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5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年高考语文精选考点突破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2021 年高考语文精选考点突破训练:论述类文本阅读 专项训练一 一、(2020·新课标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家庭 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记》中 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 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为什 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社会,家庭不 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 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 社会才得以稳定。 “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 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父子、 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 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 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 “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 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 “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 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 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 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 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 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 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 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 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 B. 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 C. 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 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 B. 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 C. 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D. 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 B. 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 C. 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 D. 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角度批评“父为子纲”说,体现了对旧说的反思。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 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 项,“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错误;从第三段“‘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 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中可见,“社会伦理制度”在家庭伦理规范之上。 B 项,“‘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表述有误,“古代社会特有的”不准确。根据最后一段“现 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突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 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 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 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可见,现代社会中,“孝”仍有其家 庭伦理意义; C 项,正确,原文第四段有“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 D 项,“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 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可见,是“某些形式”,而不是所有“传统‘孝’的形式”。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 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 项,“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错误,“《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说明孝道是天地常规通则,目的是为了论证“‘孝’无疑 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而“《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 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是论证“孝”成为社会伦理制度的哲理根据。 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 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C 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以‘亲亲’为基点, 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 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而并没有提到“自 觉自愿”。 故选 C。 二、(2020·海东市教育研究室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空坠物现象,近年来时常引发风波。2019 年 6 月 19 日,江苏省南京市一名放学回家的 10 岁女孩被 楼上坠下的不明物砸中倒地,当即失去意识;同日,江苏省江阴市一名 10 岁男童在上学途中路过一建筑工 地时,也被坠落的钢管砸中头部;2019 年 6 月 22 日,深圳一女子在地铁口被高空坠落的不明物品砸中,头 部流血。 高空坠物事件不仅造成了对不特定人群的伤害,也屡屡成为舆论场上的议题。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两点, 一是如何预防,二是事情发生后到底该如何追责。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包含在第二个 问题之中。因此,民法典侵权责任草案三审稿要在现有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此作出针对性规定,应 该也主要是在第二点上定纷止争。 根据现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 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从建筑物中抛掷 的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伤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 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这一规定,在出发点上是为了照顾受侵害人的权益,但在现实中却造成了一种双重的消极局面。一方 面,由于可以责任“连坐”,难免弱化社会对高空抛物行为责任的体认,甚至由于“连坐”往往只是民事 赔偿,造成有关故意或过失伤人者的刑法责任被架空,大大弱化了法律该有的威慑力,增加了侵害人的侥 幸心理;另一方面对执法机关而言,由于有可能加害人集体给予补偿的责任兜底机制在,也容易淡化执法 意识,对于找出具体侵害人动力不足,从而难以杜绝和稀泥的倾向。 事实上,连带责任追究,表面看是为权益受侵害人提供保底的权益补偿,但在现实中由于赔偿牵涉的 人数太多,不少案件的执行往往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反倒置受侵害人权益保障于不利的境地。 