sinA=0,进而可得 A,再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sinAcosB+sinBcosA=sinCsinC,结合和差公式的正弦形式,化简可得 sinC=sin2C,可得 C,由 A、C 的大小,可得 B 的值. 本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应用,判断向量的垂直,以及两角和正弦函数的应用,解题时, 注意向量的正确表示方法. 7.【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余弦定理的综合应用,属于中档题. 由条件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a2+b2=c2,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余弦定理化简+=, 从而求得结果. 【解答】 解: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由+=6cosC,利用余弦定理可得+=6cosC=6•,∴a2+b2=c2. 则+ =+ =(+) =•= == ==4, 故答案为:4. 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 能力,属于中档题.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得出. 【解答】 解:等比数列{an}中,a2,a6 是方程 x2-34x+64=0 的两根, ∴a2+a6=34>0,a2•a6=64=,又偶数项的符号相同, ∴a4>0,则 a4=8. 故选 A. 9.【答案】C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ks5u.com 【解析】解:∵x+3y=1, ∴=()(x+3y)=2+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的最小值是 4 故选:C. 先对+的乘以 1 结果保持不变,将 x+3y=1 看为一个整体代入得(+)×1=(+)× (x+3y),再运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最小值. 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常见的变形形式与运用,如本题中,1 的代换.在运用基本不等式 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要求. 10.【答案】B 【解析】解:依题意,奇函数 y=f(x)在区间[-3,3]上单调递减, 因此不等式 f(2a-1)+f(b-2)≤0,即 f(2a-1)≤-f(b-2)=f(2-b),等价于-3≤2-b≤2a-1≤3, 即, 在坐标平面 aOb 中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结合图形可知,该三角形区域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5),(2,-1),(2, 5), 因此该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 故选:B. 根据题意,得出实数 a,b 的线性约束关系,即,再运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即可. 本题把函数的性质与线性规划结合起来考查,同时也考查了数形结合能力,是一道好 题. 11.【答案】B 【解析】解:设{an}的公差为 d,由题意得 a1+a3+a5=a1+a1+2d+a1+4d=105,即 a1+2d=35,① a2+a4+a6=a1+d+a1+3d+a1+5d=99,即 a1+3d=33,② 由①②联立得 a1=39,d=-2, ∴Sn=39n+×(-2)=-n2+40n=-(n-20)2+400, 故当 n=20 时,Sn 达到最大值 400. 故选:B. 写出前 n 项和的函数解析式,再求此式的最值是最直观的思路,但注意 n 取正整数这一 条件. 求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问题可以转化为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问题,但注意 n 取正整数这一条件. 12.【答案】C 【解析】解:如图,设∠BCD=θ,由 S,得, 所以 cosθ=, 由余弦定理,BD2=CD2+CB2-2CD•CBcosθ, 解得 BD=或者 4, 当 BD=时,得 sinB=, 又由,得 AC=, 当 BD=4 时,同理得 AC=4, 故选:C. 先求出 cosθ=,再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BD,分类讨论,得出 AC. 考查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基础题. 13.【答案】 【解析】解: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B=,再由 b<a,可得 B 为锐角, ∴cosB==, 故答案为:. 由正弦定理可求得 sinB=,再由 b<a,可得 B 为锐角,cosB=,运算求得结果. 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 sinB=,以及 B 为锐角,是 解题的关键. 14.【答案】120 【解析】解:q3==27 ∴q=3 ∴a1==3 ∴S4==120 故答案为 120 根据 a2=9,a5=243 求得 a1 和 q,最后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前 4 项的和.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求和问题.要熟练掌握等比数列中通项公式、求和公 式、等比中项等基本知识. 15.【答案】3 【解析】解:因为 x>0,y>0,所以(当且仅当,即 x=,y=2 时取等号), 于是,,xy≤3. 故答案为:3 本题为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可直接由条件出发,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的能力,属基本题. 16.【答案】或 【解析】解:∵,∴cosB×tanB=sinB= ∴B=或 故选 B. 先根据余弦定理进行化简,进而得到 sinB 的值,再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到最后答 案. 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7.【答案】解:(1)在等差数列{an}中,由 a3=-6,a6=0,得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www.ks5u.com d=, ∴an=a6+(n-6)d=2n-12; (2)在等比数列{bn}中,b1=-8,b2=a1+a2+a3=-10+(-8)+(-6)=-24, ∴q=, ∴{bn}的前 n 项和公式. 【解析】本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基础的计算题. (1)由已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公差,进一步求得{an}的通项公式; (2)由(1)求得 b2,进一步求得公比,代入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得答案. 18.【答案】解:(1)设 q 为等比数列{an}的公比, 则由 a1=2,a3=a2+4 得 2q2=2q+4, 即 q2-q-2=0,解得 q=2 或 q=-1(舍去), 因此 q=2, ∴{an}的通项为; (2)由已知可得 bn=1+2(n-1)=2n-1, ∴an+bn=2n+(2n-1), ∴Sn=+=2n+1+n2-2. 【解析】(1)设 q 为等比数列{an}的公比,由已知可得关于 q 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可得 q 值,则数列{an}的通项可求; (2)由已知可得 bn=1+2(n-1)=2n-1,然后分组,再由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 n 项 和公式求解.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求法,是中档 题. 19.【答案】解:(1)由 ax2+2x+c>0 的解集为(-,)知 a<0,且-,为方程 ax2+2x+c=0 的两个根,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解得 a=-12,c=2, ∴a+c=-10. 【解析】根据不等式的解集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即可求解 a+c 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20.【答案】解:∵x>0,y>0, ∴,当且仅当 y=2x 时取等号. ∵+>a2+2a 恒成立, ∴a2+2a<8,解得-4<a<2. 【解析】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出左边式子的最小值,再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 考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用了基本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基础题. 21.【答案】解:(I)∵c2=a2+b2-2abcosC=1+4-4×=4, ∴c=2, ∴△ABC 的周长为 a+b+c=1+2+2=5. (II)∵cosC=,∴sinC===. ∴sinA===. ∵a<c,∴A<C,故 A 为锐角.则 cosA==, ∴cos(A-C)=cosAcosC+sinAsinC=×+×=. 【解析】(I)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 c 的平方,把 a,b 及 cosC 的值代入求出 c 的值, 从而求出三角形 ABC 的周长; (II)根据 cosC 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 sinC 的值,然后由 a,c 及 sinC 的值,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出 sinA 的值,根据大边对大角,由 a 小于 c 得到 A 小于 C,即 A 为锐角,则根据 sinA 的值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求出 cosA 的值, 然后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所求的式子,把各自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和解斜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 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22.【答案】解:(1)∵23cos2A+cos2A=23cos2A+2cos2A-1=0, ∴,又∵A 为锐角,, 而 a2=b2+c2-2bccosA,即, 解得 b=5(舍负),∴b=5; (2)方法一:(正弦定理) 由正弦定理可得, ∵,∴<B+<, ∴, ∴. 方法二:(余弦定理) 由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可得 b2+c2-3=bc, 即, ∴,又由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 ∴. 【解析】(1)运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化简整理可得 cosA,再由余弦定理,解方程可 得 b; (2)方法一:运用正弦定理和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以及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即 可得到所求范围; 方法二:运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所求范围.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考查基本不等式 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