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卷·2018届广西柳州市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摸底联考数学(文)(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卷·2018届广西柳州市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摸底联考数学(文)(解析版)

广西柳州市 2018 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摸底联考 数学(文)试题 第Ⅰ卷(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答案】D 2. 已知复数 满足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的虚部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 得 ,所以复数 的虚部是 ,故选 B 3. 如图是调査某地区男女中学生喜欢理科的等高条形阴影部分 表示喜欢理科的百分比,从 图可以看出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性别与喜欢理科有关 ②女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为 ③男生不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 ④男生不軎欢理科的比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由图知女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为 ,男生不軎欢理科的比为 ,因此性别与喜 欢理科有关,选 C. 4. 已知 ,则 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故选 B 5. 若变量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4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画出可行域如下: 联立 ,可得交点(2,-1),如图所示,当 经过点(2,-1)时,z 最大为 3.故选 C. 点睛:线性规划的实质是把代数问题几何化,即数形结合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一、准确 无误地作出可行域;二、画标准函数所对应的直线时,要注意与约束条件中的直线的斜率进 行比较,避免出错;三、一般情况下,目标函数的最大或最小会在可行域的端点或边界上取 得. 6. 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家庭年收入与年支出的关系,随机调查了该社区 5 户家庭,得到如 图统计数据表: 收入 (万元) 8.3 8.5 9.9 11.4 11.9 支出 (万元) 6.3 7.4 8.1 8.5 9.7 据上表得回归直线方程 ,其中 ,据此估计,该社区一户收 入为 15 万元家庭的年支出为( ) A. 11.4 万元 B. 11.8 万元 C. 12.0 万元 D. 12.2 万元 【答案】B 【解析】根据表格可求出, ,又因为 ,代入回归直线方程可求出 ,即可得到回归直线方程,当 15 时, 。 故选 B 7. 函数 在 上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 为奇函数,故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故排除 C, 当 时, ,故排除 D, 当 时, ,故排除 B,故选 A 8. 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设输出数据构成的集合为 ,从集合 中任取一个元素 ,则 函数 是增函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程序框图可知:初始条件 1. 是,所以 ,从而 2. 是,所以 ,从而 3. 是,所以 ,从而 4. 是,所以 ,从而 5. 是,所以 ,从而 6. 是,所以 ,从而 7. 是,所以 ,从而 8. 否.从而集合 ;而函数 是增函数必须且只需 ,故所求概率 ,故选 C. 考点:1.程序框图;2.概率. 9. 过半径为 2 的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 体积的比为( ) A. B. C. D. 【答案】A 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体积的比为 选 A. 10. 空间中,设 表示不同的直线, 表示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则 B. 若 ,则 C. 若 ,则 D. 若 ,则 【答案】B 【解析】A 项,若 ,过正方体同一顶点的三个平面分别为 ,则 ,故 A 项不合题意; B 项,若 ,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则 ,故 B 项符合题 意; C 项,若 ,由同时垂直于一个平面的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直线在平面 内或平行可知,直线 m 在平面 内或平行,故 C 项不合题意; D 项,若 ,由同时垂直于一条直线的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可以是直线在平面 内或平行可知,直线 m 在平面 内或平行,故 D 项不合题意. 故选 B. 11. 过双曲线 的右焦点 作圆 的切线 (切点为 ),交 轴于点 .若 为线段 的中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 2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且 ,∴ , ∴ ,∴ ,即 ,∴ ,故选 A.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12. 已知函数 ,直线过点 且与曲线 相切,则切点的横坐标为 ( ) A. 1 B. C. 2 D. 【答案】A 【解析】设切点 , 令 ,选 A. 