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8我心归去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8我心归去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课时分层作业(八)‎ ‎[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结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②某省领导仅在一年之内就贪污公款上千万,这件事实在耸人听闻。‎ ‎③尽管他们都认为未来“房子如葱”,但对房子有刚性需求的年轻人对此看法却莫衷一是,并且普遍认为未来房价还会持续走高。‎ ‎④实现农村改革纵深推进、整体推进、凯歌行进,必须加强农村党建工作,让党的力量在农村改革工作中熠熠闪光。‎ ‎⑤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仆后继。‎ ‎⑥你如果准备好了,天上掉下来的,就是机会。你如果没有准备好,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也会比石头更坚硬,一个不留神,就把你砸得粉身碎骨。‎ A.①③④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D [①概莫能外:指一概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一概不能例外。使用正确。②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带有贬义。此处应改为“骇人听闻”。③莫衷一是:指意见有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结论,“普遍认为”与之相矛盾。④熠熠闪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使用正确。⑤前仆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是褒义词,而语境是贬义的。⑥粉身碎骨:身体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生)。使用正确。]‎ ‎2.语句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A.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唐代诗文中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D.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C [A项,语序不当,“值得”应移到“我们”前面;B项,“‎ - 6 -‎ 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D项,“反映了……的再现”句式杂糅;语序不当,“值得”应移到“我们”前面。]‎ ‎3.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措辞表述得体的一处是(  )‎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护,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令堂在本地查找心脏病特效药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此外,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 A.笑纳 B.令堂 C.鼎力相助 D.惠赠 B [A项,“笑纳”是请别人接受自己的礼物。B项,“令堂”是尊称对方的母亲。C项,“鼎力相助”是敬辞,可改为“尽力而为”。D项,“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等,可改为“敬赠”。]‎ ‎4.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蔡元培有一句名言:“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________。蔡元培一度也是个激进分子,制造炸药、组织暗杀团,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温和的教育和文化启蒙。在《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中他说:“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由制造炸药到制造“思想炸弹”,蔡元培最终成为一个教育救国者,成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 A.这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因为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 B.因为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所以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C.蔡元培之所以会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D.与蔡元培本人的经历分不开,他有借助文化启蒙和教育救国来实现其救世理想的理念。‎ C [分析所给选项可知,B项,因果关系不当,一个人的经历会影响他的理念,但不能说“因为他有……的理念,所以与他本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D项,缺少关联词,语意不连贯。横线前的句子为蔡元培关于读书和救国的名言,反映的是他的理念,而比较A、C项可知,C项紧承横线前的句子,先谈理念,衔接更恰当。]‎ ‎5.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坚持 进取 借力 ‎ 不到长城非好汉 他山之石可攻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登高而招 锲而不舍 逆水行舟 借力打力 绝不气馁 定点打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分析示例特点:示例由两个四字词语、一个七字短语和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短句组成。其次,巧分材料中的词句,将材料中“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等六个四字词语按照意义两两分组,分别照应“坚持”“进取”“借力”这三个中心主题;辨析“不到长城非好汉”“他山之石可攻玉”“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三个七字短语的表意差异,寻找其与“坚持”“进取”“借力”这三个中心主题的联系。仿照示例句式,整理句子。‎ ‎[答案] 登高而招,借力打力,他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 ‎6.请以“故乡的小径”为开头重组句子,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原句“故乡的小径”是宾语,重组句子变成了主语,那么前面的表假设的句子只能变成一个成分——“想象”的状语(“想象”由名词变成了动词)。‎ ‎[答案] 故乡的小径常常是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热泪突然涌流时想象到的。‎ ‎7.