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一模试卷数学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一模试卷数学文

2018 年山东省日照市高考一模试卷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A={0,1,2,3},B={x|-1≤x<3},则 A∩B=( ) A.{1,2} B.{0,1,2} C.{0,1,2,3} D.∅ 解析:∵集合 A={0,1,2,3},B={x|-1≤x<3},∴A∩B={0,1,2}. 答案:B 2.若复数 z满足(1+2i)z=(1-i),则|z|=( ) A. 2 5 B. 3 5 C. 10 5 D. 10 解析:由(1+2i)z=(1-i),得         1 1 21 1 3 1 3 1 2 1 2 1 2 5 5 5 i ii i z i i i i              , 则 2 2 1 3 10 5 5 5 z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C 3.已知倾斜角为θ 的直线 l与直线 x+2y-3=0垂直,则 sin2θ 的值为( ) A. 3 5 B. 4 5 C. 1 5 D. 1 5  解析:直线 l与直线 x+2y-3=0垂直,∴ 1 2 1 2 l k     .∴tanθ =2. ∴ 2 2 2 2 sin cos 2 tan 4 sin 2 2 sin cos sin cos tan 1 5                . 答案:B 4.函数 y=cos2(x+ 4  )是( ) A.周期为π 的奇函数 B.周期为π 的偶函数 C.周期为 2π 的奇函数 D.周期为 2π 的偶函数 解析:函数 y=cos2(x+ 4  )=-sin2x,故它是奇函数,且它的最小正周期为 2 2  =π . 答案:A 5.设 a=2 0.1 , 3 5 9 lg log 2 10 b c , ,则 a,b,c的大小关系是( ) A.b>c>a B.a>c>b C.b>a>c D.a>b>c 解析:∵2 0.1 >2 0 =1=lg10> 3 5 9 lg 0 log 2 10 > > ,∴a>b>c. 答案:D 6.“m<0”是“函数 f(x)=m+log2x(x≥1)存在零点”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解析:∵m<0,函数 f(x)=m+log2x(x≥1), 又 x≥1,log2x≥0,∵y=log2x在 x≥1上为增函数,求 f(x)存在零点, 要求 f(x)<0,必须要求 m<0,∴f(x)在 x≥1上存在零点; 若 m=0,代入函数 f(x)=m+log2x(x≥1), 可得 f(x)=log2x,令 f(x)=log2x=0,可得 x=1,f(x)的零点存在, ∴“m<0”是“函数 f(x)=m+log2x(x≥1)存在零点”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A 7.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 积为( ) A. 16 3  B. 11 2  C. 17 3  D. 35 6  解析:该几何体可以看成:在一个半球上叠加一个 1 4 圆锥,然后挖掉一个相同的 1 4 圆锥, 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和半球的体积相等,因此 32 16 . 3 3 V r   答案:A 8.函数 sin 2 2 2 2 x x x y            的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解析:令函数     sin 2 cos 2 cos 22 2 2 2 2 2 2 x x x x x x x x x y f x f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函数 f(x)是奇函数,故排除选项 A, 又在区间(0, 4  )时,f(x)>0, 故排除选项 B,当 x→+∞时,f(x)→0,故排除选项 C. 答案:D 9.已知 A,B是圆 O:x 2 +y 2 =4上的两个动点, 1 2 2 3 3 AB OC OA OB  , ,若 M是线段 AB的 中点,则O C O M 的值为( ) A. 3 B. 2 3 C.2 D.3 解析:由   1 2 1 3 3 2 OC OA OB OM OA OB   , , 所以   2 21 2 1 1 1 1 3 3 2 6 3 2 OC OM OA OB OA OB OA OB OA OB                , 又△OA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 A O B =2×2×cos60°=2. 2 21 1 1 1 1 1 4 4 2 3 6 3 2 6 3 2 OC OM OA OB OA OB            , 则O C O M 的值为:3. 