点睛: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题,主要是利用导数、切点坐标、切线斜率之间的关系来进行 转化.以平行、垂直直线斜率间的关系为载体求参数的值,则要求掌握平行、垂直与斜率之 间的关系,进而和导数联系起来求解. 第Ⅱ卷(共 90 分) 二、填空题(每题 5 分,满分 20 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平面向量 与 的夹角为 , ,则 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略 14. 已知焦点在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为 6,若该椭圆的离 心率为,则椭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设知 , ,所以椭圆方程为 15. 在锐角 中,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若 ,则角 等于 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 , 正弦定理,可得: , , 16. 已知函数 对任意 都有 ,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且 ,则 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所以 的图象关于点 对称, 即函数 为奇函数,由 得 ,所以 因此 点睛:(1)运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时,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函数相关性质本身的含义及其应 用方向. (2)在研究函数性质特别是奇偶性、周期、对称性、单调性、最值、零点时,要注意用好其 与条件的相互关系,结合特征进行等价转化研究.如奇偶性可实现自变量正负转化,周期可 实现自变量大小转化,单调性可实现去 ,即将函数值的大小转化自变量大小关系, 对称 性可得到两个对称的自变量所对应函数值关系.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 算步骤.) 17. 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点 均在函数 的图象上. (1)求证:数列 为等差数列; (2)设 是数列 的前 项和,求 . 【答案】(1)见解析;(2) . 【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出 ,然后利用 时, 代入求解,最后验证 首项即可; (2)将 进行裂项,即 ,然后进行求和,消去一些项即可求出数 列 的前 n 项和. 试题解析:(1)依题意, ,即 , 时, 当 时, 符合上式, 所以 . 又 ∵ , ∴ 是一个以 1 为首项,6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知, , 故 . 18. 在三棱锥 中, 和 是边长为 的等边三角形, , 分别是 的中点. (1)求证: 平面 ; (2)求证: 平面 ; (3)求三棱锥 的体积.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 【解析】试题分析:(1)欲证 OD∥平面 PAC,根据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 OD 与平面 PAC 内一直线平行,而 OD∥PA,PA ⊂ 平面 PAC,OD⊄平面 PAC,满足定理条件;(2) 欲证平面 PAB⊥平面 ABC,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在平面 PAB 内一直线与平面 ABC 垂 直,而根据题意可得 PO⊥平面 ABC; (3)根据 OP 垂直平面 ABC 得到 OP 为三棱锥 P-ABC 的高,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可求出三 棱锥 P-ABC 的体积.又因为 D 为 PB 中点,所以高是 PO 的一半. 试题解析:(1)∵ 分别为 的中点, ∴ . 又 平面 , 平面 , ∴ 平面 . (2)连接 ,∵ 为 中点, , ∴ . 同理, . 又 , ∴ , ∴ . ∴ . ∵ , ∴ 平面 . (3)由(2)可知 平面 , ∴ 为三棱锥 的高,且 . ∴ . 19. 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全部参加了体育科目的达标测试,现从中随机抽取 40 名学生的测试 成绩,整理数据并按分数段 进行 分组,假设同一组中的每个数据可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替,则得到体育成绩的折线图如图. (1)体育成绩大于或等于 70 分的学生常被称为“体育良好”.已知该校高一年级有 1000 名学生,试估计高一年级中“体育良好”的学生人数; (2)为分析学生平时的体育活动情况,现从体育成绩在 和 的样本学生中 随机抽取 2 人,求在抽取的 2 名学生中,至少有 1 人体育成绩在 的概率. 【答案】(1)750 人.(2) . 【解析】试题分析:(1)由折线图知,样本中体育成绩大于或等于 70 分的学生有 ,所以“体育良好”的学生人数大约为 (2)体育成绩 在 和 的样本学生共有 5 人,利用枚举法可得从这两组学生中随机抽取 2 人, 所有可能的结果为 10 种,其中体育成绩在皆在 有 3 种,即至少有 1 人体育成绩在 有 7 种,因此根据古典概型概率计算方法得概率为 试题解析:(1)由折线图知,样本中体育成绩大于或等于 70 分的学生有 30 人,所以该校高 一年级学生中,“体育良好”的学生人数大约为 人. (2)设“至少有 1 人体育成绩 在 为事件 ,记体育成绩 在 的学生为 , 体育成绩在 的学生为 ,则从这两组学生中随机抽取 2 人,所有可能的结果 如下: 共 10 种, 而事件 所包含的结果有 共 7 种,因此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 考点:古典概型概率 【方法点睛】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数的探求方法 (1)列举法. (2)树状图法:适合于较为复杂的问题中的基本事件的探求.