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莘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
莘庄中学 2019 学年第一学期 9 月考高一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 1.集合 , ,若 ,则实数 m=______. 【答案】 或 【解析】 【分析】 根据 ,可得 ,得到 ,即可求解. 【详解】由 ,可得 ,所以 ,即 , 解得 或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表示,以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 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已知全集 U=R,集合 ,则 =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得集合 ,再根据集合补集的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集合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运算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准确求解集合 是解答的关键,着 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3.满足 的集合 M 有___________个. 【答案】4 【解析】 【分析】 由集合 ,根据集合并集的运算,列举出所有的可能,即可得到答案. { }2= 1,2, 3 1A m m− − {1,3}B = {1,3}A B = 1− 4 {1,3}A B = 3 A∈ 2 3 1 3m m− − = {1,3}A B = 3 A∈ 2 3 1 3m m− − = 2 3 4 0m m− − = 1m = − 4m = 1M= | 01x x < + UC M { | 1}x x ≥ − { | 1}M x x= < − 1={ | 0} { | 1}1M x x xx < = < −+ { | 1}UC M x x= ≥ − M { } { }, , , ,M a b a b c d∪ = { } { }, , , ,M a b a b c d∪ = 【详解】由题意,集合满足 , 则集合 可能为 ,共有 4 种可能,故答案为 4 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并集运算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集合的并集运算,合理 列举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命题“ ”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 【答案】若 ,或 ,则 【解析】 【分析】 根据否命题的定义,条件和结论同时否定得到的新命题为原命题的否命题,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根据否命题的概念,可得命题“若 ,且 ,则 ”的否命题 是“若 ,或 ,则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种命题的概念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否命题的定义是解答的 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5.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 R,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由不等式 的解集为 R,只需 ,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不等式 的解集为 R,只需 , 解得 ,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其中解答中熟记一元二次函数的性 质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已知不等式 的解集是 ,则不等式 的解集 { } { }, , , ,M a b a b c d∪ = M { , },{ , , },{ , , },{ , , , }c d a c d b c d a b c d 0 0, 0x y xy> > >若 且 则 0x ≤ 0y ≤ 0xy ≤ 0x > 0y > 0xy > 0x ≤ 0y ≤ 0xy ≤ 23 0x x m− + > 1( , )12 +∞ 23 0x x m− + > ∆ < 0 23 0x x m− + > 2( 1) 4 3 0m∆ = − − × < 1 12m > m 1( , )12 +∞ 2 5 0ax x b− + > { }| 3 2x x− < < − 2 5 0bx x a− + > 是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 的解集是 ,求得 的值,从而求解不等式 的解集,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因为不等式 的解集是 , 可得 ,解得 , 所以不等式 为 , 即 ,解得 , 即不等式 的解集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其中解答中根据三个二次式之间的关键, 求得 的值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7.