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一模数学文
2017 年广东省茂名市高考一模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P={x∈N|1≤x≤10},集合 Q={x∈R|x2-x-6<0},则 P∩Q 等于( ) A.{1,2,3} B.{1,2} C.[1,2] D.[1,3) 解析:P={x∈N|1≤x≤10}={1,2,3,4,5,6,7,8,9,10}, Q={x∈R|-2<x<3}, 则 P∩Q={1,2}. 答案:B. 2 已知 a 是实数, 1 ai i 是纯虚数,则 a=( ) A.1 B.-1 C. 2 D.- 2 解析:由 1 11 1 1 1 2 2 a i ia i a a ii i i = = 是纯虚数, 则 1=02 a 且 1 02 a ,故 a=1. 答案:A. 3.函数 11ln 22y x x x =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1 e ,1) B.(1,2) C.(2,e) D.(e,3) 解析:∵函数 (x>0), ∴ 2 11102y xx > , ∴函数 在定义域(0,+∞)上是单调增函数; 又 x=2 时, 1 1 1 1ln 2 2 2 ln 2 02 2 2 2y < , x=e 时, 1 1 1 1ln 2 2 022y e e eee > , 因此函数 11ln 22y x x x = 的零点在(2,e)内. 答案:C. 4.在{1,3,5}和{2,4}两个集合中各取一个数组成一个两位数,则这个数能被 4 整除的概率 是( ) A. 1 3 B. 1 2 C. 1 6 D. 1 4 解析:符合条件的所有两位数为: 12,14,21,41,32,34,23,43,52,54,25,45 共 12 个, 能被 4 整除的数为 12,32,52 共 3 个, 所求概率 31 12 4p= = . 答案:D. 5.对于向量 abc、、和实数λ,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若 0ab,则 a =0 或b =0 B.若 0a ,则λ=0 或 0a C.若 22 ab ,则 =ab或 -ab D.若 a b a c ,则bc 解析: ab 时也有 ,A 不正确; B 正确; 设 =(2,2), 1 )7(b= , ,此时 ,但 或 不成立,C 错误; ∵ 得不到 ,如 为零向量或 与 、c 垂直时,D 错误. 答案:B. 6.已知△ABC 的面积为 3 ,且∠C=30°,BC= 23,则 AB 等于( ) A.1 B. 3 C.2 D. 23 解析:由题意得, 1 1 1sin223223ABCS AC BC C AC = = , 解得 AC=2, 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C = 34 12 2 2 2 3 42 = , 所以 AB=2. 答案:C. 7.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 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长五尺,一头粗,一头 细,在粗的一端截下 1 尺,重 4 斤;在细的一端截下 1 尺,重 2 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 斤?”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问第二尺与第四尺的重量之和 为( ) A.6 斤 B.9 斤 C.9.5 斤 D.12 斤 解析:依题意,金箠由粗到细各尺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设首项 a1=4,则 a5=2, 由等差数列性质得 a2+a4=a1+a5=6, 所以第二尺与第四尺的重量之和为 6 斤. 答案:A. 8.已知函数 ( 3)3cosf x x = (ω>0)和 g(x)=2sin(2x+φ)+1 的图象的对称轴完全相同, 若 x∈[0, 3 ],则 f(x)的取值范围是( ) A.[-3,3] B.[ 3 2 ,3] C.[-3, 33 2 ] D.[-3, 3 2 ] 解析:因为函数 f(x)和 g(x)的图象的对称轴完全相同,故 f(x)和 g(x)的周期相同,所以ω=2, 所以 ( 3)3cosf x x = , 由 x∈[0, 3 ],得 [2 3 ]3x , ,根据余弦函数的单调性,当 2x+ =π, 即 x= 时,f (x)min=-3, 当 2 33x = ,即 x=0 时,f (x)max= 3 2 , 所以 f(x)的取值范围是[-3, ]. 答案:D. 9.