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 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3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个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刘倩 鲁迅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我们称之为“精神至上观” 或“精神至上主义”。精神至上主义是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 据又主要与儒家文化传统有关。精神至上主义作为鲁迅的一种思想模式,它需要长期的环境、 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才能形成。就鲁迅的精神结构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而言,鲁 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 正统家庭,鲁迅的精神结构在本质上是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的。鲁迅之所以被誉为“民族 魂”,之所以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而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思想者,之所以始终没有失去他的现 实意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 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 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到“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在鲁 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 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 值标准。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 一般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 为虽也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 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 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 概而言之,从存在角度说,这种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 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十分复杂,但无可辩驳的是鲁迅的思维所触及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精 神至上的思想倾向。同时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 现的现象,这说明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 儒家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心学模式。心学模式在中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 深入人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儒学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倾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 民族文化逻辑,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中,在实际的历史行为里,人们也也从未忘 记“民心”,忘记“人的因素”等,对人的精神的表达、理解和强调有时甚至有些过分。由 于这种思想模式是以一种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加以延续的,因而他本人没有 清醒地察觉或是干脆没有察觉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却不能因此对鲁迅的思想模式与儒家心 性之学的密切关系视而不见。 (选自《文学教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神至上观”就是鲁迅的转变国人的精神世界,振兴旧中国的理想,我们又称为“精神 至上主义”。 B.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是精神至上主义,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与儒家文化传统有 着密切关系。 C.作为鲁迅思想模式之一的“精神至上观”,是在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 训练中积淀而成的。 D.从存在角度,我们可以清楚梳理“精神至上观”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 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 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 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D 项,“从存在角度,我们可以清楚梳理……”中“清楚 梳理”说法错误,原文是“从存在角度……十分复杂”。故选 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鲁迅从小接触的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在本质上,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儒家 传统紧密传承。 B.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这是 鲁迅被誉为“民族魂”的原因。 C.鲁迅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原因是鲁迅的“个 人”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 D.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表现为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 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 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 项,鲁迅被称为“民族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 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 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 B.鲁迅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不断变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他反对的是否定 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 C.鲁迅走上文艺道路的原因是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 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 D.儒学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模式以一种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延续着, 鲁迅对此没有清醒地察觉或干脆没有察觉也是正常的。