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杨村一中蓟州一中等六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联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六校联考 高三语文 出题学校:杨村一中 四十七中 第Ⅰ卷(共12题,满分36分) 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12分)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地球史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葳蕤的植被,把山体__________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泻漏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醍醐灌顶,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_________之时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 。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就在眼前,__________,原本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变得立体、骨感起来。浩劫与创痛、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事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_________的传说消费。 1. 文段中加点词的音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创痛(chuàng) 长揖(yī) 密密匝匝 B. 葳蕤(ruí) 嶙峋(xún) 醍醐灌顶 C. 泻漏(lòu) 碣石(jié) 戛然而止 D. 虔诚(qián) 桀骜(jié) 精于事故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包裹 千钧一发 触手可及 牵强附会 B. 缠绕 危在旦夕 触手可及 穿凿附会 C. 包裹 危在旦夕 唾手可得 牵强附会 D. 缠绕 千钧一发 唾手可得 穿凿附会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A项,“创痛(chuàng)”中的“创(chuàng)”读音错误,应该为“创(chuāng)”。 B项,正确。 C项,“泻漏”书写错误,应该为“泄漏”或“泄露”。 D项,“精于事故”中的“事”错误,应该为“世”。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使用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技巧有:一、看词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词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词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词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词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词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构成语素的位置而造成形近混淆。七、看词语运用是否因忽视成语的整体性,只断取其中个别语素的意义而造成成语意义与句义相悖。八、看词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第一空处:“包裹”,有包容、包围、 包扎、包装的含义。“缠绕”,条状物回旋地束缚在别的物体上。“包裹”与后面“密密匝匝”体现的语境一致,所以此处应选“包裹”。 第二空处:“千钧一发”,原意是一根头发悬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比喻极其危险。“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且后面加“之时”不妥,所以此处应选“千钧一发”。 第三空处:“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形容距离极近。“唾手可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文中强调距离近,可以接触到,应用“触手可及”。 第四空处:“牵强附会”,意思是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强拉在一起,混为一谈,含贬义。“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道理硬要讲通或把不相干的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两个成语用在此处都可以。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 “15秒打歌”的抖音副作用不仅会影响音乐产业的上游,而且还会波及下游——低门槛的欣赏模式让听众审美碎片化、支离化,甚至失去对音乐的正常审美。 C. 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创作灵感。 D. 滨海新区在全面落实建设“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中持续发力,尤其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着力发扬和壮大实体经济产业集群。 【答案】B 【解析】 【详解】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时可运用紧缩法,先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主语、谓语、宾语),检查主干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语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的搭配有无毛病,修饰语内部是否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 A项,中途易辙,“出版社除了……外”这句话的主语为出版社,后面一句话主语也应该为“出版社”,主语换成了“图书营销”。 B项,正确。 C项,缺少介词,“寻觅到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改为“寻觅到与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 D项,动宾搭配不当,“发扬”和“实体经济产业”搭配不当,“发扬”改为“培育”。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4.下列选项与对联所涉及的人物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②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雨百龄;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 ③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 孔子 茅盾 昭君 白居易 B. 屈原 巴金 昭君 苏轼 C. 孔子 巴金 苏武 白居易 D. 屈原 茅盾 苏武 苏轼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对联内容和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对联的内容作答。 ①“杏坛”传说是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鲁壁”,孔子故宅井后之夹壁墙。“关闽濂洛”是指宋代儒家理学著名的关、闽、濂、洛四大派别。即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所以此对联所涉及的人物是“孔子”。 ②“激流”指小说集激流三部曲,“抛家”指巴金脱离了自己的封建家庭,“讲真话”是指巴金的《随想录》系列散文,所以此对联所涉及的人物是“巴金”。 ③“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两句,是追忆苏武生前的苦节壮举,怀念苏武崇高的爱国精神。“云边雁断”句不仅叙出了苏武被流放北海时与国音讯断绝的史实,而且表现出苏武只要一息尚存就念念不忘故园,每天希望鸿雁传书于国、直盼到月上中天的爱国忠心。这句主要写苏武思国的心境。“陇上羊归”句则主要写他胡地牧羊时环境的艰辛、荒凉,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胸怀。这两句是从广阔的空间角度来写苏武留胡时内心与外在动态、环境。所以此对联所涉及的人物是“苏武”。 ④由“新乐府”,便可想到“白居易”,并且因为他提倡新乐府运动,建了杭州西湖白堤。所以此对联所涉及的人物是“白居易”。 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很多人早就敏锐地注意到: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已经变了。知识大爆炸,令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无知。相对于人类知识的庞大总和,我们穷尽一生能够掌握的知识的比例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互联网又使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于是,“无知”渐渐不再被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持有这样的观念:我们不必了解具体的知识,只需要知道想用的时候在哪儿能找到它。获取知识的路,似乎已是一片毫无障碍的坦途。 具体的知识就像一块块砖,搭建起你的认知体系之墙,这面墙并不需要每个地方都填满。有些空缺,你的确可以有需要时再去填补,但是,假如空缺的地方太多,墙就会塌掉。所以,即使网络使知识近乎“唾手可得”,掌握具体的知识,仍然无比重要。威廉•庞德斯通在《知识大迁移》中提出了“元无知”的概念。所谓“元无知”,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种无知。这句像绕口令一样的话,颇有深意。由于知识的唾手可得,人们开始觉得“无知”并不可怕,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但是,假如你连搜索什么都不知道呢?甚至,假如你连“我需要去搜索”这一点都不知道呢?能提出问题,继而去寻找答案,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真正的一无所知,是连问题的存在都意识不到。 知识的无限与人力的有限,毕竟是事实。既然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已经变了,学习方式自然也得做出改变。有人曾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说法:过去那种学习是“应试型”的,问题和答案都很明确,只要系统、完整地掌握了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能拿到满分。所以,学习最需要的是勤奋和专精。而现在的学习应该是“破案型”的,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很多零碎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再追求绝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了,因为不管选择哪个领域的知识,我们的大脑都不可能全部装下。同时,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还没毕业就发现自己的专业过时了”正在从一个笑话变成值得警惕的现实。很多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本身也不知该归入哪个系统、哪个领域。为了达成一个目标,我们可能需要翻几十本书、搜索上百个网页、涉猎多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像侦探破案一样,抓住一点线索慢慢深入调查,最后寻得真相。而那些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其实就是线索。它不需要完备,不需要深刻,甚至不需要精确,而需要尽可能多样化。因为它不是答案,只是一把入门去寻找答案的钥匙。这样的钥匙,自然是越多越好。我们所了解的再偏门再不起眼的一件事,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这样的线索。 (选自周飞亚《当知识流向“云端”》) 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很多人意识到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也有不少人不再把无知当作大不了的事,他们依赖于需要的时候去网络上获取知识。 B. 威廉·庞德斯通所说的“元无知”,就是觉得“无知”并不可怕的那种无知,一些人总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 C. 人们并不需要什么都知道,有些知识可以在需要时再去掌握,但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这样才能提出问题,继而去寻找答案。 D. 知识无限而人力有限,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很多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这就决定了无法再追求知识的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 6.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指出当今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不必了解具体知识的错误思想,既明确了论述的话题与方向,也凸显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 B. 文章借“砖”和“墙”进行比喻论证,说明学习既不必追求没有“空缺”,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形象地阐述了具体的知识和认知体系的关系。 C. 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将以前的“应试型”学习与现在的“破案型”学习进行对比,强调我们与知识的关系变了,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 D. 文章第四段通过类比、引用等论证方法,多层次多侧面地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无法再追求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一观点。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掌握的知识的比例越来越小,但我们对知识的获得却越来越容易,可以说毫无障碍可言。 B. 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上,人们除了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很多零碎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 C. 以前的学习可以称为“应试型”的,最需要的是勤奋和专精,现在的学习是“破案型”的,最需要的是质疑与广博。 D. 在当今社会,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就能使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5. B 6. D 7. B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项,对“元无知”理解错误。由原文“所谓‘元无知’,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种无知”可知,“元无知”的本质是连问题的存在都意识不到。