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 31 32 ,则输入的 a 为( ) A.3 B.4 C.5 D.6 解析:由程序框图知:算法的功能是求 12 1 1 1 2 2 2nS 的值, ∵ 11122 1 3111 2 321 2 n n S .∴n=5, ∴跳出循环的 n 值为 5, ∴判断框的条件为 n<5.即 a=5. 答案:C. 1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表面积为62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4π B.2π C.11 3 D.3π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从左到右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三棱锥、圆柱、半球. 表面积为 216 2 2 2 2 2 22 r r r r r ,解得 r=1. ∴该几何体的体积 2 2 3122333V r r r r r . 答案:D. 11.已知 F1,F2 分别是双曲线 22 221yx ab = (a,b>0)的两个焦点,过其中一个焦点与双曲线的 一条渐近线平行的直线交双曲线另一条渐近线于点M,若点M 在以线段 F1F2为直径的圆内,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1,2) B.(2,+∞) C.(1, 2 ) D.( 2 ,+∞) 解析:如图,不妨设 F1(0,c),F2(0,-c),则过 F1 与渐近线 ayxb = 平行的直线为 ay x cb = , 联立 ay x cb ayxb = =- 解得 2 2 bcx a cy = = 即 2()2 bc cM a , 因 M 在以线段 F1F2 为直径的圆 x2+y2=c2 内, 故 22 2 22 bc c ca < ,化简得 b2<3a2, 即 c2-a2<3a2,解得 2c a < ,又双曲线离心率 1ce a = > ,所以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1, 2). 答案:A. 12.已知 f(x)=|x·ex|,又 g(x)=f2(x)+tf(x)(t∈R),若满足 g(x)=-1 的 x 有四个,则 t 的取值范围 为( ) A.(-∞, 2 1e e ) B.( 2 1e e ,+∞) C.( 2 1e e ,-2) D.(2, 2 1e e ) 解析:g(x)=-1 的 x 有四个, ∴f2(x)+tf(x)-1=0 有 4 个根, f(x)=|x·ex|的图象如图: 在 x<0 时,有最大值 f(-1)= 1 e , 故要使有四个解,则 f2(x)+tf(x)-1=0 一根在(0, 1 e )中间,一根在( 1 e ,+∞), ∴y( 1 e )<0, ∴ 2 1110tee< , ∴ 2 111t ee < , ∴ 211eteee < . 答案: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设 x,y 满足约束条件 0 20 1 x xy xy ,则 z=2x+y 的最大值是______.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做直线 L:2x+y=0,然后把直线 L 向可行域平移,结合图象可知当直线 z=2x+y 过点 A 时,z 最大 由 1 20 xy xy = = 可得 A(2,1) 即当 x=2,y=1 时,zmax=5. 答案:5 14.若α∈(0,π),且 sin2α+2cos2α=2,则 tanα=______. 解析:∵sin2α+2cos2α=2, ∴由二倍角公式得 2sinαcosα+2(1-2sin2α)=2, 即 (cosα-2sinα)sinα=0, ∵α∈(0,π),∴sinα≠0,cosα-2sinα=0,故 sin 1tan cos 2 = = . 答案: 1 2 . 15.已知直线 x-2y+2=0 与圆 C 相切,圆 C 与 x 轴交于两点 A (-1,0)、B (3,0),则圆 C 的方程 为______. 解析:∵圆 C 与 x 轴交于两点 A(-1,0)、B(3,0), ∴由垂径定理得圆心在 x=1 这条直线上. 设圆心坐标为 C(1,b),圆半径为 r,则 C 到切线 x-2y+2=0 的距离等于 r=|CA|, ∴ 221 2 2 2 5 b b = ,即 b2+12b+11=0,解得 b=-1 或 b=-11. ∴圆 C 的方程为(x-1)2+(y+1)2=5 或(x-1)2+(y+11)2=125. 答案:(x-1)2+(y+1)2=5 或(x-1)2+(y+11)2=125 16.过球 O 表面上一点 A 引三条长度相等的弦 AB,AC,AD,且两两夹角都为 60°,若球半 径为 R,则△BCD 的面积为______. 