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 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 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要求选出“根 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 项,“反对的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 史观念和文化现象”说法不符合原文,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他所反对的一般也 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文中有“一般”。故选 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 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 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 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 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范围的人口膨胀,工业化进程加快,森林中人类的活动影响加剧, 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提高,森林资源的持续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防御和控制森林火灾 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很多深层次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全世界每年发生森林火灾几十万 次,受灾面积达几百万公顷,约占森林总面积的 0.1%。特别是进入 80~90 年代以来,全球 气候变暖,火灾有上升的趋势,如 1987 年中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过火面积 133 万 hm2;1997~1998 年印度尼西亚长期干旱以后的热带雨林大火烧掉了上百万公顷的森林,这 些森林火灾给相关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各国的森林防火费用不断增加, 而森林火灾面积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森林火灾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而导致气温升 高。严重的森林火灾还会引起土壤的荒漠化,并对全球的经济产生影响。因此,世界各国都 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不断提高林火管理技术。 (摘编自《国外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系统研究与借鉴》) 材料二: 图 1:2009 年-2018 年中国森林火灾次数统计表 图 2:2004 年-2016 年中国森林火灾成因比例 材料三: 随着春季到来,全国陆续进入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关键期。记者 3 月中旬到凉山州采访 时注意到:县、乡镇、村各级干部都已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森林防火上;沿途的重要出入路口, 都能见到戴着红袖章的巡护人员在工作。 尽管如此,部分地区还是存在基础设施跟不上防火形势的问题。一些森林消防队员表示, 发生较大规模森林火灾的地区,森林内往往缺少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一旦发生火情,火 借风势就容易快速蔓延,增加扑灭难度。 中央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曹海峰表示,中国森林消防技战术水平比以前有了长 足进步,不过在一些高精尖技术的应用上还有提升空间,航空消防飞机数量总体较少,覆盖 范围比较有限。另外,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火灾的应用上也有提升空间。 (摘编自《瞭望·森林防火仍需警钟长鸣》) 材料四: 今年的清明节,很多人自发地祭奠和追思那些在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牺牲的消防指战员 和扑火人员,为这些新时代的英雄献上鲜花与敬意。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不能不从人为因 素入手,来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与人为引发森林火灾相关的罪名有放火罪和失火罪。除极少数火灾是人为故意纵火外, 大多数人为引发的森林火灾当事人都没有主观故意。但这也构成失火罪,刑期是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 数据显示,将近 20%的森林火灾是由于上坟烧纸引起,每年的清明时节,既是祭扫的高 峰期,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如何引导和教育民众摒弃传统祭扫陋习是有关部门亟待解决 的问题。 数据显示,人为引发森林火灾最主要的原因是山区居民烧荒、烧炭,这种情况占了 31% 还多。为此,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帮助山区居民脱贫脱困,过上好的生活,也是当务之急。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森林防火任重道远》)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09 年到 2016 年,中国森林火灾次数总体呈现递减趋势,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一定成 效。 B.中国森林火灾次数在 2017 年略有上升,2018 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 2478 起,同比 2017 年下降约 23%。 C.从图 2 可以看出森林大火的成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人为因素占绝大部分,所 以控制火灾的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 D.2004 年-2016 年,导致森林失火最多的人为原因是烧荒烧炭、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它们 【答案】D 属于非生产性用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 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 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D 选项“烧 荒烧炭、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它们属于非生产性用火。”错误,“烧荒烧炭”是生产性用 火。故选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范围的人口膨胀,导致工业化进程加快,森林中人类的活动影响加剧,控制人口是防御 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关键。 B.全球气候变暖,使火灾有上升的趋势,而森林火灾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而导致 气温升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C.发生森林火灾的地区,往往缺少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火借风势蔓延,这给消防员扑灭 火灾带来一定难度。 D.森林火灾是社会治理问题,不断改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层次,就能从根 本上杜绝森林火灾隐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 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 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 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A 选项强加因果,“导致工业化进程加快” 错误,由原文“由于世界范围的人口膨胀,工业化进程加快,森林中人类的活动影响加剧, 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提高,”可知,没有因果关系。