由原文“由于知识的唾手可得,人们开始觉得‘无知’并不可怕,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可知,“一些人总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这只是对一些人错误想法的描述,不是对“元无知”的解释。B错误。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多层次多侧面地闸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无法再追求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一观点”错误。第四段的段意主要是讲互联网时代需要掌握更多的零碎知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无法再追求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只是指出了互联网时代学习的现状,并非语段的主旨。D错误。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A项,“可以说毫无障碍可言”错误,原文是“似乎已是一片毫无障碍的坦途”且这是一些人的认识,并非作者的观点。A错误。 B项,正确。 C项,“最需要的是质疑与广博”错误,由原文“而现在的学习应该是‘破案型’的,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很多零碎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可知,原文并没有提及“质疑”是“破案型”的条件。C错误。 D项,“只要……就能使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说法绝对化,有原文“而那些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其实就是线索。它不需要完备,不需要深刻,甚至不需要精确,而需要尽可能多样化。因为它不是答案,只是一把入门去寻找答案的钥匙。这样的钥匙,自然是越多越好。我们所了解的再偏门再不起眼的一件事,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这样的线索”可知,那些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只是一把入门去寻找答案的钥匙,“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这样的线索,而不是“就能”使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然后首先将题干与选项进行对比,看题干问的是什么,选项回答的是什么,看看是不是考查答非所问类试题。如果题干中出现“不属于”“不能说明”这类词,考查的就是这类题;如果题干中仅出现“不符合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则可以不考虑此步骤。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最后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选出错误或者最恰当的一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①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故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它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③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 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 [注]①馘: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阃寄:阃寄指边境将领。③裒:聚集。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抨击 B. 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薄:减轻 C. 予尝按《春秋》以来 按:依照 D. 予谨识之 识:记述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君故以直谏重于时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 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 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D.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反映沈君诗文内容的一项是 ①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②愤疆埸之日弛 ③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 ④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⑤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 ⑥而作之忾也,固矣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③④⑥ 11.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 B. 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 C. 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 D. 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青霞先生敢于直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宰相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一。 B. 沈青霞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责而撤职。 C. 沈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故人俞君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刻印成书使之流传。 D. 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 (2)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3)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 【答案】8. C 9. B 10. B 11. A 12. B 13. (1)沈君既对上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又对下痛恨众将士残杀人民,蒙骗朝廷。 (2)然而孔子不立即删掉它们的原因,只是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敬重(赞赏)他们的志向。 (3)将来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遗漏它们吗?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 C项,“按:依照”错误,“予尝按《春秋》以来”的意思是:我曾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所以“按”的意思是“考察”。C错误。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第一个“以”,介词,“因为”的意思;第二个“以”,“把”的意思。 B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在”的意思。 