答案:D 10.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如图 1,“大 衍数列”:0,2,4,8,12……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 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 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图 2 是求大衍数列前 n 项和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输入 m=6,则输出的 S=( ) A.26 B.44 C.68 D.100 解析:第一次运行,n=1,a=0,S=0,不符合 n≥m,继续运行, 第二次运行,n=2,a=2,S=2,不符合 n≥m,继续运行, 第三次运行,n=3,a=4,S=6,不符合 n≥m,继续运行, 第四次运行,n=4,a=8,S=14,不符合 n≥m,继续运行, 第五次运行,n=5,a=12,S=26,不符合 n≥m,继续运行, 第六次运行,n=6,a=18,S=44,符合 n≥m,输出 S=44. 答案:B 11.设 F1、F2 是双曲线 C: 2 2 2 2 1 x y a b   (a>0,b>0)的两个焦点,P 是 C 上一点,若 |PF1|+|PF2|=6a,且△PF1F2最小内角的大小为 30°,则双曲线 C的渐近线方程是( ) A.x± 2 y=0 B. 2 x±y=0 C.x±2y=0 D.2x±y=0 解析:设|PF1|>|PF2|,则|PF1|-|PF2|=2a, 又|PF1|+|PF2|=6a,解得|PF1|=4a,|PF2|=2a.则∠PF1F2是△PF1F2的最小内角为 30°, ∴|PF2| 2 =|PF1| 2 +|F1F2| 2 -2|PF1|·|F1F2|cos30°, ∴(2a) 2 =(4a) 2 +(2c) 2 -2×4a×2c× 3 2 , 同时除以 a 2 ,化简 e 2 -23e+3=0,解得 2 2 3 3 3 2e c a b a a a      , , , ∴双曲线 C: 2 2 2 2 1 x y a b   的渐近线方程为 2 b y x x a     ,即 2 x±y=0. 答案:B 12.已知函数 f(x)=ax-a 2 -4(a>0,x∈R),若 p 2 +q 2 =8,则     f q f p 的取值范围是( ) A.(-∞,2- 3 ) B.[2+ 3 ,+∞) C.( 2 23 3 , ) D.[ 2 23 3 , ] 解析:         2 2 44 4 4 f q q a aaq a f p ap a p a a          , 表示点 A(p,q)与 B( 4 4 a a a a  , )连线的斜率. 又 a+ 4 a ≥4,故取点 E(4,4), 当 AB与圆的切线 EC重合时取最小值,可求 kEC=tan15°=2- 3 ,∴则     f q f p 的最小值为 2- 3 ; 当 AB与圆的切线 ED重合时取最大值,可求 kED=tan75°=2+ 3 ,则     f q f p 最大值为 2+ 3 ; 故     f q f p 的取值范围是:[ 2 23 3 , ]. 答案: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3.已知实数 x,y满足 1 0 2 4 0 0 x y x y x             , , , 则 z=x+2y 的最小值为 . 解析:由约束条件 1 0 2 4 0 0 x y x y x             , , , 作出可行域如图, 联立 1 0 2 4 0 x y x y          , , 解得 A(1,2), 化目标函数 z=x+2y为 2 2 x z y    ,由图可知, 当直线 2 2 x z y    ,过 A时,直线在 y轴上的截距最小,z有最小值为 5. 答案:5 14.在△ABC中,角 A、B、C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若 b=1, 2 3 3 c C    , ,则△ABC 的面积为 . 解析:∵b=1, 2 3 3 c C    , , ∴由余弦定理得 c 2 =a 2 +b 2 -2abcosC,即 a 2 +1-2a×( 1 2  )=3,解得 a=1, 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 1 3 sin 2 4 ABC S ab C  . 答案: 3 4 15.已知双曲线 2 2 2 2 1 x y a b   (a>0,b>0)的两条渐近线与抛物线 y 2 =4x的准线分别交于 A,B 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 S△AOB=2 3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e= . 