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1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阆中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一、单选题 1.=(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利用诱导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中的诱导公式的应用,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 ) A.8 B.10 C.12 D.1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假设公差为,依题意可得.所以.故选C.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3.若向量=(2,3),=(4,7),则=( ) A.(-2,-4) B.(2,4) C.(6,10) D.(-6,-10) 【答案】A 【解析】分析:利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进行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 .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 4.已知等差数列中,,( ) A. B. C. D.0 【答案】B 【解析】,∴ ∴ 故选:B 5.在中,, 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设三角形三边为3.5.7,所以最大角满足 【考点】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6.在下列向量组中,可以把向量=(3,2)表示出来的是( ) A.=(0,0),=(1,2) B.=(-1,2),=(5,-2) C.=(3,5),=(6,10) D.=(2,-3),=(-2,3) 【答案】B 【解析】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计算判别即可. 【详解】 根据, 选项A:(3,2)=λ(0,0)+μ(1,2),则 3=μ,2=2μ,无解,故选项A不能; 选项B:(3,2)=λ(﹣1,2)+μ(5,﹣2),则3=﹣λ+5μ,2=2λ﹣2μ,解得,λ=2,μ=1,故选项B能. 选项C:(3,2)=λ(3,5)+μ(6,10),则3=3λ+6μ,2=5λ+10μ,无解,故选项C不能. 选项D:(3,2)=λ(2,﹣3)+μ(﹣2,3),则3=2λ﹣2μ,2=﹣3λ+3μ,无解,故选项D不能.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根据 列出方程解方程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7.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已知等式左边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化简求出cos2θ﹣sin2θ的值,所求式子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整理后将cos2θ﹣sin2θ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 解:∵cos2θ=cos2θ﹣sin2θ, ∴sin4θ﹣cos4θ=(sin2θ+cos2θ)(sin2θ﹣cos2θ)=﹣(cos2θ﹣sin2θ).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二倍角的余弦函数公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熟练掌握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8.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一点,若= , 则O点是△ABC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答案】C 【解析】作BD∥OC,CD∥OB,连结OD,OD与BC相交于G,可得,又,从而可得,即AG是BC边上的中线,同理可证BO,CO的延长线也为△ABC的中线,即O为三角形ABC的重心. 【详解】 解:作BD∥OC,CD∥OB,连结OD,OD与BC相交于G,则BG=CG,(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 又∵,可得:, ∴, ∴A,O,G在一条直线上,可得AG是BC边上的中线, 同理:BO,CO的延长线也为△ABC的中线. ∴O为三角形ABC的重心.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以及向量的基本运算,同时考查了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属于中档题. 9.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且=1,那么=( ) A.1 B.9 C.10 D.55 【答案】A 【解析】a10=S10-S9=(S1+S9)-S9=S1=a1=1,故选A. 10.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则角B的值为( ) A. B. C.或 D.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变形为为或 【考点】余弦定理 11.函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A.-3,1 B.-2,2 C.-3, D.-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当时,;当时,,故选C. 【考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应用. 12.已知函数,将的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再把所得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则的值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得.由已知可得, 故的最小正周期.由,知这两个值恰好一个为最小值-3,另一个为最大值1,故,当k=1时,. 故选:B 二、填空题 13.已知,则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所以, 【考点】二倍角的正弦公式 14.在等差数列{}中,已知=16,则该数列前11项和=___________ 【答案】88 【解析】试题分析:∵,∴. 【考点】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15.已知, 是夹角为的两个单位向量,=-2,=k+,若 ·=0,则实数k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因为为两个夹角为的单位向量,, 所以即为 16.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 而把 … 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如图,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①;②;③;④中符合这一规律的等式是________.(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 【答案】①③④ 【解析】通过已知的等式,找出规律,判断①②③④是否满足规律即可. 【详解】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如下规律等式 4=1+3, 9=3+6, 16=6+10, 25=10+15, 36=15+21 49=21+28 64=28+36, 81=36+45,.. 故答案为①③④ 【点睛】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是:(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达的一般性命题(猜想). 三、解答题 17.已知. (Ⅰ)求的值 ; (Ⅱ)求的值. 【答案】(Ⅰ)(Ⅱ) 【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展开,代入已知条件即可求出(Ⅱ)由求出,利用二倍角公式可得的值 试题解析:(1)4分 (2)① 8分 又② 由①②得12分 14分 【考点】1.同角间的三角函数;2.两角和差的正切;3.二倍角公式 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 ,=(sin x,cos x), x∈ . (1)若⊥,求tan x的值; (2)若与的夹角为,求x的值. 【答案】(1)1;(2)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察的是两向量的垂直问题,若两向量垂直,则数量积为0,,则,结合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即可求出的值。 (2)本题考察的向量的数量积的问题,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为,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求出的值。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知∵,∴ 由数量积坐标公式得∴,∴ (Ⅱ)∵与的夹角为 ,∴ 又∵,∴ ∴,即.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19.数列满足: . (1)令,求证:数列为等差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答案】(1)见解析;(2) 【解析】(1)把已知数列递推式两边同时除以n(n+1),可得数列{}是以1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结合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1)由已知可得, 即, 所以是以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知,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式,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 20.设向量=(sin x,sin x),=(cos x,sin x), (1)若||=||,求x的值; (2)设函数f(x)=·,求f(x)的最大值. 【答案】(1);(2). 【解析】(1)直接化简得到,解方程即得x的值.(2)先求出f(x)=,再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和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求出函数的最大值. 【详解】 (1)由得 , 又因为所以.又所以 (2)函数 因为所以,故,, 即的最大值为 【点睛】 (1)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考查向量的模的计算,意在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2) 对于复合函数的问题自然是利用复合函数的性质解答,求复合函数的最值,一般从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入手,结合三角函数的图像一步一步地推出函数的最值. 21.已知△ABC的三边a,b,c所对的角分别为A,B,C,且a∶b∶c=7∶5∶3. (1)求cos A的值; (2)若△ABC的面积为45,求△ABC外接圆半径R的大小.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设,, ,即可求出的值;(2)先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的值,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值,进而利用正弦定理即可得△外接圆半径. 试题解析:(1)解:因为, 所以可设,, , 2分 由余弦定理得, 3分 . 4分 (2)由(1)知,, 因为是△的内角, 所以 . 6分 由(1)知,, 因为△的面积为,所以, 8分 即, 解得. 10分 由正弦定理,即, 11分 解得. 所以△外接圆半径的大小为. 12分 【考点】1、余弦定理;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4、正弦定理. 2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4,=-5.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 ,求的值和的表达式. 【答案】(Ⅰ);(Ⅱ),. 【解析】试题分析:(Ⅰ)先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到和的值,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求解;(Ⅱ)由可知此数列中的数有正有负,所以要想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就要进行分类讨论. 先求得的值,然后分和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得时的的表达式,再根据时,求解时的的表达式,最后结果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试题解析:(Ⅰ)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 解得, 3分 则,. 5分 (Ⅱ)当时,; 当时,. 7分 则 . 9分 当时, ; 当时,. 即 . 13分 【考点】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