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第十章第56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学案(全国通用)
第56讲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考试要求 高考中重点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涉及弦长问题,最值范围问题,定点定值问题.
诊 断 自 测
1.已知椭圆C:+=1(a>b>0),过焦点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1,且焦点与短轴两端点构成等边三角形,则椭圆的方程是 .
解析 由条件得即所以椭圆方程为+y2=1.
答案 +y2=1
2.已知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B两点,且AF=2,则BF= .
解析 设点A(x1,y1),点B(x2,y2),抛物线y2=4x,焦点为(1,0),准线为x=
-1,AF=x1-(-1)=2,所以x1=1.则AF与x轴垂直,故BF=AF=2.
答案 2
3.若直线x-y-1=0与抛物线y=ax2相切,则a= .
解析 由消去y得ax2-x+1=0,
所以解得a=.
答案
4.已知双曲线x2-=1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x-2y+3=0垂直,则a= .
解析 由双曲线标准方程特征知a>0,其渐近线方程为x±y=0,可得渐近线
x+y=0与直线x-2y+3=0垂直,可得-2=0,所以a=4.
答案 4
5.已知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作倾斜角为30°
的直线与椭圆有一个交点P,且PF2⊥x轴,则此椭圆的离心率e= .
解析 在Rt△PF2F1中,∠PF1F2=30°,F1F2=2c,PF1=2PF2,根据椭圆的定义得PF2=a,PF1=a.又PF-PF=F1F,即a2-a2=4c2,则e==.
答案
知 识 梳 理
1.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相交、相切、相离.
这三种位置关系的判定条件可归纳为:
设直线l:Ax+By+C=0,圆锥曲线C:f(x,y)=0,由即将直线l的方程与圆锥曲线C的方程联立,消去y便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当然,也可以消去x得到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判断位置关系,见下表:
方程ax2+bx+c=0的解
l与C的关系
a=0
b=0
无解(含l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无公共点
b≠0
有一解(含l与抛物线的对称轴或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
一个交点
a≠0
Δ>0
两个不等的解
两个交点
Δ=0
两个相等的解
一个交点
Δ<0
无实数解
无交点
2.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弦的问题
弦所在直线的方程问题,可以利用“设点代点,设而不求”的方法(设交点坐标,将交点坐标代入曲线方程,并不具体求出坐标,而是利用坐标应满足的关系直接求解).
3.点差法
设A(x1,y1),B(x2,y2)是椭圆+=1上不同的两点,且x1≠x2,x1+x2≠0,M
(x0,y0)为AB的中点,则两式相减可得·=-,即kAB·=-,亦即kAB·kOM=-,对于双曲线、抛物线,可得类似的结论.
4.弦长公式
若直线y=kx+b与圆锥曲线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弦长AB==·.若直线x=my+t与圆锥曲线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弦长AB=.
5.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应用
(1)求参数;(2)求弦长;(3)求最值、范围.
考点一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例1】 已知椭圆E:+=1(a>b>0)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是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直线l:y=-x+3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
(1)求椭圆E的方程及点T的坐标;
(2)设O是坐标原点,直线l′平行于OT,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与直线l交于点P.证明:存在常数λ,使得PT2=λPA·PB,并求λ的值.
(1)解 由已知,a=b,则椭圆E的方程为+=1.
由方程组得3x2-12x+(18-2b2)=0.①
方程①的判别式为Δ=24(b2-3),由Δ=0,得b2=3,
此时方程①的解为x=2,所以椭圆E的方程为+=1.点T的坐标为(2,1).
(2)证明 由已知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x+m(m≠0),
由方程组可得
所以P点坐标为.PT2=m2.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
由方程组可得3x2+4mx+(4m2-12)=0.②
方程②的判别式为Δ=16(9-2m2),
由Δ>0,解得-
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离心率为,两准线之间的距离为8.点P在椭圆E上,且位于第一象限,过点F1作直线PF1的垂线l1,过点F2作直线PF2的垂线l2.
(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
(2)若直线l1,l2的交点Q在椭圆E上,求点P的坐标.
解 (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c.
因为椭圆E的离心率为,两准线之间的距离为8,
所以=,=8,
解得a=2,c=1,于是b==,
因此椭圆E的标准方程是+=1.
(2)由(1)知,F1(-1,0),F2(1,0).
设P(x0,y0),因为P为第一象限的点,故x0>0,y0>0.
当x0=1时,l2与l1相交于F1,与题设不符.
