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石家庄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 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教是指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思无邪”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使得诗歌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个人表情达意的方式,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政治、伦理、风俗、文化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正是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一些重要思想乃至制度理念被以诗歌的独特形式进行传布与渗透,用来规训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社会文化的路向。‎ 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或者说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倡导以情感为核心的观念,有助于引导诗教施行过程中凸显诗歌的抒情性本质。不过,不宜忽略诗歌所应具有的智性、理趣和思辩等其他特质;而回归诗歌本体,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去除传统诗教过分教化之弊,但并非要将诗歌拉回到“内部”,切断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故步自封”中慢慢失去活力、直至萎缩。‎ 至于现代美育主张的“审美无功利”,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当蔡元培提出“纯粹之美育”时,他期待的是以“无功利”之审美的“纯粹”性,消除当时“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的积患。同样,现代诗教也曾表达过强烈的“无功利”的诉求,不过一味追求诗歌“无功利”,会导致写作者狭隘地理解“诗性思维”的含义和价值,皮相地趋附海德格尔大力阐释的“诗意地栖居”。实际上,“诗性”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建立联系的方式;“诗意地栖居”并不表明某种独善其身、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态度,它体现的是美与善的协调。朱光潜说:“善与美·······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这正是看似“无功利”的审美的辩证属性。当然,现代诗救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年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至少应该在马克思预期的“人的解放”的意义上理解现代社会的“完人”,即一种具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形象。‎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倘若不是孤立、抽象、静态地领悟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所关涉的美、审美、美感等命题,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教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古代,诗歌因能传布重要思想和制度理念,故其影响遍及社会各层面。‎ B.现代诗歌仅仅有百年历史,缺少古典诗歌那样的魅力,难以影响人们生活。‎ C.现代诗教应在诗歌与社会文化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保持诗歌的活力。‎ D.传统诗教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这与现代诗教的理念完全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提出诗教这一概念及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为整篇文章的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第二段借用林语堂的话衔接文意,引出对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的论述。‎ C.文章第四段引用蔡元培和朱光潜的话,清晰地论证了现代美育与现代诗教的育人目标。‎ D.文章末段把论证肯景拉回到当下,概括地回答了“现代美育,诗教何为”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现代以后,中国诗歌出现了很大变化,诗教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体现了适应性。‎ B.对现代美育所倡导的“审美无功利”的理解,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有以此消除当时社会某些弊端的意愿。‎ C.错误地理解现代诗教“无功利”诉求,与肤浅地理解海德格尔阐释的“诗意地栖居”一样,没有体现出美与善的协调。‎ D.现代美育对诗教仍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要提供赏鉴,弥合“人心”,并借此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答案】1.C 2.C 3.D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A项,“诗歌因能传布重要思想和制度理念,故其影响遍及社会各层面”因果倒置,原文是“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使得诗歌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个人表情达意的方式,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政治、伦理、风俗、文化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可见因为诗歌影响广泛,因此它才能够起到传布重要思想和制度理念的教化功能。‎ B项,“难以影响人们的生活”错,原文是“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D项,“这与现代诗教的理念完全不同”错,原文说“现代诗救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年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可见现代诗教也同样重视人格培养,只不过加入了时代特征,二者在理念上没有本质不同。‎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清晰地论证了现代美育与现代诗教的育人目标”错,原文在蔡元培的例子之前有这样的句子“至于现代美育主张的‘审美无功利’,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在朱光潜的例子之后也有这样的句子“这正是看似‘无功利’的审美的辩证属性”,可见引用二者的话是在论证对现代诗教“审美无功利”的看法。‎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D项,“未来诗教要提供赏鉴”错,原文是“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教的力量’”。