解析: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b y x a   ,当 x=-1 时,y= b a  ,即 A(-1, b a ),B(-1,- b a ), 所以 S△AOB= 1 2 3 1 2 2 b a     ,即 32 b a  ,所以 2 2 1 2 b a  ,即 2 2 2 1 2 c a a   ,所以 2 2 13 c a  .所以 e= 13 . 答案: 13 16.若函数 y=f(x)满足:对于 y=f(x)图象上任意一点 P,在其图象上总存在点 P′,使得 O P O P  =0 成立,称函数 y=f(x)是“特殊对点函数”.给出下列五个函数:①y=x -1 ;② y=e x -2(其中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③y=lnx;④y=sinx+1;⑤ 2 1y x  .其中是“特殊 对点函数”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的序号) 解析:设点 P(x1,f(x1)),点 P′(x2,f(x2)), 由O P O P  =0,得 x1x2+f(x1)f(x2)=0,即O P O P ; 对于①,当 P(1,1)时,满足O P O P 的 P′(-1,1)不在 f(x)的图象上,∴①不是“特 殊对点函数”,如图所示; 对于②,作出函数 y=e x -2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知满足O P O P 的点 P′(x2,f(x2))都在 y=f(x)图象上,∴②是“特殊对点函数”; 对于③,如图所示,当取点 P(1,0)时,满足O P O P 的 P′不在 f(x)的图象上, ∴③不是“特殊对点函数”; 对于④,作出函数 y=sinx+1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 满足O P O P 的点 P′(x2,f(x2))都在 y=f(x)图象上,∴④是“特殊对点函数”; 对于⑤,作出函数 y= 2 1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知,满足O P O P 的点 P′(x2,f(x2)) 都在 y=f(x)图象上,∴⑤是“特殊对点函数”. 综上,正确的命题序号是②④⑤. 答案:②④⑤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 d>0,其前 n项和为 Sn,且 a2+a4=8,a3,a5,a8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令 1 1 n n n b a a    ,求数列{bn}的前 n项和 Tn. 解析:(1)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中项的性质,可得首项、公差的方程组,解 方程,即可得到所求通项公式; (2)求得     1 1 1 1 1 1 2 1 2 n n n b a a n n n n           ,运用分组求和和裂项相消求和, 化简整理即可得到所求和. 答案:(1)因为 a2+a4=8,即 2a3=8,a3=4即 a1+2d=4,① 因为 a3,a5,a8成等比数列,则 a5 2 =a3a8, 即(a1+4d) 2 =(a1+2d)(a1+7d),化简得 a1=2d②, 联立①和②得 a1=2,d=1,所以 an=2+n-1=n+1; (2)因为     1 1 1 1 1 1 2 1 2 n n n b a a n n n n           , 所 以 数 列 {bn} 的 前 n 项 和 Tn= 1 1 1 1 1 1 1 1 1 1 2 3 3 4 1 1 2 2 2 2 4 n n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18.如图,在几何体 ABCDE中,DA⊥平面 EAB,EA⊥AB,CB∥DA,F为 DA上的点,EA=DA=AB=2CB, M是 EC的中点,N为 BE的中点. (1)若 AF=3FD,求证:FN∥平面 MBD; (2)若 EA=2,求三棱锥 M-ABC的体积. 解析:(1)连接 MN,推导出四边形 MNFD为平行四边形,从而 FN∥MD,由此能证明 FN∥平面 MBD. (Ⅱ)连接AN,MN,则AN⊥BE,DA⊥AN,MN∥DA,从而AN⊥面EBC,三棱锥M-ABC的体积VM-ABC=VA-MBC. 答案:(1)连接 MN,∵M,N分别是 EC,BE的中点, ∴MN∥CB,且 1 1 2 4 M N CB D A  ,又 AF=3FD,∴FD= 1 4 DA,∴MN=FD, 又 CB∥DA,∴MN∥DA,即,MN∥FD,∴四边形 MNFD为平行四边形, ∴FN∥MD,又 FN 平面 MBD,MD 平面 MBD,∴FN∥平面 MBD. 