当x0≠1时,直线PF1的斜率为,直线PF2的斜率为.因为l1⊥PF1,l2⊥PF2,
所以直线l1的斜率为-,
直线l2的斜率为-,
从而直线l1的方程:y=-(x+1),①
直线l2的方程:y=-(x-1).②
由①②,解得x=-x0,y=,所以Q.
因为点Q在椭圆上,由对称性,得=±y0,
即x-y=1或x+y=1.
又P在椭圆E上,故+=1.
由解得x0=,y0=;
无解.
因此点P的坐标为.
考点二 根据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求参数
【例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O:x2+y2=4,椭圆Ω:+y2=1,A为椭圆右顶点.过原点O且异于坐标轴的直线与椭圆Ω交于B,C两点,直线AB与圆O的另一交点为P,直线PD与圆O的另一交点为Q,其中D.设直线AB,AC的斜率分别为k1,k2.
(1)求k1k2的值;
(2)记直线PQ,BC的斜率分别为kPQ,kBC,是否存在常数λ,使得kPQ=λkBC?若存在,求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1) 由题意得A(2,0).设B(x0,y0),则C(-x0,-y0),+y=1,所以k1k2=·==-.
(2)联立
得(1+k)x2-4kx+4(k-1)=0,
解得xP=,yP=k1(xP-2)=.
联立
得(1+4k)x2-16kx+4(4k-1)=0,
解得xB=,yB=k1(xB-2)=,
所以kBC==,
kPQ===,
所以kPQ=kBC,故存在常数λ=,使得kPQ=kBC.
【训练2】 (2017·南通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C为椭圆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点.
(1)若点C的坐标为,求a,b的值;
(2)(一题多解)设A为椭圆的左顶点,B为椭圆上一点,且=,求直线AB的斜率.
解 (1)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
所以=,即=.①
又因为点C在椭圆上,
所以+=1.②
由①②解得a2=9,b2=5.
因为a>b>0,所以a=3,b=.
(2)法一 由①知=,所以椭圆方程为+=1,即5x2+9y2=5a2.
设直线OC的方程为x=my,B(x1,y1),C(x2,y2).
由得5m2y2+9y2=5a2,
所以y2=.因为y2>0,所以y2=.因为=,所以AB∥OC.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x=my-a.
由得(5m2+9)y2-10amy=0,
所以y=0或y=,得y1=.
因为=,
所以=,于是y2=2y1,
即=,所以m=.
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
法二 由(1)可知椭圆方程为5x2+9y2=5a2,则A(-a,0).
设B(x1,y1),C(x2,y2).
由=,得=,
所以x1=x2-a,y1=y2.
因为点B,点C都在椭圆5x2+9y2=5a2上,
所以
解得x2=,y2=,
所以直线AB的斜率k==.
一、必做题
1.已知直线l1:4x-3y+6=0和直线l2:x=-1,则抛物线y2=4x上一动点P到直线l1和直线l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 .
解析 直线l2:x=-1为抛物线y2=4x的准线.由抛物线的定义知P到l2
的距离等于P到抛物线的焦点F(1,0)的距离,故本题化为在抛物线y2=4x上找一个点P使得P到点F(1,0)和直线l1的距离之和最小,最小值为F(1,0)到直线l1:4x-3y+6=0的距离,即dmin==2.
答案 2
2.已知抛物线C的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F(1,0),直线l与抛物线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中点为(2,2),则直线l的方程为 .
解析 由题意知抛物线的方程为y2=4x,设A(x1,y1),
B(x2,y2),则有x1≠x2,
两式相减得y-y=4(x1-x2),∴ =.
∵ AB的中点为(2,2),∴ y1+y2=4,∴ =1.
∴ 直线l的方程为y-2=x-2,即y=x.
答案 y=x
3.已知双曲线C1:-=1(a>0,b>0)的离心率为2.若抛物线C2:x2=2py(p>0)的焦点到双曲线C1的渐近线的距离为2,则抛物线C2的方程为 .
解析 ∵-=1的离心率为2,
∴=2,即==4,∴=3,=.
x2=2py(p>0)的焦点坐标为,-=1的渐近线方程为y=±x,
即y=±x.由题意得=2,∴p=8.故C2的方程为x2=16y.
答案 x2=16y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离心率为的椭圆C:+=1(a>b>0)的左顶点为A,过原点O的直线(与坐标轴不重合)与椭圆C交于P,Q两点.若直线PQ斜率为时,PQ=2,则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
解析 设P,∵直线PQ斜率为时,PQ=2,∴x+=3,∴x=2,∴+=1.∵e===,∴a2=4,b2=2.∴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答案 +=1
5.已知直线y=x与双曲线-=1交于A,B两点,P为双曲线上不同于A,B的点,当直线PA,PB的斜率kPA,kPB存在时,kPA·kPB= .