下面是泰安市《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和设施审批许可流程图》,请把这个图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项目建设单位提出相关申请,资料齐备,由人防审批窗口审查材料,并出具《受理通知书》,资料不齐全,则发放《一次性补正》通知,相关科室、分管领导审核后报人防办专题会议研究审批、领导签批,通知申请人到审批窗口领取文件或邮寄送达文件。‎ ‎8.下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加以概括。(不超过40个字) ‎ - 6 -‎ ‎(1)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扶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超豪华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2)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说明家能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支柱,家和房子是两个概念,房子只是单单指人的住所,而家给人带来的是温馨的感觉。(2)说明家人是最重要的,有了家人在身边,不管有没有住所,那也是一个完整的家。‎ ‎[答案] 家不是财富多寡和住宅豪奢的代名词,家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 ‎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花草院落 郑飞雪 ‎①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②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拔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缥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 ‎③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用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向朋友问候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速重复着,也能捕捉出话里的大致意思。错把他乡当故乡,便是此情此景的感觉了。‎ ‎④空气中飘送着稻草香,小院就坐落在青青的田野边,田边一条潺潺流水,像是专为客人引路的,沿着水流方向从东向西走小段路,到达宅院门口。那宅院,像临水的花,映照在涧边。寂寞,却有寂寞的言语。探头,可见院子里摇摆着各色花草,像微信里的图照一样春光灿烂,像主人一样熟悉亲切。当然,它们霸着这方水土,霸着这座院落,自然是院落里磊落的主人了。一群风尘仆仆的远客闻着香,蜂蝶一样来寻访芳踪。‎ ‎⑤很普通的一些花草装扮着空旷的院地,院子显出特别的乡村格调,好像在这里遇见儿时的伙伴,笑容从模糊的记忆里慢慢洇开,浮现出往昔熟悉的容颜,猛地,一眼就叫出它们的名字:葵花、丝瓜、辣椒、月季、茄子……这些花,挨挨挤挤站满院子,像左邻右舍聚拢过来瞄一眼稀客。紫茄有些腼腆,见不得生人,静静挨着墙角羞怯着,吐出紫星星一样的花儿,这朦胧的花朵却如星光一样照亮城里人尘封的梦。一片菜花,一片开在院墙内的菜花,如紫云英一样勾起春天的梦幻,这是多么富足的分享。黄瓜很愉悦,纤巧的藤蔓沿着院墙攀升,像一首爱情歌谣,把明亮的心情传达给远方。重重碧叶垂挂的瓜,‎ - 6 -‎ 是嫩黄的。这纯净的颜色,一下子唤醒岁月深处单纯的记忆。它从母胚蒂结出来,就是以天然的肤色遗传命名。黄瓜,一个名副其实的乳名。而今市场菜摊上的黄瓜长满癞刺,裹着葫瓜丝瓜一样的绿衣裳,像赶潮的青年装扮星范,让人掂量时无从下手,也无法分辨内在的本质,锋芒毕露,完全改变了最初的基因。‎ ‎⑥玫瑰躲在玉米棒下浅笑,鱼腥草簇拥着石榴花向墙角绵延,吊兰从假山的缝隙里冒出来,争着抢着在池水边摇头晃脑,生命依恋的情怀从缠绕的枝叶间蓬勃而出。让人感叹时光匆忙,也欣赏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与世无争的闲适,正是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⑦朋友建房时突发奇想,在院里开辟了一块地,不灌溉水泥,花卉、蔬菜、野草可以在泥土里混杂生长,错落有致、和谐生趣,让生活视野呈现出别样的风情。我喜欢这草木群居的院子,像主人相邀南来北往的客,演奏着浪漫的音乐交响曲,提琴、簧管、快板、慢板、大调、小调……或舒缓、或激扬、或沉郁、或热情、或优雅、或荒凉,花草们用执着的深情,绽放成土地上坚定的生命。‎ ‎⑧朋友说,这些花籽菜籽草籽,都是母亲随手撒下的。母亲年迈了,怕她走不上山坡,风雨里走不进田园,保留了这院内的土地,让她随性操持。一位母亲对生活的操持性情,就像蜜蜂在花粉丛中辛劳,像菜们草们执意要从土地里冒出来,没有人会阻遏这天性的执念。子女对母亲的了解如花草与泥土相通,泥土培育花草,草木感知土地深处的脉搏。母亲细碎的脚步日转星移,从东边撒下一粒籽,萌发一颗芽;西边栽种一株苗,结出一个瓜。枝叶蓬勃成周边欢愉的生命,年迈的母亲就喜欢这样簇拥的生命,相互牵依,相互缠绕,寂寞滋生出许多热闹。一片瓜菜的季节延伸着一位母亲的时光,母亲的富足就是看着土地上的热闹。手抚过的花朵、瓜果,枝叶,盛开土地的温情,像母亲琐碎的叮咛,牵挂着远程的脚步。‎ ‎⑨宽广的土地多像慈母,容纳远远近近性格迥异的孩子。‎ ‎(选自2017年第2期《散文选刊·下半月》,有删节)‎ ‎9.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②段具体交代前往乡村的路途遥远、坎坷,为下文具体描写院落的情况做铺垫,同时暗示作者对小院的向往之情。‎ B.本文写作者到达乡村后,朴实的村民用方言和他交流,让作者“错把他乡当故乡”,表现了村民的朴实,让作者感到亲切。‎ C.本文描写院落里的花卉、蔬菜、野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让人感受到了存在的实意和温暖,以及生命的从容与尊贵。‎ D.本文虽然不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但也注重人物的刻画,文章采用了多种手法将“母亲”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D [D项,作品对“母亲”的情况只是一般交代,没有具体描写,也没“采用多种手法”,因而也不会“栩栩如生”。]‎ ‎10.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第⑤段文字。‎ - 6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交代院里挨挨挤挤的花草、果蔬。(2)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文字生动形象,富有诗意。(3)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院内花草的勃勃生机。‎ ‎11.本文主要描写花草院落的迷人景象,最后两段却交代“母亲”劳作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小院之所以弥漫着花草的气息,都是“母亲”劳作的结果,作品赞美小院,更是为了赞美“母亲”;(2)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的,文章最后两段写母亲的劳动,抒发了对劳动的赞美之情;(3)小院里布满了花草果蔬,不仅增添了生活情趣,同时也是包容坚定的生命的象征,而母亲也恰恰像土地一样包容“性格迥异的孩子”,作品以此作结,升华了作品主题。‎ - 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