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理卷·2017届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7
南充高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数学(理科)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I50分) 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卷上的“填涂样例”和“注意事项”。 参考公式: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的值是 2. 如图,一个空间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均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3. 已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4. 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若则 若则 若则 若在平面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 5. 如图,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8 10 12 14 6. 关于x、y的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城记为M, 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记为N,若在M内 随机取一点,则该点取自N的概率为 7. 已知集合,若的二项展开式中存在常数项,则等于 16 15 14 12 8. 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 ①若动点P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和是定值.则点P的轨迹是椭圆; ②若动点P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是定值,则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 ③若动点P到定点A的距离等于P到定直线的距离.则点P的轨迹是抛物线; ④若动点P到两个定点A、B的距离之比为定值,则点P的轨迹是圆. 其中错误的说法个数是 1 2 3 4 9. 定义在上的偶函数满足,且在上是增函数,、是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则 10. 如图,已知线段,点在轴正半轴上,点在边长为1的 正方形第一象限内的边上运动,设,记表示点 的横坐标关于的函数,则在上的图象可能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1. 5人排成一列,其中甲、乙两人相邻的不同排法的种数为______ (结果用数字表示) 12. 设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3.若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双曲线在一、三象限的渐近线平行,则直线截圆所得弦长为________。 14.函数,数列的通项,若该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随着项数的增大而增大.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 15.设是集合中所有的数从小到大排列成的数列,已知,则等于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16.(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其中、、是的内角。 (1)当时,求的值 (2)若,当取得最大值时,求的大小及边的长。 17.(本小题满分13分) 抛掷三枚不同具有正、反两面的金属制品 、 、 ,假定正面向上的概率为, 正面向上的,正面向上的概率为,把这三枚金属制品各抛掷一次, 设表示正面向上的枚数 (1)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18.(本小题满分13分) 斜率为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若、在轴上的射形恰好为椭圆的两个焦点. (1)求椭圆的离心率; (2)是椭圆上的动点,若面积最大值是,求该椭圆方程. 19.(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在三棱柱中,平面, , 分别是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2)设是的中点,在棱上.且是棱 上的动点,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试问:的正弦值 存在最大值吗?若存在,请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1)当时,求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2)是否存在实数,当时,函数图象上的点都在所表示的平 面区域内(含边界)?若存在,求出的值组成的集合;否则,请说明理由; (3)若有两个不同的极值点,求过两点的 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21.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照所做的前两题计分. (1)(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在矩阵的变换下,坐标平面上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I)求矩阵及; (II)求圆在矩阵的变换下得到的曲线方程. (2)(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 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 (I)若直线与圆相切,求实数的值; (II)若点的直角坐标为(1,1).求过点且与直线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3)(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巳知关于的不等式. (I)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II)若不等式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