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特色小镇是在区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生产”+“生活”+“生态”产城乡一体化的功能聚集区,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绿色宜居,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创新经济模式。特色小镇的“镇”,不是行政区划“镇”的含义,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而是一个“非镇非区非园”没有行政级别的聚落空间。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特色小镇的本质特征可以概述为:特在资源和区位、特在历史文化、特在产业、特在形态(建筑)、特在运营机制。 从国家层面讲,特色小镇的产业应实现多元化,以避免“千镇一面”的产业同质化恶性竞争;但从微观层面分析,一个具体小镇不宜强调产业多元化,而应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定位,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小而精”“精而美”上下功夫。在一个小镇强调产业多元化指的是在主导产业链条上的多元化发展,而不是主导产业多元化。切忌多而杂,什么都搞就没有特色了。产业化是特色小镇的立足之本,但“泛产业化”只会淡化特色小镇的特色。 发展特色小镇,涵盖的内容丰富多元。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与现代文明新风尚融合是特色小镇的“灵魂”,但最“核心”的是产业。我国特色小镇建设要有明确的特色主导产业定位,定位于本地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主导产业。具体来说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深度挖掘和广度延展以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经典传统产业价值上下功夫,突出特色产业定位这个“核心”;特色文化产业化,既能留住乡愁,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二是在新兴产业导入上下功夫,抢抓机遇占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使特色小镇成为高端产业发展和高级人才聚集的一个重要载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特色小镇;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成“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的品牌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它的建设要尊重三个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城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罗马非一日建成,特色小镇是历史文化积淀到一定程度、特色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能盲目追求快出成绩与数量,要根据当地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突出特色产业优势,建设一批、成熟一批,顺势而为。面对当下如火如荼的特色小镇建设,我们需要理性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出现口号式、运动式推进。 (摘编自茶洪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宜遍地开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特色小镇是功能全面的聚落空间,也是在区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新经济模式。 B. 特色小镇的本质就在于一个“特”字上,这也是特色小镇的特质、魅力和生命力所在。 C. 建设特色小镇要有明确的产业定位,要在挖掘和拓展经典传统产业的价值上下功夫。 D. 特色小镇不仅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从功能、经济模式、区域性质三个方面概括了“特色小镇”的丰富内涵。 B. 文章从宏观和微观对特色小镇的产业多元化做了辩证分析,厘清了“多元化”概念。 C. 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从概念到特质,从内涵到意义,重点探讨具体做法,富有条理。 D. 本文道理论证充分透彻,但是事实论据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上的“镇”,因此没有行政级别,但却拥有独特的形态和运营机制。 B. 特色小镇想要立足,就要做到“小而精”“精而美”,并实现主导产业链条上的多元化发展。 C. 如果找不准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定位,就不能建成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力的品牌特色小镇。 D. 只有历史文化的积淀以及特色产业、经济社会的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形成特色小镇。 【答案】1. C 2. B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第1段说特色小镇是“生产”+“生活”+“生态”产城乡一体化的功能聚集区,“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绿色宜居,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创新经济模式”,表明功能多样,但没说“全面”,故A项“全面”一词以偏概全,A错;第2段“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可知B项,“特色小镇的本质就在于一个‘特’字上”张冠李戴。第5段“特色小镇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可知,特色小镇最重要是文化作用,其次是产业竞争里的作用,故D项“不仅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主次颠倒。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第3段“在一个小镇强调产业多元化指的是在主导产业链条上的多元化发展,而不是主导产业多元化。切忌多而杂,什么都搞就没有特色了。产业化是特色小镇的立足之本,但‘泛产业化’只会淡化特色小镇的特色”可知,“从宏观和微观对特色小镇的产业多元化做辩证分析”目的是要厘清特色小镇“多元化”发展定位问题,而不是厘清“多元化”概念。B项强加论据和论点的关系,错。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找准原文区间,然后仔细比对,看是否有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等复句关系不成立的情况,看“结论”能否由“原因”“条件”推出,看选项中趋势预测是否合理。注意提防因果倒置、推不出、条件不充分等常见错误。第3段说特色小镇“应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定位,在‘特’字上做文章,在‘小而精’ ‘精而美’上下功夫”,意思是说特色小镇应找准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定位,“小而精”“精而美”只是找准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的一个方面,还有“特”。