C 选项,篡改原文,“发生森林火灾 的地区,”错误,根据原文“发生较大规模森林火灾的地区,”可知,是发生“较大规模” 森林火灾的地区。D 选项,“就能从根本上杜绝森林火灾隐患。”错误,“从根本上杜绝” 说法过于绝对。故选 B。 6.为了减少森林火灾,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①加大巡护巡查力度;②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③多投入高精尖技术的应用;④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⑤大力倡导文明祭扫;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 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原文“沿途的重要出入路口, 都能见到戴着红袖章的巡护人员在工作。”可知,我们可以加大巡护巡查力度;由原文“部 分地区还是存在基础设施跟不上防火形势的问题。一些森林消防队员表示,发生较大规模森 林火灾的地区,森林内往往缺少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可知,我们可以加强防火基础设施 建设;由原文“中国森林消防技战术水平比以前有了长足进步,不过在一些高精尖技术的应 用上还有提升空间,航空消防飞机数量总体较少,覆盖范围比较有限。另外,在利用卫星遥 感技术监测火灾的应用上也有提升空间。”可知,我们可以多投入高精尖技术的应用;由原 文“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不能不从人为因素入手,来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的损 失。”可知,我们可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由原文“数据显示,将近 20%的森林火灾是由于 上坟烧纸引起,每年的清明时节,既是祭扫的高峰期,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如何引导和教 育民众摒弃传统祭扫陋习是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知,我们可以大力倡导文明祭扫; 由原文“为此,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帮助山区居民脱贫脱困,过上好的生活,也是当务之 急。”可知,我们可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 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 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 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 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爱的牺牲 欧·亨利 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乔和德丽 雅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夫妇租了一层公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 键盘左端的 A 高半音。可是他们很幸福;因为他们有了各自的艺术,又有了对方。家庭只要 幸福,房间小又何妨。乔在伟大的马杰斯脱那儿学画,德丽雅在罗森斯托克那儿学习钢琴。 可是没多久,艺术动摇了,该付给马杰斯脱和罗森斯托克两位先生的学费也没着落了。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于是,德丽雅说,她得教授 音乐,以免断炊。她在外面奔走了两三天,兜揽学生。一天晚上,她兴高采烈地回家来。 “乔,亲爱的,”她快活地说,“我有一个学生啦。爱·皮·品克奈将军的小姐克蕾门 蒂娜,住在第七十一街。她只有十八岁。我一星期教三次课;你想想看,乔!每课五块钱。 等我再找到两三个学生,我又可以到罗森斯托克先生那儿去学习了。” “德丽雅,”乔说,“我能让你忙着挣钱,我自己却在艺术的领域里追逐吗?决不能够! 我想我以卖卖报纸,搬石子铺马路,多少也挣一两决钱回来。” 德丽雅走过来,勾住他的脖子。 “乔,亲爱的,你真傻。你一定得坚持学习。我并不是放弃了音乐去干别的事情。我一 面教授,一面也能学一些。我永远跟我的音乐在一起。何况我们一星期有十五块钱,可以过 得像百万富翁那般快乐。你绝不要打算脱离马杰斯脱先生。” “好吧,”乔说,“可是我不愿意让你去教课,那不是艺术。你这样牺牲真了不起,真 叫人佩服。”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德丽雅说。 “我在公园里画的那张素描,马杰斯脱说上面的天空很好。”乔说,“可能卖掉一 张。” “我相信一定卖得掉的,”德丽雅亲切地说。“现在让我们先来感谢品克奈将军和这烤 羊肉吧。” 周末,愉快自豪、可是疲惫不堪的德丽雅,得意扬扬地掏出三张五块钱的钞票,扔在那, “有时候,”她有些厌倦地说,“克蕾门蒂娜真叫我费劲。”接着,乔带着基度山伯爵的神 气,掏出一张十元、一张五元、一张两元和一张一元的钞票——全是合法的纸币。把它们放 在德丽雅挣来的钱旁边。“那幅方尖碑的水彩画卖给了一个从庇奥利亚来的人。”他郑重其 事地宣布说,“他另外预定了一幅勒加黄那货运车站的油画,准备带回家去。我的画,加上 你的音乐课!呵,我想艺术还是有前途的。” “你坚持下去,真使我高兴,”德丽雅热切地说。“你一定会成功的,亲爱的。” 下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乔先回家。他把他的十八块钱摊在客厅的桌子上,然后把手上许 多似乎是黑色颜料的东西洗掉。 半个钟头以后,德丽雅来了,她的右手用绷带包成一团,简直不像样了。 “这是什么?”乔轻轻地握住那只手,扯扯绷带下面的几根白线,问道。 “那是涂了油的软纱。”德丽雅说,“喔,乔,你又卖掉了一幅素描吗?”她看到了桌 子上的钱。 “可不是吗?”乔说,“只消问问那个从庇奥利亚来的人。你今天下午什么时候烫痛手 的,德丽雅?” “大概是五点钟,”德丽雅可怜巴巴的说。“熨斗,我是说奶酪,大概在那个时候烧好。 你真该看到品克奈将军,乔,他……” “先坐一会儿吧,德丽雅,”乔说,他把她拉到卧榻上,在她身边坐下,用胳臂围住了 她的肩膀。 “这两个星期来,你到底在干什么。德丽雅?”他问道。 她带着充满了爱情和固执的眼色熬了一两分钟,终于垂下头,一边哭,一边说出实话来 了。 “我找不到学生,”她供认说,“我又不忍眼看你放弃你的课程,所以在第二十四街那 家大洗衣作坊里找了一个烫衬衣的活儿。乔,你怎么会疑心我不在教克蕾门蒂娜的音乐课呢?” “到今晚为止,我始终没有起疑。”乔说,“本来今晚也不会起疑的,可是今天下午, 我把机器间的油和废纱头送给楼上一个给熨斗烫了手的姑娘。两星期来,我就在那家洗衣作 坊的炉子房烧火。” 他们两个都笑了,乔开口说:“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 的。”可是德丽雅用手掩住了他的嘴。“别说下去啦,”她说,“只需要说‘当你爱的时 候’。”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讲叙了一对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因生活拮据,为成全对方的追求 艺术而撒谎去做工,偶然的烫伤手腕的事故使真相大白,夫妻爱得更深的故事。 B.由于烫伤了手,在乔的追问下,德丽雅“终于垂下头,一边哭,一边说出实话来了”,可 见德丽雅在洗衣店里从事的工作非常辛苦,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C.小说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爱的牺牲”,乔佩服德丽雅为家庭的付出,一直没 有让德丽雅发觉他在骗她,这说明他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男儿。 D.作者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讲述一个沉甸甸的故事,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 展示人物风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达到“含泪的微笑”的效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做这类题一定要从文中找到 相关联的信息仔细对照比较。注意有无时态问题,程度、范围等细节方面的差别,总之一字 不可忽视。关于艺术特色,主要看对于相关修辞的准确把握能力。本题 B 项,德丽雅“内心 受到了很大的委屈”,错误,由下文“‘我找不到学生,’她供认说,‘我又不忍眼看你放 弃你的课程’”可知文中并没有交代德丽雅因辛苦而委屈,“供认”也提示出,德丽雅感到 自己不应该撒谎。故选 B。 8.小说在刻画德丽雅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朴实善良。