‎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等11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瓶颈。当今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和社会领域延伸,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进入情境中,自觉地参与实践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选自《光明报》:《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 材料二:‎ 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两者缺一不可。相比于传统的在课堂内进行教学的学科活动,研学旅行课程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更多的是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老师在研学旅行出发之前做好准备,而且是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课预习那样简单的准备。在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老师相当于导演和编剧,而学生才是主角,老师安排了一台戏,写好剧本,但是学生如何“演绎”好这台戏,不仅需要有好的剧本,还要有好的“导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发挥主角作用,体现主体意识,真正地融入到研学旅行实践中,才能真正地把这台戏唱好。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背着学生走”,应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将研学旅行的过程变成学生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 ‎(节选自搜狐教育‎2018年7月17日《研学旅行实践,学生才是这台戏的主角》)‎ 材料三:‎ 广东省教育厅等12个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本着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应减免费用,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同时,教育、旅游、工商等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细化监管措施,理顺监管体制,防止研学游市场出现“重游轻学”的扭曲和异化。‎ ‎(节选自‎2018年10月10日《信息时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材料四:‎ 溯源研学旅行历史,日本最早开展。从1965年起,日本用近50年的时间做到高中渗透率98%,初中渗透率95%,几乎全部中小学生都参加研学旅行。而中国的研学旅行,目前渗透率仅5%左右。不少学校以安全风险为理由,不让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更有不少学生家长以“分教至上”为原则,认为研学旅行是无用的,与孩子取得好成绩、考取名牌大学相比无关紧要,从而使得研学旅行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更会面临因城乡经济发展还不平衡而带来的经费匮乏、意识淡薄、研学资源缺乏、教师素质欠佳等困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能越俎代庖,替孩子回答一切。要想让孩子“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学会游泳,就要在水中练习”。‎ ‎(选自‎2018年10月10日《中国教育报》:《莫让研学旅行成为奢侈品》)‎ ‎4.根据材料,下列对于“研学旅行”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重知识轻实践”的弊端。“研学旅行”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B.与有规律、成体系的学科教育相比,研学旅行存在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局限性,因此学校和教师在举行活动前更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C.“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二者不可偏废,无论是“重游轻学”还是“重学轻游”,都背离了这项活动的初衷,是对它的异化和扭曲。‎ D.最早开展研学旅行的本用了近5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研学旅行的本普及,中国的研学旅行推进可能同样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 ‎5.下列对于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等11个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广东省12个部门发布相关文件,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推进研学旅行。‎ B.研学旅行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和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尽快适应研学旅行的需要。‎ C.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角,为更好激发学生参与和实践的热情,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计研学旅行,从而使他们好地发现、完善自己和成就自己。‎ D.研学旅行需要亲近自然、参与社会,这个过程会存安全隐患,学校应该通过精心设计活动方案降低风险,但不能因噎废食,拒绝研学旅行。‎ ‎6.根据材料,概括制约我国“研学旅行”发展的因素。‎ ‎【答案】4.B 5.C ‎ ‎6.(1)学校方面:①当今的教育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抑制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②不少学校以安全风险为理由,不让学生参加研学旅行。(2)教师方面:学校和教师受既有课程观念的影响太深,难以驾驭复杂的研学旅行。(3)家长方面:不少家长相关意识淡薄,以“分教至上”为原则,认为研学旅行是无用的。(4)监管方面: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以致出现了以营利为目的的研学活动。(5)经费方面: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学校因缺少必要的资金,“研学旅行”难以落实。‎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B项,“研学旅行存在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局限性”分析错误,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研学旅行“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特征”二字说明,原材料作者并不认为这是研学旅行的局限性。‎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计研学旅行,从而使他们好地发现、完善自己和成就自己”分析错误,学生是主角,并不意味着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研学旅行设计。