对于基本事件有“有序”与“无序” 区别的题目,常采用树状图法. (3)列表法:适用于多元素基本事件的求解问题,通过列表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抽象的题 目具体化. (4)排列组合法:适用于限制条件较多且元素数目较多的题目. 20. 已知抛物线 的顶点在原点,焦点在 轴上,且抛物线上有一点 到焦点的距离为 5. (1)求该抛物线 的方程; (2)已知抛物线上一点 ,过点 作抛物线的两条弦 和 ,且 ,判断 直线 是否过定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求出抛物线的焦点坐标,结合题意列关于 p 的等式求 p,则抛物线方 程可求; (2)由(1)求出M的坐标,设出直线DE的方程 ,联立直线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化为 关于 y 的一元二次方程后 D,E 两点纵坐标的和与积,利用 得到 t 与 m 的关系, 进一步得到 DE 方程,由直线系方程可得直线 DE 所过定点. 试题解析: (1)由题意设抛物线方程为 , 其准线方程为 , ∵ 到焦点的距离等于 到其准线的距离, ∴ ,∴ . ∴抛物线 的方程为 . (2)由(1)可得点 ,可得直线 的斜率不为 0, 设直线 的方程为: , 联立 ,得 , 则 ①. 设 ,则 . ∵ 即 ,得: , ∴ ,即 或 , 代人①式检验均满足 , ∴直线 的方程为: 或 . ∴直线过定点 (定点 不满足题意,故舍去). 点睛:抛物线的定义是解决抛物线问题的基础,它能将两种距离(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 离、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进行等量转化.如果问题中涉及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又 能与距离联系起来,那么用抛物线定义就能解决问题.因此,涉及抛物线的焦半径、焦点弦 问题,可以优先考虑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转化为点到准线的距离,这样就可以使问题简单化. 21. 已知函数 在 处取得极小值. (1)求实数 的值; (2)当 时,求证 . 【答案】(1) .(2)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求出 的导数, ,可得 a 的值; (2)求出 的解析式,令 ,求得导数,令 ,进而得到 的单调性,即有 的最小值,即可得证. 试题解析: (1)因为 , 所以 , 因为函数 在 处取得极小值, 所以 ,即 , 所以 , 所以 , 当 时, ,当 时,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所以 在 处取得极小值,符合题意. 所以 . (2)由(1)知 ,∴ . 令 ,即 . ,由 得 . 由 得 ,由 得 , 所以 在 上单调递减,在 上单调递增, ∴所以 在 上最小值为 . 于是在 上,都有 . ∴ 得证. 请考生在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22.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为参数).以坐标原点 为 极点,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并取相同的单位长度,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 (1)把曲线 的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若曲线 , 相交于 两点, 的中点为 ,过点 做曲线 的垂线交曲线 于 两点,求 . 【答案】(1) , .(2)16 【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代入消元法将曲线 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利用 将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先联立 与 方 程,根据韦达定理以及中点坐标公式求 ,设直线 EF 参数方程,与 方程联立,利用韦达定理 以及参数几何意义得 . 试题解析:(1)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其中为参数),消去参数可得 . 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展开为 ,化为 .. (2)设 ,且中点为 , 联立 , 解得 , ∴ . ∴ . 线段 的中垂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代入 ,可得 , ∴ , ∴ . 点睛: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标准形式的应用 过点 M0(x0,y0),倾斜角为α的直线 l 的参数方程是 .(t 是参数,t 可正、 可负、可为 0) 若 M1,M2 是 l 上的两点,其对应参数分别为 t1,t2,则 (1)M1,M2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x0+t1cos α,y0+t1sin α),(x0+t2cos α,y0+t2sin α). (2)|M1M2|=|t1-t2|. (3)若线段 M1M2 的中点 M 所对应的参数为 t,则 t= ,中点 M 到定点 M0 的距离|MM0| =|t|= . (4)若 M0 为线段 M1M2 的中点,则 t1+t2=0. 23.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 (1)解关于 的不等式 ; (2)若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解析】试题分析:(1)两边平方去掉绝对值,可得不等式解集(2)先确定函数 单调性,再根据单调性化简 得 ,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得 ,即得实数 的取值范 围. 试题解析:(1) 可化为 , ∴ , ∴ . ∴不等式的解集为 . (2)∵ 在 上单调递増,又 , , ∴只需要 , 化简为 , ∴ ,解得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