在艰难生活中为丈夫的艺术追求而去做工;尽管被烫伤却因骗丈夫而 哭泣。②温柔体贴。对丈夫说话亲切,关心并鼓励丈夫追求艺术。③坚强乐观。在生活困窘 中相信生活会变美好,对美好生活和艺术追求的保持着积极态度,挣到钱和丈夫庆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 把握上下文,梳理文章思路,依据文章的情节,圈出直接点明性格特点的内容,还可以根据 文章主人公表现来分析概括即可。①朴实善良,由“‘我找不到学生,’她供认说,‘我又 不忍眼看你放弃你的课程,所以在第二十四街那家大洗衣作坊里找了一个烫衬衣的活儿。” 即德丽雅在艰难生活中为丈夫的艺术追求而去做工可以体现。由“她带着充满了爱情和固执 的眼色熬了一两分钟,终于垂下头,一边哭,一边说出实话来了。……我又不忍眼看你放弃 你的课程,所以在第二十四街那家大洗衣作坊里找了一个烫衬衣的活儿。”尽管被烫伤却因 骗丈夫而哭泣也可体现。②温柔体贴。由德丽雅对丈夫说话时的态度“快活”、“亲切”、“热 切”可以体现,同时面对“可是没多久,艺术动摇了,该付给马杰斯脱和罗森斯托克两位先 生的学费也没着落了”的窘境,“你一定得坚持学习。我并不是放弃了音乐去干别的事 情。”、“你坚持下去,真使我高兴,”、“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 以忍受的。”可以体现她关心并鼓励丈夫追求艺术也能体现。③坚强乐观。由“我相信一定 卖得掉的”、“何况我们一星期有十五块钱,可以过得像百万富翁那般快乐。”在生活困窘 中相信生活会变美好,对美好生活和艺术追求的保持着积极态度,并且去打工挣钱,可体现 出。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即可。 9.小说结尾采用了“欧·亨利笔法”,请结合小说内容赏析这个结尾。 【答案】①小说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②出乎意料的结局:妻子德丽雅以 “教授音乐”为名在洗衣店烫衬衣和丈夫乔以“到公园画画出售”为名在洗衣店做烧火工; ③合乎情理的结尾:德丽雅挣钱回来“疲惫不堪”为后文做烫衣工埋下伏笔;德丽雅说手上 的绷带是“涂了油的软沙”为后文做烫衣工埋下伏笔;文中又写乔说不能让德丽雅忙着挣钱, 自己也想挣一两块钱回来为下文做烧火工埋下伏笔;还写了在一个星期六晚上乔回来把手上 黑色的东西洗掉为下文做烧火工埋下伏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的鉴赏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小说结 尾采用了“欧•亨利笔法”,请结合小说内容赏析这个结尾。组织答案,先回答 “欧•亨利笔 法”的含义:文章的结尾既是出乎意料的却又是在情理之中合乎逻辑而令人信服的。然后回 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具体分析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对于文章的结尾来说,妻子德丽雅以“教授音乐”为名,却在洗衣店烫衬衣;丈 夫乔以“到公园画画出售”为名,却在洗衣店做烧火工。 情理之中是对于文章整体来说,主要通过种种伏笔来表现:对于德丽雅,挣钱回来“愉快自 豪”却“疲惫不堪”说明她的工作并不是清闲的教学;“得意扬扬地掏出三张五块钱的钞票” 却“她有些厌倦地说,‘克蕾门蒂娜真叫我费劲。’”说明她十分的劳累;“德丽雅来了, 她的右手用绷带包成一团,简直不像样了。”然后说手上的绷带是“涂了油的软沙”德丽雅 为后文做烫衣工埋下伏笔;“熨斗,我是说奶酪,大概在那个时候烧好。你真该看到品克奈 将军,乔,他……”暴露了自己因电熨斗受伤,为后文做烫衣工埋下伏笔。对于乔,文中“我 能让你忙着挣钱,我自己却在艺术的领域里追逐吗?决不能够!我想我以卖卖报纸,搬石子铺 马路,多少也挣一两决钱回来。”说明桥“可是我不愿意让你去教课,那不是艺术。”而是 愿意自己去工作;手上许多似乎是黑色颜料的东西洗掉”说明并不是颜料,说明他再做其他 的工作,为自己做烧火工埋下伏笔。学生自行总结即可。 【点睛】小说题的一些阅读技巧平时应该做好储备,比如常见题型,以及思维路径、答题技 巧、模板等等都该有模板或者套路,若对题干做到心中有数,答案自然如成竹在胸。段落作 用题答题思路包括: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理解含义题学会灵活应变,若使用了 修辞可以按照“明手法+析内容+点效果”的套路来;若内容丰富,则按照由浅入深由现象看 本质,由表及里的思维路径来作答。比如第 2 题“小说中‘狂人’的‘狂’表现在哪两个方 面?请简要分析”题型类别为“理解含义”,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解答思路。而第 3 小 题“这是一篇日记体小说,以‘日记’方式写小说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题型归类为文 体或手法作用题,答题思路则为:效果+内容+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33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白传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 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廷页为益州 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 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言于玄宗,召见金銮 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 坐沈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面,稍解,授笔成文, 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阻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 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 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 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 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 祭其家,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 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 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B.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C.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D.白晚好黄老度/牛诸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 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黄老”名词黄老学说;“好”和“度”都是动词,“度牛诸矶至姑孰”承前省略,主语是 李白,“牛诸矶”做“度” 宾语,故“度”之前断开,排除 A 项、D 项。 “悦谢家青山”为承前省略,主语为李白,故在“悦”前面断开。“欲终焉”翻译为想要死 在这里。排除 B 项, 故本题选 C。 11.下列对文中所涉及加点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 《易》《春秋》。 B.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假托或假冒皇帝的命令,称为 “矫诏”。 C.文中“有诏供奉翰林”,此处应指“翰林学士”,是朝廷中负责起草皇帝诏书的。古代负责 诏书起草的工作非常重要,实际上是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 D.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比如“天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 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 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 C 项,“实际上是参与国 家重大事务的决策工作”理解不正确,决策工作在实际当权者手中。故选 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十岁就通晓五经,成年后,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在长安李白拜见 的 贺知章,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文,颇为感叹。 