因此,民法典的修订,就应该在这方面打上更契合现实的制度“补丁”。既增进全社会对高空抛物行 为性质的认识,也让具体责任的厘定更具刚性和公平性,真正从法律上堵住“城市高空风险”的后门。 处理高空抛物坠物最关键的难点在于要及时准确地查明责任人,也就是高空抛物和坠物的责任人,这 就要求公安等相关机关及时调查、认真查清责任人。在这一点上,或许执法机构也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或是执法责任上的加码。另外,随着部分城市小区的老化,近年来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空坠物现象,在这 方面需要强化物业的防护责任,也有必要剔除房屋维修基金使用门槛较高的制度阻碍。在预防方面,有关 通过增设监控等技术手段来减少高空抛物现象的建议,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因 为牵涉到成本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在此方面,也该有更为明确的配套制度调剂。 城市高空抛物现象一次次撩拨社会的安全感,作为所有民事主体总行为准则的民法典对此予以回应。 不过,具体的规定,还宜充分征求社会意见,真正体现法律修订的针对性。当然,立法不可能“毕其功于 一役”,保卫城市高空安全既要有更完善、细化的责任体系,也需要有责任部门的重视和执行力。 (选自《民法典回应:高空抛物要明确责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空坠物事件频繁发生,城市高空风险很大,是因为我国还没有进行追责的法律。 B.高空坠物可能伤害不特定人群,处理高空坠物事件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与事后追责。 C.修订现有侵权责任法关于高空坠物事件的规定,目的是在预防和追责上定纷止争。 D.处理高空坠物事件不宜责任“连坐”,它会导致侵权责任法失去其该有的威慑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具体事例引出高空坠物现象,点明其危害,指出修订相应法规的关键所在。 B.文章从法理、现实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现行侵权责任法处理高空坠物事件的局限性。 C.文章第七段从执法、物业防护、监控等方面提出了处理及预防高空坠物的一些建议。 D.文章末段论述民法典法律修订的价值,指出保卫城市高空安全不能完全依赖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决了高空坠物事件发生后如何追责的问题,就能够防止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 B.让高空坠物伤害具体责任的厘定更具刚性和公平性,是修订相关法律的当务之急。 C.增设监控等技术可能会减少高空抛物现象,但落实情况不理想,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 D.保卫城市高空安全不能只依靠责任体系的完善、细化,还有赖于责任部门的担当。 【答案】 1.B 2.D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 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 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是因为我国还没有进行追责的法律”强加因果,另外“我国还没有进行追责的法律”错误,原文“根 据现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可见我国有进行追责的法律。 C 项,“目的是在预防和追责上定纷止争”分析错误,原文是“应该也主要是在第二点上定纷止争”,也就 是在“追责”上而并非在“预防”上。 D 项,“失去其该有的威慑力”分析错误,原文是“大大弱化了法律该有的威慑力”。 故选 B。 2.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 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 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 项,“论述民法典法律修订的价值”错误,文章末段并没有论述“民法典法律修订的价值”。 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 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A 项,“解决了……就能够防止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说法绝对。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有多种原因,解决如 何追责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故选 A。 专项训练二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二、(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 “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 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 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 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 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 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 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 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 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 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 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 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 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 私人宅第。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 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 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 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 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 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 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 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 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都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 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 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 启发意义。 B. 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 面的变化。 C. 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 “原物”。 D. 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 课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好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 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 的 最初的创作状态。 C. 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 属性和意义。 D. 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 合和观看方式。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 对比阅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 项,“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错误,所谓“原物”根据第二段“宋神宗时期皇宫中 ‘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 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可见,是指画家在创作画作时的原 始状态,而非艺术品有“真实”与“虚假”的区别; C 项,“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 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但并没有提到其原初状态“不可考”; D 项,“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于文无据,文章最后一段只说“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 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 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但并未提及这种生命比原初状态“更有价值”,而应该是另一种不同的价值。