设集合 , ,若 ,则实数 t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出关于 的不等式,得到集合 ,再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实数 t 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题意,集合 , 又由 ,且 ,所以 ,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以及集合的运算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正确 求解集合 ,熟记集合的运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 1( , )2 3 − − 2 5 0ax x b− + > { }| 3 2x x− < < − ,a b 2 5 0bx x a− + > 2 5 0ax x b− + > { }| 3 2x x− < < − 53 ( 2) ( 3) ( 2) a b a − + − = − × − = 1, 6a b= − = − 2 5 0bx x a− + > 26 5 1 0x x− − − > 26 5 1 (3 1)(2 1) 0x x x x+ + = + + < 1 1 2 3x− < < − 2 5 0bx x a− + > 1 1( , )2 3 − − ,a b { }| 2 3A x x= − ≤ { }|B x x t= < A B⊆ (5, )+∞ A A { }| 2 3 { | 1 5}A x x x x= − ≤ = − ≤ ≤ { }|B x x t= < A B⊆ 5t > t (5, )+∞ A 8.已知集合 , , ,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 x 的区间为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得集合 , ,进而得到则 和 , 即可求解. 【 详 解 】 由 题 意 , 集 合 , , 则 ,则 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 的区间为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运算,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正确求解集 合 ,以及熟练应用集合的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9.已知集合 , ,则 =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得集合 , ,再根据集合的交集的运算,即可求解. . { }2| 2 0M x x x= − ≤ 3| 01 xN x x + = < − U R= ( 3,0)− { }| 0 2M x x= ≤ ≤ { }| 3 1N x x= − < < M N∩ ( )NC M N { } { }2| 2 0 | 0 2M x x x x x= − ≤ = ≤ ≤ { }3| 0 | 3 11 xN x x xx + = < = − < < − { }| 0 1M N x x= ≤ < { }) |( 3 0N xC M N x−= < < x ( 3,0)− ,M N { }2| 1,M y y x x R= = − ∈ { }2| 4N x y x= = − M N∩ { | 1 2}x x− ≤ ≤ { | 1}M y y= ≥ − { | 2 2}N x x= − ≤ ≤ 【 详 解 】 由 集 合 , , 则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运算,其中解答中正确求解集合 ,熟记集合的运算方法是 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0.已知 , ,若“ ”是“ ”的 充分条件,则实数 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求得集合 ,根据 是 的充分条件,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集合 , 又由 ,所以方程 的两个根分别为 , 要使得 ,则 , 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以及充分条件的判定及应用, 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1.已知集合 中的所有元素之和为 2,则实数 a 的取值集 合为______. 【答案】 或 【解析】 【分析】 { }2| 1, { | 1}M y y x x R y y= = − ∈ = ≥ − { }2| 4 { | 2 2}N x y x x x= = − = − ≤ ≤ { | 1 2}M N x x∩ = − ≤ ≤ ,M N 2| 01 xA x x − = < + ( )( ){ }| 0B x x a x b= − − < 1a = − A B φ∩ = ( , 1]−∞ − { | 1 2}A x x= − < < 1a = − A B φ∩ = 2| 0 { | 1 2}1 xA x x xx − = < = − < < + 1a = − ( )( ) 0x a x b− − = 1,b− A B φ∩ = 1b ≤ − b ( , 1]−∞ − ( )( )2{x | x 2 x 2x a 0,x R}− − + = ∈ {a | a 0= a 1}> 推导出 的解为 或无解,由此能求出实数 a 的取值集合. 【详解】 集合 中 所有元素之和为 2,已经确定 2 是 其中的元素, 的解为 或无解, 或 , 解得 . 实数 a 的取值集合为 或 . 故答案为: 或 . 【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取值集合的求法,考查集合定义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是基础题. 12.