B.在贺知章的推荐下,李白得以步人仕途,担任翰林供奉。玄宗皇帝爱李白的才华,几次召 见宴请。 C.李白是个骜放之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便道出了他的心声;在朝堂上使高力士脱靴又为一例。 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作答本类题型,首先明确题目要求: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回到原文中圈定答题区间,结合 选项进行分析。“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错误,由“子仪尝犯法,白为赦免”可知,是李白 曾有恩于郭子仪,故本题选 D。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阻止。 (2)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 【答案】①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以替李白脱鞋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来激怒杨贵 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 ②(范传正)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 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应注意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进行 分析。也应注意平时课内外重点词语、特殊句式的积累识记。(1)“素”,向来;“耻”意 动用法,感到羞耻;“擿”,挑剔;“官”使动用法,使他做官。(2)“告二女”省略句;“改 妻”改嫁;“辞以孤穷失身,命也”,判断句;“辞以孤穷失身” ,状语后置,“以孤穷失 身辞”。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第九代孙。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 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 太白。(李白)十岁时就通读诗文,到了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的州郡已有道科举 荐他,他没有应举。苏颋为益州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个青年天才才智超 群,如果再稍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 他自己梦见笔头长 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 游侠之士,轻财好施。后来,又客居任城,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来山, 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下会稽,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所以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 长安,去拜见了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 啊。”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乐。并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 于是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亲自 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有一次)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 亭,忽然心里受到触动,想要听由李白所写的歌词演奏歌唱的节目,于是召李白入宫,而李 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给他洗脸,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 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余思。玄宗皇帝爱他的才华,几次召见宴请。李 白曾经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为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替李白脱鞋;深 以为耻,于是挑剔他诗中的毛病(并加以附会),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 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皇帝的亲近所容,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 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 恳求引退还山,玄宗皇帝也就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漂泊于四方,曾经于夜间借着月 色,和崔宗之乘船从采石矶至于金陵,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和匡庐之间。永王李磷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 永王起兵,他即逃回彭泽;永王失败了,李白论罪当斩。当初,李白游并州曾见郭子仪,暗 暗称奇。当时郭子仪曾犯法,应受处罚,李白救了他,才免受处罚。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 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使李白幸免于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 正好碰上大赦,又返回寻阳,因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经 过寻阳,将李白释放了,并聘请他为行军参谋,没多久,又辞去参谋之职。 李冰阳任当涂 县令,李白去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召李白左拾遗之职,而这时李白已逝世了,终年六十 多岁。 李白晚年颇好黄老之学,经牛渚矶来到姑孰(今安徽当涂),喜欢谢月兆终老的青山, 他也想在此地终老。元和末年,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到姑孰祭奠他的墓,并下令禁止在李白坟 墓周围采樵和放牧。范传正访问李白的后裔,只有嫁给平民为妻的两个孙女,行为举止仍然 保持着斯文世家的风范。她们见了范传正,哭泣地说:“先祖志在青山,临时葬在龙山东麓, 不是他的本意。”于是改葬于青山,并立了两通石碑。他还告诉李白的两位孙女,要将她们 改嫁给士族为妻;两位孙女辞谢说孤独穷苦而失身于平民,是命该如此,不愿再嫁。范传正 嘉奖感叹不已,免除其夫的徭役。 唐文宗时,下诏以李白的歌诗,斐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合称为“三绝”。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8 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 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汾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 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两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 系及吕蒙的战绩。 咏怀古迹(其三) 杜 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4.下列对《公安县怀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C.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 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眼前实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包括: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概括,手 法的分析等等。