B项,“就要做到‘小而精’‘精而美’”以偏概全。故选B。 【点睛】解答论点论据论证的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王进喜15岁就到旧玉门油矿当了童工,1950年玉门解放后,他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6年,他光荣地入党,获得了“钻井闯将”称号。不久,他被调到1205钻井队。1958年,石油部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召开现场会,要求用一个月拿下5000米进尺。按当时的设备和技术条件,月平均进尺只有2000米左右。带队参加比赛的王进喜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和队友们进行技术革新,用一个月时间进尺达到了5009.74米,创造了世界少有的纪录,1205队一举夺冠,被誉为“钢铁钻井队”。 1959年国庆,王进喜去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看见公共汽车因为没有油而背着大大的煤气包时,他哭了。正好松基三井喷油的喜讯传来,王进喜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石油会战。第二年的2月,“玉门闯将”王进喜与数千名工人奔赴大庆。这时的大庆是一片荒野,又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打井工人连苞谷面都吃不饱。外国专家预言,中国根本没有能力开采这种地质情况复杂的油田。王进喜认为:“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井无压力不出油,我们搞石油会战,就要给自己加压。”没有住房,他们挖地窝子住;没有公路、缺少车辆,30多个工人用绳子拉、撬杠撬,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从火车站运到井场;没有运水车和水管线,他们硬是砸开冰层,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的水,终于让钻机转动起来。队长王进喜一连5天都没有离开会战现场,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渴了就喝几口凉水,困了就倒在成排的钻杆上打个盹儿。5天零4小时,从开钻到打出第一口油井,1205钻井队又创造了新的打井纪录! 5月1日,王进喜拄着拐杖,拖着被砸伤的腿又来到工地巡查。第二口井钻到700米深时,突然出现了井喷先兆,可是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和搅拌器。眼看井毁机亡,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可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后搅拌不开。危急中,王进喜一把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了齐腰深的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工友们也纷纷跳进泥浆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奋战,井喷避免了,油井和钻机保住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全身都被烧起了大泡。工人们关切地要他注意休息,他却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和队友们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房东赵大娘对工人说:“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 王进喜以铁人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大庆油田当年6月就实现原油外运,到年底生产原油97万吨,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1963年12月4日 ,新华社发表公报,宣告中国石油工业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基本实现自给,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除了“铁人”,王进喜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识字不多的他抓紧时间学文化,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他克服技术难题,用40年代的老钻机打出全油田第一口直井。他和工友们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发明了钻机整体搬移等。王进喜等人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有很多成了油田的规章制度,并且在全国工业系统得到广泛推广。 1961年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生产二大队大队长,这时一些钻井队出现为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的现象,连1205队也打斜了一口井。为此,油田召开千人大会,对此提出了严肃批评。大队长王进喜带头背水泥,大家含泪把超过规定斜度的井填掉了。铁人说:“没有这一笔,队史就是假的,这一笔要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1970年11月,王进喜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病逝,年仅47岁,但他留下的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摘编自赵秋实编著的《为国争气的铁人》) 相关链接 ①“王进喜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带动了全国钻井事业的发展。” (《余秋里回忆录》) ②“铁人”是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名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的精神风貌。 (百度百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出茅庐,王进喜带着1205钻井队,在克拉玛依油田会战中打破了世界纪录,战胜其他比赛队伍,取得了骄人成绩。 B. 王进喜从少年时期起就一直在石油开采第一线,当他来到北京,看到公共汽车奔跑的场景,他为自己的工作激动地哭了。 C. 王进喜不安于现状,常常求新求变,如在大庆钻第二口井时,他创造性地用水泥压制了井喷的发生,探索出了新方法。 D. 大庆油田的诞生,打破了外国专家的预言。从此,中国石油工业走进历史的新纪元,有力地支持了建国初期经济建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正面描写的方法,再辅以侧面描写,刻画出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王进喜的形象。 B. 文中列举了大量数据,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也使读者对铁人争分夺秒、忘我拼搏的工作精神有了更为强烈的印象。 C. 