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 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错误,应该是为了证明“实物” 不能等同于“原物”,根据第二段“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 原始状态……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可见,“原物”要探究其原始绘画形 式、空间,而故宫博物馆的《早春图》已经不再具备这些,以实例来证明“实物”并非“原物”。 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时,第一步,把握题干信息要点;第二步,逐个选项到 点,概括分析,判断正误。 D 项,“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错误,根据最后一段“一面原 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 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可见,美术馆的布展方式也有其转化的意义,会成为“再造 的历史实体”。 故选 D。 二、(2020·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 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 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 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 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 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 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 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 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 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 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 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 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 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 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 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艺术 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 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 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抗疫作品,反映整 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 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是“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 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 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达创作 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与阶段,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 之初都会经历。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 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 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 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 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 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远之中。只有 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 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 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摘编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 族精神。 B.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就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 艺术表现水平。 C.“抗疫文艺”扎根于现实生活,其创作必须客观描述、真实反映,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 毫改动。 D.灾难刚来时,文艺工作者因急于抗击疫情而创作,会存在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 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 神更是证明了这点。 C.文章从政策倾向、创作核心、创作原则、创作使命四个角度为提高“抗疫文艺”书写水平指明了发展之 路,论证有理有据。 D.第五段引用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 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抗疫文艺”作品要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B.艺术创作既要符合生活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规律,可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C.“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该进行深度的思考,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 D.在抗疫创作中,只要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答案】 1.D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 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项,“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强加因果,文章第一段说“新冠肺炎疫情 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第二段说“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 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由此可知,不是因 为文艺工作者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而是要想深化“抗疫文化”书写,作品本身需要具备中国美学精神。 B 项,“要想进行‘抗疫文艺’创作,就需要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 提升艺术表现水平”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说“深化‘抗疫文艺’书写”,而不是“进行‘抗疫文艺’ 创作”。 C 项,“不能因为艺术虚构而对客观事实有丝毫改动”错误,“不能……有丝毫改动”太过绝对。 故选 D。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B 项,“强调了文艺创作会对社会和国家产生巨大影响”错误,“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为强调 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 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 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 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只要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就能讲好中国故事”错误,这一表述绝对,倒数 第二段说的是“需要……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远之中。