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文卷·2018届广东省清远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11)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三中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数学(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 选择题(60分,每题5分)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 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2.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若m⊥n,n∥α,则m⊥α B.若m∥β,β⊥α则m⊥α C.若m⊥β,n⊥β,n⊥α则m⊥α D.若m⊥n,n⊥β,β⊥α,则m⊥α 3、已知直线与平行, 则的值是( ). A.或 B.或 C.或 D.或 4.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数据的平均数 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40.6,1.1 B.48.8,4.4 C. 81.2,44.4 D.78.8,75.6 5、设,则( ). A.3 B.2 C.1 D.﹣1 6.已知两圆的圆心距= 3 ,两圆的半径分别为方程的两根,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 相交 B . 相离 C . 相切 D. 内含 7. 右图给出的是计算的值的一个流程图,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B. C. D. 8.对于直线,和平面,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 A.如果、是异面直线,那么∥ B.如果与相交,那么、是异面直线 C.如果∥,、共面,那么∥ D.如果∥,∥,、共面,那么∥ 9. 定义行列式运算=a1a4﹣a2a3.将函数f(x)=的图象 向左平移n(n>0)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为偶函数,则n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0.曲线与直线y=k(x-2)+4有两个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11.某一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 是( ). A. 13π B. 16π C. 25π D. 27π 12.已知,若P点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的最大值等于( ). A.13 B. 15 C.19 D.21 一、 填空题(20分,每题5分) 13.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直线m ,平面平面=直线n ,则m与n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_______ 15.执行如图3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________ 第15题 第14题 16. 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P为BC的中点,Q为线段上的动点,过点A,P,Q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S.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写出所有 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当时,S为四边形 ②当时,S为等腰梯形 ③当时,S与的交点R满足 ④当时,S为六边形 ⑤当时,S的面积为 一、 解答题(70分) 17.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侧棱PD=a,PA=PC=a,(1)求证:PD⊥平面ABCD; (2)求证:平面PAC⊥平面PBD; 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 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平面PCD; (2)平面BEF⊥平面PAD. 19.如图,三棱锥 A-BCD中,AB⊥平面BCD,CD⊥BD . (1) 求证:CD⊥平面ABD; (2)若AB=BD=CD=1,M为AD中点,求三棱锥A-MBC的体积. 20.如图,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 (1) 求证:DE∥平面A1CB; (2) 求证:A1F⊥BE; (3) 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 21如图,为多面体,平面与平面垂直,点在线段上,△,△,△,△都是正三角形。 (Ⅰ)证明直线∥; (Ⅱ)求棱锥—的体积。 22.设函数. (1)当(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时,求的最小值; (2) 讨论函数零点的个数; (3)若对任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数学(文)答案 一、1-12:CCCAB DDCBD CA 二、 13.平行 14. 56 15. 9 16. ①②③⑤ 三、 17. 解:[解析] (1)∵PD=a,DC=a,PC=a, ∴PC2=PD2+DC2, ∴PD⊥DC. 同理可证PD⊥AD,又AD∩DC=D, ∴PD⊥平面ABCD. (2)由(1)知PD⊥平面ABCD, ∴PD⊥AC,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又BD∩PD=D, ∴AC⊥平面PDB. 同时,AC⊂平面PAC, ∴平面PAC⊥平面PBD. 18. 证明:(1)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 又因为EF不在平面PCD中,PD?平面PCD 所以直线EF∥平面PCD. (2)连接BD.因为AB=AD,∠BAD=60°. 所以△ABD为正三角形.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 又因为BF⊂平面EB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19. 解:(1)∵AB⊥平面BCD,CD⊂平面BCD, ∴AB⊥CD. 又∵CD⊥BD,AB∩BD=B, AB⊂平面ABD,BD⊂平面ABD, ∴CD⊥平面ABD. (2)法一:由AB⊥平面BCD,得AB⊥BD, ∵AB=BD=1,∴S△ABD=. ∵M是AD的中点, ∴S△ABM=S△ABD=. 由(1)知,CD⊥平面ABD, ∴三棱锥C-ABM的高h=CD=1, 因此三棱锥A-MBC的体积 VA-MBC=VC-ABM=S△ABM·h=. 法二:由AB⊥平面BCD知,平面ABD⊥平面BCD,又平面 ABD∩平面BCD=BD,如图,过点M作MN⊥BD交BD于点N,则MN⊥平面BCD,且MN=AB=,又CD⊥BD,BD=CD=1, ∴S△BCD=. ∴三棱锥A-MBC的体积 VA-MBC=VA-BCD-VM-BCD =AB·S△BCD-MN·S△BCD =. 20. 解:(1)证明:因为D,E分别为AC,AB的中点, 所以DE∥BC. 又因为DE⊄平面A1CB, 所以DE∥平面A1CB. (2)证明:由已知得AC⊥BC且DE∥BC, 所以DE⊥AC. 所以DE⊥A1D,DE⊥CD.所以DE⊥平面A1DC. 而A1F⊂平面A1DC,所以DE⊥A1F. 又因为A1F⊥CD, 所以A1F⊥平面BCDE.所以A1F⊥BE. (3)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理由如下: 如图,分别取A1C,A1B的中点P,Q,则PQ∥BC. 又因为DE∥BC,所以DE∥PQ. 所以平面DEQ即为平面DEP. 由(2)知,DE⊥平面A1DC,所以DE⊥A1C. 又因为P是等腰三角形DA1C底边A1C的中点, 所以A1C⊥DP.所以A1C⊥平面DEP.从而A1C⊥平面DEQ. 故线段A1B上存在点Q,使得A1C⊥平面DEQ. 21.(1)取中点,连,都是正三角形,则;取中点,连,都是正三角形。 则,,∴平面平面. 四点共面,∴. (2)由(1)知,又平面与平面垂直,平面 . 22. (1)由题设,当时, 易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减; 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取得极小值 的极小值为2 (2)函数 令,得 设 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此时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是的唯一极值点,且是极大值点,因此x=1也是的最大值点, 的最大值为 又,结合y=的图像(如图),可知 ① 当时,函数无零点; ②当时,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③当时,函数有两个零点; ④时,函数有且只有一个零点;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无零点;当或时,函数有且仅有一个零点;当时,函数有两个零点. (2) 对任意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 设,在上单调递减 在恒成立 恒成立 (对,仅在时成立),的取值范围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