根据材料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 故选C。‎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即可作答。结合“当今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少学校以安全风险为理由,不让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相比于传统的在课堂内进行教学的学科活动,研学旅行课程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更多的是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这就要求老师在研学旅行出发之前做好准备,而且是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课预习那样简单的准备”“更有不少学生家长以……得研学旅行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品’”“教育、旅游、工商等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细化监管措施,理顺监管体制,防止研学游市场出现‘重游轻学’的扭曲和异化”“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更会面临因城乡经济发展还不平衡而带来的经费匮乏、意识淡薄、研学资源缺乏、教师素质欠佳等困境”等分析概括即可。‎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世则字仲贻,幼以恩补左班殿直,至内殿崇班。复用父遗表恩为阁门祗侯,后除亲卫郎。以通经典,转内殿承制。累迁康州防御使,知西上阁门事。‎ 宣和末,金泛使至,徽宗命世则掌客。世则记问该洽,应对有据,帝闻,悦之,自是掌客多命世则。金人军城下,又命世则使其军,还,进秩二等,迁知东上阁门使。金遣燕人吴孝民请和,孝民邀宰执、亲王诣军前议事,高宗在康邸,请行。是日世则入对遂除社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当高宗艰难中,世则尝在左右,寝处不少离。大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进遥郡承宣使,不拜。高宗承制,转越州观察使。及即位,除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诏令编类元帅府事迹付史馆,召为枢密都承旨兼提举京畿监牧,再提举万寿观。‎ 世则居温州,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 ‎。常病疡,艰于据鞍,又以旧所御肩舆赐焉。帝每念宣仁圣烈皇后保祐三朝,中遭诬诋,外家班秩无显者,制以为感徳军节度使,充万寿观使,进开府仪同三司,奉朝请,赐第临安。除景灵宫使,兼判温州。寻以病丐罢,后为万寿观使。十四年,召入觐,进少保,恳求还。卒,年六十五,赠太傅,赐田三十顷,谥曰忠节。‎ ‎(节选自《明史·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B.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C.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D.是日世则入/对/遂除计议副使/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世则改华州观察使/充参议官/召对/赐金带/‎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文中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此外,经典也指宗教典籍或文献典籍。‎ B.徽宗,宋徽宗赵佶的谥号,徽宗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C.进秩,因每进一官或一阶,均关系到俸禄的增加;故进秩意为进升官职,增加俸禄。‎ D.承制,制,皇帝的命令。承制,文中指赵构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执掌政务。‎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世则仕途顺利,屡次升迁。高世则因为精通经典而进入仕途,先后担任内殿承制、康州防御使、掌管西上阁门等官职。‎ B.高世则接待使者,应对有方。高世则接待金人使者,问询记录完备,应对有理有据,皇帝很满意,后又多次让他接待使者。‎ C.高世则忠心事主,深得信任。在宋高宗处境艰难的时候,高世则曾陪伴在左右,不曾离开,还积极建言献策,赢得高宗信任。‎ D.高世则身世显赫,不恋高位。高世则是宣仁圣烈皇后的亲属,身世显赫,但他不恋高位,曾因病请求免职,后又恳求还乡。‎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帅府建,改元帅府参议官,因请布檄诸路,以定人心。‎ ‎(2)帝遣中使谕守臣以时给奉禄,凡积二万缗,因请以裨郡费。‎ ‎【答案】7.A 8.B 9.A ‎ ‎10.(1)大元帅府设立,改任元帅府参议官,于是请求在各路发布文告,来使人心安定。‎ ‎(2)皇帝派宦官通知当 地官员按时供给高世则俸禄,他一共积储二万缗钱财,就请求用这些钱来补充郡中的经费。‎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常见断句题的方法技巧:首先找出几个选项之间的不同处,一般有两三处不同,借助排除法;然后分别说清楚在哪断开,断开的理由,比如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之间不可断开,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不断开,合成词之间不可断开;名词代词主语前需要停顿,一些虚词前后需要停顿,对称短语或整齐句式间需要停顿。‎ 句意为:这天,高世则入朝汇报事情,于是让他担任计议副使跟从高宗出行。康王(高宗)又出使黄河以北,高世则改任华州观察使,担任参议官。皇帝召见他问询事情,赐给他金带。‎ ‎“是日”,句首时间状语,其后习惯断开;“世则入对”中“入对”的意思是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这是专有的词语,固定词组,之间不可断开,据此可以排除BD。‎ ‎“康王复使河北”,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句子,“康王”作主语,“复使河北”谓语部分,“康”前需要停顿;“遂除计议副使以从”, “从”后蒙后省略宾语“康王”;“以从康王复使河北”,“从”“使”两个谓语动词同时出现句中,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据以上分析排除C。‎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B项,“徽宗,宋徽宗赵佶的谥号”错。宋徽宗是庙号。‎ 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A项,“高世则因为精通经典而进入仕途”理解有误,高世则步入仕途是因为“以恩”,凭祖上恩泽补任左班殿直。‎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跟任何题目一样,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而且多是每1分一个得分点。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文言文翻译中的得分点有:(1)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2)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3)文言句式(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4)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特别是词类活用)。