本题 A 项,“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故本题选 A. 15.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相同点:诗人在两首诗中均流露出了对古人(王昭君、吕蒙、刘备)的缅怀景仰之 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悲伤。 不同点:主要表现在诗人对古人缅怀景仰的具体情感。《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主要表 达了对王昭君凛然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公安县怀古》中诗人主要表达对刘、关、张、 孔等君臣和睦关系的向往。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学生在作答本类题型时,应结合具体诗句进 行分析,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公安县怀古》首联写“此地空旷,原是吕蒙的营地;江深 流急,刘备又在此筑过坚城。”由眼前之地开始怀古。营已不在,只有遗址。颔联,“天寒 而时日渐短,风起则浪与云平。”写出了眼前之景。颈联,“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是 承首联。写出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尾联“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中的情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是思古之幽情,即对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的羡慕。其次是 讽今之隐情表达作者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悲伤。《咏怀古迹》“第三首是杜甫经 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前两句写“”诗人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 的雄奇壮丽的图景。与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对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的 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 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写出了她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虽骨留青冢,魂灵还会在 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 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整首诗说明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对王昭君凛然 勇毅的家国大义的敬佩,并且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 奈悲伤。学生自行总结即可。 【点睛】古诗词鉴赏常见考查角度有: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 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 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 力,不能有偏废。无论考查什么都离不开句意及情感主旨等信息,至少占一半分数,所以要 做好鉴赏题,能疏通文字障碍,即准确翻译是前提条件,会翻译才能更准确地解读情感把握 观点态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 石,配合着雷鸣的声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2)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听完琵琶女诉说生平不幸后,想到自己宦途所受的打击,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他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答案】(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 杯 (3)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 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 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 意以下词语的书写:湍、豗、砯、壑、鬓、潦。 【点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下句 写上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看清要求,答题时从最有把握的题做起;要看清出 处,根据出处提示回想原文信息,搜索所需语句。确定语句后,默写要注意字形,注意易错 字、生僻字及语气词的写法,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学生记忆 时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社会需要的是真抓实干的人,而非巧舌如簧的人; 是一心为公的人,而非 的人;是追求进步的人,而非贪图荣华的人。当代青年要改变 一些不合时宜、与“大气候” 的陈规陋习、陈腐风气,跟官气、躁气、暮气说再见。 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需要给青年成长的时间和成熟的空间,在他们 出现过失的时候少些“大棒”“板砖”和“紧箍”,而是给予 的指导、正人先正己的 引导,从而使其在面对象牙塔之外的纷繁世事之时,有活力又有定力,不至于 ,也不 至于被一时的名利“遮望眼”。摒弃“官本位”思想不能仅仅停留于倡议,或者是简单地依 靠自律。一方面要对青年学生官僚化、行政化的作风与作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矫正;另一方 面,高校也要反思自身是否存在官僚化和行政化的作风。毕竟学校不是象牙塔,学生不能对 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免疫”。解决“官本位”的问题,应该( ),而不能 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的层面。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好大喜功 南辕北辙 有的放矢 老气横秋 B.好高骛远 南辕北辙 春风化雨 老气横秋 C.好高骛远 格格不入 有的放矢 暮气沉沉 D.好大喜功 格格不入 春风化雨 暮气沉沉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 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 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好高骛远”指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 过远的目标。句中对应的是“一心为公”,用“好大喜功”。“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 相抵触。“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句中讲的是“大气候”和“陈规陋习”等 的关系,用“格格不入”。“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有的放矢”比喻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句中是“学校管理层、教育主管对青 少年的指导”用“春风化雨”。“老气横秋”主要用来形容青壮年,指人的神态,有暮气沉 沉、缺乏朝气的意思。 “暮气沉沉”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句中是“学校”,用“暮 气沉沉”。故选 D。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免疫”。 