文章详细介绍王进喜的钻井事迹,略写他的技术革新,详略得宜,展现了石油工人不怕艰苦、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 D. 本文夹叙夹议,叙述中抓住细节突出人物,议论时又饱含作者赞美之情,整篇文章充满了“为国争气”的豪迈之情。 6. 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和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请结合全文分析王进喜身上有哪些值得颂扬的优秀品质? 【答案】4. D 5. D 6. (1)迎难而上、忘我牺牲的精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挖地窝子住”、“撬杠撬”、“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的水”和带领工友用身体搅拌泥浆和他“伤腿已血肉模糊,全身都被烧起了大泡”等都体现了王进喜对工作对生活的困难迎难而上,忘我牺牲; (2)不断学习创新,永追质量的精神:无论是“用一个月时间进尺达到了5009.74米”还是大庆油井的开挖、还是研制成功“填满式钻井法”、发明钻机整体搬移、背水泥填斜井等都是王进喜及团队奋发思变的体现; (3) 心系国家,为国奋斗的精神:“看见公共汽车因为没有油而背着大大的煤气包时,他哭了”“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王进喜的言行体现了心系国家、为国争先的精神。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问题。A项,“打破了世界纪录”曲解文意,第一段“他和队友们进行技术革新,用一个月时间进尺达到了5009.74米 ,创造了世界少有的纪录”,只是创造了世界少有的记录,没说“打破了世界纪录”;B项,“当他来到北京,看到公共汽车奔跑的场景,他为自己的工作激动地哭了”强加因果,第二段“王进喜去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看见公共汽车因为没有油而背着大大的煤气包时,他哭了”,王进喜的哭是因为公共汽车还没用上油,而不是为自己的工作而激动;C项,人物特征和事例错位,王进喜不安于现状,常常求新求变的事例很多,如第二段打出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第五段“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发明了钻机整体搬移等都能证明,但是第三段“眼看井毁机亡,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可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后搅拌不开。危急中,王进喜一把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了齐腰深的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可知,水泥压制井喷不是王进喜主动的求新求变,而是面对突发状况时的灵活果敢精神;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关于文章的内容注意找到选项对应的语段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细微差别,看手法概括是否得当、分析是否合理、人物是否错位、时间地点是否颠倒等。D项,“整篇文章充满了为国争气的豪迈之情”夸大事实,文章节选自《为国争气的铁人》,文中大庆油田油井的成功钻井,以事实回击了外国专家的错误预言,同时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1963年12月4日,新华社发表公报,宣告中国石油工业彻底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基本实现自给,中国人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说明王进喜确实“为国争光”。但是1205钻井队“用一个月时间进尺达到了5009.74米,创造了世界少有的纪录”以及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发明了钻机整体搬移、带头背水泥填斜井等都说明王进喜的“铁人”精神,而不能说明是充满了为国争光的豪迈之情。故选D。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道题涉及到了对传主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的理解和概括,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考生需要回归文本,逐段筛选符合要求的语句,注意不可忽视“相关链接”部分的话。第一段“‘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和队友们进行技术革新……创造了世界少有的纪录”体现迎难而上,技术创新的精神;第二段“看见公共汽车因为没有油而背着大大的煤气包时,他哭了”“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体现了心系国家,为国奋斗的精神;“挖地窝子住”、“撬杠撬”、“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的水”、“一连5天都没有离开会战现场”等体现了克服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第三段带领工友用身体搅拌泥浆和他“伤腿已血肉模糊,全身都被烧起了大泡”“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体现了不怕危险、身先士卒的忘我牺牲的精神;第五段“抓紧时间学文化”“发明了钻机整体搬移等”体现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精神;第六段,“带头背水泥”填斜井体现了追求质量,及时纠错的精神;再结合“相关连接”中的“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归纳合并,可以得出答案。 【点睛】 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兵 范子平 县城的摩的一般在县城或郊区跑,很少跑远。但刚下火车的这位老人要去二十多公里外的老鸦岗——那里是荒山野岭,不通公交车的。他硬刷刷的头发几乎全白,稀疏的长眉毛下一双三角眼目光浑浊,穿一身干干净净的旧褂子,步履有些蹒跚。我说:“您老这么大岁数了,咋不叫儿孙跟着?”他咧嘴苦笑道:“儿孙?我家四代单传,到我这辈儿就断了,没娶过媳妇,哪来儿孙?”我说:“那个荒岗啥也没有。”老人说:“我就到那里。”我有些奇怪,老人偶尔一瞥时眼光还很犀利,不像是说傻话。但生意上门只要给钱,管他干啥就跑呗。我就说:“大爷,现在派出所治安管理规定,出县城要登记身份证。”他抖抖瑟瑟从随身带的黑皮包里掏出个牛皮纸折的钱包,翻出身份证交给我。我一看名字叫丁根柱,住址是昌南县何寨乡丁屯村——恰巧我表叔家就是这个村的。我到治安亭登记过,将身份证还他说:“路不好走,可能会颠些,您老坐好。”老人垂下眼皮没接话。 出县城走一段儿,就下大道上了曲折山路,不停地上下坡不说,路面还坑坑洼洼的,时不时摩的就跳起来。风渐渐大了,路边的小树折弯了腰,乌云不知何时扑到头顶,翻滚着涌向东北角,隐隐的雷声传来,乌云里一道道闪电。我说:“大爷,咱先回吧,没准儿会淋雨,山里遇雨危险。”老人看看天说:“能走还是走吧,我买了回程的票,恐怕一等就耽误车了。” 其实回也来不及了,夏天的雨说到就到,大雨珠子猛砸下来,天地间哗哗一片响,密密的雨帘顿时淹没万物,路上立即就是无数条溪流。漫山遍野间,没地方遮雨,只好任凭风雨肆虐。雨小水浅时继续前行,雨住时才赶到老鸦岗。这是一片荒丘,四处疯长着丛树野草,老人眼睛看我。我说:“这里就是,前边好像叫岗头。”老人说:“就是这里了。”他抹了一下脸,脱下布衫拧水。我目光一扫就被牢牢吸引过去:他从臂膀到腰窝,伤痕累累,没有一块好的肌肤,左肩与腰间都是蜈蚣一般狰狞的手术印记,右肩有凹进去的伤痕,胸肋间到处是弹片伤,像一处处蝴蝶。