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文)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中, , , ,则边的值为( )‎ A. B. C. D. ‎ ‎【答案】A ‎【解析】由正弦定理有: ,据此可得: .‎ 本题选择A选项.‎ ‎2.椭圆的焦点在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故选A.‎ ‎【考点】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3.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 A. 1 B. -2 C. -1 D. 2‎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得: ,‎ 则.‎ 本题选择D选项.‎ ‎4.已知为实数,且,则“”是“”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必要非充分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取,满足,但是此时,即充分性不满足,‎ 反之,若,结合,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相加可得: ,即必要性满足,‎ 综上可得:“”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 本题选择C选项.‎ ‎5.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把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的一个值可能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由最小正周期公式可得: ,‎ 函数的解析式为: ,‎ 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函数的解析式: ,‎ 所得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 据此可得: ,‎ 解得: ,‎ 令可得: .‎ 本题选择B选项.‎ ‎6.过原点且倾斜角为60°的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 )‎ A. B. 2 C. D. ‎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得,直线方程为: ,即,‎ 圆的标准方程为: ,‎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 则弦长为: .‎ 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圆的弦长的常用求法 ‎(1)几何法:求圆的半径为r,弦心距为d,弦长为l,则;‎ ‎(2)代数方法: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弦长公式: .‎ ‎7.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且,则( )‎ A. B. 3 C. D. -3‎ ‎【答案】A ‎【解析】不等式即: ,‎ 结合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 据此可得: ,解得: .‎ 本题选择A选项.‎ ‎8.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是椭圆上一点,是 的中点,若,则的长等于(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圆锥曲线定义和平面几何知识。由得=2,所以=8-2=6。‎ ‎9.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值为( )‎ A. B. C. D. 1‎ ‎【答案】C ‎【解析】由程序框图得第一次运行,‎ 第二次运行x=1, ,‎ 第三次运行, ,此时,满足条件|y−x|<1终止运行,输出.‎ 本题选择C选项.‎ 点睛:(1)解决程序框图问题要注意的三个常用变量 ‎①计数变量:用来记录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如i=i+1.‎ ‎②累加变量:用来计算数据之和,如S=S+i;‎ ‎③累乘变量: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如p=p×i.‎ ‎(2)使用循环结构寻数时,要明确数字的结构特征,决定循环的终止条件与数的结构特征的关系及循环次数.尤其是统计数时,注意要统计的数的出现次数与循环次数的区别.‎ ‎10.设双曲线的虚轴长为2,焦距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 ‎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得,双曲线中,虚轴: ,焦距: ,‎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 本题选择D选项.‎ ‎11.过椭圆, 的左焦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 为右焦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 ‎【答案】C ‎【解析】由题意知点P的坐标为或,‎ ‎∵∠F1PF2=60°,∴,‎ 即.‎ ‎∴,‎ 解得: 或 (舍去).‎ 本题选择C选项.‎ 点睛:椭圆的离心率是椭圆最重要的几何性质,求椭圆的离心率(‎ 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 ‎①求出a,c,代入公式;‎ ‎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a,b,c的齐次式,结合b2=a2-c2转化为a,c的齐次式,然后等式(不等式)两边分别除以a或a2转化为关于e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e(e的取值范围).‎ ‎12.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则实数的值是( )‎ A. 2 B. 0 C. 1 D. -2‎ ‎【答案】A ‎【解析】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如图,‎ 显然当x=2, 时,‎ 目标函数t=x−2y取得最大值,‎ 即,‎ 解得:a=2‎ 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由于约束条件中存在参数,所以可行域无法确定,此时一般是依据所提供的可行域的面积或目标函数的最值,来确定含有参数的某不等式所表示的坐标系中的某区域,从而确定参数的值 二、填空题 ‎13.