C项,第一个“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第二个“之”,助词,“的”的意思。 D项,第一个“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而”,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 ①“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是写沈君以敢于直谏著称。④“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未涉及“沈君诗文内容”。⑥“而作之忾也,固矣”是写沈君诗文的影响。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孔子删《诗》”的意思是“孔子删定《诗经》”,主谓宾结构完整,所以“《诗》”后断句,排除选项BD,“亲”做“怨”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亲”后断句,“《巷伯》之刺谗而下”的意思是“到《巷伯》篇的讥刺谗人的以下各篇”,所以“下”后断句,排除选项C。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 B项,“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责而撤职”错误,由原文“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它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可知,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其他罪行被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由此可知,这些人被撤职并非因为陷害沈青霞。B错误。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上:对上。疆埸:边疆防务。日弛:日益废弛。下:对下。诸:众。菅刈:残杀。蒙:蒙骗。(2)遽:立即。遗:删掉。特:只是。悯:怜悯。矜:敬重,赞赏。志:志向。(3)他日:将来。使:出使。其:难道。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沈青霞先生,以锦衣卫经历的身份,上书抨击宰相,宰相因此非常痛恨他。正在竭力罗织他罪名的时候,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地减轻他的罪责,把他流放到边疆去。在那时,沈君敢于直谏的美名已传遍天下。 不久,沈君就心情沉重地携带着妻子儿女,离家迁到塞上。恰好碰上来自北方的敌人多次入侵,可是帅府以下的各级将领,都束手无策,紧闭城垒,任凭敌人出入侵扰,连射一支箭抗击敌人都做不到。甚至等到敌人退走以后,他们却去割下那些从中原地区来的在战争中阵亡了士兵和在郊野行走的百姓的耳朵去邀功请赏。父亲哭儿子,妻子哭丈夫,哥哥哭弟弟的惨状,到处都是,百姓们连控诉呼吁的地方都没有。沈君既对上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又对下痛恨众将士残杀人民,蒙骗朝廷,常常为此流泪叹息。于是就把他忧郁的事抒发在诗歌文章之中,来宣泄胸中的苦闷,这就是文集中所著录的这些作品了。 沈君原来就以敢于直谏,受到当时人们的敬重,而他所写的诗歌文章,又有许多讽刺的话。沈君的诗文逐渐传播了出去,朝廷上下都感到震惊恐慌。于是他们开始竭力造谣陷害他,这样沈君的大祸就酿成了。沈君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辨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其他罪行被撤职。又过了不久,原来仇视沈君的宰相也被罢官。沈君的门人给谏俞先生,于是收集编辑了他一生的著述若干卷,刊刻流传。沈君的儿子沈襄,来请我写篇序言放在文集前面。 我恭读了文集后写道:像沈君这样的人,不就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有高尚节操的那一类志士吗?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到《巷伯》篇的讥刺谗人的以下各篇,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难道它们都符合古诗平和中正的音律吗? 然而孔子所以并不立即删掉它们,只是因为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敬重他们的志向,还说“这些诗歌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情,又没有超出礼义的范围”,“说话的人没有罪,听的人完全可以引为鉴戒”。我曾经考察从《春秋》以来的作品,屈原的《离骚》,近乎发泄愤慨;伍子胥的进谏,近乎进行威胁;贾谊的《陈政事疏》,疑似陈述愤激;嵇康的诗歌,似乎在抒发愤慨;刘簧的对策,似乎显得太刚直。然而运用孔子删定《诗经》的宗旨,来收集编辑它们,恐怕也未必没有可以收录的。 沈君虽然己绎去世,但海内的士大夫至今谈起他来,没有一个不鼻子发酸流泪的。唉!文集中所收载的《鸣剑》、《筹边》等篇,如果让后代人读了,它们足以使奸臣贼子心惊胆战,使边塞战士跃马奋进,激发起同仇敌忾的义愤,那是肯定的!将来假如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把它们遗漏掉吗?我恭敬地记述在这里。 至于说到文采辞藻的精美不精美,以及与古代作家写文章的宗旨是否符合,那不是用来评论沈君大节的方面,所以我就不去论述了。 第Ⅱ卷(共114分) 四、(2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渔家傲 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①,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②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①鞚,有嚼口的马笼头。②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水纵横回晚鞚”,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 B.“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尊前舞雪狂歌送”,“舞雪”形容舞姿回旋,这里把物比作人,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D.“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2)“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3)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1)C (2)描绘了一幅秋天阴暗沉重,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凝冻的画面。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衬托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3)“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表达了词人对权势、名利的轻蔑(或“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C项,“这里把物比作人”错误,将回旋的舞姿比作飞舞的雪花,是把人比作物。C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答此题要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再找出诗中的景物,概括景象的特点。然后描摹诗歌图景,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剖析作者的情感。 “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的意思是:秋天的天气阴暗沉重,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为之凝冻了。“梅笛烟中闻几弄”,远远听到《梅花落》的笛声吹奏几曲,顿时感到“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一种莫名的压抑感霎时涌上心头。