答案:(Ⅱ)连接 AN,则 AN⊥BE,DA⊥AN,MN∥DA,∴AN⊥面 EBC,又在△ABC中,AN= 2 , 1 1 1 2 2 2 2 2 2 M BC S      ,∴三棱锥 M-ABC 的体积 VM-ABC=VA-MBC= 21 1 3 2 3 2   . 19.共享单车是指由企业在校园、公交站点、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场所提供的自行车单车 共享服务,由于其依托“互联网+”,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 关注.某部门为了对该城市共享单车加强监管,随机选取了 50人就该城市共享单车的推行情 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将问卷中的这 50 人根据其满意度评分值(百分制)按照[50,60),[60, 70),…,[90,100]分成 5组,请根据下面尚未完成并有局部污损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 直方图(如图所示)解决下列问题: (1)求出 a,b,x,y的值; (2)若在满意度评分值为[80,100]的人中随机抽取 2人进行座谈,求 2人中至少一人来自第 5组的概率. 解析:(1)利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直接求解. (2)第 4组共有 4人,第 5组共有 2人,设第 4组的 4人分别为 a1,a2,a3,a4,第 5组的 2 人分别为 b1,b2,从中任取 2人,利用列举法能求出所抽取 2人中至少一人来自第 5组的概 率. 答案:(1)由题意可知,b= 2 50 =0.04;∴[80,90)内的频数为 2× 0.08 0.04 =4, ∵样本容量 n=50,∴a=50-8-20-4-2=16, 又[60,70)内的频率为 16 0.32 0.32 0.032 50 10 x   , , ∵[90,100]内的频率为 0.04,∴ 0.04 0.004 10 y   . (2)由题意可知,第 4 组共有 4人,第 5组共有 2 人, 设第 4 组的 4 人分别为 a1,a2,a3,a4,第 5 组的 2 人分别为 b1,b2,则从中任取 2 人,所 有基本事件为:(a1,a2)、(a1,a3)、(a1,a4)、(a1,b1)、(a1,b2)、(a2,a3)、(a2,a4)、(a2, b1)、(a2,b2)、(a3,a4)、(a3,b1)、(a3,b2)、(a4,b1)、(a4,b2)、(b1,b2),共 15个. 又至少一人来自第 5 组的基本事件有:(a1,b1)、(a1,b2)、(a4,b1)、(a4,b2)、(b1,b2)、 (a2,b2)、(a3,b1)、(a3,b2)、(a2,b1)共 9个,∴P= 9 3 15 5  . 故所抽取 2人中至少一人来自第 5组的概率为 3 5 . 20.已知椭圆 C: 2 2 2 2 1 x y a b   (a>b>0)的焦距为 2 3 ,且 C 与 y 轴交于 A(0,-1),B(0, 1)两点. (1)求椭圆 C的标准方程; (2)设 P 点是椭圆 C上的一个动点且在 y 轴的右侧,直线 PA,PB与直线 x= 3 交于 M,N两 点.若以 MN为直径的圆与 x轴交于 E,F两点,求 P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意可得,b=1,c=3,再由 a,b,c 的关系,解得 a=2,进而得到椭圆方程; (2)设 P(x0,y0)(0<x0≤2),A(0,-1),B(0,1),求出直线 PA,PB的方程,与直线 x=3的 交点 M,N,可得 MN的中点,圆的方程,令 y=0,求得与 x轴的交点坐标,即可求出范围. 答案:(1)由题意可得,b=1,c= 3 ,∴a 2 =c 2 +b 2 =4,∴椭圆 C的标准方程为 2 2 1 4 x y  . (2)设 P(x0,y0)(0<x0≤2),A(0,-1),B(0,1), ∴ 0 0 1 PA y k x   ,直线 PA的方程为 0 0 1 1 y y x x    , 同理得直线 PB的方程为 0 0 1 1 y y x x    , 直线 PA与直线 x=3的交点为 M(3,  0 0 3 1 1 y x   ), 直 PB与直线 x=3的交点为 N(3,  0 0 3 1 +1 y x  ), 线段 MN的中点(3, 0 0 3 y x ), ∴圆的方程为(x-3) 2 + 2 2 0 0 0 3 3 1 y y x x                , 令 y=0,则(x-3) 2 + 2 2 0 0 0 3 3 1 y x x               , ∵   2 220 0 0 13 6 1 3 4 4 x y x x      , , ∵这个圆与 x轴相交,∵该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则 0 13 6 4 x  >0,又 0<x0≤2,解得 24 13 <x0≤2故 P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 24 13 ,2]. 