解析:法 1,由条件 A-BCD 是正四面体,△BCD 是正三角形,A,B,C,D 为球上四点, 将正三棱锥 A-BCD 补充成一个正方体 AGBH-FDEC 如图, 则正三棱锥 A-BCD 和正方体 AGBH-FDEC 有共同的外接球,△BCD 的边长就是正方体面的对 角线, 设正方体 AGBH-FDEC 的棱长为 a,则正方体外接球半径 R 满足: a2+a2+a2=(2R)2,解得 224 3aR= ,所以 2 2 2 28 3BC a a R= , △BCD 的面积 221 1 8 3 2 3sin 602 2 3 2 3S BC BD R R = = = . 法 2,由条件 A-BCD 是正四面体,△BCD 是正三角形,A,B,C,D 为球上四点, 球心 O 在正四面体中心如图 5,设 BC=a,CD 的中点, 为 E,O1 为过点 B,C,D 截面圆圆心,则截面圆半径 1 2 2 3 3 3 3 2 3r O B BE a a= = = = , 正四面体 A-BCD 的高 2 2 1 36 33AO a a a = = . ∴截面 BCD 与球心的距离 d=OO1= 6 3 aR ,在 Rt△BOO1 中, 22 236 33a R a R = ,解得 26 3aR= . ∴△BCD 的面积为 S= 2 21 1 2 6 3 2 3sin 602 2 3 2 3BC BD R R = = . 答案: 223 3 R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70 分.其中 17 至 21 题为必做题,22、23 题为选做题.解 答过程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在等差数列{an}中,a2=4,前 4 项之和为 18.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设 22an nbn = ,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Tn. 解析:(Ⅰ)利用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出首项与公差,即可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求解即可. 答案:(Ⅰ)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 由已知得 1 1 4 434 182 ad ad = = 解得 1 3 1 a d = = . 所以 an=n+2. (Ⅱ)由(Ⅰ)可得 bn=n·2n, ∴Tn=b1+b2+b3+…+bn=1×2+2×22+3×23+…+n×2n① 2Tn=1×22+2×23+3×24+…+(n-1)×2n+n×2n+1② ①-②得:-Tn=2+22+23+…+2n-n×2n+1 1 1122 2 1 2 212 n nn nT n n = = ∴ 11 2 2n nTn = 18.如图 1,在边长为 23的正方形 ABCD 中,E、O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沿 EO 将矩形 ABOE 折起使得∠BOC=120°,如图 2,点 G 在 BC 上,BG=2GC,M、N 分别为 AB、EG 中点. (Ⅰ)求证:OE⊥MN; (Ⅱ)求点 M 到平面 OEG 的距离. 解析:(Ⅰ)取 OG 的中点的 H,连结 HN,HB,证明 1 2HN OE= ,推出四边形 MNHB 为平行 四边形,得到 MN∥BH,证明 OE⊥平面 OBC,然后推出 OE⊥MN. (Ⅱ)说明点 M 到平面 OEG 的距离为点 B 到平面 OEG 的距离,在三角形 OBC 中,推出∠ OBG=30°,在△OBC 中,求出 BG=2,求出 OG,然后求解点 B 到平面 OEG 的距离. 答案:(Ⅰ)如图,取 OG 的中点的 H,连结 HN,HB, 由 N 为 EG 中点,得△GOE 中位线 HN∥OE,且 1 2HN OE= , 又 BM∥OE,M 为且 AB 中点,故 11 22BM AB OE= = , ∴HN∥BM,且 HN=BM∴四边形 MNHB 为平行四边形, ∴MN∥BH. 在正方形 ABCD 中,E、O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 ∴ OE OB OE OC OB OC O = 得 OE⊥平面 OBC, 又 BH 平面 OBC,∴OE⊥BH,∴OE⊥MN. (Ⅱ)解:∵在边长为 23的正方形 ABCD 中,E、O 分别为 AD、BC 的中点 ∴AB∥OE,又 OE 平面 OEG,AB平面 OEG,∴AB∥平面 OEG, ∴点 M 到平面 OEG 的距离为点 B 到平面 OEG 的距离. 在三角形 OBC 中,OB=OC= 3 ,∠BOC=120°,∴∠OBG=30°, 在△O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BC=3,又 BG=2GC,∴BG=2, 同法由余弦定理得 OG=1, ∴OB2+OG2=BG2,即 OB⊥OG. 