只有这样, 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 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文中说的是“只有……才”,这是必备条件,选项变成“只要……就”, 成为足够条件。 故选 D。 专项训练三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一、(2020·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观止》是一个文章选本,“观止”本于《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看乐舞时赞美的话:“观止矣!” 这个选本是清朝吴楚材、吴调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选定的,它备受读者喜欢是有原因的。 第一,一般说来,它体现了比较进步的文学主张。古代的选本,梁朝萧统的《文选》也很著名。那时 的文学主张,认为哲理散文和历史散文都不能入选。《文选》除诗歌外,选的主要是骈文,是一种讲究辞藻、 对偶、声律的文章。唐朝韩愈起来提倡古代的散文,称为古文,用来反对骈文。这种主张是进步的。《古文 观止》正是贯彻了韩愈以来的古文家的主张。 第二,一般说来,入选这个选本的文章丰富多彩,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比较高的。自从韩愈提倡古文以 后,古文的选本在《古文观止》前早已有了,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 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宗》。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 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的选本不受欢迎;《古文观止》所选,像先秦的历史散文 《曹刿论战》《鲁仲连义不帝秦》,表现当时人的智慧和品德;两汉文《治安策》和《出师表》,反映出当时 政治上的重大矛盾,表现出作家的远见和忠诚;唐文《捕蛇者说》,深刻暴露封建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 罪恶;宋文《岳阳楼记》,通过不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精神…… 这些名篇,都是古今传诵。 这个选本所选文章的丰富多彩,也表现在文章的体制上。选本也选了几篇韵文、骈文。严格讲起来, 古文跟骈文是对立的。但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 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 第三,这个选本的编选体例也有它的好处。萧统的《文选》分很多门类,烦琐不堪;真德秀的《文章 正宗》古文部分分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古文观止》不分类,按时代先后排列,从中可看出古代文章演 变的迹象。这个选本得以广泛流传,跟它的篇幅也有关。康熙二十四年(1685),康熙命令编选《古文渊鉴》, 称为御选,用皇帝的名义来刊行,却不能广为流布,这跟它用真德秀的体例有关,也跟篇幅有关,它有六 十四卷,篇幅太多了自然不易推行。 以上三点,当是此书能广泛流布的原因。不过此书也有缺点,约略说来如下:一、编者识力不高,像 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还有宋朝人论历史人物的文章,往往抓住一点发 议论,并不能够真正考虑当时历史的全面情况。这类文章也选多了。二、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选文所 选《史记》,像《伯夷》《管晏》,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 折,反而把最好的文章漏掉了。 (摘编自振甫《谈谈<古文观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古文观止》相比,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的是一种相对落后的文学主张,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 上都有一定差距。 B. 与《古文观止》相比,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 复杂。 C. 《古文观止》在体例和篇幅上的特点,一是选文按照时代先后排列, 不另分类:二是篇幅较为适当,并 不浩繁。 D. 《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历史见识方面,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所选宋人作品持 论偏颇且占比失当。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一般说来”“严格讲起来”等说法,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B. 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C. 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学术视野较为开阔。 D. 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主要观点分不同角度展开,各角度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文观止》借用季札“观止”的说法命名,显现了编选者的自信,以及对所选古文思想内涵与艺术境 界的赞誉。 B. 《古文观止》的编者对“古文”的理解基本贯彻了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古文家的主张,但也有一定的 变通。 C. 有人评价《古文观止》存在“论策为多,又取便于科举”的倾向,这种看法与文章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D. 阅读《古文观止》,可以大致了解我国散文从先秦开始的历史轨迹,也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 变迁史。 【答案】1. C 2. C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 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项,“萧统编选的《文选》体现……选文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其中“都有”表述错误,文 章第二段将《古文观止》与《文选》进行比对,比对的是二者的文选主张,而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第 三段谈到《古文观止》的思想性和文学性比较高,但并没有与《文选》进行比对,所以说二者“选文在思 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差距”这一说法不成立; B 项,“真德秀编选的 《文章正宗》的弊病在于:选文的时代范围窄、道学气息重、分类复杂”错误,“选 文的时代范围窄”“分类复杂”错误,文章在第三段和第五段都涉及对《古文观止》和真德秀《文章正宗》 的比对,第三段说“不过真德秀是道学家,他用封建伦理的眼光来选文章,忽略了文章的艺术性,所以他 的选本不受欢迎”,这展现的是真德秀选文的道学气息严重,第五段说“真德秀的《文章正宗》古文部分分 辞令、议论、叙事三类”,分类并不复杂。但“选文时代范围窄”错误,第三段说“像宋朝真德秀的《文章 正宗》选录《左传》《国语》到唐朝末年的作品,《古文观止》的选文从《左传》开始,就是本于《文章正 宗》”,可见选文的时代范围并不窄; D 项,“《古文观止》编者识力不高……如认为《答苏武书》并非伪作”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编者识 力不高,像李陵《答苏武书》,历来都疑为后人伪托,此书也加选录”,后人怀疑《答苏武书》是后人伪托, 而《古文观止》的编者却选入这篇文章,只能证明编者的识别力不高,不能说明编者就是认为《答苏武书》 并非伪作,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C。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文章讨论《古文观止》的优缺点时,均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错误,“均与”一说错误,从文中来看, 文章最后一段谈论《古文观止》的缺点,如“编者识力不高”“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都是直接阐述其 缺点,并没有与其他选本进行比较。 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 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 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 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可以了解古人选文体例、标准的变迁史”有误,原文只是说“就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讲,古文由散体 趋向骈体,再由骈体回复到散体,完全不选骈体,就看不出这种变化来”,由“但”可知,《古文观止》无 法选文体例和标准的变化。 