解析 设点A(x1,y1),B(x2,y2),P(x0,y0),则由得y2=,y1+y2=0,y1y2=-,x1+x2=0,x1x2=-4×.
由kPA·kPB=·=
===知kPA·kPB为定值.
答案
6.如图,A,B,C是椭圆M:+=1(a>b>0)上的三点.其中,点A是椭圆的右顶点,BC过椭圆M的中心,且满足AC⊥BC,BC=2AC,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解析 因为BC过椭圆M的中心,所以BC=2OC=2OB.又AC⊥BC,BC=2AC,所以△OAC是以角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a,0),C,B,AB
=a,所以+=1,则a2=3b2,所以c2=2b2,e=.
答案
7.已知椭圆C: +=1(a>b>0)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与C相交于A,B两点.若=3,则k= .
解析 设直线l为椭圆的右准线,e为离心率,过A,B分别作AA1,BB1垂直于l,A1,B1为垂足,过B作BE垂直AA1于E.由第二定义得AA1=,BB1=.由=3,得AA1=,∴ cos∠BAE==
==,
∴ sin∠BAE=,
∴ tan∠BAE=,即k=.
答案
8.已知椭圆:+=1(0<b<2)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的直线l交椭圆于A,B两点.若BF2+AF2的最大值为5,则b的值是 .
解析 由题意知a=2,所以BF2+AF2+AB=4a=8,因为BF2+AF2的最大值为5,所以AB的最小值为3,当且仅当AB⊥x轴时,取得最小值,此时A,B,代入椭圆方程得+=1.又c2=a2-b2=4-b2,所以+=1,所以=,解得b2=3,所以b=.
答案
9.设椭圆C:+=1(a>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A是椭圆C上的一点,且
eq o(AF,sup6(→))2·=0,坐标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OF1.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Q是椭圆C上的一点,过点Q的直线l交x轴于点P(-1,0),交y轴于点M.若=2,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由题设知F1(-,0),F2(,0).
由于2·=0,则有2⊥,
所以点A的坐标为,
故AF1所在直线方程为y=±.
所以坐标原点O到直线AF1的距离为(a>).
又OF1=,
所以=,解得a=2(a>),
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
(2)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斜率为k,直线l的方程为y=k(x+1),则有M(0,k),设Q(x1,y1),
∵ =2,
∴ (x1,y1-k)=2(-1-x1,-y1),
∴
又Q在椭圆C上得+=1,
解得k=±4.
故直线l的方程为y=4(x+1)或y=-4(x+1),即4x-y+4=0或4x+y+4=0.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1(a>b>0)过点A(2,1),离心率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若直线l:y=kx+m(k≠0)与椭圆相交于B,C两点(异于点A),线段BC被y轴平分,且AB⊥AC,求直线l的方程.
解 (1)由条件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e==,所以b2=a2-c2=a2.
又点A(2,1)在椭圆+=1(a>b>0)上,
所以+=1,解得
所以所求椭圆的方程为+=1.
(2)将y=kx+m(k≠0)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1+4k2)x2+8mkx+4m2-8=0,①
由线段BC被y轴平分,得xB+xC=-=0,
因为k≠0,所以m=0.
因为当m=0时,B,C关于原点对称,
设B(x,kx),C(-x,-kx),由方程①得x2=.
因为AB⊥AC,A(2,1),所以·=(x-2)(-x-2)+(kx-1)(-kx-1)=5-(1+k2)x2=5-=0,所以k=±.
由于k=时,直线y=x过点A(2,1),故k=不符合题设.
所以此时直线l的方程为y=-x.
二、选做题
11.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1(0b>0)的离心率为,过其右焦点F与长轴垂直的弦长为1.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椭圆C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点P是直线x=1上的动点,直线PA与椭圆的另一交点为M,直线PB与椭圆的另一交点为N.求证:直线MN经过一定点.
(1)解 依题意得e==,
过右焦点F与长轴垂直的直线x=c与椭圆+=1,
联立解得弦长为=1,
∴a=2,b=1,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y2=1.
(2)证明 设P(1,t),kPA==,
直线lPA:y=(x+2),
联立得
即(4t2+9)x2+16t2x+16t2-36=0,
可知-2xM=,所以xM=,
则同理得到
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这样的定点在x轴上,不妨设这个定点为Q(m,0),
又kMQ=,kNQ=,
kMQ=kNQ,所以化简得(8m-32)t2-6m+24=0,
令得m=4,
即直线MN经过定点(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