看我呆呆注视的样子,老人慢声细语地说:“狗日的小鬼子给我留下的记号。” 老人眯起眼仰望苍穹好一会儿,才把湿透的布衫重新穿好,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道:“团长、营长、连长、满仓、铁蛋、郝勇、水根……我来晚了,对不起你们,早就说来祭奠,一直到今天,我很快就跟你们见面了。”他从黑皮包里掏出了一瓶酒和一个酒杯,将酒倒进杯子,双手高擎起来洒在地上,连洒九杯,然后深深地鞠躬。老人又朝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洒酒鞠躬,他泪水如注哽咽着喊:“大头、家乐、小米、二套、小山、团副、参谋长……牺牲的战友,咱血战的地方多,兄弟我难以一一跑到,这里给你们敬酒了!”声音苍凉,在旷野里回荡,我的心被震撼了。 送老人回到火车站,老人给我五十块钱车费,我摆摆手不要,老人硬给我塞进兜里,说:“让你淋了雨,感谢感谢。”我忍住泪水说:“您一直就在丁屯村老家?”老人说:“是哩,能活到现在,知足了。”趁老人不注意,我将身上仅有的一百元大票,偷偷塞进老人的黑包里。然而,这能表达对抗战老兵的敬意吗? 第二天,我专门到图书馆查县志,果然有记载:“1943年4月11日,为配合29师守许昌,我20师攻敌松井大队不克,敌木村联队急速赶来意图聚歼20师。20师316团奉命于老鸦岗阻击日军,掩护师主力转移。敌在迫击炮掩护下冲入我阵地20余次,皆被316团以刺刀、手榴弹反击逐出。316团死伤惨重,13日晚奉命分路突围。三营八连副队长丁根柱率该营残部仅50余人从老鸦岗西突出重围救援战友,血战至夜半,伤亡殆尽。战后群众掩埋我军尸体,死人堆里仅刨出二人尚有气息,皆重伤昏迷……” 过去了好些天,我心事沉沉,一直想着此事,但能做些什么呢?给表叔打电话过去,他说他们村确实有个叫丁根柱的抗战老兵,孑然一身过日子,昨天刚去世。于是我一连几天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中老人刚下火车就要去荒山野岭的老鸦岗,一开篇就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对老人的好奇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 小说善于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眼光“犀利”,表现出老人身份不同寻常;“慢慢走到废墟中心”,突出老人身体衰弱。 C. 小说尾段以“我”一连几天梦到枪林弹雨的厮杀作结,强化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等革命英雄的敬仰之情。 D. 小说中的“我”既见证了老兵祭奠战友的经过,也从侧面丰富了老人坚毅的形象,起到了穿针引线、推动情节的作用。 8. 文中多次写到风雨,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 9. 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 【答案】7. B 8. ①大雨前风雷肆虐和大雨时的倾盆如注,突出风大雨狂,渲染了阴冷的气氛,为后文祭奠战友蓄势;②风大雨狂,老人却不顾我的劝告,执意前往荒郊野岭的老鸦岗,设置了悬念,为祭奠战友的情节做铺垫;③老人风雨中执意前往老鸦岗祭奠,烘托了老人对战友的深情怀念,也暗含着“我”对老人及牺牲战士们的敬意! 9. ①用第一人称叙事,介绍我所见所闻所感,串联起老人和战友们的英雄事迹,使英雄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同时,便于我抒发对英雄们的敬意:②语言富有地方特色:“管他干啥就跑呗”“可能会颠些”“狗日的小鬼子”“是哩”等人物语言和老鸦岗、何寨乡丁屯村等地名,满仓、铁蛋、二套、水根等人名都极富地方特色;③语言简洁质朴中见深沉:老人说自己伤疤时的“慢声细语”、祭奠战友前“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等动作、得知老人死后“一连几天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的梦境,都语言平实质朴而又蕴含深沉的情感,表现老人对战友的怀念和我对英雄们的敬重! 【解析】 【7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表现出老人身份不同寻常”和“突出老人身体衰弱”都是曲解文意,第一段写刚下火车的老人执意要去二十多公里外的老鸦岗,“那里是荒山野岭”“那个荒岗啥也没有”引起我的好奇,怀疑老人是在说傻话,而老人“偶尔一瞥时眼光还很犀利,不像是说傻话”既表明老人思维清晰,也引起我的好奇,设置悬念,为后文写老人老鸦岗祭奠战友做伏笔;第四段写老人祭奠战友前,先“眯起眼仰望苍穹好一会儿”,“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战友名字,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表现老人祭奠战友的庄重肃穆,和对战友的深情。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此题,要考生结合文本,逐一筛选有“风雨”的词句,联系平时积累的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通常作用,思考“风雨”对人物、情节、氛围、主题的作用。第二段,“风渐渐大了,路边的小树折弯了腰,乌云不知何时扑到头顶,翻滚着涌向东北角,隐隐的雷声传来,乌云里一道道闪电”写大雨来前风雷肆虐的天气,渲染了气氛;第三段“夏天的雨说到就到,大雨珠子猛砸下来,天地间哗哗一片响,密密的雨帘顿时淹没万物,路上立即就是无数条溪流。漫山遍野间,没地方遮雨,只好任凭风雨肆虐。雨小水浅时继续前行,雨住时才赶到老鸦岗”写骤雨肆虐,也阻断不了老人去老鸦岗的行程,突出了老人去祭奠战友的坚定执着,赞美了老人对战友的深情怀念;尾段“于是我一连几天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写“我”反复梦见惨烈战场上官兵的厮杀奋战,写出战争的惨烈,作者借“我”的形象表达对老兵们的敬意。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语言表达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通常要思考以下角度:用词(叠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颜色词)、句式(长短句、整散句、疑问或反问句、感叹句)、手法(比喻、排比、对偶等)、语言风格(简洁明快、生动传神、含蓄深沉、浓郁的地方特色、口语化、风趣幽默等)、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人称方式(第一、二、三人称)。所以审题时需看清题干,才能准确作答。答题时要回归原文,条分缕析地作答。本文以“我”与老人的对话、“我”送老人去老鸦岗,“我”目睹老人祭奠战友、“我”查资料了解到老人当年参加的战争、“我”打电话知道老人去世并连续梦见战场几个情节构筑全篇,以第一人称写本文,使老人的故事真实可信,便于我抒发对老人的情感;同时,人物语言多用口语,富有地方特色,“管他干啥就跑呗”“路不好走,可能会颠些”“狗日的小鬼子”“是哩”等人物语言和老鸦岗、何寨乡丁屯村、岗头等地名,满仓、铁蛋、小米、二套等人名都极富地方特色。写老人身上的疤痕时,“看我呆呆注视的样子,老人慢声细语地说:‘狗日的小鬼子给我留下的记号。’”老人祭奠战友时,“认真扣好每一个扣子,拽拽衣角,慢慢走到废墟的中心,面对北方肃穆地站立,向着荒野大声呼唤。”我得知老人去世,“一连几天做梦,都是枪林弹雨的厮杀”,写人叙事多简洁,风格平时质朴中见深沉。 【点睛】常见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有:①渲染营造某种 氛围,为后边内容作捕垫,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③衬托人物心理,④象征和暗示;⑤交代人物活动场所;⑥展开、推动故事情节。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里麻,高昌人。