二、(2020·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 20 世纪中国乡村 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作家,或者以乡土 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使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挚的历史 记忆。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可圈可点。 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应该构 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 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20 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 从文、废名、萧红等人,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乡 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 10 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 意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则把怀乡的情感表达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怀乡或者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或者是一 种家国情怀;它构成了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也正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 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乡愁也表达了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独特体验,文学作品在这种表达中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20 世纪的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中国作家既要去表现历史进程显现 出的希望,又不得不面对历史剧变带来的伤痛。 作家、诗人对故土的书写经常怀有他们特有的痛楚和眷恋,或许他们怀有更多的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 态度。他们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更多的忧虑,也正因为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带有更多悲观和感伤, 批判性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但是我们要看到,贯穿其中的否定性其实是表达了肯定性——表达了作家、 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都来得更为激烈,乡村获得了发展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 未有的冲击。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2005 年,贾 平凹出版《秦腔》,表示要用这部作品为他的家乡棣花街做传。在贾平凹的笔下,乡村人去到城镇,土地正 在萎缩甚至凋零,清风街的年轻人更时尚却未必更精神,象征着传统文化的秦腔声调越来越悲戚……作家 对乡村的表现未必全面,也无法断言是否有典型性,但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期乡村面临的困局,作家的感 情是真挚而忧虑的。这一作品引导人们关切乡村的困难、传统生活的消逝、农村心灵的枯竭,引人思考, 激发起人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光明日报》2016 年 7 月 7 日)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也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 重要主题。 B.以乡土叙事为主导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 20 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也 影响了大批作家。 C.中国当代文学对乡村的书写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书写乡村应该构成文学研 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D.中国古代的文学有关于乡愁的诗篇,如《诗经》中的《采薇》,如唐诗宋词中某些诗篇等。现代的一些 作家也有关于乡愁的作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一大批作家,他们以乡土叙事为主导,以不同的方式书写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 深刻变革、进步和转折。 B.在世界文学传统中,乡愁也是不可少的主题,如荷马史诗《奥德赛》,此外还有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怀 乡也是其重要的主题。 C.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有着自己独特的体验,他们借乡愁表达出这种体验感受,从而使文学作品显示 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D.作家、诗人或许对现代到来有不信任,对乡村本真生活的流逝有忧虑,因此他们对乡村的书写时批判性 的思想占据较大分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诗人在表达对乡村书写时态度是矛盾的,在表达对乡村否定时,也表达了对土地的深情、对传统 家园的守望、对责任的承担。 B.90 年代以来乡村遭遇冲击没有离开作家的视线,如三农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作家和诗人也以 不同的方式回应时代难题。 C.关于乡村的作品会有着思想引领的作用,如贾平凹的《秦腔》引导人们关心乡村的困难和问题,激发人 们守护故土家园的责任感。 D.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所以怀乡或乡愁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家国情怀, 也是文学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主题。 【答案】 1.B 2.A 3.D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 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 项,“以乡土叙事为主导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错误,“现当代文学”扩大了概念。原文第一段是说“中国 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 20 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 故选 B。 2.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 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 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 念等等。 A 项,“他们以乡土叙事为主导,以不同的方式书写 20 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和转折”错误,原 文是说“莫言、贾平凹、陈忠实……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 故选 A。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 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D 项,“因为文学是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所以怀乡或乡愁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家国情 怀……”错误,因果倒置。原文是说“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也正 因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故选 D。 专项训练四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一、(2020·黑龙江省铁人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六十多年 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在当前我国大力倡 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 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方面 曾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性”资源。