21.已知函数 g(x)=ax-a-lnx,f(x)=xg(x),且 g(x)≥0. (1)求实数 a的值; (2)证明:存在 x0,f′(x0)=0且 0<x0<1时,f(x)≤f(x0). 解析:(1)由题意知 g(x)的定义域为(0,+∞),g′(x)=a- 1 x ,x>0.由 g(x)≥0且 g(1)=0, 故只需 g′(1)=0.从而 a=1.当 a=1,则 g′(x)=1- 1 x .g(x)在(1,+∞)上单调递增.x=1是 g(x) 的唯一极小值点,由此能求出 a的值. (2)f(x)=x 2 -x-xlnx,f′(x)=2x-2-lnx.设 h(x)=2x-2-lnx,则 h′(x)=2- 1 x .利用导数性质 推导出 x=x0是 f(x)在(0,1)的最大值点,由此能证明存在 x0,f′(x0)=0 且 0<x0<1 时, f(x)≤f(x0). 答案:(1)由题意知 g(x)的定义域为(0,+∞),而对 g(x)求导得 g′(x)=a- 1 x ,x>0. 因为 g(x)≥0且 g(1)=0,故只需 g′(1)=0. 又 g′(1)=a-1,所以 a-1=0,得 a=1. 若 a=1,则 g′(x)=1- 1 x .当 0<x<1时,g′(x)<0,此时 g(x)在(0,1)上单调递减; 当 x>1,g′(x)>0,此时 g(x)在(1,+∞)上单调递增. 所以 x=1是 g(x)的唯一极小值点,故 g(x)≥g(1)=0. 综上,所求 a的值为 1. (2)由(1)知 f(x)=x 2 -x-xlnx,f′(x)=2x-2-lnx. 设 h(x)=2x-2-lnx,则 h′(x)=2- 1 x . 当 x∈(0, 1 2 )时,h′(x)<0;当 x∈( 1 2 ,+∞)时,h′(x)>0, 所以 h(x)在(0, 1 2 )上单调递减,在( 1 2 ,+∞)上单调递增. 又 h(e-2)>0,h( 1 2 )<0,h(1)=0,所以 h(x)在(0, 1 2 )有唯一零点 x0,在[ 1 2 ,+∞)有唯 一零点 1, 且当 x∈(0,x0)时,h(x)>0;当 x∈(x0,1)时,h(x)<0, 因为 f′(x)=h(x),所以 x=x0是 f(x)的唯一极大值点. 即 x=x0是 f(x)在(0,1)的最大值点,所以 f(x)≤f(x0)成立.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曲线 C的参数方程为 4 cos 2 4 sin x a y a     , (a为参数),以 O为极 点,以 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 l的极坐标方程为θ =π 6(ρ ∈R). (1)求曲线 C的极坐标方程; (2)设直线 l与曲线 C 相交于 A,B两点,求|AB|的值. 解析:(1)直接把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进行转化. (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的关系,进一步求出求出弦长. 答案:(1)曲线 C的参数方程为 4 cos 2 4 sin x a y a     , , 得曲线 C的普通方程:x 2 +y 2 -4x-12=0, 所以曲线 C的极坐标方程为:ρ 2 -4ρ cosθ =12. (2)设 A,B两点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 1, 6  ),(ρ 2, 6  ),|AB|=|ρ 1-ρ 2|, 又 A,B在曲线 C上,则ρ 1,ρ 2是ρ 2 -4ρ cosθ -12=0的两根 ∴ρ 1+ρ 2=2 3 ,ρ 1ρ 2=-12,所以:|AB|=|ρ 1-ρ 2|= 2 15. 23.已知函数 f(x)=|x-a|+2|x-1|. (1)当 a=2时,求关于 x的不等式 f(x)>5的解集; (2)若关于 x的不等式 f(x)≤|a-2|有解,求 a的取值范围. 解析:(1)通过对 x取值的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即可求得不等式 f(x)>5的解集; (2)由|x-a|+|x-1|≥|a-1|,可得 f(x)=|x-a|+2|x-1|≥|a-1|+|x-1|≥|a-1|,从而得到 f(x) 的最小值为|a-1|,又|a-1|≤|a-2|,求解即可得实数 a的取值范围. 答案:(1)当 a=2时,不等式为|x-2|+2|x-1|>5, 若 x≤1,则-3x+4>5,即 x< 1 3  , 若 1<x<2,则 x>5,舍去, 若 x≥2,则 3x-4>5,即 x>3, 综上,不等式的解集为(-∞, 1 3  )∪(3,+∞); (2)∵|x-a|+|x-1|≥|a-1|,∴f(x)=|x-a|+2|x-1|≥|a-1|+|x-1|≥|a-1|, 得到 f(x)的最小值为|a-1|, 又|a-1|≤|a-2|,∴a≤ 3 2 .∴a的取值范围为(-∞, 3 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