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已知,,,则边长(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 解:,,, 由正弦定理,可得.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等比数列中,已知,,则( ) A.3 B.7 C.8 D.9 【答案】D 【解析】根据等比中项的性质,即可得到所求. 【详解】 解:依题意,数列为等比数列, 所以,即,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比中项的性质,主要考查对等比数列性质的应用能力,属于基础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 B.当时, C.当时,的最小值为2 D.当时,无最大值 【答案】A 【解析】当时,由基本不等式可得,,当时,,当时,由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在上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增,故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从而可求. 【详解】 解:当时,由基本不等式可得,,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故A正确; 当时,,故B错误; 当时,由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在上单调递增,故当时,函数取得最小值,故C错误;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故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0,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不等式在最值求解中的应用,及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函数的最值,属于基础试题. 4.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可得或,然后解出不等式即可. 【详解】 解:. ,或, 或, 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和计算能力,属基础题. 5.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 A.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B.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C.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B 【解析】根据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定义,以及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故A正确; 这三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方可,故B错误; 由平行公理可得,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C正确;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根据平行公理知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空间线面和线线、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考查平行和垂直的判断和性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6.若直线l过点且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则直线l的斜率k是( ) A.或 B.或 C. D.或 【答案】A 【解析】通过分类讨论,利用斜率计算公式即可得出. 【详解】 解:直线l经过原点时,可得斜率. 直线不经过原点时,直线l过点且在两条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 经过点,. . 综上可得:直线l的斜率或3.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斜率计算公式、分类讨论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7.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前n项和为,若,,,则当取得最大值时,( ) A.7 B.8 C.7和8 D.15 【答案】C 【解析】根据,可得,进而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当取得最大值时n的值 【详解】 解:依题意,,即, , 又数列中,,, 所以数列的前7项大于0, 所以当取得最大值时,或,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单调性,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如图,在正四面体ABCD中(棱长均相等的四面体叫做正四面体),M是线段BC的中点,P是线段AM上的动点,则直线DP和BC所成角的大小( ) A.90o B.60o C.45o D.与P的位置有关 【答案】A 【解析】连接DM,可以证到BC⊥DM,BC⊥PM,从而证到BC⊥平面DMP,所以BC⊥DP,就可以知道所成角为90度. 【详解】 连接DM.∵四面体是正四面体,M是BC的中点. ∴△DBC是等边三角形、△ABC是底边为BC的等腰三角形,∴BC⊥DM,BC⊥PM. ∵DM⊂平面DMP,PM⊂平面DMP,DM∩PM=M. ∴BC⊥平面DMP,DP⊂平面DMP, ∴BC⊥DP.∴直线DP与BC所成角为9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考查线面垂直的转化,考查推理能力与想象能力,属于简单题目. 9.设a、b、c分别为中、、对边的边长,则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 A.平行 B.重合 C.相交但不垂直 D.垂直 【答案】D 【解析】由相互垂直的直线斜率之间关系、正弦定理即可判断出位置关系. 【详解】 解:,由正弦定理可知恒成立. 直线与直线垂直.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互垂直的直线斜率之间关系、正弦定理,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平行四边形ABCD中,,,将绕直线BD旋转至与面BCD重合,在旋转过程中不包括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利用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直接求解. 【详解】 解:在A中,,不可能,若, 则AB与CD共面, 在旋转过程中不可能共面.故A错误; 在B中,,,, 有可能.故B正确; 在C中,,, ,, ,但此时是终止位置,不正确. 在D中,如图,在旋转过程中, 点A在平面BCD上的投影的轨迹即为线段AE, , , 在旋转过程中AC与BD的夹角钝角部分会越来越大, 选项不可能.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二、填空题 1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则______,前2019项和______. 【答案】 【解析】直接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结果,进一步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 【详解】 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裂项相消法在数列求和中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12.已知各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4、5,则这个球的半径为______,球的表面积为______. 【答案】 【解析】直接利用长方体和外接球体之间的关系建立关系式,进一步求出半径和球的表面积. 