此时此地的词人,他闻笛声而感到“秋阴重”,是很真切自然的。十月的北方,气候转冷,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为之凝冻了。情景交融,衬托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3)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其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渔家傲》中“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旆拥”,词人独自身着庄重的朝廷命服,与送行人饮酒话别,席中有佳丽妙女为之歌唱狂舞,自己腰挎金鱼佩饰,有齐整的旌旗卫队前呼后拥,情景显得十分威严壮观。然而,到结语,词情却突然转向滑落:“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而与首句的“临水纵横回晚鞋”形成强烈反差。这些威严和排场又有什么用呢?在词人看来,只能是妆点他的世间虚浮无定的梦境罢了。词人当时沉重异常,心情十分沮丧,还有一生中坎坷挫折经历的深刻教训,时时笼罩着他的头脑,心潮起伏,慨叹人生,理所当然。“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表达了词人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 《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消极感伤的情调,产生着极不健康的影响,读时值得注意。同时也应该看到: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诗人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为国而不能施展怀抱的情绪的流露,这当然是封建统治者迫使他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被磨折、被损害的心灵的结果,无疑的,多少隐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感情在内。“江月”既照应首句,又点明时间,增强了词的优美抒情气氛,使词的情调刚柔相济、浓淡有度。“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孔子在《易经·系辞下传》中说“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古人在诗文创作中自觉实践这个方法,感天地悟人生的诗文名句不胜枚举:王羲之在修禊日里“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游目骋怀,喜极而悲;王勃在滕王阁,“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望闾阎扑地,观舸舰弥津;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面对浩渺长江,喟然长叹,感慨人生短暂“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北固亭望远,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的丰功伟绩都化作了历史陈迹。不能不说,这实在是中国古人认识世界,思考人生的一个重要方法。 【答案】 (1). 俯察品类之盛 (2). 俨骖騑于上路 (3). 哀吾生之须臾 (4). 羡长江之无穷 (5). 舞榭歌台 (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俯”“俨”“骖騑”“哀”“臾”“羡”“榭”。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催魂铃 余光中 ①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一串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最吓人的,该是深夜空宅,万籁齐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际,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像恐怖电影里那样。旧小说的所谓“催魂铃”,想来也不过如此了。王维的辋川别墅里,要是装了一架电话,他那些静绝清绝的五言绝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 ②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鱼来雁去,一个回合短则旬月,长则经年,那天地似乎广阔许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时如果已有电话,一个电话刘十九就来了,结果我们也就读不到这样的佳句了。 ③而活在当下,催魂的铃声一响,没有人不条件反射地一跃而起,赶快去接,要是不接,它就跟你没了没完,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 ④我家的电话,像一切深入敌阵患在心腹的奸细,竟装在我家的书房里,注定我一夕数惊,不,数十惊。四个女儿全长大了,连“最小偏怜”的一个竟也超过了“边城”里翠翠的年龄。每天晚上,面对书桌,正要开始我的文化活动,她们的男友们也纷纷出动了。四个女儿加上一个太太,每人晚上四五个电话,催魂铃声便不绝于耳。 ⑤绝望之余,不禁悠然怀古,想没有电话的时代,这世界多么单纯,家庭生活又多么安静,至少房门一关,外面的世界就闯不进来了,哪像现代人的家里,肘边永远伏着这么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那时候,要通消息,写信便是。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书信往还,中间有绿衣人作为缓冲,可以慢慢考虑,转肘的空间宽得多了。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谁也抗拒不了那催魂铃武断而坚持的命令,谁没有从浴室里气急败坏地冲出来,一手提裤,一手去抢听筒的经历呢? ⑥电话动口,书信动手,其实写信更见君子之风。我觉得还是老派的书信既古典又浪漫;古人“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优雅形象不用说了,就连现代通信所见的邮差、邮筒、邮票、邮戳之类,也都有情有韵,动人心目。在高人雅士的手里,书信成了绝佳的作品,进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退则可以怡悦二三知已,所以中国人说它是“心声之献酬”,西洋人说它是“最温柔的艺术”。但自电话普及以后,朋友之间要互酬心声,久已勤于动口而懒于动手,眼看这种温柔的艺术已经日渐没落了。电话来得快,消失得也快,不像文字可以永垂后世,向一代代的痴顽去求印证。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即使近如徐志摩和郁达夫的多情,恐也难再。 ⑦有人会说:“电话难道就一无好处吗?遇到急事,一通电话可以立刻解决。”这我当然承认,可是我也要问,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你可以用电话去救人,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害人,大家都快了,快,又有什么意义? ⑧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电话和电视的恢恢天网,使五洲七海千城万邑缩小成一个“地球村”,几十亿兆民都迫到你肘边成了近邻。人类愈“进步”,这大千世界便愈加缩小。 ⑨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认为,有一天我们甚至可能探访太阳以外的太阳。长空万古,渺渺星辉,让一切都保持点距离和神秘,可望而不可即,不是更有情吗?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路,如此“逼神太甚”呢? ⑩对无处不在电话与关山阻隔的书信,我宁愿选择后者。在英文里,叫朋友打个电话来,是“给我一声铃”。催魂铃吗,不必了。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 16.