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一中 2019-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 月考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问,百年来,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科学技术,我们吸取了那么多外来文化,中国 人是不是已经“他信”胜过“自信”了呢? 文化不是物资也不是货币,它是智慧更是品质,它不是花一个少一个,而是越用越发达, 越用越有生命力,越用越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它有坚守的一面,更有学习发展进步的 一面,学习是选择、汲取与消化,不是照搬和全盘接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谁学到手就为谁所用,也就归谁所有,旧有体系就必然随之调整变化,日益得心应手。 文化也不是垄断性、山寨性的土特产,它既有地域性,更有超越性与普适性。任何一种 文化都无须追求来源的单一、唯一、纯粹。如果用产地定义文化传统与文化内涵,国人吃的 小麦、玉米、土豆等,最初都是舶来品,连中餐都不是绝对的“中”了。再看日本,先学中 国,后学欧美,已经大大发展了日本文化。美国更是移民国家,文化土产有限,但绝不能说 美国没有自己的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的态度正是中华文化 历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掀起改革浪潮,但是那些了解中国的西方 政要和学者,如撒切尔夫人等,唯独看好中国的改革;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更是直言: 中国可以实现跨越,“我相信中国正在向着成为 21 世纪第一流的国家稳步前进。”他们赞 赏中国文化独特的包容与应变康复能力。他们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身上,看到了 坚韧灵活,看到了既独立又开放,善于以退为进、转败为胜。果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自己就更没有理由反过来嘲笑我们百余年来改革开放、旧邦维新的大 手笔了! 文化一经吸收采用,必然与本土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发展成为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等,它们当然是中华文化而不可能是什么其他文化。孔子早就明白:“三人行, 必有我师”“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而孟子干脆明确孔子是“集大成者”,是“圣之时者”, 说明圣者也要追求现代化、当代化。 (摘编自王蒙《旧邦维新的文化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是一种智慧,它不会越用越少,因为它有本土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特点。 B.非中国原产、却已融入中餐文化的部分食材是文化有超越性与普适性的例子。 C.中国文化具有独特的包容与应变康复能力,善于以退为进,转败为胜。 D.西欧、北美取得文化优势甚至主流地位,对人类发展的参照作用越来越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以设疑方式提出论题,造成悬念,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人深思。 B.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直接批驳了“中华文化没有自信”的论点,破立结合,论证严密。 C.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作为例证,来证明“中国人是有文化自信的”的观点。 D.文章既有理论分析,也有事实论证,说理充分,从而强化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日不得不走向别人学习的道路,是因为他们虽有自己的文化,但本土文化有限。 B.学习先进的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这给经久不衰的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活力。 C.孟子和孔子的名言,既表明文化需要借鉴与吸收,又表明圣者也要追求现代化、当代化。 D.中华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各有所长,所以各种文化要相互学习,不应厚此薄彼。 【答案】1.B 2.B 3.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 项,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为文化“越用越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它与“文化是一 种智慧……”不构成因果关系。 C 项,“善于以退为进,转败为胜”错误。结合“他们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身上, 看到了坚韧灵活,看到了既独立又开放,善于以退为进、转败为胜”分析,“善于以退为进, 转败为胜”不是说的中国文化的特点。 D 项,偷梁换柱,“将中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参照作用越来越大”换成了西欧、北美文化。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 项,“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直接批驳了”错误。文章没有从反面批驳,也没有直接批驳“中 华文化没有自信”的观点,而是从文化的一般特点和中华文化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 了中华文化是有自信的主张。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 项,“美、日不得不走向别人学习的道路,是因为他们虽有自己的文化,但本土文化有限” 错误。选项内容无中生有和强加因果,文章只强调了美国文化“土产有限”,并没有说日本 也“土产有限”;“美、日不得不走向别人学习的道路”,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虽有自己 的文化,但土产有限”,而在于他们注重学习的态度。 故选 A。