由(Ⅰ)知 OE⊥平面 OBC,又 OB?平面 OBC,∴OE⊥OB, 又 OE∩OG=O,∴BO⊥平面 OEG, ∴点 B 到平面 OEG 的距离为 BO= 3 . 即点 M 到平面 OEG 的距离为 3 . 19.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成为必要,工人知识要更新,学习培训必不可少,现某工厂有 工人 1000 名,其中 250 名工人参加过短期培训(称为 A 类工人),另外 750 名工人参加过长 期培训(称为 B 类工人),从该工厂的工人中共抽查了 100 名工人,调查他们的生产能力(此处 生产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数)得到 A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茎叶图(图 1),B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 频率分布直方图(图 2). (Ⅰ)问 A 类、B 类工人各抽查了多少工人,并求出直方图中的 x; (Ⅱ)求 A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中位数,并估计 B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 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Ⅲ)若规定生产能力在[130,150]内为能力优秀,由以上统计数据在答题卡上完成下面的 2× 2 列联表,并判断是否可以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 0.1%的前提下,认为生产能力与培训时间长 短有关. 能力与培训时间列联表 短期培训 长期培训 合计 能力优秀 能力不优秀 合计 参考数据: P(K2≥k)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参考公式: 2 2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其中 n=a+b+c+d. 解析:(Ⅰ)由茎叶图知 A 类工人中抽查人数为 25 名,B 类工人中应抽查 100-25=75,由频率 分布直方图求出 x; (Ⅱ)由茎叶图知 A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中位数为 122,由(Ⅰ)及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 B 类工 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 (Ⅲ)求出 K2,与临界值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Ⅰ)由茎叶图知 A 类工人中抽查人数为 25 名, ∴B 类工人中应抽查 100-25=75(名).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 (0.008+0.02+0.048+x)×10=1,得 x=0.024. (Ⅱ)由茎叶图知 A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中位数为 122 由(Ⅰ)及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 B 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为 x B=115×0.008×10+125× 0.020×10+135×0.048×10+145×0.024×10=133.8 (Ⅲ)由(Ⅰ)及所给数据得能力与培训的 2×2 列联表, 短期培训 长期培训 合计 能力优秀 8 54 62 能力不优秀 17 21 38 合计 25 75 100 由上表得 22100 8 21 17 54 100 750 12.733 10.82825 75 38 62 25 75 38 62 ()k = = > 因此,可以在犯错误概率不超过 0.1%的前提下,认为生产能力与培训时间长短有关. 20.已知定点 Q( 3 ,0),P 为圆 N: 2 2 43 2xy= 上任意一点,线段 QP 的垂直平分 线交 NP 于点 M. (Ⅰ)当 P 点在圆周上运动时,求点 M (x,y)的轨迹 C 的方程; (Ⅱ)若直线 l 与曲线 C 交于 A、B 两点,且 0OA OB = ,求证:直线 l 与某个定圆 E 相切,并 求出定圆 E 的方程. 