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电话的普及给作者带来诸多烦恼,相比之下,作者更喜欢单纯而宁静的生活环境。 B. 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作者对此充满遗憾和无奈。 C. 作者对科学家探访遥远星球的设想难以认同,认为人类应与太空保持距离与神秘。 D. 快节奏的生活也给匪徒的作案提供了方便,但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 E. 本文语言典雅而流畅,也不乏风趣幽默,尤其是几处比喻句的运用更是形象贴切。 17. 有人评价余光中是“文字的魔术师”。结合具体语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18. 联系全文概括作者以“催魂铃”为题的作用。 19. 第⑦段中说:“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现代生活的“快”的认识和感悟。 【答案】16. BD 17. ①巧用文言语体,善引诗词典故,使语言显得典雅。如“电话之来”“短则句月,长则经年”“心声之献酬”等多处文言语体,读来有种典雅的古韵。 ②句式整散结合,(或多用排比、对仗)。如“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尽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退则可以怡悦二三知己”用对仗的句式既丰富了内容又读来朗朗上口;如“耿耿不灭,爱情如此,一纸痴昧的情书,贴身三年,也是如此”善用短句,语言简洁,节奏明快;“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整散结合,节奏舒缓自如。 ③善用多种修辞,形象生动,鲜明有力。如“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用通感(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电话铃声的紧促,给人带来的强烈不安感。“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这句话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书信安静舒缓和电话咄咄逼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对电话的厌恶。 ④风趣幽默,如“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和迷信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路,‘逼神太甚’呢?”幽默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用书信传情达意的期待。 ⑤使用叠词,具有韵律美,叠词“排排”“滔滔”“耿耿”“区区”增添了语言的音韵美,更生动形象。 18. 作用:以“催魂铃”为题,醒目有趣,引起阅读兴趣;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深化主旨,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喧嚣浮躁的现象的批评。 19. 表明了作者对于快节奏生活的厌倦(反对/无奈/不满),表达了对安静平凡生活的渴望(向往单纯、宁静、温柔、缓慢的生活)。 有句话是这样的:“不是原来的路窄了,是你的心变宽了。”一直以来每个人的生活的节奏都差不多,儿时跟成年也差不所多。儿时觉得快乐的时间总是那么快,让人无可奈何,长大后,觉得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恼事,其实这都是一个人的责任问题,人的一生是个平衡的过程,儿时的无忧,壮年的拼搏与血泪,老时的颐养,这都是责任的大小而已,责任的大小影响心的节奏,从而影响生活节奏。其实佛家说的好:风吹烛动是心动。所有的感觉都是心的问题。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B项,“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错误,由原文“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即使近如徐志摩和郁达夫的多情,恐也难再”可知,是指“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而不是“书信”。B错误。 D项,“但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 于文无据,由原文“你可以用电话去救人,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害人”可知,原文只是说“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害人”,并没有说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D错误。 故选B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鉴赏作品语言特点的能力。对精彩语言的表达艺术的赏析,可以从如下角度切入:①关注语言的形象性,从字词表意的角度赏析;②关注语言的生动性,从修辞使用的角度赏析;③关注语言的色彩性,从色彩搭配的角度赏析;④关注语言的多变性,从句式安排的角度赏析;⑤关注语言的技巧性,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⑥关注语言的抒情性,从情感表达的角度赏析。 由原文“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一串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可知,“电话之来”和“凡有耳神经的人”运用文言语体,读来有种典雅的古韵。 句子“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整散结合,节奏舒缓自如。 句子“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形象生动,鲜明有力。 句子“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和迷信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路,‘逼神太甚’呢?”幽默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用书信传情达意的期待。 句子“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中“排排”“滔滔”等叠词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音韵美,更生动形象。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主旨看,是否寄托情感,深化主题。其次要结合结构看,重点看首尾段,看它们与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一般而言,题目具有统领全文、贯穿全文、担当线索的作用。然后结合情节看,标题是否有概括故事情节、铺开情节呼应细节的作用。还要结合人物看,明确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看标题与人物形象、性格或命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以此来看题目是不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态度的表达有具体的作用。最后要结合标题本身的效果看,对读者而言,该标题是否新颖精妙,吸引读者。 把电话铃说成是“催魂铃”,是因为电话铃常常突然而至催人接听,干扰了生活的宁静,令人惊恐不安,所以说电话铃是“催魂铃”,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在表达效果方面,以“催魂铃”为题,醒目有趣,引起阅读兴趣;在结构方面,文章都是围绕“电话铃”来叙述的,所以以“催魂铃”为题,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同时,也要结合文章的主旨也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喧嚣浮躁现象的批评来分析。 