‎ 关注一下重点词句:(1)建,设立;改:改任;(于)诸路:在各路,介词结构后置,省略句;因,于是;布檄,发布文告;以,来;定,使动用法,安定。‎ ‎(2)遣,派;中使,宦官;谕,通知;守臣,当地官员;以时,按时;给,供给;凡,一共;缗,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计量钱的单位;因,就;以,用、拿;裨,补充。‎ ‎【点睛】关于庙号和谥号:‎ 古时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专立名号,称庙号。如太祖、高祖、太宗、世宗等。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 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古代亚洲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此外,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东亚古代国家都使用谥号。‎ 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 ‎ 参考译文:‎ 高世则字仲贻,年少时凭祖上恩泽补任左班殿直,官至内殿崇班。又因为父亲的遗表(古代大臣临终前所写的章表)恩泽担任阁门祗候,后来授予亲卫郎的官职。因为通晓经典,转任内殿承制。积功升官担任康州防御使,掌管西上阁门事务。‎ 宣和末年,金人的泛使(宋代称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一般使节)到了,宋徽宗命令高世则担任掌客管理相关事宜,负责(接待)。高世则问询记录完备,应对有理有据,皇帝听后,很高兴,从此多次任命高世则担任掌客。金人的军队驻扎在城下,皇帝又命令高世则出使金人军队,回来后,进升官职,增加俸禄到二等,迁升担任东上阁门使。金人派燕人吴孝民请求和谈,吴孝民邀请宰相、亲王到军前议事,高宗在自己的府邸,被邀前去议事。这天,高世则入朝汇报事情,于是让他担任计议副使跟从高宗出行。康王(高宗)又出使黄河以北,高世则改任华州观察使,担任参议官。皇帝召见他问询事情,赐给他金带。‎ 在宋高宗处境艰难的时候,高世则曾陪伴在左右,行动坐卧都不离开。大元帅府设立,改任元帅府参议官,趁机请求布告各个行政区域(地方),来使人心安定。提升为遥郡承宣使,没有就任。宋高宗秉承皇帝旨意,便宜行事,高世则调任越州观察使。等到高宗即位,担任保静军承宣使,提举万寿观。皇帝下令让高世则编纂元帅府事迹交付史馆,又召回他担任枢密都承旨兼掌管京畿监牧,第二次掌管万寿观。‎ 高世则居住在温州,皇帝派宦官通知当地官员按时供给高世则俸禄,他一共积储二万缗钱财,就请求用这些钱来补充郡中的经费。曾经生疮得病,骑马困难,皇帝又把在旧所时用过的肩舆赏赐给他。皇帝时常感念宣仁圣烈皇后(高太后)辅佐过三代君王,却遭到一些人的诋毁,高太后的亲属在朝中没有官职显赫的,皇帝下诏让高世则担任感德军节度使,充任万寿观使,提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定期参加朝会,在临安赐给府第。担任景灵宫使,兼管温州。不久因病请求离职,后来担任万寿观使。绍兴十四年,皇帝召见,进衔少保,高世则恳求还乡。六十五去世,追赠太傅,赐田三十顷,谥号为忠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对下列诗句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含别意。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市场之繁荣、市民之殷富。‎ B.留恋处,兰舟催发——虚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千骑拥高牙,乘醉所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景情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 ‎12.本诗的上阕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11.B 1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实写,表达出惜别之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想象词人独自一人在辽远茫茫的楚地,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 ‎【1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诗句判断有误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留恋处,兰舟催发——虚实”错误,这两句诗实写离别时的情景,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没有运用虚写的手法。‎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能力。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艺术手法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 题目要求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本诗上阙的情感进行赏析。在解答时,要结合诗歌上阙内容,指出上阕中哪些诗句是虚写,哪些诗句是实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写的是眼前的景物,离别的典型环境,用“寒蝉”、“长亭”、“骤雨”,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营造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实写离别的场景,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表达了不忍离别的痛苦。“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三句写的是想象中的景物,这里的一个“念”字,表明了下面的景物是想象的、虚构的,词人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的凄楚,描绘出词人此时的心情:惆怅、凄苦、悲凉,突出了离别之痛的深重。‎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 ‎【注】‎ ‎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3.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14.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 ‎【答案】13.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地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 ‎ ‎14.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 ‎)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本次翻译:傍晚的落雨刚刚停止,桐江一片寂静,远征的航船在夜幕中靠岸停泊。对面的岛屿上,水蓼稀疏雾霭寒凉,秋风吹拂芦苇萧索作响。多少渔人行驶着小船,却只见船上的灯火飞快地回归村落。对此令我思念起回归的路程,对漂泊生活产生了厌倦而忧伤的情绪。桐江景色美丽,雾霭漠漠密布,好似浸入了水波之中,山峰如刀削一般,白鹭和鱼儿围绕严陵濑飞翔和跳跃。游宦生涯跋涉辛苦一事无成,何况早就有归隐云山泉石的心愿。回归吧,羡慕渊明的躬耕田园,厌倦仲宣的从军艰苦。“暮雨”三句,雨歇川静,日暮舟泊,即以凄清的气氛笼罩全篇。水蓼和芦苇都是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临岛屿”二句,写船傍岛而停,岸上蓼苇,清烟疏淡,秋风瑟瑟。