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 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 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 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 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 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部分网络自制刷的观众是二三线城市的,尤其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在大城市反而并 不是最主流的,因为大城市的人很忙,每天就那点时间。”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说。 从 2015 年的 459 部上升到 2017 年的 787 部,网络自制剧数字成倍的增长,已经不再是 一种现象,而成为了改变大众娱乐方式的一种“新常态”。自制剧播放流量从 2015 年的 317 亿人次,上升到 2017 年的 1147 亿人次,如此巨大的流量,使网络自制剧的投资也达到历史 最高。“所有因素使网络自制剧在创作质量方面已经产生了向精品化拓展的趋向。”中国电 影评论学会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卫这样说。 摘编自《网络自制剧改变大众娱乐方式》) 材料二: 图 3:人们是否愿意付费观看网络自制刷 (数据速途研究院整理)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自制剧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剧情抄袭严重。我国近些年来所产出的 网络自制剧数量丰富,但大部分内容情节简单,剧情单一,真正原创的剧目很少。如果是看 过原版的观众就会发现,其实所谓的“中国制造”大都是翻版与抄袭,这对中国网络自制剧 的发展极其不利,虽然收视不错,但也仅仅是虚假的繁荣,不会有可持续的发展。二是题材 单一、同质化明显。我国网络自制剧大多都以都是爱情、青春男女题材为主,所讲的都是年 轻人或者白领们之间发生的戏剧故事或言情故事,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和上班族。这样一来, 影片的受众群体相对窄小,对自制剧本身发展不利。三是制作粗糙、艺术性不高。就我国已 经播出的网络自制剧来看,大多规模小,制作粗糙,典型的快餐式影片,故事性较差,多以 恶搞、吐槽、搞笑为卖点,没有深度,吸引力差。 (摘编自张超然《我国网络自制剧的发展弊端以及未来前景》) 材料四: 我国电影界将按照十九大的精神指引,在三个方面着力工作:“树三讲”、“去三俗”。 一是要树立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二是强化电 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倡导“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原创精神;三 是做大做强中国的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开启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新征程。 网络自制剧要承担起同样的责任,仍需把握好几个关键点:首先,作为视频网站,要懂 得珍惜。作为一种新媒体,视频网站当然应该根据网民需求播出各种风格的剧目。但如何保 证剧集不“三俗”,而且“信达雅”,则需要下一番工夫。在剧目选择上,固然要尊重观众 需求,但决不能违反创作原则顾此失彼。不考虑观众需求可能会失去观众,但一味迎合观众, 忽视导向责任,则有悖艺术精神。而在观众需求与有关规定之间,也并非找不到切合点。其 次,作为网站经营者以及其它相关制作单位,应当多拍一些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网络自制 剧,内容好看、题材创新、剧本过硬、制作精良、演员演技等环节做得到位,是网络自制剧 的生存发展的根本。 (摘编自黄海贝《网络自制剧:开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奇艺副总裁陈潇认为,网络自制剧的最主流观众大部分是小城市的女青年,因为她们相 对来说有一点闲暇时间。 B.根据调查,近一半的观众不愿意选择付费观看网络自制剧,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网络 自制剧的质量好坏。 C.我国的网络自制剧存在剧情比较单一的问题,大多是都市爱情、青春男女题材,缺乏艺术 性,这对自制剧本身的发展不利。 D.我国的网络自制剧作为一种新媒体,应着力“三讲”的创作风气,自觉抑制“三俗”,开 启中国影视产业新征程。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网络自制剧数字成倍增长和播放流量上升说明自制剧的创作质量已得到人们的 充分认可。 B.从材料二看,大多数观众会选择内容有趣、剧情吸引人的情景喜剧和青春偶像剧,也有人 选择制作优秀的剧集。 C.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如果保证剧集不“三俗”,不违反创作原则,质量上乘,一定会让网 络自制剧强大起来。 D.只要是新生事物,就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网络自制剧也不例外,所以我们要等其成熟后 加以观看。 6.对于我国网络自制剧面临的诸多问题,你认为该怎样解决? 【答案】4.B 5.B 6.①着力打造精品,使网络自制剧向精品化方向发展,走特色精品之路;②丰富题材,增强 原创性;③尊重观众,但又不一味迎合;④内容积极健康,制作精良;⑤有深度,有艺术性, 也要有吸引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 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 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 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 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 项,“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网络自制剧的质量好坏”错误,从材料二图 3 看,文中并 未显示人们不愿付费观看的原因。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网络自制剧数字成倍增长和播放流量上升说明自制剧的创作质量已得到人们的充分 认可”错误,并未得到充分的认可,材料一相关信息“所有因素使网络自制剧在创作质量方 面已经产生了向精品化拓展的趋向”。 C 项,“一定会让网络自制剧强大起来”错误,说法绝对,无中生有,原文表述是“网络自 制剧要承担起同样的责任,仍需把握好几个关键点”,可见只是着力的关键点。 