【19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通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进而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会句子含义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和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义。解答本题,要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从句子着手解题:“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是个反问句。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作者的态度很明显,那就是把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没有什么意义,再结合文章最后“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由此可以推断出作者所追求的生活态度,表明了作者对于快节奏生活的厌倦,对安静平凡生活的渴望。 (2)本题考查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要求考生立足自我,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体验文本,独立思考,获得自己的见解并发表看法,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面对这种类型的考题,要凸显个性化体验,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见解应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普遍性,能给读者以启发。 联系现实,谈谈对现代生活的“快”的认识和感悟,这是个开放的题目,肯定或否定都可以,只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我们可以从心境方面来说,其实,一直以来每个人的生活的节奏都差不多,不是原来的路窄了,是心变宽了。 【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好。常见的探究方式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无论是哪种,都要关注两方面:一是标题本身的内容、艺术特点;二是标题与文本(如情节、人物、主旨、环境等)的联系,或就一个角度谈深谈透,或多角度多层次切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____。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____,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____,因而越来越多的人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 【答案】 (1). 而且(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载体 (2). 宋词的婉转清雅 (3). 而不愿意提笔写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补写的能力。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把握语段讨论的话题,然后认真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空白处和前后文的关系,认真把握空白处的前瞻和后延确定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这样解答就得心应手了。 本语段讨论的话题是“汉字”,文段首先介绍“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然后介绍汉字的作用,最后介绍书法; 第①处根据“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来概括,与前文构成递进关系.根据上文“唐诗”及下文的“元曲”可以看出此处应填写“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 第②处前介绍“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激情洋溢”,空白处后“元曲的灵动俏丽”,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应该谈及“宋词”,可填写“宋词的婉转清雅”; 第③处根据“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主要谈电子信息对汉字的冲击或汉字所面临的困境,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可填写“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根据语言环境和分句间的关系,可以确定空白处听填写的内容: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1)孔子谓季氏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吾从众。拜下③,礼也;今拜乎上,泰④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 【注释】①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用工细,故贵。②纯:黑丝,以黑丝为冕,省时。③拜下:古时臣民面见君上时,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④泰:骄纵傲慢。 21.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____________的社会现实。 22. 材料(2)中,孔子既“从众”又“违众”,你如何理解? 【答案】21. 礼崩乐坏(或“越礼犯上”“名实不符”“君不君臣不臣”) 22. “从众”,是因为孔子赞同世人戒奢以俭(崇尚俭省)的风气。②“违众”,是因为孔子反对臣下越礼犯上(骄纵傲慢,有失恭敬谨慎)的态度。这矛盾表明了孔子重视礼与仁;麻冕、纯冕、堂下拜、堂上拜,属于外在形式的礼仪,俭(爱物)、拜(虔敬)属于内核本质的仁德。对于涉及原则性的(关乎内心情感的),则须坚持;对纯属外在形式的(无关道德伦理规范的),则可变通。这体现了孔子中庸或知权达变的思想(或处世的灵活性)。 【解析】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整体理解文言语段,概括大意。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言材料内容。材料(1 )的表达的意思是,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强调作为臣子应有臣子的礼数,不能越礼犯上。材料(2)的意思是: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做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臣子要谨守作为臣子的本分。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理解材料(2)中,孔子既“从众”又“违众”原因。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分析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言材料内容。“从众”意思是赞同世人,材料中“麻冕,礼也;俭,吾从众”,意思是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可以总结出“从众”,是因为孔子赞同世人戒奢以俭(崇尚俭省)的风气。“违众”的意思是反对众人。材料中“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意思是(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做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可以看出,孔子“违众”,是因为臣子骄纵傲慢,有失恭敬谨慎。