景色的凄凉与词人心境的凄凉是统一的,含有无限哀情。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至“几许”以下,词人笔调突然一扬,由静态变为动态,写渔人飞艇,灯火归林,一幅动态的画面呈现在眼前,日暮归家,温暖、动人的生机腾然而起。这里以动景反衬上面的静景,反使词人所处的环境显得更加静寂。一个“飞”字和一个“尽”字,把渔人归家的喜悦表现得极具神韵,又同时从反面引出“遣行客”、“伤漂泊”二句,渔人双桨如飞,回家团聚,而词人却远行在外,单栖独宿,触动归思。‎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满江红·暮雨初收》词的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傍晚雨后萧瑟之情,后半段写渔人归家之景,反抒词人归思之情;下片写桐江一带的奇山异水,引发词人倦于游宦的心绪及渴望归隐的愿望。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游宦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写傍晚雨后萧瑟之情,后半段写渔人归家之景,反抒词人归思之情;“桐江好”六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一气呵成,先写江山之美。美好的河山扫尽了昨夜的忧愁,桐江上空,晨雾浓密,碧波似染,峰峦如削,白鹭飞翔,鱼虾跳跃,生动美丽的景色使词人心情欢娱。从感情线索上看,这里又是一扬。但因为词人情绪总的基调是愁苦的,欢娱极为短暂,又很快进入低谷,“严陵滩”三字已埋下伏笔,这里以乐景写哀,江山美好,鱼鸟自由,渔人团聚,而词人一年到头都是四海为家,宦游成羁旅,于是“游宦区区成底事”之叹自然从肺腑流出,词人得出的结论是不值得,不如及早归隐,享受大自然和家庭的天伦之乐。‎ ‎【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这段话的意思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 。少年时读书,是从字面上理解;中年时读书,是用人生的历练去理解;老年时读书,是用全部人生去理解。客观地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 ,即使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感同身受、 ‎ ‎,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事实、科学道理、人性善良和审美情韵。这样的读书,乐趣更大,境界更高。读书可以帮助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宁静才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读书可以帮助培育良好的气质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书读多了, ,就会提升精神品格,才能养成健康人格。‎ ‎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截然不同 休戚与共 触类旁通 明尚夙达 B.截然不同 息息相关 融会贯通 明尚夙达 C.截然相反 休戚与共 融会贯通 振聋发聩 D.截然相反 息息相关 触类旁通 振聋发聩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B.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 C.但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D.而且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老年人的理解不一定肤浅,年轻人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也可以遗传,读书是可以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 B.气质风度可以遗传,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相貌只能靠后天培养 C.相貌、气质风度可以遗传,也可以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 D.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 ‎【答案】15.B 16.A 17.D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第一处,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强调差异明显。截然相反:形容事物或事件毫无共同之处,强调完全相反。根据前后文,可知文段论述的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会有所不同。此处是对张潮的话进行总结,强调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境界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截然不同”更符合语意。由此可见,第一处应该选择“截然不同”。‎ 第二处,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根据语境“读书的境界与年龄”,可知此处意在强调“关系密切”,而不是谈论“幸福与灾祸”,“息息相关”更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第二处应该选择“息息相关”。‎ 第三处,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触类旁通: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根据下文“深深体会蕴藏在文字后面的历史事实、科学道理、人性善良和审美情韵”,特别是关键词“深深体会”,可知这里强调“得到透彻的领悟”,“融会贯通”更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第三处应该选择“融会贯通”。‎ 第四处,明尚夙达:明智的人贵在事先估计事物发展的趋势。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根据原文“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书读多了, ,就会提升精神品格,才能养成健康人格”,可知此句强调的是读书对于个人的作用,“明尚夙达”更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第四处应该选择“明尚夙达”。‎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 第一,画横线的句子连接前后文,前文说“读书的境界与年龄有关系”,后文却说“关键是要结合人生去读书”,前后文语意发生了变化,画横线句子的句首应该使用转折连词。B、D两项中的“而且”是表示递进的连词,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 第二,从前文来看,老年人的理解相对来说要更为深刻,年轻人的理解相对肤浅,C项的内容正好表达反了,不合逻辑,据此可以排除C项。‎ 故选A。‎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逻辑,可知相貌可以遗传,但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养。A、B、C三项不合逻辑,据此可以排除。故选D。‎ 五、课内知识巩固(26分)‎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A.秦王还柱而走 B.拔剑切而啖之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C项与例句均为连词,表转折;A项,连词,表修饰;B项,连词,表承接;D项,连词,表递进。