D 项,“只要是新生事物,就必然会面临各种问题……”错误,“只要……就”表达的是充 分条件,但这并非是规律,并且得出的结论也不正确。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 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 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 作答。“一是要树立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创作风气,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可知着力打造精品,使网络自制剧向精品化方向发展,走特色精品之路;“二是强化电影的 现实主义创作。倡导‘深度关注现实,共同关心社会,真诚关爱他人’的原创精神”,可知 丰富题材,增强原创性;“在剧目选择上,固然要尊重观众需求,但决不能违反创作原则顾 此失彼。不考虑观众需求可能会失去观众,但一味迎合观众,忽视导向责任,则有悖艺术精 神。而在观众需求与有关规定之间,也并非找不到切合点”,可知尊重观众,但又不一味迎 合;“其次,作为网站经营者以及其它相关制作单位,应当多拍一些内容健康,质量上乘的 网络自制剧,内容好看、题材创新、剧本过硬、制作精良、演员演技等环节做得到位,是网 络自制剧的生存发展的根本”可知内容积极健康,制作精良;“就我国已经播出的网络自制 剧来看,大多规模小,制作粗糙,典型的快餐式影片,故事性较差,多以恶搞、吐槽、搞笑 为卖点,没有深度,吸引力差”,可知要有深度,有艺术性,也要有吸引力。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 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 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 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 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 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旧戏台 胡容尔 这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黄昏挑起几缕绛红的晚霞,斜斜地搭在了她老旧的 前脸儿上。抬眼望去,高处四角飞翘的屋脊上,长满了杂草,还有几株低矮的梧桐。茂盛的 草木,在黛色的瓦片缝隙间,没心没肺地招摇着。而低处摊开的长方体的台面,如同一只过 期了的粉盒,被随手抛掷在幽暗的巷子深处,透着一抹洇开的荒凉和失落。 初见这座戏台,是在遥远的少年时。那一年,我十岁,随外婆搭车来城里。外婆进城, 不为别的,只为看戏。当时,这里有当地最有名的角儿。五月,淡紫色的桐花开得正欢。掩 映在细碎花影中的戏台,宛如一个淡紫色的梦境。 我们来时,台上演着的是《玉堂春》,密匝匝的锣鼓点儿,正一阵阵响得紧。扮演苏三 的美娇娘,穿着一身青色的罗裙,挥舞着长长的水袖,步步生莲,咿咿呀呀、幽幽咽咽地唱 着、诉着,只觉耳畔有流莺啼转、泉水叮咚,无比曼妙动听。再看那张粉白里透着嫣红的俏 脸上,一双细长的丹凤俊眼,左顾右盼,波光流转,好似于人山人海中呼啦啦浮出了一座春 天的花园,桃花红、杏花粉、梨花白,令人眼花缭乱,真有说不出的风流缱绻。 其实,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得 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彩。 我也曾偷偷地溜到后台,看旦角们弄妆、听琴师们调弦。没人顾得上理会一个小女孩的 好奇心。不消说,戏外的她们,正在为演绎别人的故事做铺垫。管弦吱呀,丝竹悠扬,嘈嘈 切切,一场场好戏即将开场。 只不知,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 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台,已远远滞 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说到底,终究 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 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那人、那事和 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到从前了,我 也一样。当年那个扎着两条羊角辫、穿着粉红碎花小袄、依偎在外婆怀中看戏的小女孩,已 在似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复返了。 一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亲爱的外婆。台上台下,千呼万唤,再也寻不到外婆美丽的容颜 了。是的,那个装满外婆一世情缘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戏台。她在自己搭起的戏台上,唱念 做打,嬉笑怒骂。身处不同阶段的她,扮演着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连缀成她长长的、多彩 的一生。 如今,外婆的戏台也旧了,空无一人。 人间举步皆戏台。你我在他人的戏中,饰演着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别人又在你我的戏中, 占据着位子。主角也好,配角也罢,龙套也无妨。哪一个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薄薄的 暮色中,我望着旧戏台,好像看着另一个自己。那是暮年的我,顶着一头白发,颤巍巍地伫 立在风中。是的,总有一天,我也会如这旧戏台一样的颓败,淡了红颜、瘦了相思。须知, 人生的夕阳,自有她的可爱金贵。一如这脚下的旧戏台,虽不再作浓情的悲欢离合的场子, 却有了平素淡雅的生活休闲功能,每日里迎送在此下棋纳凉的人们。谁又能否认,这不是对 生命的另一种诠释呢? 人生有着无数的下一场,好戏还在后面。在幽静的岁月深处,命运为你设置了许多谜语, 只等你款款走向前来,俯下身去,逐一地揭晓答案,然后淡淡地欢喜。 站在只有我一个人的旧戏台上,轻捻时光,生命已被抻长。笑容如渐涌渐涨的春水,在 我脸上一点点地荡漾着、丰盈着,一直流向晚霞映红的天边……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文开篇的环境描写既写出了戏台如今的衰败景象,也暗示戏台曾经的繁华热闹。 B.文章细写扮演苏三的美娇娘服饰、舞台动作、神情等,更能让戏台充满魅力,值得回味。 C.外婆在自己的人生戏台上谢幕了,她作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也曾在“我”的戏台上上 演精彩曲目。 D.文章从“我”少年时看戏写起,中间详略有别,回忆与感触紧密结合起来,时间线索清晰。 