【详解】 解: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4、5,则 该球体为长方体的外接球体, 设球的半径为r,则,解得, 故球的表面积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长方体和外接球体的关系,球体的表面积公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13.一个锥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侧面积为______,体积为______. 【答案】80 64 【解析】 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可知该几何体为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8,斜高为5,再由侧面积与体积公式求解. 【详解】 解: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如图, 可知该几何体为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8,斜高为5, 则此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体积. 故答案为:80;64. 【点睛】 本题考查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关键是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是中档题. 14.在中,已知,,,M是BC的中点,则______. 【答案】 【解析】先由余弦定理求出cosC;再利用中点的定义和余弦定理,即可求出中线AM的长. 【详解】 解:由题中,,,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 如图所示, 是BC的中点, , , 即中线AM的长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15.已知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为2,则______. 【答案】22或 【解析】根据两直线平行求出a的值,再根据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列方程求出b的值. 【详解】 解:两条平行直线:,:, 则,解得; 所以直线:,:; 则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 解得或. 故答案为:22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计算问题,是基础题. 16.记y,表示x、y、z中的最小值.已知,,则的最大值为______. 【答案】 【解析】通过的分类讨论,结合不等式的缩放和基本不等式可求解. 【详解】 解:设 ,则 ①时,; ②时,,∴; ③,, 若,, 若,, ∴; ④时,, 若时,, 若时,, ∴; ⑤时,, ∴ 综上: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新定义的理解和运用,考查分类讨论思想方法,以及不等式的性质,是一道中档题. 三、解答题 17.在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且. Ⅰ求证:角B、A、C成等差数列; Ⅱ若,求a的最小值. 【答案】(I)证明见解析 (II) 【解析】Ⅰ直接利用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出结果. Ⅱ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求出结果. 【详解】 Ⅰ证明:在中,a、b、c分别是角A、B、C所对的边,且. 整理得,由于, 所以, 所以, 所以角B、A、C成等差数列. Ⅱ解:由于,所以, 所以, 所以,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换能力及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型. 18.已知集合,集合. Ⅰ求A; Ⅱ若,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I),(II). 【解析】Ⅰ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性质能求出集合A. Ⅱ由集合,由此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能求出a的取值范围. 【详解】 解:Ⅰ集合, Ⅱ集合. 当,即时,, ,解得. 当,即时,,符合题意, 当,即时,, ,解得.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 【点睛】 本题考查集合的求法,考查实数的取值范围的求法,考查分类讨论思想、集合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和直线的交点为P. Ⅰ直线l经过点P,且直线l与直线垂直,求直线l的方程; Ⅱ直线m经过点P,且直线m与直线平行,求直线m的方程; Ⅲ若直线过点P,求的最小值. 【答案】(I),(II) (III) 最小值. 【解析】由题意可求直线l的斜率k,由点斜式方程可求; 可设直线m的方程为,然后由直线m过,代入可求C,进而可求直线方程; 由直线过,可得,然后结合,展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解:联立方程可得,,即, 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 直线l经过点, 直线l的方程为即, 设直线m的方程为,由于直线m过, 所以即, 直线过, 所以, 即, ,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的最小值. 联立方程可得,,即,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直线系方程的应用及利用基本不等式在求最值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0.在四棱锥中,平面ABC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且,,点E是线段PD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PAB; Ⅱ求证:平面平面PCD; Ⅲ当直线PC与平面PAD所成的角大小为时,求线段PA的长. 【答案】(I) 证明见解析 (II) 证明见解析(III). 【解析】Ⅰ取线段PA的中点F,连接EF、BF,得出,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 即证,得出平面PAB; Ⅱ由题意得出,,可证平面PAC,从而证明平面平面PCD; Ⅲ取线段AD中点H,连接CH、PH,可得,,即证平面PAD;得出是直线PC与平面PAD所成的角,从而求得PA的值. 【详解】 Ⅰ证明:取线段PA的中点F,连接EF、BF, 则,且, 所以四边形BCEF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 又平面PAB,平面PAB, 所以平面PAB; Ⅱ证明:由题意得,,又, 所以; 又平面ABCD, 所以,且, 所以平面PAC, 又平面PCD, 所以平面平面PCD; Ⅲ解:取线段AD中点H,连接CH、PH, 可得,,且, 所以平面PAD; 所以是直线PC与平面PAD所成的角, 所以; 所以; 又,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2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记为,且满足n、、成等差数列. Ⅰ求,的值,并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Ⅱ证明:. 【答案】(I);见解析 (II) 见解析 【解析】Ⅰ先根据已知条件把1,2代入,即可求出前两项,再根据n、、成等差数列,得到一个新等式,两个相结合即可证明结论. Ⅱ根据第一问的结论得到数列的通项,对通项进行适当的放缩即可证明. 【详解】 解:Ⅰ由已知n、、成等差数列,可得; 令,可得,令,可得,,; 得:,即; ,; 有,可得. 数列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Ⅱ由Ⅰ,. . . .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一般这类题目的难点在于放缩程度的把握,属于难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