B.不能一味地指望学生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免疫”。 C.学生不能够自然而然地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产生“免疫”。 D.学生不能够对社会上热衷的事情自然而然地“免疫”。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 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 B 项,搭配不当,“产生”和“免 疫”搭配不当,应该是“产生免疫力”或去掉“产生”;语序不当,“社会上热衷的事情” 是表对象的短语,紧挨着谓语。C 项,搭配不当,“产生”和“免疫”搭配不当,应该是“产 生免疫力”或去掉“产生”;中途易辙,前句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出现新的的对象“学生”;D 项,语序不当,“社会上热衷的事情”是表对象的短语,紧挨着谓语。中途易辙,前句没有 表述完整。后面出现新的的对象“学生”。故选 A。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现实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B.从大学入手,着力解决现实问题 C.从现实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D.从大学入手,努力解决深层问题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填写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 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 本段文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立足点,是整个社会的现实,因此,“从大学入手”比较片 面,应用“从现实入手”,故排除 BD 两项。从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的层面”可知应 选“深层”,排除 AB。故选 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我们在欣赏古代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尽量利用现存的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 ① 。 比如,我们读杜甫的《蜀相》时,除了对作品中所写诸葛亮的功绩有所了解外,还要对杜甫 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 甫作此诗的用意。但是, ② ,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 ③ 。如 陆游的《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虽都写于孝宗淳熙十三年,但由于《书愤》写 于他闲居山阴失意之时,诗中就多激愤之情;而写《临安春雨初霁》时,他已被召回临安, 权知严州军事,诗中就主要反映他的孤寂厌倦。所以,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 要的。 【答案】①把握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②诗人的思想情感不是不变的;③表现出的思 想情感也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属于补写句子,具体而言也可以归为衔接题。①“比如” 引导的句子是对前文观点的论述,“除了对作品中所写诸葛亮的功绩有所了解外”照应“要 尽量利用现存的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作 这首诗时的心境作全面、深入的探究,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与需填空部分的 照应,对其提炼可得到:把握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②句③句同样可以通过对陆游的 例子进行提炼可以得出。“陆游的《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虽都写于孝宗淳熙 十三年,但由于《书愤》写于他闲居山阴失意之时,诗中就多激愤之情;而写《临安春雨初 霁》时,他已被召回临安,权知严州军事,诗中就主要反映他的孤寂厌倦。”可知,作者在 不同事件不同地点情感不同。结合“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可得出答案:②诗人的思 想情感不是不变的;③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也不同。学生自行组织语言即可。 【点睛】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 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 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这种题型是一种综合性题型,以 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和推断能力的考查。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词。①阅 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首先要 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几个层次;其次,把握文段语脉,理清前后句之间的逻 辑关系(如总分关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并列、转折、因果、条件 等),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②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 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 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③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 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 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1.名著阅读:联系下面材料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这性格的原因。 (1)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 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2)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谅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 “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3)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 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 【答案】林黛玉在贾府中“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小心谨慎的性格特点。贾母、宝玉问黛 玉读何书的不同回答,在王夫人房中,黛玉对座位的选定中表现出。这种性格的形成,源于 她寄人篱下,不比自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本题要求联系下面材料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这性格的原因。学 生应结合名著把握上下文,梳理思路,依据题干所给出的情节,进行分析概括。前两个材料 可进行对比分析,从贾母、宝玉问黛玉读何书却得到不同回答分析其性格。“贾母因问黛玉 念何书”,黛玉如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回答宝玉时却是“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 些须认得几个字”前后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黛玉从贾母对姊妹们读书的评价“读的是什么书, 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中,得出贾母并不喜欢女子读书,因此改变了 说法。 