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9.文章题为“旧戏台”,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写了哪些戏台。 【答案】7.D 8.①我们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远离戏台,让戏台荒废了。② 我们遗忘了曾经在戏台下看戏的生活和感动,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9.①实际的戏台。文中写了曾经辉煌热闹、上演过一出出好戏,而今已然衰败的旧戏台。② 生活的戏台。文中写观众们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就是一种生活戏台。③人生的戏台。文中 写了外婆的戏台,实则是写了外婆的一生,是一种人生戏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人 间举步皆戏台。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 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 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D 项,“文章从‘我’少年时看戏写起,……时间线索清晰”有误,文章第一段说“这座戏 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而低处摊开的长方体的台面,如同一只过期了的粉盒,被随 手拋掷在幽暗的巷子深处,透着一抹洇开的荒凉和失落”,这是现在所见的情形,第二段说 “初见这座戏台,是在遥远的少年时”,由此可见,文章开篇是立足现在的,少年时看戏是 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且全文时间是来回跳跃的,并没有以“时间”为线索。 故选 D。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如下:语境分析法、关键词分 析法、句子特色分析法、句间关系分析法。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后的 语境理解意思。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题干要求“结合上下文,分 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这是考查句子含义。首先回归文本找到设题的句子,然后结合前 后的语境理解意思。“说到底,终究是我们辜负了眼前的戏台”,关键词是“辜负”,考生 需要到文本找出“辜负”的表现,如前文所说“从繁华到落寞,旧戏台,昭示着人世间的沧 桑和变迁。这座方寸之间的戏台,已远远滞后于人们挑剔的审美理念。今人的眼睛,早被现 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所诱惑”,我们被现代化流光溢彩的剧场诱惑,远离了戏台,荒废了戏 台;如下文所说“这一路风尘仆仆地行来,山一程,水一程,辜负了的何止是这戏台?还有 那人、那事和那截青葱岁月,都被漫不经心地搁置,被生硬地冷落和怠慢了呀,旧戏台回不 到从前了,我也一样”,我们遗忘了曾经在戏台下看戏的生活和感动,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根据这些内容理解该句的含义即可。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分析文本标题内涵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分析文 中写了几类‘戏台’”,且明确指出“文章题为‘旧戏台’”,这是考查文本内容及标题的 内涵。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此类题目 一般按照由实到虚的顺序理解,先到文中圈出写“戏台”的句子,明确其表面的意思,如“这 座戏台,在暮风中寂寂地衰败着……”,这说的是实际的戏台,是曾经辉煌热闹、上演过一 出出好戏,而今已然衰败的旧戏台;如“台下,又何尝不是戏台呢?只不过,观众成了演员。 你且看去,台上的艺人演得热闹,台下的众人也看得热闹。有时,台下的剧本,比台上还出 彩”“台下的她们,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是否能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戏里戏外”,这里所说的 “戏台”是指生活中的戏台,观众们在戏台下看戏的场景,就是一种生活戏台;如“已在似 水流年中走失,一去不复返了去不复返的,还有我亲爱的外婆。台上台下,千呼万唤,再也 寻不到外婆美丽的容颜了。是的,那个装满外婆一世情缘的屋子,就是外婆的戏台。她在自 己搭起的戏台上,唱念做打,嬉笑怒骂。身处不同阶段的她,扮演着不同身份的角色,最后 连缀成她长长的、多彩的一生。……如今,外婆的戏台也旧了,空无一人”“人间举步皆戏 台。你我在他人的戏中饰演着分量不同的角色,而别人又在你我的戏中,占据着位子。主角 也好,配角也罢,龙套也无妨。哪一个人生,不是悲欣交集的呢”,这里所说的“戏台”是 指人生的戏台,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人间举步皆戏台。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洽,字和仲,临邑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 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天启初,诸贤汇进,洽 有力焉。迁太常少卿。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洽本赵南星所引,及魏忠贤逐南星, 洽乞罢,不许。五年四月,御史李应公希忠贤指劾洽,遂夺职闲住。崇祯元年,召拜工部右 侍郎,摄部事。兵部尚书王在晋罢,帝召见群臣,奇洽状貌,即擢任之。上疏陈军政十事, 帝并褒纳。寻上言:“祖宗养兵百万,不费朝廷一钱,屯田是也。总督张佳允、巡抚张国彦 行之蓟镇,为豪右所阻。遗天施地生之利,而日讲生财之术,为养军资,不大失策乎!乞敕 诸道监司,遵先朝七分防操、三分屯垦之制,实心力行,庶国计有裨。”帝称善,即命行之。 尝奏汰年深武弁无荐者四十八人,以边才举监司杨嗣昌、梁廷栋,后皆大用。二年十月,大 清兵由大安口入,都城戎严。洽急征四方兵入卫,督师袁崇焕、巡抚解经传、总兵官祖大寿 等先后至,不能拒,大清兵遂深入。帝忧甚,十一月召对廷臣。侍郎周延儒言:“本兵备御 疏忽,调度乖张。”检讨项煜继之,且曰:“世宗斩一丁汝夔,将士震悚,强敌宵遁。”帝 颔之,遂下洽狱。明年四月,洽竟瘐死。寻论罪,复坐大辟。洽清修伉直,雅负时望,而应 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遵化陷,再日始得报,帝怒其侦探不明,又以廷臣玩祗, 拟用重典,故于洽不少贷。厥后都城复三被兵,枢臣咸获免,人多为洽惜之。 (节选自《明史·王洽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 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 B.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一 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 C.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 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 D.历知东光/任丘/服阕/补长垣/洽仪表颀伟/危坐堂上/吏民望之若神/明其廉能为 一方最/擢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郎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常,秦时又称为奉常;古代多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 B.摄,代理、兼职,一般指低级官员代行较高职权,也用于长官兼理部属职责。 C.豪右,文中指封建社会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朝以右为上,所以称豪右。 D.敕,原专指皇帝自上而下的命令诏书,后也指官长告诫僚属或子孙的训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洽宦海沉浮,身不由己。在魏忠贤斥逐赵南星时,他主动请求辞去官职,却没有得到批 准,但最终还是被魏忠贤的党羽弹劾,因此免官。 B.王洽勇于进言,多获认可。他向朝廷呈奏的十条军政建议都得到采纳,他结合实际情况提 出的屯田建议也得到了皇上认可并被立即推行。 C.王洽选贤荐能,慧眼识才。天启初年,许多贤才在他的举荐之下才得以进用;任职兵部时, 他所举荐的杨嗣昌、梁廷栋,后来都获得重用。 D.王洽受到诬陷,含冤而死。清兵进逼北京城,他并无失职之处,却遭到周延儒和项煜的诬 告,最终被判处大辟之罪,人们后来都很同情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遵先朝七分防操、三分屯垦之制,实心力行,庶国计有裨。 (2)洽清修伉直,雅负时望,而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 【答案】10.C 11.D 12.D 13.(1)让他们遵守先朝军队七分用来防御操练、三分用来开垦屯田的制度,尽心尽力地施行, 希望对国家经济有所裨益。 (2)王洽品行高洁,为人刚正,当时很有声望,但是应对事变并不是他的长处。突然遭遇重 大变故,因为时局艰难而被罢黜。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 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 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洽”为人名,“东 光”“任丘”“长垣”为地名,“稽勋主事”为官职名称;“服阕”解释为“服丧期满”, 在句中作状语,应该独立成句,排除 AB;“吏民望之若神明”这句话的意思是“管理百姓 把它看作神明”,这里的“神明”是名词,不可拆开,排除 D。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 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 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 D 项,“敕,原专指皇帝自上而 下的命令诏书,后也指官长告诫僚属或子孙的训令”表述错误,根据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敕, 指皇帝、帝王自上命下之词,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 皇帝诏书。题中缺少限定性的时间条件“南北朝以后”。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 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 项分析有误。联系原文看,在清兵入侵之 时,“洽急征四方兵入卫”,加上督师袁崇焕等人的兵力,也未能阻止清兵进逼北京。这是 事实。从文中“而应变非所长。骤逢大故,以时艰见绌”这句话看,作者认为王洽不擅长临 机应变,突然遇到重大变故,时间紧迫下他表现出了不足。有不足,那在抗清这事上便有失 职之处。另外,侍郎周延儒言:“本兵备御疏忽,调度乖张。”这是说王洽调度上的不足, 项煜紧跟着说的建议是他自己认为可行的退敌之术,二者在此并无诬告王洽之意。结尾句 “人多为洽惜之”意为人们大多为王洽感到可惜。可惜是因为“厥后都城复三被兵,枢臣咸 获免”,而王洽却因病死在狱中,不能与他人一样获得免罪机会。“瘐死”,古代指犯人在 监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监狱中病死。后文说“寻论罪,复坐大辟”,朝廷论罪处 以王洽死刑,其实未待执行死刑,王洽就已去世。但是选项认为“人们后来都很同情他”语 意范围扩大,表述不准确。综合分析看,选项中“他并无失职之处,却遭到周延儒和项煜的 诬告”,“人们后来都很同情他”是曲解文意。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 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如(l)防操:防御操练。实心:尽心,全心。庶:希望。国计:国家经济。裨:好处,益处。 (2)清修伉直:品行高洁,为人刚正。雅:平素,平时。骤:突然。以:因为。见绌:被罢 黜。(被动句)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 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道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的意思,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 B.“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C.“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 D.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 15.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早”,请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14.C 15.①对比(衬托),作者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热之甚,用昆仑、蓬莱 的清凉来对比暑热之苦,巧妙得当。