大父撒吉斯,为辽王傅,世祖称其贤。答里麻弱冠 入宿卫。大德十一年,授御药院达鲁花赤,迁回回药物院,寻出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召拜监察御史。时丞相帖木迭尔专权贪肆,答里麻帅同寅亦怜真、马祖常劾其罪。擢河东道廉访副使。隰州村民赛神,因醉殴杀姚甲,为首者乘闹逃去,有司逮同会者系狱,历岁不决。答里麻曰:“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牵累无罪,而反桎梏耶?”悉纵之。至治元年,帖木迭尔复相,以复仇为事,答里麻辞去。明年,改燕南道廉访副使。深州民媪怒殴儿妇死,妇方抱其子,子亦误触死。媪年七十,同僚议免刑,答里麻不可,曰:“国制,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媪既能杀二人,何谓衰老?”卒死狱中。至治元年,除济宁路总管,兴学劝农,百废具修,府无停事。济阳县有牧童持铁连结击野雀,误杀同牧者,系狱数岁。答里麻曰:“小儿误杀同牧者,实无杀人意,难以定罪。”罚铜遣之。 天历二年八月,明宗崩,文宗入正大统。天历三年,迁淮东廉访使。明年,召拜刑部尚书。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元统三年,迁山东廉访使。时山东盗起,陈马骡及新李白昼杀掠。答里麻以为官吏贪污所致,先劾去之而后上擒贼方略。朝廷嘉纳之,即遣兵擒获,齐鲁以处安。除大都路留守。帝尝命答里麻修七星堂,先是,修缮必用赤绿金银装饰,答里麻独务朴素,令画工图山林景物,左右年少皆不然。是岁秋,车驾自上京还,入观之,乃大喜,以手抚壁叹曰:“有心哉,留守也!”赐白金五十两、锦衣一袭。至正六年,升河南行省右丞,改翰林学士承旨。至正七年,迁陕西行台中丞,时年六十九。致事后,召商议中书平章政事,不拜,全俸优养终身。 (节选自《元史·答里麻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B. 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C. 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D. 国制/新君即位/必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帛/答里麻曰/必唱名/给散无虚增之/数国费大省/帝复赐黄金腰带以旌其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后人用此称年满二十岁的男子。 B. 御史,本为史官,自秦朝开始,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 车驾,即马车,常作天子的代称,与此义相似的词语还有“御驾”“辇舆”等。 D.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指官员辞职归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答里麻不畏权贵,和同僚大胆地揭发权相帖木迭尔的罪过,被帖木迭尔记恨,后来答里麻因此辞去官职。 B. 答里麻兢兢业业,担任济宁路总管期间,教育、农业、司法各项工作齐抓共管,官府中没有事情被拖延。 C. 答里麻处事灵活,在至治年间,虽然老妇人和儿童同属于弱势群体,但他却能根据案情做出不同的处罚。 D. 答里麻治理有法,担任山东廉访使时,弹劾贪官并上呈擒贼方略,最终因平定了贼乱而升任大都路留守。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辈皆牵累无罪,而反桎梏耶? (2)国制,罪人七十免刑,为其血气已衰,不任刑也。 【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 凶犯已经逃亡,不知道生死,这些人都是受牵连的,本当无罪,却反而被监禁,实在不应该; (2)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七十岁的犯人免于刑罚,是因为他血气已经衰微,禁受不住刑罚。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比较选项断句异同处,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动词、虚词、特殊句式和句间逻辑关系来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新君即位,必须颁赐众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金钱和布匹。答里麻说:“一定要叫着名字发放财物,这样不会有虚假增加的数目。”国库的费用大大节省了,文宗又赏赐给答里麻黄金腰带来表彰他的才干。故“唱名”是“给散”的方式,故“唱名”后不能断句,排除BD;“虚增”的对象、宾语是“数”,即“金帛”数目,故“数”应断在上句,排除C。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文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C项,“辇舆”指用人拉车,指人抬的车,即轿子。故“辇舆”与“车驾”语意并不相近。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需将选项跟原文中的有关内容仔细进行对照,一看人,二看事,三看时和地。主要注意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问题。B项,“司法”属无中生有,依据“至治元年,除济宁路总管,兴学劝农,百废具修,府无停事”可知,答里麻担任济宁路总管期间,教育、农业齐抓共管,但未提及司法。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直译为主。基本方法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词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但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1)既:已经;存亡不可知:宾语前置句,不知道生死;此辈:这些人;牵累:被牵连;桎梏:名词作动词,被监禁。(2)制:名词作状语,按照制度;刑:名词作动词,处罚;任:承受,禁受主。 【点睛】翻译句子之前,应先明确翻译的要求,即信达雅。然后把句子代入文中,做如下分析:有无特殊句式,有无专有名词(尤其要注意人的名字,因只有名没有姓,易被当做实词翻译),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通假等现象,理解大意,最后逐字进行对译。 【参考译文】 答里麻,高昌人,祖父撒吉斯,是辽王师傅,世祖器重,称赞他贤能。答里麻二十岁时就入宫参加宿卫军。大德十一年被授御药院达鲁花赤,后调回回药物院,不久出任佥湖北、山南两道廉访司事,奉诏回朝拜监察御史。当时,丞相帖木迭尔专权,肆意贪暴,答里麻率领同僚亦怜真、马祖常等,弹劾帖木迭尔的罪。后升任河东道廉访使。该道隰州村民举行迎神赛会,有人酒醉殴杀姚甲,为首者趁喧闹混乱之际潜逃,官府将参加赛会的逮捕入狱,多年不能审清此案。答里麻说:“凶犯已逃,生死未知,这些受牵连的人本当无罪,却反被监禁,实不应该。”把他们全释放了。至治元年,帖木迭尔又做丞相,总在寻机复仇,答里麻被迫辞官。第二年,改任燕南道廉访副使。深州一老妇人盛怒之下将儿媳打死,媳妇怀中抱的儿子也被老妇人误伤致死。老妇人已年及七十,同僚认为可免于问罪,答理麻认为不可,他说:“国家法律规定七十岁的犯人免刑,是因为他血气已衰,受不住刑罚。这个老妇能杀二人,不能说她血气已衰。”她最终死在狱中。至治元年,任济宁路总管,在该地兴办学校,鼓励发展农业,百废俱兴,官府日日忙碌。济阳县有个牧童拿着铁链连接在一起击打野雀,误杀了一同放牧的人,被收押监狱多年。答里麻说:“小孩子误杀一同放牧的人,实在是没有杀人的心意,很难定他的罪。”罚了些钱财,放了他。 天历二年八月,明宗驾崩,文宗即位。天历三年,答里麻任淮东廉访使。四年回朝拜为刑部尚书。按国家典章制度,新君即位,必须拿金帛颁赐诸王、驸马、妃主及宿卫官吏。