体现了黛玉“步步留心,处处在意”的谨慎的性格。第三则材料,黛玉对座位的选 定先料定贾政之位。再在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中选一把坐。王夫人再四携她上炕,他才挨王夫 人坐,连坐在什么地方都不肯轻易从事,可见黛玉行事的谨慎小心。为什么会有如此性格的 形成,需结合《红楼梦》中黛玉的处境分析,黛玉幼年丧母,虽然是贾府的亲外孙女,孤身 一个北上借住在贾家,寄人篱下,不比自家。学生总结即可。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喜迎祖国 70 年华诞,国庆献礼大片《我和我的祖国》于今年国庆期间上映,影片聚焦 了 7 个祖国重大历史瞬间,包括《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 《护航》七个部分,分别讲述七个故事: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6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84 年 8 月 8 日中国女排奥运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2015 年 9 月 3 日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式; 2016 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与光阴握手,同岁月回望,爱国既是一种情怀,又是一种行动。这七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哪一 个更能引起你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学女排精神,奋斗新时代 与光阴握手,同岁月回望,国庆 70 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七个新中国历 史瞬间,其中最能引起我的思考,让我感动的便是那一支斗志昂扬、朝气蓬勃的队伍——中 国女排。 1984 年女排首次奥运折桂,以三连冠的成绩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团结拼搏,不畏 困难,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个时代的精神符号。女排总教练郎平说:“只要穿 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出战,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 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是中国女排的精神支柱。 爱国既是一种情怀,又是一种行动。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从女排精神中汲取力量, 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担起民族复兴 责任。 中国女排精神即是不服输、不放弃、心怀祖国的精神。中国女排不仅是一支排球劲旅, 更是催人奋进、引领时代的精神象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亟需一种精神鼓舞,一种自 的 信支撑。在女排精神感召下,中国各行各业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朝气。我们的载人航 天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逐渐引领世界;我们的电子商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极大改变了 中国人的购物支付方式;我们的高铁从模仿别人到完全自主制造;我们的 C919 大飞机,我 们的一座座沟通无限的世界级桥梁工程,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也应该学习女排不服输、不放弃、心怀祖国 精神,奋斗于新时 代。 新时代领路人说:“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 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竞技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女排输过比赛,丢过冠军,还经历过漫长 低谷,也上演过 2004 年雅典、2016 年里约热内卢的绝地反击。中国女排处顺境就自强不息 增创更大优势,处逆境则自强不息化劣势为优势,从不怨天尤人,始终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带 给我们感动与鼓舞。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前进道路上有挑战、有风险,更有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除了 奋发图强、勇敢斗争,我们别无选择。发扬好不服输、不放弃、心怀祖国的女排精神,保持 昂扬斗志和磐石般定力,我们才能在新征程上赢得新胜利。 郎平说,“你们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这种坚定的眼神,是中国女排向胜利进军的战略定力。这种坚定的眼神,是我们在平凡 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定力,是我们不畏艰险、奋勇前行的执着动力。中华民族就需 要这样坚定精神,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析】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此 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每个事件进行立意。 具体过程:明确题目要求:本题聚焦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片段,归纳了新中国 70 年历程中的几件代表性大事,要求考生从这七个重大历史事件中选择一个,写自己的感悟和 思考。因此,写作内容就必须源于材料所给的七个重大历史事件。考生只能就其中的一个事 件展开论述,如果综合七个事件,泛泛谈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则不符合内容要求。 解题:本题将电影中的情节画面与当代青年对祖国发展的认识思考联系起来,全面贯彻了“立 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本题属于典型的情境设置类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虽设置了一个写作 任务,但欲完成此写作任务,又必须完成以下写作指令:情境指令——建国 70 周年,七个 重大历史瞬间;主题指令——针对其中一个最能引起自己感悟思考的事件;对象指令——从 新时代青年的角度思考认识;内容指令——爱国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行动,考生需要提炼 事件背后爱国情怀的具体表现,同时写出自己应如何行动。这就需要考生对重大事件有独具 慧眼的解读,发现事件背后的精神,深入挖掘,结合现实,谈当代青年应如何秉承新中国七 十周年奋斗过程中所传递的精神力量。泛泛而谈,未提炼事件背后的精神,没有写当代青年 的 的认识和思考,则均属于偏题或者跑题内容。 材料分析:材料说,“爱国既是一种情怀,又是一种行动”,回望过去的付出和成绩,与之 握手的不仅是光阴,更是光阴背后传达的爱国精神。考生必须认真分析每一个重大历史瞬间 背后所传达的精神: “新中国成立”传达独立自主精神。 “原子弹爆炸成功”传达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爱国奉献的精神。 “中国女排夺冠”传达爱国奋斗、奋勇拼搏的民族自尊和自信。 “香港回归”传达亿万人民渴望祖国统一、守土有责的信念。 “北京奥运会开幕”传达自信开放的理念。 “神舟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传达不断创新的大国工匠精神。 “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式”, 纪念战争是为和平,“大国亮剑”传达中国追求和平的 信念。 考生不能只泛泛而谈中国取得的历史成就,而必须选取其中一件“更能引起自己感悟”的大 事,深入分析其精神,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反映当代青年的爱国情怀和爱国行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