若规定集合 的子集 为 M 的 第 k 个子集,其中 ,则 M 的第二十五个子集是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定义将 25 表示成 的形式,由新定义求出 的第 25 个子集,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集合 的第 25 个子集,且 , 又 , 所以集合 的第 25 个子集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子集与真子集,以及集合中新定义的应用,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 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二、选择题. 13.已知 ,若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 的 2x 2x a 0− + = x 0= ( )( )2{x | x 2 x 2x a 0,x R}− − + = ∈ 2x 2x a 0∴ − + = x 0= a 0∴ = 4 4a 0= − < a 1> ∴ {a | a 0= a 1}> {a | a 0= a 1}> { }( )* 1 2, , nM a a a n N= ∈, { }( ) 1 2 *, , ki i iN a a a k N= ∈, 1 2 11 12 2 2 kii ik −− −= + + + 1 4 5{ , , }a a a 2n M M 1 2 11 12 2 2 mii ik −− −= + + + 0 3 4 1 1 4 1 5 125 2 2 2 2 2 2− − −= + + = + + M 1 4 5{ , , }a a a , ,a b c∈R a b>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每一个选项进行证明,或找反例进行排除. 【详解】解:选项 A:取 ,此时满足条件 ,则 ,显然 ,所以选项 A 错误; 选项 B:取 ,此时满足条件 ,则 ,显然 ,所以选项 B 错误; 选项 C: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 选项 C 正确; 选项 D:取 ,当 ,则 ,所以 ,所以选项 D 错误; 故本题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熟知不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已知集合 S={ }中的三个元素可构成 ABC 的三条边长,那么 ABC 一定不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 形 【答案】D 【解析】 【详解】因为集合 中的元素是 的三边长, 由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知 互不相等, 所以 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 D. 【 1 1 a b < 2 2a b> 2 21 1 a b c c >+ + a c b c> 1, 1a b= = − a b> ,1 11 1a b = = − 1 1 a b > 1, 1a b= = − a b> 2 21, 1a b= = 2 2a b= 2c 1 1+ ≥ 2 10 1 c 1 < ≤ + a b> 2 21 1 a b c c >+ + 0c = a b> | | , | |a c 0 b c 0= = | | | |a c b c= 15.唐代诗人杜牧的七绝唐诗中有两句诗为:“今来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莱不成仙。”其中后 一句中“成仙”是“到蓬莱”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因为:不到蓬莱→不成仙,∴成仙→到蓬莱,“成仙”是“到蓬莱”的充分条件,选 A. 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 则 ”、“若 则 ” 真假.并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 ⇒ ”为真,则 是 的充分条件. 2.等价法:利用 ⇒ 与非 ⇒非 , ⇒ 与非 ⇒非 , ⇔ 与非 ⇔非 的等价关系, 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集合法:若 ⊆ ,则 是 的充分条件或 是 的必要条件;若 = ,则 是 的 充要条件. 16.已知非空集合 M 满足:对任意 ,总有 ,且 ,若 ,则满足条件的 M 的个数是( ) A. 11 B. 12 C. 15 D. 16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可得集合 是集合 的非空子集,且 不同时出现,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由题意,可得集合 是集合 的非空子集,共有 个, 且 不能同时出现,同时出现共有 4 个, 所以满足题意的集合 的个数为 11 个,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以及集合的子集个数的判定及应用,着重考查 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的p q q p p q p q p q q p q p p q p q q p A B A B B A A B A B x M∈ 2x M∉ x M∉ { }0,1,2,3,4,5M ⊆ M { }2,3,4,5 2,4 M { }2,3,4,5 42 1 15− = 2,4 M 三、解答题。 17.已知集合 A={-4,2a-1,a2},B={a-5,1-a,9},分别求适合下列条件的 a 的值. (1)9∈(A∩B);(2){9}=A∩B. 