答里麻建议“:必须点名颁赐,以免冒领。”如此则国费大省。帝又赐黄金以表彰他的才能。元统三年,调任山东廉访使。当时山东盗贼兴起,陈马骡与新李白昼杀掠。答里麻认为这是官吏贪赃枉法造成的,他先弹劾并削夺官吏职务,而后呈进平乱方略。朝廷批准他的做法,当即派遣军队擒获贪官,齐鲁之地得以安宁。答里麻奉诏修七星堂,在此之前,皇帝修缮宫室,必用赤绿金银装饰,只有答里麻讲求朴素,只命令画工绘山林景物,左右年少之官都不赞同。这年秋,帝从上都回京城,见七星堂如此朴素,大喜,用手抚着宫殿墙壁说:“你有心啊,答里麻留守!”赐五十两白金,一套锦衣。至正六年,升河南行省右丞,后改任翰林学士承旨。至正七年,调任陕西行台中丞,时已六十九岁。辞官后,朝廷还召他入朝商议中书平章政事,见皇帝可不拜,终身全俸优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草 何正① 春来无处不芳菲,色透湘帘好染衣。 南浦晚烟凫鸟没,曲江寒雨鹧鸪飞。 高人有意怜新绿,游子无心恋旧归。 淮海②年年空入望,六朝王业竟成非! 【注】①何正,元代分水人(今浙江桐庐县人),曾辗转游仕各地,后弃官,号云壑道人。②淮海,古地名,桐庐古代属淮海范围。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用双重否定句式展示了一个春花烂漫的世界,烘托了环境的美好,为写春草营造了氛围,接着侧面写出了草色之浓绿。 B. 颔联意境开阔,野鸭隐没在江边的晚烟中,鹧鸪在曲江的寒雨中飞翔,诗人虽未直接写春草,但春天的活力依然扑面而来。 C. 颈联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借那些有高蹈情志者和游子对盎然新绿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突出了漂泊游子的思乡怀归之意。 D. 全诗语言雄奇奔放,善于运用比兴手法,由景及人,以乐景写哀情,在春景的描绘中寄寓了诗人浓厚又深广的情思。 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对春草和春天活力的赞美:首联比兴写春花芳菲,夸张写翠草浓绿,颔联写春草如烟如雨,鸟儿在草间飞起或隐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活力;②思家却无法归家的无奈:春草嫩碧,激起那些高人的喜爱之情,作者却无心欣赏,对比,写出作者“恋旧归”,却只能年年空望家乡的方向而无法回去;③叹六朝功业不再,暗寓年老无成的失意:在家乡淮海的金陵城曾是六朝古都,而今六朝伟业不再,作者怀古伤今,叹历史兴亡,暗伤自己老大无成。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语言特色、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在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特色,然后逐个选项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内容理解错误、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概括不准等错误。B项,“野鸭隐没在江边的晚烟中,鹧鸪在曲江的寒雨中飞翔”曲解文意,本诗前两联紧扣标题,首联春花“芳菲”“透湘帘好染衣”和颔联野鸭、鹧鸪都是衬托春草的生机活力,故应理解为:春草像南浦的晚烟,水鸟隐没其间,又像曲江的寒雨,其间有鹧鸪飞翔。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到探究诗歌情感的突破口,主要是标题、作者、注释、典故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常见的诗歌情感有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思乡怀人、寄情山水、杀敌保国、归隐田园等。首联“春来无处不芳菲”创设了春花烂漫的世界,接着夸张写草色碧透湘帘,要把衣服染绿;颔联写春草如烟如雨,野鸭鹧鸪在其间飞或隐没,展现了春草的活力和春之美;颈联对比写高人爱怜春草和自己无心赏绿,突出作者思乡情;尾联写年年空望“淮海”,思念家乡却不得归的无奈,更怀古伤今,想到六朝伟业已消失,时光流转之中自己事业无成的无奈。 【点睛】常见的诗歌情感有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怡乐、黑暗官场之苦闷、离别思念之愁绪、贬官谪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答题要依据语境,切不可生搬硬套。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愿意坚守清白,效仿先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伏清白以死直兮 (2). 固前圣之所厚 (3). 其出人也远矣 (4).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 箫鼓追随春社近 (6). 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在理解句意、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识记,做好积累,根据句中艺术手法、意境特征、思想情感等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1)依据“表达自己愿意坚守清白,效仿先贤,容易推知答案;(2)依据“古代圣人”“尚且向老师请教”,容易推知第一空的答案;依据“现在的一般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容易推知第二空的答案;(3)依据“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容易推知答案。易错字:兮、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苗绣又被叫作天书、无字天书,( )。苗绣里出现次数最多,也是至今尚未破解的两类符号是八角星和龙形图。八角纹据说与洛书相关,是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龙形图案专家认为与天上龙星宿位置变化相关。这些图案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苗族绣娘功莫大焉。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明传承不能通过书写来完成,这份责任只能落在口传文化和各种形象记载上。苗绣 ① 承担起这份重要的使命,拈一根小小绣花针的绣娘们就是重要的传承人。她们忠实地保持了图样的完整和准确。但这并不代表着 ② 和照本宣科简单复制。形似与神似的深奥道理她们无师自通。这些大山里长大的绣娘们,用儿童般天真的眼睛解读老图样,让苗绣的神秘纹样从内容到形式,都获得了新的生命。百年千载,没有脱相,没有走形,从忠实原图样的基础之上表现得更加丰富与生动。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显然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 ③ 。十指春风,一绣千年。苗族绣娘用十根灵巧的手指创造了 ④ 的文化奇迹。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因为绣片中有负载着民族记忆的许多图案或符号 B. 因为绣片中有许多负载着民族记忆的图案或符号 C. 因为负载着民族记忆的许多图案或符号出现在绣片中 D. 因为许多负载着民族记忆的图案或符号出现在绣片中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责无旁贷 泥古不化 不谋而合 独树一帜 B. 义不容辞 泥古不化 不谋而合 别具一格 C. 责无旁贷 食古不化 不期而遇 独树一帜 D. 义不容辞 食古不化 不期而遇 别具一格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百年千载,没有脱相,没有走形,在忠实原图样的基础之上发展得更加丰富与生动。 