②比拟,首联分别赋予清风、热、落日以人或动物的特 性,说清风没有力量去屠热,落日长了翅膀飞上山,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天气酷热的特征。③ 反问,第四句作者责问上天难道不怜惜银河也会干枯?怎能任旱情肆虐,不顾人间黎民,感 情色彩强烈。④虚实结合,诗人将现实中的“暑旱苦热”与想象到的昆仓、蓬莱现实与传说 中的清凉世界相结合,丰富了内涵,突出了暑旱之苦。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 项,“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不正确。这四字其实表达了作者想要帮助苦热中 天下百姓的豪情,整联抒发了作者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博大胸襟。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 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从修辞角度,抒情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来考虑。抒 情方式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一类叫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 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结句写景又叫以景结情。表现手法,包括 动静相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结合,以虚衬实,想象,联想,用典,对比,烘托,细节描 写,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手法。先点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本题要求考生找出本诗表 现“暑旱”所运用的多种手法,并作简要分析。首联中,以“清风无力”来衬托暑热,运用 对比的手法。“落日着翅飞上山”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落日以人和动物的特性,生动 形象地表现了天气酷热。“天岂不惜河汉干”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怎能任旱情肆虐,不顾 人间黎民,表达作者对上天的责问。整首诗前面实写暑旱之苦,后面通过想象昆仑、蓬莱的 清凉世界虚写,突出了暑旱之苦,虚实结合。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认为,小和大是相对的,小外有更小,大外有更大,一般人却想 不通这个道理,以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很可悲吗?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 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 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2)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 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 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特”“犹”“鉴”要 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 1 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 第 II 卷(表达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夜市,萌芽于殷周,成型于汉代,即便是夜禁制严苛的唐朝,夜市也曾 ,有过片 刻的辉煌,到了宋朝,夜市更是发展得如火如荼, 。而步入现代社会,夜晚的休闲娱 乐已经成为常态化生活的一部分,60%的居民消费发生在夜间,并产生了一个热词——“夜 经济”。 夜经济过去是衡量城市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如今,它更是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 。 在“人流、物流、资金流”这组表述经济发展的词语中,人流即人气。人气旺、人流大,创 造力和竞争力就强,如果当一座城市的马路在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不仅是经济层面的 损失,也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精神文化消费是夜经济的重要消费类型。偏重偏旧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 的 ,而文化“潜力股”则是经济发展的“创意股”。夜经济离不开夜文化,经过文化 这支色彩瑰丽的画笔点染,城市的夜经济名片会更有意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转瞬即逝 洋洋大观 晴雨表 拦路虎 B.昙花一现 蔚为大观 风向标 拦路虎 C.转瞬即逝 洋洋大观 风向标 绊脚石 D.昙花一现 蔚为大观 晴雨表 绊脚石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量子速读法称可让人 5 分钟读完一本 10 万字的书籍,并能完整复述——全是骗术。 B.人文科学研究的最大缺点是不确定性——无法进行定性研究,一切只能靠自己理解。 C.在坪乡黄沙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过程非常艰辛曲折。 D.我叫他来见你罢,他就在楼上,只是——他很大了,并且以为他母亲是早就死了的。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和衔接问题,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气旺、人流大,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一座城市的马路如果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 那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也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B.