‎ ‎19.下列句子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圣心备焉 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置杯焉则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项,“圣心备焉”的意思是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了。其中,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B项,“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的意思是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这里生长。其中,焉:兼词,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 C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的意思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在这里兴起。其中,焉:兼词,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 D项,“置杯焉则胶”的意思是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其中,焉:兼词,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 故选A。‎ ‎20.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畅快 B.歌以赠之 歌:作歌 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走了以后 来:助词,无义 D.如闻仙乐耳暂明 暂:暂时。‎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D项,“暂”,诗中应该解释为“忽然,一下子”。‎ ‎21.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耻学于师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句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常见的文言句式类型及用法,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判断。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例如,是状语或介词结构后置句 。‎ A项,判断句;B项,被动句;C项,宾语前置句;D项,介宾短语后置句。‎ 故选D。‎ ‎22.下列各项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七十者衣帛食肉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A项,“水”,名词作动词,游泳。B项,“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C项,“衣”名词作动词,穿。D 项,“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谨庠序之教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A项,“谨庠序之教”的意思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此句中没有通假字。‎ B项,“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意思是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其中,“涂”,通“途”。‎ C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的意思是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其中,颁:通“斑”,花白。‎ D项,“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的意思是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其中,无:通“毋”,不要。‎ 故选A。‎ ‎24.下面对加线的“师”字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从而师之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④则耻师焉 ‎⑤孔子师郯子 ⑥吾师道也 ‎⑦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⑧不耻相师 ‎ ‎⑨或师焉,或不焉 A.①②④/⑤⑥⑨/⑦⑧‎ B.①③/②⑤/④⑦⑨/⑥⑧‎ C.①②③/④⑤⑦/⑥⑧⑨‎ 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①“‎ 师”,名词,老师;②“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③“师”,名词,老师;④“师”,名词做动词,拜师学习;⑤“师”,名词意思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⑥“师”,名词做动词,学习;⑦“师”,名词做动词,拜师学习;⑧“师”,名词做动词,学习;⑨“师”,名词做动词,拜师学习。故此题答案应为B项。‎ ‎2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B.然而不王者 C.养生丧死无憾 D.河东凶亦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A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的意思是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其中,农时的古今义都是指农业生产的季节。‎ B项,“然而不王者”的意思是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其中,然而:古义是两个词,意思是这样却;今义是连词,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转折。‎ C项,“养生丧死无憾”的意思是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其中,养生:古义是供养活着的人;今义是保养身体。 ‎ D项,“河东凶亦然”的意思是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其中,凶:古义是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是暴躁,心肠狠,不幸的。‎ 故选A。‎ ‎26.下列语句中画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怒涛卷霜雪 ②会其怒,不敢献 B.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 ①执手相看泪眼 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D.①便纵有千种风情 ②纵一苇之所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中一词多义词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加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项,“怒”,①中气协盛人;②生气。B项,“对”:都是介词,面对。C项,“相”,①副词,互相;②表对第人称“我”怎样。D项,“纵”,①纵使;②放开,任凭。故选B。