B. 百年千载,没有脱相,没有走形,在忠实原图样的基础之上表现得更加丰富与生动。 C. 百年千载,没有走形,没有脱相,在忠实原图样的基础之上发展得更加丰富与生动。 D. 百年千载,没有走形,没有脱相,在忠实原图样的基础之上表现得更加丰富与生动。 【答案】17. B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为句中,依据上下句内容的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确选项。依据“苗绣又被叫作天书、无字天书”,可知主语“苗绣”,依据主语一致原则,排除CD;依据多层定语语序,“很多”是数量词,“负载着”是动词,数量词应放在东西前,故排除A,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熟语)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多积累词语成语,多练习辨析近义词和成语。辨析时从适用对象、褒贬情感、结构搭配、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角度进行判定。义不容辞:是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强调的是“责任”。与文中“这份责任只能落在口传文化和各种形象记载上”呼应,故选“责无旁贷”; 泥古不化:比喻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法,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食古不化:意思是读书、作画一味学习古人,拘泥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依据“并不代表着……照本宣科简单复制”,可知是对知识技法的搬用,用“食古不化”更好;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 ,让人感觉突如其来。依据“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可知文中指出现时间的巧合,用“不期而遇”更好;独树一帜:指树立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文中赞美苗绣创造了“文化奇迹”,可知用“独树一帜”更高,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持否有问题。走形:失去原有的形状;脱相:相貌都扭曲了变形了。语意重于“走形”。依据“形似与神似的深奥道理她们无师自通”“让苗绣的神秘纹样从内容到形式,都获得了新的生命”可知,该用“没有走形,没有脱相”,排除AB;依据“从内容到形式,都获得了新的生命”和“百年千载”可知苗绣发展得更好了,故用“发展”,故选C。 【点睛】多层定语一般顺序: ①领属、时间、处所;②指称、数量;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20.下面是一封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自荐信 尊敬的××大学招生办老师: 您好! 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学校的一名莘莘学子,我一直对贵校有着由衷的向往,真诚地期望成为贵校的一份子。我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良好,一直荣任我校文学社社长,热爱写作,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能得到贵校文学院的垂怜。 此致 敬礼 ××学校高三学生李华 2019年4月3日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答案】(1)“拜读”改为“翻阅”或“浏览”; (2)“莘莘学子”改“学生”; (3)“荣任”改为“担任”; (4)“大作”改为“作品” ; (5)“垂怜”改为“垂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语言得体的能力。做题时要关注用语是否符合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身份,是否符合情景需要,谦敬辞使用是否恰当等方面。“拜读”,敬辞,读别人作品或书信,这里指对方读李华的自荐信,应改为“翻阅”或“浏览”;“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句中李华是一个学生,素养“莘莘学子”不合语境,应改为“学生”;“荣任”,敬辞,一般指称颂人光荣担任某一职位,应改为“担任”;“大作”往往表示别人的作品,这里是说自己的文章,用“作品”即可;“垂怜”,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怜爱或同情,这里是希望得到对方的赏识、重视,所以与语境不符,可改为“垂青”。“垂青”,表示尊重爱悦,谓以青眼相看,表示重视或见爱。 【点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得当等 21.3月31日,四川凉山发生森林火灾,在扑火行动中,突发林火爆燃,致使31人牺牲。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信息,解释什么是林火爆燃,字数不超过60个字。 中国森林消防学科带头人白夜介绍说,森林中的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突遇明火,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这种爆炸性燃烧,发生时间突然,难以预警,在陡坡、山脊、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地形中更易出现。林火爆燃会产生高温热浪和有害气体,受困者极可能会受到灼伤,或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中毒昏迷。 【答案】林火爆燃是植被和林下可燃物腐烂产生大量可燃气体,在陡坡等较封闭地形中突遇明火而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的一种爆炸性燃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 是×××(种差)的×××(属概念)”。先筛选“林火爆燃”这一被定义事物的属概念,显然是“爆炸性燃烧”,进一步筛选种差特征,发现“森林中的地面植被和林下可燃物因长期堆积后发生腐烂,进而产生大量可燃气体,突遇明火”是爆燃原因、“在陡坡、山脊、鞍部、单口山谷、草塘沟等特殊的、较为封闭的地形中”是爆燃条件;“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发生时间突然,难以预警”是爆燃的表现现象;“产生高温热浪和有害气体,受困者极可能会受到灼伤,或因吸入大量有害气体而中毒昏迷”是爆燃的危害,但不是爆燃的必然结果,所以依据字数要求可删除;提炼核心信息按照一定语序来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下定义题的解题步骤:找框架(找到包含被定义概念,即属概念的句子)、筛信息(找本质特征)、排顺序、消语病(语言要组织一下,个别地方微调。默读一遍,看通顺不通顺)、誊答案。答案往往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格式一般为:种概念=种差+属概念。