“从众”和“违众”表明孔子对于涉及原则性的(关乎内心情感的),则须坚持;对纯属外在形式的(无关道德伦理规范的),则可变通。 23.作文。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青春期的少年,很多人将种种规则视为“束缚”,他们用各种叛逆的表现来突围,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你对“突围”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及个人成长体验,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突围 这年头,在很多人眼里,专家成了“砖家”,即专门忽悠人的家伙;而教授则成了“叫兽”如今,知识分子频频“中枪”,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知识分子露脸太多,走明星路线,是他们“中枪”的“物质基础”;知识分子内心浮躁,离学术之城越来越远,是其“内在原因”。因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再度“突围”,重新回到学术的“围城”中去。 中国自古便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国家,前贤有孔孟老庄,他们“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许多文人学者沉醉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清高自守正是这份清高自守,使他们可立于尘世而不被遮蔽耳目,从而保持自我,坚守操行,从而思索宇宙,探求本心。 到了近现代,随着国门大开,知识分子呼吸到围墙外的新鲜空气,历经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延安整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人性论”争鸣等,终于一次次地打通了那堵围墙,突围成功毫无疑问,这样的突围是值得肯定的,是振奋人心的,因为他们走出了象牙之塔,冲破了种种旧思想的桎梏,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为中国学术开拓了新天地。在这场突围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若、丁玲、王元化等人彪炳史册。 然而,时至今日,知识分子却逐渐蜕变成一个个职业明星,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的王立群、易中天、阎崇年、于丹、钱文忠频频露脸,戏说历史,娱乐大众。不少专家学者的文凭来自“克莱登大学”,故宫锦旗“‘撼’卫”不住学术的脸面……丢掉了知识分子那“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之魂! 鉴于此,我认为知识分子需要抛却心中那份浮躁,重回学术围城,找回心中那方净土。 是的,我同意大学就应当是永远的“象牙塔”,无形的围墙将它与世俗隔离,使它不被名利之风吹及如此,便会少些无聊的争斗、论文抄袭、文凭造假之类的下作。 是的,我同意学术界应当是一方净土,研究是基于自己的专业追求,是为学术而做学术,是陈省身的“数学好玩”,是远离名缰利锁。 是的,我认为知 识分子应当有一份清高。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不垂涎世人汲汲的名利;只有拥有了清高,才能以一颗沉静的、对科学几乎虔诚的心,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我热切期盼着知识分子的再度“突围”,重回“象牙塔”,再开学术之花——远离名缰利锁的学术之花。 【解析】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本题要先理解材料的内涵,“突围”是指突破包围。“突围”的反面是保守、封闭、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突”是“突破”,有主动含义,应为意识到被“围”后主动的“突破”。显然,这里的“围”不是一个实指,而是一个喻指,喻指的内容非常广泛客观上指阻碍人们前行的事物、不良的习惯、陈旧的传统、僵化的思想、世俗的束缚等;主观上指容易让人们产生懈怠、依赖、不思进取心理,从而阻碍人们前行的事物,如舒适的生活、过于优越的环境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围”,你的情感可能是你的“围”,你的事业可能是你的“围”,你生活的环境可能是你的“围”,等等。 立意: (1)要想成功“突围”,需要胆识、智慧、行动、持之以恒、合作等; (2)成功“突围”后,应达到心灵、自然、社会的和谐、美好; (3)“突围”未遂也不必沮丧,至少我们追求过,也享受了过程。 素材: (1)凡是会飞的动物,大抵体态轻盈,双翼修长,而非洲大黄蜂却是个例外,它们体态臃肿,双翼短小,十分不符合飞行的要求,然而它们却在的非洲大地上,成了长途飞行的冠军。社会形态学家说:“今生它必须飞起来,向自己突围,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说命运对大黄蜂不公,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它的身上学到:“命”是注定的,“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当我们面对无尽的阻碍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自己突围。 (2)在生活之中,就是在不数地接受阻碍而又克服阻碍的。“当你被巨石压顶的时候,也请不要放弃,石缝中还有阳光透过,那是上帝眷顾你的证明。”一位哲人如是说。我们在生活面前,都是一只笨拙的非洲大黄蜂,面对生命中注定的阻碍与后天的挫折,我们只有学会向自己突围,战胜自己,挑战自己,才会翱翔于蔚蓝的天空。奔向梦想的地方。 (3)向自己突围,就是面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累,开阔自己的胸襟,升华自己的思想。苏轼的生颠沛流离,从故乡贬到千里之外,再从千里之外贬到养荒之地,政治上的不得志并没有将他埋没相反,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使自己在文学之路上达到了巅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这是苏轼在《赤壁赋》中的名句,也是向自己面对众多的挫折时所做的最为释然的回答。苏轼的事迹使我们了解人生需要淡定,自己在受挫时,可以翻过人生的另面,仍就精神,但最根本是要挑战自己。向自己突围,就是在我四面埋伏之时,冲出重围。 (4)向自己突围,就是要有一份不服输的气概,坚持一种劲头,为梦想奋斗的劲头。“打工皇后”吴士宏,当她揣着初中文凭站在IBM招聘处的大门时,犹豫了,但当她想到自己凭着台旧收音机学会三年英语时,她又坚定地走了进去,从一名清洁人员做起。从没碰过要字机的她一个星期达到专业人员水平,然后凭着不服输的劲头,一步步,她成了第一个IBM中国区总裁,然后是TCL总裁。 (5 )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机遇,也到处都有阻碍,但只要我们克服阻碍,超越自己,抓住机遇,就会在人生路上无所阻滞。向自己突围,不但要有劲头,更要有—份自信。在麦克阿瑟考西点军校的前晚,他紧张到斗昏,而母亲告诉他:“亲爱的,没有自信是不会突破自己的。”他恍然大悟,重拾信心,一步步向上,在他成为美国第34任总统时,他说:“自信,奋斗,超越。”这是句多简明的话语,向自己突围,使得他成功了。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提出观点:知识分子需要再度“突围”,重新回到学术的“围城”中去。文章举孔孟老庄的例子,阐述中国自古便是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国家;到了近现代,在这场突围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郭沫若、丁玲、王元化等人彪炳史册;时至今日,知识分子丢掉了那“板凳要坐十年冷”的耐得住寂寞之魂。因此,文章提出知识分子需要抛却心中那份浮躁,重回学术围城,找回心中那方净土。文章结尾热切期盼着知识分子的再度“突围”,重回“象牙塔”,再开学术之花——远离名缰利锁的学术之花。 【点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