‎ ‎27.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B.驾,古代称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为“一驾”。“十驾”即马拉车跑十天的路程。‎ C.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亲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天子的宗庙。‎ D.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一些避讳的说法、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中的注释的相关内容。‎ A项,“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错误,明清的科举制度规定,凡是准备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故选A。‎ ‎2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百越之地 ②北收要害之郡 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 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 ⑤焚百家之言 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⑦而迁徙之徒也 A.①②③/⑤⑥⑦/④ B.①③④/⑤⑥/②⑦‎ C.①②⑤⑦/③⑥/④ D.①②④/③⑦/⑤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要积累、熟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百越之地”的意思是百越的土地。其中,之:结构助词,的。‎ ‎②“北收要害之郡”的意思是向北占领非常重要的地区。其中,之:结构助词,的。 ‎ ‎③“有宁越……之属为之谋”的意思是有宁越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其中,第二个“之”:人称代词,代指六国的士人。‎ ‎④“齐明……乐毅之徒通其意”的意思是齐明、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的意见。其中,之:指示代词,这些。‎ ‎⑤“焚百家之言”的意思是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其中,之:结构助词,的。‎ ‎⑥“当是时也,商君佐之”的意思是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其中,之:人称代词,代指秦孝公。‎ ‎⑦“而迁徙之徒也”的意思是(陈涉)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其中,之:结构助词,的。‎ 故选C。‎ ‎2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聪明的人;愚昧的人)‎ B.位卑则足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C.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D.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 A项,“是故圣益圣,愚益愚”的意思是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其中,第二个“圣”和第二个“愚”都是一般形容词,不是词类活用,其意思分别是圣明、愚昧。‎ B项,“位卑则足羞”的意思是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其中,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C项,“小学而大遗”的意思是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方面却放弃了。其中,“小”和“大”都是形容词作名词,意思分别是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D项,“孔子师郯子”的意思是孔子曾以郯子为师。其中,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故选A。‎ ‎30.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未之有也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和理解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这是针对特殊文言句式现象设题,然后根据文言句式的归类确定选项。‎ A项,“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未有之也”,意思是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B项,“申之以孝悌之义”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孝悌之义申之”,意思是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 C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意思是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走了。‎ D项,“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意思是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了。 ‎ 故选A。‎ 六、名句默写(7分,每小题1分)‎ ‎31.补写出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 ‎(2)韩愈在其《师说》中以孔子从师的例证证明了“________”的观点,而郯子等人道德学问不及孔子又与后文“________”的观点相照应,论证严密。‎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一句,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与天近在咫尺;而“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4)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使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以“月”烘托离别时惨淡气氛的语句是“________”,以“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寂寞冷清的语句是“________”。‎ ‎(6)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7)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圣人无常师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连峰去天不盈尺 (6)飞湍瀑流争喧豗 (7)艰难苦恨繁霜鬓 (8)潦倒新停浊酒杯 (9)别时茫茫江浸月 (10)绕船月明江水寒 (11)小乔初嫁了 (12)‎ 羽扇纶巾 (13)谈笑间 (14)樯橹灰飞烟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本题要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臾”“湍”“豗”“鬓”“潦”“纶”“樯橹”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