解析:(Ⅰ)求出圆 N 的圆心坐标为 N(- 3 ,0),半径为 26,|MP|=|MQ|,得到 |MN|+|MQ|=|MN|+|MP|=|NP|= 26>|NQ|,利用椭圆的定义,求解点 M 的轨迹 C 的方 程. (Ⅱ)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l 为 y=kx+m,A(x1,y1),B(x2,y2),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 程,得 2226xy y kx m = = 消去 y,通过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利用判别式以及韦达定理, 通过 ,求解即可,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为 x=m,验证求解即可. 答案:(Ⅰ)依题意可得:圆 N 的圆心坐标为 N(- ,0),半径为 ,|MP|=|MQ|, 则|MN|+|MQ|=|MN|+|MP|=|NP|= >|NQ| 根据椭圆的定义,点 M 的轨迹是以 N、Q 为焦点,长轴长为 的椭圆, 即 2a= 26,2c= 23,∴ 22 3b a c= . 所以点 M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22 163 xy = . (Ⅱ)当直线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 l 为 y=kx+m,A(x1,y1),B(x2,y2),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 程, 得 2226xy y kx m = = 消去 y 并整理得(1+2k2)x2+4kmx+2m2-6=0. 因为直线与椭圆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 △=16k2m2-4(1+2k2)(2m2-6)>0,化简得:m2<6k2+3① 由韦达定理得: 12 2 4 12 kmxx k -= , 2 12 2 26 12 mxx k = . ∴ 22 1 2 1 2 2 6 12 mky y kx m kx m k = = . ∵ 0OA OB = ,∴x1x2+y1y2=0,即 2 2 2 22 2 6 6 01 2 1 2 m m k kk , 整理得 m2=2k2+2 满足①式,∴ 2 2 1 m k = ,即原点到直线 l 为的距离是 2 , ∴直线 l 与圆 x2+y2=2 相切.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为 x=m,与椭圆 C 交点为 2266 22 mmA m B m , , , ∵ ,∴ 2 2 3 0 22 mmm = = . 此时直线为 2x = ,显然也与圆 x2+y2=2 相切. 综上,直线 l 与定圆 E:x2+y2=2 相切. 21.已知函数 1 afx x = (a∈R). (Ⅰ)当 a=0 时,求曲线 f (x)在 x=1 处的切线方程; (Ⅱ)设函数 h(x)=alnx-x-f(x),求函数 h (x)的极值; (Ⅲ)若 g(x)=alnx-x 在[1,e](e=2.718 28…)上存在一点 x0,使得 g(x0)≥f(x0)成立,求 a 的取值 范围. 解析:(Ⅰ)求出函数的导数,计算 f(1),f′(1),求出切线方程即可; (Ⅱ)求出 h(x)的导数,通过讨论 a 的范围,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求出函数的极值即可; (Ⅲ)问题转化为函数 1ln ah x a x x x = 在[1,e]上,有 h(x)max≥0,通过讨论 a 的范围, 得到函数的单调性,从而求出 a 的范围即可. 答案:(Ⅰ)当 a=0 时, 1fx x ,f (1)=1,则切点为(1,1), ∵ 2 1fx x= ,∴切线的斜率为 k=f'(1)=-1, ∴曲线 f(x)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 y-1=-(x-1),即 x+y-2=0 (Ⅱ)依题意 1ln ah x a x x x = ,定义域为(0,+∞), ∴ 2 2 2 2 11111 x x ax ax aaahx x x x x = = = , ①当 a+1>0,即 a>-1 时,令 h'(x)>0,∵x>0,∴0<x<1+a, 此时,h(x)在区间(0,a+1)上单调递增, 令 h'(x)<0,得 x>1+a. 此时,h(x)在区间(a+1,+∞)上单调递减. ②当 a+1≤0,即 a≤-1 时,h'(x)<0 恒成立,h(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 综上,当 a>-1 时,h(x)在 x=1+a 处取得极大值 h(1+a)=aln(1+a)-a-2,无极小值; 当 a≤-1 时,h(x)在区间(0,+∞)上无极值. (Ⅲ)依题意知,在[1,e]上存在一点 x0,使得 g(x0)≥f(x0)成立, 即在[1,e]上存在一点 x0,使得 h(x0)≥0, 故函数 在[1,e]上,有 h(x)max≥0. 