【答案】(1) 或 ;(2) . 【解析】 【分析】 (1)根据交集的定义分类讨论 9 对应的元素,并检验是否满足题意.(2)根据交集的定义分 类讨论 9 对应的元素,并检验是否满足题意. 【详解】(1)∵9∈A∩B 且 9∈B,∴9∈A. ∴2a-1=9 或 a2=9.∴a=5 或 a=±3. 而当 a=3 时,a-5=1-a=-2,故舍去. ∴a=5 或 a=-3. (2)∵{9}=A∩B,∴9∈A∩B. ∴a=5 或 a=-3. 而当 a=5 时,A={-4,9,25},B={0,-4,9}, 此时 A∩B={-4,9}≠{9},故 a=5 舍去. ∴a=-3. 【点睛】9∈A∩B 与{9}=A∩B 意义不同,9∈A∩B 说明 9 是 A 与 B 的一个公共元素,但 A 与 B 允许有其他公共元素.而{9}=A∩B 说明 A 与 B 的公共元素有且只有一个 9. 18.已知集合 , (1)当 时,求集合 ; (2)若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解析】 【分析】 (1)求出集合 ,当 时,求出集合 ,利用集合交集的定义,即可求解; (2)根据 ,可得 ,利用集合的关系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解. 5a = 3a = − 3a = − { }| 1 1A x x= − ≤ { }2 2| 4 3 0, 0B x x ax a a= − + ≤ ≥ 1a = A B∩ A B B∩ = { |1 2}x x≤ ≤ 2[0, ]3 A 1a = B A B B= B A⊆ 【详解】(1)由题意, ,解得 ,即集合 , 当 时,集合 , 所以 ; (2)由题意,不等式 , 因为 ,解得 ,即集合 , 又因为 ,可得 , 可得 ,解得 ,即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包含关系的应用,以及集合的交集的运算,其中解答中正确 求解集合 ,合理、准确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9.行驶中的汽车,在刹车时由于惯性作用,要继续往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这段距离叫 做刹车距离,在某种路面上,某种型号的汽车的刹车距离 s(m)与汽车的车速 v(m/s)满足 下列关系: (n 为常数,且 ),做了两次刹车实验,发现实验数据如图所 示其中 (1)求出 n 的值; (2)要使刹车距离不超过 12.6 米,则行驶的最大速度应为多少? 【答案】(1)6; (2)行驶的最大速度应为每小时 千米. 【解析】 【分析】 1 1x − ≤ 0 2x≤ ≤ { }|0 2A x x= ≤ ≤ 1a = { }2| 4 3 0 { |1 3}B x x x x x= − + ≤ = ≤ ≤ { |1 2}A B x x= ≤ ≤ 2 2 ( )( 3 )4 3 0x a x ax ax a = − −− + ≤ 0a ≥ 3a x a≤ ≤ { }| 3B x a x a= ≤ ≤ A B B= B A⊆ 0 3 2 a a ≥ ≤ 20 3a≤ ≤ a 2[0, ]3 ,A B 2 100 400 nv vs = + n N∈ 1 2 6 8 14 17 s s < < < < 60 (1)根据 ,将不等式代入关系式 ,即可求解; (2)利用要使得刹车距离不超过 米,得出 ,解不等式,即可求得结论. 【详解】由题意,汽车 刹车距离 s(m)与汽车的车速 v(m/s)满足下列关系 ( 为常数,且 ),且 ,即 , 解得 ,又由 ,所以 . (2)由(1)可得 , 要使得刹车距离不超过 米,即 ,即 , 即 ,解得 , 所以行驶的最大速度应为每小时 千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其中解答中认真审 题,结合实际问题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 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20.对于函数 与 ,记集合 ; (1)设 , ,求 . (2)设 , ,若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3)设 .如果 求实数 b 的取值 范围. 【答案】(1) 或 ; (2) ; (3) . 【解析】 的 1 26 8,14 17s s< < < < 2 100 400 nv vs = + 12.6 12.6s ≤ 2 100 400 nv vs = + n n N∈ 1 2 6 8 14 17 s s < < < < 40 16006 8100 400 70 490014 17100 400 n n < + < < + < 5 10 5 95 2 14 n n < < < < n N∈ 6n = 2 26 3 100 400 50 400 v v v vs = + = + 12.6 12.6s ≤ 23 12.650 400 v v+ ≤ 2 24 5040 ( 84)( 60) 0v v v v+ − = + − ≤ 0 60v≤ ≤ 60 ( )f x ( )g x ( ) ( ){ }|f gD x f x g x> = > ( ) 2f x x= − ( ) 1g x = f gD > ( ) 2 1f x ax ax= + + ( ) 2g x x x= + f gD R> = ( ) ( ) ( )1 21, , 01 x bf x x b f x h xx −= − + = =− 1 2 ,f h f hD D R> >∪ = { | 3x x > 1}x < [1,5) ( ,2)−∞ 【分析】 (1)由题意,得到不等式 ,即可求解; (2)由 ,得出不等式 在 上恒成立,利用二次函数的性 质,分类讨论,即可求解; ③由 ,求得 ,又由 ,可得 ,分类讨论,使得 ,即可求解. 