人气旺、人流大,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当一座城市的马路在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 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更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C.人流大、人气旺,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一座城市的马路晚上八九点钟就人烟稀少,那不 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也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D.人流大、人气旺,创造力和竞争力就强,如果当一座城市的马路晚上八九点就人烟稀少, 那这不仅是经济层面的损失,更是精神层面的损失。 【答案】17.D 18.B 19.C 【解析】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和词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和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 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中, 第一处,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对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转瞬即逝:形容很快 就会失去或消失。唐朝的夜市因为宵禁制度,已经消失,不是“很快会”。因此“昙花一现” 更合理。排除 AC。 第二处,蔚为大观: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洋洋大观:事物博大丰富,使人 大开眼界一来夜市“如火如荼”,强其热闹旺盛,而不是博大。“蔚为大观”才能和“发展 得”搭配,“洋洋大观”不能做补语。故为“蔚为大观”更合适。 第三处,晴雨表,是预测天气晴或雨的气压表。比喻能敏锐地反映好坏(盛衰、喜悲)变化的 事物。风向标,是指示和测定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 箭头永远指着风吹来的方向。喻指反应事物的发展力向。夜经济不反映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 方向,而反映活力与吸引力的好坏、盛衰。故而“晴雨表”更合适。排除 B。 第四处,绊脚石、拦路虎,都可以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因此这项属于优选,前文提供 的信息是“旧”“重”的“产业结构”,强调其“重”,并且产业结构和“石”“虎”相比 较,偏于死物,故而“绊脚石”更合适。 故选 D。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使用较为复杂,不同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各 不相同,需要学生识记理解句号、逗号、感叹号、引号、破折号、冒号等使用方法。。破折 号,①表示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②表示意思的转折。③表示声音的延续。本题中, 原文破折号表解释说明。 A 项,总结上文。 B 项,表解释说明。 C 项,表意思的转换转折。 D 项,表停顿。 故选 B。 【19 题详解】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和衔接连贯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 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 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择。本题, 依据前文语序,应当先人流后人气。排除 AB。 A 项,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不妥,当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时,主语不应放在关联词前面。前 一个分句的主语是“马路”,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马路人烟稀少”,因此“马路”不 应置于“如果”前。 B 项,滥用介词“当”,使句子主语“马路人烟稀少”被掩盖,导致主语残缺。 C 项,正确。 D 项,“如果”“当”重复赘余。 故选 C。 【点睛】句号,表示说完一句话的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顿号,①表示句子 中并列的词或词组间的停顿。②表示次序后的停顿。分号,表示一句话中并列的分句之间的 停顿。冒号,用来提示下文。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表示赞美、 愤怒、惊奇等感情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引号,①引用说话或文章晨一段文字。②表示特指 的词语或反语、讽刺。书名号,表示书籍、文章、报刊、影片等名称。省略号,①表示说话 未完或余意未尽。②表示声音断续。③表示重复词语或列举的省略。破折号,①表示解释部 分或说明部分。②表示意思的转折。③表示声音的延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许多细菌和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传染病,但是如果人类对这类细菌和病毒的毒素加以利用, 就会产生以毒攻毒的结果。如_____,使人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这种用来小剂量注射的 毒素,就是疫苗。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一种与其相应的抗体物质,这些抗体物质_____,这样 就使人体获得了免疫力, ____。 【答案】(1)把它少量地注射到正常人的体内(注射小剂量的毒素) (2)能抑制或杀死 致病的细菌和病毒 (3)人就不会得病(人就会降低得病机率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是“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 动。首先分析横线处前后的句子的语意,搞清上下句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填空。语境第一句 说“许多细菌和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传染病,但是如果人类对这类细菌和病毒的毒素加以利用, 就会产生以毒攻毒的结果。”