在中,若,则角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 且,‎ 据此可得,‎ 整理可得: ,则.‎ ‎14.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若前项和为20,则项数为__________.‎ ‎【答案】440‎ ‎【解析】由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 则: ,‎ 结合前n项和的结果有: ,解得: .‎ 点睛: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15.在锐角中,若,则的范围 .‎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由正弦定理可知,而在锐角中,, ,所以,从而有,因此答案为.‎ ‎【考点】正弦定理与倍角公式 ‎16.已知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7,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 ‎【答案】7‎ ‎【解析】试题分析: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及其内部,其中,,‎ 将直线进行平移,并观察其在轴上的截距变化 当直线经过点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 所以 所以 因为,,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7‎ ‎【考点】1.线性规划;2.基本不等式 ‎ ‎【方法点睛】基本不等式具有将“和式”转化为“积式”和将“积式”转化为“和式”的放缩功能,因此可以用在一些不等式的证明中,还可以用于求代数式的最值或取值范围.如果条件等式中,同时含有两个变量的和与积的形式,就可以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对两个正数的和与积进行转化,然后通过解不等式进行求解.‎ 三、解答题 ‎17.已知命题不等式的解集为;命题在区间上是增函数.若命题“”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得: ; ,结合题意有为假命题,且假命题,则.‎ 试题解析:‎ ‎; ‎ 由题知命题“或”为假命题,即为假命题,且假命题.‎ 所以: .‎ ‎18.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已知.‎ ‎(Ⅰ)求的值;‎ ‎(Ⅱ)若,且,求的值.‎ ‎【答案】(Ⅰ) ;(Ⅱ) 或.‎ ‎【解析】试题分析:‎ ‎(Ⅰ)利用二倍角公式可得: ,结合为锐角可得;‎ ‎(Ⅱ)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得: ①‎ 结合余弦定理有②‎ 据此得到关于实数a,b的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可得或.‎ 试题解析:‎ ‎(Ⅰ)∵‎ ‎∴‎ 又∵,∴为钝角, 为锐角 ‎∴‎ ‎(Ⅱ)∵,∴由正弦定理得: ①‎ 又由余弦定理得: 即②‎ ‎∴由①、②得 ‎∵,∴, ‎ ‎∴可解得或 ‎∴所求的值为或 ‎19.如图,已知矩形,过作平面,再过作于点,过作于点.‎ ‎(Ⅰ)求证: .‎ ‎(Ⅱ)若平面交于点,求证: .‎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需经过多次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的转化:由平面,得,再得平面,即得,可得平面,即得,因此平面,即得结论(2)本题仍需经过多次线面垂直与线线垂直的转化:由平面,得,再得平面,即得,可得平面,即得结论 试题解析:(Ⅰ)∵在矩形中,‎ ‎∴,‎ ‎∵平面,‎ ‎∴,‎ ‎∵点,‎ ‎、平面,‎ ‎∴平面,‎ ‎∴,‎ 又∵,‎ 点,‎ ‎、平面,‎ ‎∴平面,‎ ‎∴,‎ 又∵,‎ 点,‎ ‎、平面,‎ ‎∴平面,‎ ‎∴.‎ ‎(Ⅱ)∵在矩形中,‎ ‎∴,‎ ‎∵平面,‎ ‎∴,‎ ‎∵点,‎ ‎、平面,‎ ‎∴平面,‎ ‎∴,‎ 又∵平面,‎ ‎∴,‎ ‎∵点,‎ ‎、平面,‎ ‎∴平面,‎ ‎∴.‎ 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20.已知满足约束条件 ‎(1)求的取值范围. ‎ ‎(2)若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求的值;‎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 ‎(1)目标函数可看作区域内的点与连线的斜率,结合可行域可得 ‎(2)直线平行于边界直线,即直线平行于直线时,线段上的任意一点均使取得最大值.据此解方程可得.‎ 试题解析:‎ ‎(1),可看作区域内的点与连线的斜率,‎ 由图可知, ,即 ‎(2)一般情况下,当取得最大值时,直线所经过的点都是唯一的,但若直线平行于边界直线,即直线平行于直线时,线段上的任意一点均使取得最大值.‎ 此时满足条件的点即最优解有无数个.‎ 又,∴,‎ ‎∴.‎ 点睛:(1)本题是线性规划的综合应用,考查的是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的求法.‎ ‎(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给目标函数赋于一定的几何意义.‎ ‎21.已知函数 ‎(1)若是的极值点,求在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2)若在上是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 ;(2) .‎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意可得,则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导函数研究函数的最值可得, ‎ ‎(2)原问题等价于在上恒成立,据此可得.‎ 试题解析:‎ ‎(1)由题知: ,得.‎ 所以 令,得或(舍去),‎ 又, , ,‎ 所以, ‎ ‎(2)可知: 在上恒成立,‎ 即在上恒成立,‎ 所以 ‎22.已知椭圆, 的离心率为,直线与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斜率存在时)与椭圆交于两点,设为椭圆与轴负半轴的交点,且,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 ‎(1)由题意求得,则椭圆的方程为 ‎(2)分类讨论,当时, ,当时, ,据此可得.‎ 试题解析:‎ ‎(1)由题意可得: ,解得: ,‎ 据此可得,椭圆的方程为 ‎(2)时, ‎ 时, , ①,‎ 取中点, ‎ 由得②‎ 由①②可得∴‎ 综上,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