【详解】(1)由题意,函数 , , 令 ,即 或 ,解得 或 所以 或 . (2)由题意,函数 , , 又由 ,即不等式 的解集为 , 即 在 上恒成立, ①当 时,即 时,不等式为 在 上恒成立; ②当 时,则满足 且 ,解得 , 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③由题意,函数 , 由 ,可得 ,解得 , 又由 ,可得 , ①当 时,不等式 的解集为 ,要使得 , 则满足 ,即 ,所以此时 ; ②当 时,不等式 的解集为 或 ,要使得 , 则满足 ,即 ,所以此时 ; ③当 时,不等式 的解集为 或 ,要使得 , 则满足 恒成立,所以此时 , 2 1x − > f gD R> = 2( 1 ) ( 1) 1 0a x a x− + − + > R 1( ) ( )f x h x> 1x b> − 2 ( ) ( )f x h x> 01 x b x − >− 1 2f h f hD D R> >∪ = ( ) 2f x x= − ( ) 1g x = 2 1x − > 2 1x − > 2 1x − < − 3x > 1x < { | 3f gD x x> = > 1}x < ( ) 2 1f x ax ax= + + ( ) 2g x x x= + f gD R> = 2 21ax ax x x+ + > + R 2( 1) ( 1) 1 0a x a x− + − + > R 1 0a − = 1a = 1 0> R 1 0a − ≠ 1 0a − > 2( 1) 4( 1) 0a a∆ = − − − < 1 5a< < a [1,5) ( ) ( ) ( )1 21, , 01 x bf x x b f x h xx −= − + = =− 1( ) ( )f x h x> 1 0x b− + > 1x b> − 2 ( ) ( )f x h x> 01 x b x − >− 1b = 01 x b x − >− { | 1}x x ≠ 1 2f h f hD D R> >∪ = 1 1b − < 2b < 1b = 1b > 01 x b x − >− { | 1x x < }x b> 1 2f h f hD D R> >∪ = 1 1b − < 2b < 1 2b< < 1b< 01 x b x − >− { |x x b< 1}x > 1 2f h f hD D R> >∪ = 1b b− < 1b< 综上所述,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新定义的应用,绝对值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利 用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属于中档试题. 21.已知集合 集合 ,集合 ,且集合 D 满 足 . (1)求实数 a 的值. (2)对集合 ,其中 ,定义由 中的元素构 成两个相应的集合: , , 其中 是有序实数对,集合 S 和 T 中的元素个数分别为 和 ,若对任意的 ,总有 ,则称集合 具有性质 P. ①请检验集合 是否具有性质 P,并对其中具有性质 P 的集合,写出相应的集合 S 和 T. ②试判断 m 和 n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答案】(1) ; (2)①见解析;②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由 , ,得到 ,代入方程,求得 或 ,检验即可 求解实数 的值; (2)①由(1)求得 , ,检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②根据 不相等,所以 与 的个数相同,即可得出结论 . 【详解】(1)由题意,集合 ,集合 , 因为 ,可得 , 即 是方程 的一个根, b ( ,2)−∞ 2 2{ | 19 0}D x x ax a= − + − = { }1,2,3B = { }0,1,2C = ,D B D C∩ ≠ ∅ ∩ = ∅ { }( )1 2, , 2kA a a a k= ≥, ( )1,2,ia i k∈ = Z A ( ){ }, | , ,S a b a A b A a b A= ∈ ∈ + ∈ ( ){ }, | , ,T a b a A b A a b A= ∈ ∈ − ∈ ( ),a b m n a A∈ − ∉a A A B C B D∪ ∪与 2a = − D B φ∩ ≠ D C φ∩ = 3 D∈ 5a = 2a = − a B C∪ B D ,a b +a b −a b m n= { }1,2,3B = { }0,1,2C = ,D B D Cφ φ∩ ≠ ∩ = 3 D∈ 3x = 2 2 19 0x ax a− + − = 即 ,即 ,解得 或 , 当 时,方程 ,解得 或 ,此时 (不合题意,舍去), 当 时,方程 ,解得 或 ,此时 (适合题意), 所以 ; (2)①由(1)可知 , , 此时集合 不满足性质 P,集合 满足性质 P, 则 , ② 与 的大小关系为: , 证明如下: , , 所以 不相等,所以 与 的个数相同, 所以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其应用,以及不等式的性质和实数大小的判定的 综合应用,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中档试题. 2 23 3 19 0a a− + − = 2 3 15 0a a− − = 5a = 2a = − 5a = 2 5 6 0x x− + = 2x = 3x = {2,3}D = 2a = − 2 2 15 0x x+ − = 5x = − 3x = {3, 5}D = − 2a = − {0,1,2,3}B C = { 5,1,2,3}B D = − B C∪ B D {(1,2),(2,1)}S = {(2,1),(3,1),(3,2)}T = m n m n= ( ){ }, | , ,S a b a A b A a b A= ∈ ∈ + ∈ ( ){ }, | , ,T a b a A b A a b A= ∈ ∈ − ∈ ,a b +a b −a b m 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