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语意强调后句“人类对这类细菌和 病毒的毒素加以利用,就会产生以毒攻毒的结果”,那如何利用呢?再根据后一句“人产生 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这种用来小剂量注射的毒,就是疫苗”的意思,可知第一个横线处主 张注射小剂量的毒素,所以该处可填写“把它少量地注射到正常人的体内”。 根据语意:疫苗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物质,抗体物质的作用应是“能抑制或杀死致病的细菌 和病毒”,此句填写在第二个横线处。根据“人体获得了免疫力”这句可以推断出,一旦人 体有了免疫力,那么“人就会降低得病机率”。此句填写在第三个横线处。如此分析语段内 在的语意联系,整段文字的语意才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21.咏物诗和谜语有一个相近之处,那就是都运用了形象思维。比如,明代诗人于谦的《石 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的 内容即为谜面,“石灰”是谜底。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用简洁的语言阐释 谜面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明·黎淳) 【答案】①爆竹。②本诗用拟人的手法,一、二两句中如“自怜”“小身材”“芳心”,具 有人的形貌、情感和性格,是为拟人手法,且抓住爆竹的特点,托物言志,表现了作者的雄 心壮志。 【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的形象、鲜明、准确的题目,要求猜出咏物诗所咏之物,同时分 析手法和情感,注意根据“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猜出是“爆竹”,根据“芳 心未肯灰”分析拟人的手法,根据“万人头上一声雷”分析“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对于给老人让座一事,众说纷纭,有些年轻人即使嘴上不说,但心里认为我也是 买了票的,先上了车,坐座位是我的权利,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一权利呢?但有些老年人认为 自己年龄大,理应受到尊重,于是要求年轻人让座,对于不让座的,强迫别人让座,甚至殴 打不让座的人。有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为老不尊”,也有人认为年轻人不必斤斤计较, 你认为呢?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同别人的相 处中,由于他能够很好的关心别人,尊敬别人,所以,他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 净空法师曾说:“谁是真正的有福之人?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的人才有 福。”老法师还说:“喜欢归罪于人,是一种缺乏勇气的态度,以及懦弱的表现,人人都应 时时具备一颗了解职责与反省的心。” 我们处在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个体意识,每个人都有自我为人处事 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复杂,尤其是朋友同事之间,相处 时光长,关系处理起来显得更加微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乃是与他人处好关系的关键。 “只有节俭能够培养廉耻,只有宽恕才能够做到仁德。”但要做到确实不易,原因在于 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世间的不满、不完美,就会觉得不满意、不舒服,嗔恼的心就显现起来, 就想责怪别人、教训别人。公益广告语大全 即使再愚笨的人看别人的是非过失,都能看得清楚、说得明白,因此德行成就的关键就 在“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眼睛看到别人的问题,正好用来提醒自我不要做错,多微笑待人,如果我们都能够这样 做。能够把原谅自我的心拿来原谅别人,就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为。 时刻要求自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报人以微笑;时刻反省自我,提醒自我,尊重别 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必须要学会去理解、去宽容。伤 感的日志 这既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矛 盾,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感。 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必须能够在与人的 相处中,不断地提高自我,使自我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让我们共同为这个社会多创造一些微笑吧。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考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本材料叙述了年轻人给老人让座 引起争议的内容,从年轻人让座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尊老是一种美德”“大力传承尊 老美德”“尊重公民的权利”“权利与义务”等;从老人引起年轻人让座的角度分析,可以 立意为“道德绑架要不得”等 ;从两者的关系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相互尊重”“人要 交流沟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 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 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 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 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 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 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 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