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林则徐:“此祸(指鸦片)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 蔡元培:“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请你从林则徐、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这四个人物之中选择一个,想象他通过时空隧道穿越到今天中国,在对当前社会生活尤其是青年人的学习生活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参加你所在学校举办的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请你为他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符合当前社会实际和特定情境需要。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范文】 传承伟大的爱国情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伟大的爱国情怀》。 浩浩华夏,文明流长!泱泱中国,精神永继! 怀着这份自信与骄傲,我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追寻祖国精神的源头;从卷帙浩繁的古籍中接受祖国精神的濡养;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感受祖国精神的内涵;从日益喷薄的现在展望祖国光辉的未来。因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诗篇,每一节每一段都书写着爱国情怀。北京人取自然火的智慧,神农氏尝百草的坚韧,尧舜禅让的谦和,文王待民的仁爱,贞观长歌的励精图治,康乾盛世从容大度……爱国,就要爱这些中华文明与中国精神! 我们传承爱国情怀,首先要传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气魄与胸襟。正如鄙人所说:“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儒家“仁”“和”的思想胸怀人民,和则“大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胸怀自然,尊重自然;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大爱无疆,热爱和平,他们启示我们要想进步与发展,就要胸怀世界、自然。 我们传承爱国情怀,还要传承五四运动中无数有为青年身上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铮铮铁骨。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面求索”的执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无畏。 正是这种种精神,挺起了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我们要像范仲俺“先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像岳飞“精忠报国”,要像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要像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传承爱国情怀,更要传承“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开创精神。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绵延万里的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人间天堂的苏州园林;有巍峨的青藏高原,广袤的塞北高原;更有如玉带般翩飞的长江,锋芒般倚天的珠峰。而今,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一日千里。由于祖国的强大,港珠澳大桥得以建成;由于祖国的强大,世博会、进博会得以成功举办;由于祖国的强大,一带一路得以大放异彩……同学们,我们要传承祖国的开创精神,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的羽翼!我相信你们未来必会绘就出更辉煌灿烂的祖国画卷! 来吧,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传承爱国情怀,自豪地说:“壮哉,中国!”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先要把握题干要求:(1)作者身份“这四个人物之中选择一个”;(2)读者对象“学校(全体师生)”;(3)“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符合当前社会实际和特定情境需要”——不能脱离材料,必须联系实际;(4)主题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必须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写作,且暗含“传承五四精神”“青年奋斗”“爱国”等主题;(5)文体是演讲稿——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和要求。演讲稿是由标题、称呼、正文(开头语、主体和结语)组成。演讲稿的写作要求是:了解对象,有的放矢;观点鲜明,感情真挚;行文变化,富有波澜;语言流畅,深刻风趣。然后逐一理解四则材料的内涵,(1)林则徐:要有长远眼光,消除危害国家民众的社会弊端;(2)蔡元培:囊括高深的、大学问的经典,包罗了众家学说,使思想不受束缚、有博大精深、海纳百川的精神吸收新学;可指国家,也可以指个人。(3)周恩来:从小立大志;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而奋斗的责任感。(4)邓小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沉的爱国情怀。考生要选择最有话可写,有例有论的角度写演讲稿。 立意: 站在林则徐角度:(个人或国家)要有长远眼光,消除危害国民社会弊端; 站在蔡元培角度:(个人或国家)要学习先进,博采众长;自由发展,包容并蓄。 站在周恩来角度:(个人)要从小立大志;要有为国家发展而奋斗的责任感。 站在邓小平角度:(个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沉的爱国情怀。 素材: 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爱国的形式有千万种,譬如:岳飞驰骋沙场,精忠报国,是一种爱国;鲁迅在民族遭受苦难之时,大声喊呐,是一种爱国;在雪灾、地震等灾难面前,国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亦是一种爱国的姿态。爱国不分尊卑,只要你有一颗赤子之心,都是爱国的体现。 3. 我们要学会在众浪中为人,兼得一个更多元的自我。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们在自己固守的思想领域,不断试图拓展,努力打破思想的枷锁,去融会贯通,去更新自我。柴静说:“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道之潮流,思想界共存,人之共省。正如董仲舒集百家长改造儒学而使儒学走向正统地位一样,兼容的利处岂止如此? 结构: 作为演讲稿,除了遵循演讲稿的格式,依然要在开篇就点明自己的观点,如传承五四深沉的爱国情怀,则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写作。要回归历史,写祖国精神的伟大,写祖国文明的灿烂,写祖国爱国英雄辈出、写当今的学生传承爱国情怀该传承什么精神、爱祖国什么方面和青年一代该怎么做的问题。最后坚定希望,表达对青年一代的期待和信心。全文基调要高昂,语言尽可能有文采。 【点睛】演讲稿的写作要求:1、了解对象,有的放矢;2、观点鲜明,感情深厚;3、行文变化,富有波澜;4、语言流畅、深刻风趣;5、控制时间、不宜过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