由(Ⅱ)可知,①当 a+1≥e,即 a≥e-1 时,h(x)在[1,e]上单调递增, ∴ max 1 0ah x h e a e e = = ,∴ 2 1 1 ea e , ∵ 2 1 11 e ee > ,∴ . ②当 0<a+1≤1,或 a≤-1,即 a≤0 时,h(x)在[1,e]上单调递减, ∴h(x)max=h(1)=-1-1-a≥0,∴a≤-2. ③当 1<a+1<e,即 0<a<e-1 时, 由(Ⅱ)可知,h(x)在 x=1+a 处取得极大值也是区间(0,+∞)上的最大值, 即 h(x)max=h(1+a)=aln(1+a)-a-2=a[ln(1+a)-1]-2, ∵0<ln(a+1)<1,∴h(1+a)<0 在[1,e]上恒成立, 此时不存在 x0 使 h(x0)≥0 成立. 综上可得,所求 a 的取值范围是 或 a≤-2. 请考生在第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 4-4:坐 标系与参数方程] 22.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 C1 的参数方程为 2 5 cos 2sin x y = = (α为参数).在以坐标原点为 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 C2:ρ2+4ρcosθ?2ρsinθ+4=0. (Ⅰ)写出曲线 C1,C2 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 C1 的左焦点且倾斜角为 4 的直线 l 交曲线 C2 于 A,B 两点,求|AB|. 解析:(Ⅰ)消去参数及利亚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方法,写出曲线 C1,C2 的普通方程; (Ⅱ)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24 2 2 2 xt yt = = (t 为参数),将其代入曲线 C2 整理可得: 2 3 2 4 0tt= ,利用参数的几何运用求|AB|. 答案:(Ⅰ) 2 2 222 5 cos cos sin 12252sin xyx y = = = = 即 C1 的普通方程为 22 120 4 xy = . ∵ρ2=x2+y2,x=ρcosθ,y=ρsinθ,C2 可化为 x2+y2+4x-2y+4=0, 即(x+2)2+(y-1)2=1. (Ⅱ)曲线 C1 左焦点为(-4,0), 直线 l 的倾斜角为α= 4 ,sinα=cosα= 2 2 . 所以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t 为参数), 将其代入曲线 C2 整理可得: , 所以 2 3 2 4 4 2 0 = > . 设 A,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t1,t2,则 t1+t2=32,t1t2=4. 所以 22 1 2 1 2 1 24 3 2 4 4 2AB t t t t t t = = = = .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已知函数 f(x)=|2x-a|+|2x+3|,g(x)=|x-1|+2. (Ⅰ)若 a=1,解不等式 f(x)<6; (Ⅱ)若对任意 x1∈R,都有 x2∈R,使得 f(x1)=g(x2)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通过讨论 x 的范围,得到关于 x 的不等式组,解出即可; (Ⅱ)问题转化为{y|y=f(x)} {y|y=g(x)},分别求出 f(x),g(x)的最小值,得到关于 a 的不等式, 解出即可. 答案:(Ⅰ)当 a=1 时,f(x)<6,即|2x-1|+|2x+3|<6, 即 3 2 1 2 2 3 6 x xx < 或 31 22 2 3 1 2 6 x xx < < < 或 1 2 2 1 2 3 6 x xx < , ∴ 32 2x < 或 31 22x < < 或 1 12 x < , ∴-2<x<1, 所以不等式 f(x)<6 的解集为{x|-2<x<1}. (Ⅱ)对任意 x1∈R,都有 x2∈R,使得 f(x1)=g(x2)成立, 则有{y|y=f(x)} {y|y=g(x)}, 又 f(x)=|2x-a|+|2x+3|≥|(2x-a)-(2x+3)|=|a+3|, g(x)=|x-1|+2≥2,从而|a+3|≥2, 解得 a≤-5 或 a≥-1, 故 a∈(-∞,-5]∪[-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