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5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三数学文北师大版一轮教师用书:第6章 第4节 归纳与类比
第四节 归纳与类比 [考纲传真]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体会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联系和差异;掌握演绎推理的“三段论”,能运用“三段论”进行一些简单的演绎推理. (对应学生用书第87页) [基础知识填充] 1.归纳推理: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类事物中每一个都有这种属性.我们将这种推理方式称为归纳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类比推理:由于两类不同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一类对象的其他特征,推断另一类对象也具有类似的其他特征,我们把这种推理过程称为类比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最常见的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结果不一定正确. 4.演绎推理 (1)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基本能力自测] 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 (2)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 (3)“所有3的倍数都是9的倍数,某数m是3的倍数,则m一定是9的倍数”,这是三段论推理,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 (4)在演绎推理中,只要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结论就一定正确.( ) [答案] (1)× (2)× (3)√ (4)× 2.由“半径为R的圆内接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推出“半径为R的球的内接长方体中,正方体的体积最大”是( ) A.归纳推理 B.类比推理 C.演绎推理 D.以上都不是 B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所以,由“半径为R的圆内接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推理出“半径为R的球的内接长方体中,正方体的体积最大”是类比推理,选B.] 3.(教材改编)已知数列{an}中,a1=1,n≥2时,an=an-1+2n-1,依次计算a2,a3,a4后,猜想an的表达式是( ) A.an=3n-1 B.an=4n-3 C.an=n2 D.an=3n-1 C [a1=1,a2=4,a3=9,a4=16,猜想an=n2.] 4.“因为指数函数y=ax是增函数(大前提),而y=x 是指数函数(小前提),所以函数y=x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的错误在于( ) A.大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B.小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D.大前提和小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A [“指数函数y=ax是增函数”是本推理的大前提,它是错误的.因为实数a的取值范围没有确定,所以导致结论是错误的.] 5.(2018·开封模拟)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 【导学号:00090211】 A [由题意可推断:甲没去过B城市,但比乙去的城市多,而丙说“三人去过同一城市”,说明甲去过A,C城市,而乙“没去过C城市”,说明乙去过城市A,由此可知,乙去过的城市为A.] (对应学生用书第88页) 归纳推理 (1)数列,,,,,,…,,,…,,…的第20项是( ) A. B. C. D. (2)(2016·山东高考)观察下列等式: -2+-2=×1×2; -2+-2+-2+-2=×2×3; -2+-2+-2+…+-2=×3×4;-2+-2+-2+…+-2=×4×5; …… 照此规律, -2+-2+-2+…+-2=________. (1)C (2)n(n+1) [(1)数列在数列中是第1+2+3+…+m=项,当m=5时,即是数列中第15项,则第20项是,故选C. (2)通过观察已给出等式的特点,可知等式右边的是个固定数,后面第一个数是等式左边最后一个数括号内角度值分子中π的系数的一半,后面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下一个自然数,所以,所求结果为×n×(n+1),即n(n+1).] [规律方法] 1.常见的归纳推理分为数的归纳和形的归纳两类: (1)数的归纳包括数字归纳和式子归纳,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细心观察,寻求相邻项及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联系相关的知识,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形的归纳主要包括图形数目归纳和图形变化规律归纳,合理利用特殊图形归纳推理得出结论,并用赋值检验法验证其真伪性. 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 (2)从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性命题. [变式训练1] (1)已知x∈(0,+∞),观察下列各式:x+≥2,x+=++≥3,x+=+++≥4,…,类比得x+≥n+1(n∈N*),则a=__________. 【导学号:00090212】 (2)下面图形由小正方形组成,请观察图641(1)至图(4)的规律,并依此规律,写出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__________. 图641 (1)nn(n∈N*) (2)(n∈N*) [(1)第一个式子是n=1的情况,此时a=11=1;第二个式子是n=2的情况,此时a=22=4;第三个式子是n=3的情况,此时a=33=27,归纳可知a=nn. (2)由题图知第n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n.所以总个数为(n∈N*).] 类比推理 (1)(2017·陕西师大附中模拟)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则数列{bn} 也是等差数列,类比这一性质可知,若正项数列{cn}是等比数列,且{dn}也是等比数列,则dn的表达式应为( ) A.dn= B.dn= C.dn= D.dn= (2)在平面几何中,△ABC的∠C的平分线CE分AB所成线段的比为=.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BCD中(如图642),平面DEC平分二面角ACDB且与AB相交于E,则得到类比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图642 (1)D (2)= [(1)法一:从商类比开方,从和类比到积,则算术平均数可以类比几何平均数,故dn的表达式为dn=. 法二:若{an}是等差数列,则a1+a2+…+an=na1+d, ∴bn=a1+d=n+a1-,即{bn}为等差数列;若{cn}是等比数列,则c1·c2·…·cn=c·q1+2+…+(n-1)=c·q,∴dn==c1·q,即{dn}为等比数列,故选D. (2)由平面中线段的比转化为空间中面积的比可得=.] [规律方法] 1.进行类比推理,应从具体问题出发,通过观察、分析、联想进行对比,提出猜想,其中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是解题的关键. 2.类比推理常见的情形有:平面与空间类比;低维与高维类比;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类比;运算类比(和与积、乘与乘方,差与除,除与开方).数的运算与向量运算类比;圆锥曲线间的类比等. [变式训练2] (2018·江淮十校联考)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x确定出来x=2,类似地不难得到1+=( ) 【导学号:00090213】 A. B. C. D. C [1+=x,即1+=x,即x2-x-1=0,解得x=,故1+=,故选C.] 演绎推理 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已知a1=1,an+1=Sn(n∈N*).证明: (1)数列是等比数列; (2)Sn+1=4an. [证明] (1)∵an+1=Sn+1-Sn,an+1=Sn, ∴(n+2)Sn=n(Sn+1-Sn),即nSn+1=2(n+1)Sn. 2分 ∴=2·,又=1≠0,(小前提) 故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结论) (大前提是等比数列的定义,这里省略了) 5分 (2)由(1)可知=4·(n≥2), ∴Sn+1=4(n+1)·=4··Sn-1 =4an(n≥2),(小前提) 8分 又a2=3S1=3,S2=a1+a2=1+3=4=4a1,(小前提) ∴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Sn+1=4an.(结论) (第(2)问的大前提是第(1)问的结论以及题中的已知条件) 12分 [规律方法] 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为三段论,三段论推理的依据是:如果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S是M的子集,那么S中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小前提,然后再找结论. [变式训练3] (2017·全国卷Ⅱ)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D [由甲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可推知甲看到乙、丙的成绩为“1个优秀、1个良好”.乙看丙的成绩,结合甲的说法,丙为“优秀”时,乙为“良好”;丙为“良好”时,乙为“优秀”,可得乙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丁看甲的成绩,结合甲的说法,甲为“优秀”时,丁为“良好”;甲为“良好”时,丁为“优秀”,可得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故选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