上世 纪 80 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 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 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 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趋之若鹜。举例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 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当代文学研 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本范 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 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 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 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等。 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 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 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关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国作为世界 的文明古国,也是作为史籍最为宏富的国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的资源、思路和方法。” 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 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上。每个时 代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期待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复,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也将脱 羽成熟。 (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对待“外源性”资源与“内源性”资源的态度存在着偏差。 B.西方学者的理论成果和华裔学者的学术研究都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建设。 C.植根于民族的本土经验,是对学术主体性的坚持,能使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 D.“朴学”重视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但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滞后为立论的前提,论证了重视“内源性”资源的必要性。 B.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论证“外源性”资源的影响之大。 C.文章对“外源性”资源的作用、清代“朴学”实证方法都做出一分为二的辩证评价。 D.针对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分析问题,最后指明发展的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当代文学比现代文学历时更长,由于文化自信缺失,未能达到时代的高度。 B.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根本原因。 C.对“内源性”理论资源的三个方面,我们应该要创造性、批判性地继承与发展。 D.当我们注重对“内源性”资源的筛选和利用,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就能脱羽成熟。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 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D 项,“缺乏理论支撑,不利于建构当代文学 史”不正确,原文为“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 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故选 D 项。 2.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 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考查其表述正确与否。B 项,“文章按时间顺序例举了诸多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正确,从原文来看,应是分两类进行例举,并 不是“按时间顺序”列举。故选 B 项。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 范围或缩小范围。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A 项,偷换概 念,由原文可知,“未能达到时代高度”的是“当代文学学科建构”,而不是“当代文学”。B 项,“根本 原因”推断不当,由原文来看,“偏重于‘外源性’理论资源”是当代文学学科仍处于“未完成”状态的一个原因, 但不能说是“根本原因”。D 项,“就能脱羽成熟”的推断结果过于绝对。由原文来看,“注重对‘内源性’资 源的筛选和利用”是当代文学学科建设成熟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故选 C 项。 二、(202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我们见证了艺术与世界从“不即不离”到“拉开距离”,再到“距离消 蚀”的过程。 在古典的艺术话语体系中,如何借助线条、光影、色彩等手段,创造出如其所见、所知、所感的视觉 真实,是艺术家的首要任务。所谓视觉真实,是指在接受者的观看模式中,造型艺术的符号与它所再现的 世界之间具有“似真性”。之所以说“似真”,是因为艺术符号再现的不是实在的世界,而是表象的世界。 艺术与世界的关系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不即不离,既贴近生活,又融合了艺术家创造性的想象。艺术 的世界虽是幻象,但具有接受效果上的真实感。说它是幻象,一是因为艺术的再现是一种创造性过程,艺 术效果取决于再现的媒介、对象与技艺;二是因为艺术的再现是一种“观物取象”的抽象过程,再现什么、 如何再现,取决于艺术家观察自然的眼光或图式。说它是真实,一是因为造型符号与所指涉的事物之间具 有约定俗成的指涉关系;二是因为它并不记录时空中偶然的事态或个别的事实,而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 与意义。 因此,作为幻想的制造者,艺术家不仅呈现表象的世界,而且建构视觉的真实。以达芬奇、米开朗琪 罗为代表的古典大师,用完美的技艺不仅把自然的微妙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赋予他所创造的形象以情感 和生命。在古典的艺术世界,艺术家总是在所知与所见之间作出妥协和选择,从而使古典艺术处于相对和 谐的境界。 与古典的和谐不同,现代的艺术话语具有鲜明的断裂感。没有传统的延续和确定的规范,现代艺术转 而强调“绝对的现代”,强调流动、变化和偶然,以及对艺术陈规的质疑。现代艺术家抛弃了对外部自然 和现实世界的真诚,转而痴迷于视觉印象的真实和转瞬即逝的美。尤其从塞尚、高更、梵高以来,在对视 觉现象的重估中,他们抛弃了三维空间的幻觉,“越来越大胆地切断艺术中的再现因素,以便越来越坚定 地在至为简洁、至为抽象的要素中,确立其表现形式的根本法则”。 现代艺术以自我塑造为核心,它鼓励独立自主和表现的自由,给予自我探索以重要地位。一方面,它 对艺术价值的评价是以个人兴趣为衡量尺度;另一方面,它又是反体制的、批判的。它以放荡不羁的形式 表达了拒绝媚俗的精英意识,无形中拉大了精英与大众的距离。因而,现代艺术与大众格格不入,注定无 法通俗。 如果说现代艺术以艺术的自主性为前提,刻意拉大艺术与世界、精英与大众、雅与俗的距离,那么后 现代艺术则产生了“距离的消蚀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即刻反应、冲撞效果、同步感和煽动性”。 在艺术风格上,雅俗艺术之间、艺术与生活之间已经失去了泾渭分明的界限,艺术家们沉溺于折中主 义与符号拼贴的混杂风格之中,现代美学一本正经的精英意识已经被戏谑的、嘲讽的审美立场所取代。在 后现代艺术中,伴随着雅俗文化的融合以及不同风格艺术的混杂,各种距离感消失了。人们片面地强调直 观性、轰动性、新奇和刺激,消解了时空感受的审美距离。 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策略是,通过对过去符号的拼贴、挪用、解构与重组,来消解信息与娱乐、现实与 影像、精英与大众、艺术与非艺术、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差异性。因此,后现代艺术往往不像现代艺术 那样给人很强的距离感,与此同时,它的批判性也相对减弱了。 (摘编自周计武《微博橙子辅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觉真实强调造型艺术符号与客观世界在表象上的相似性,强调把自然的微妙表现得淋漓尽致。 B.与强调偶然的现代艺术不同,古典艺术并不记录偶然和个别,而是表现人生普遍的情绪与意义。 C.现代艺术的精英意识被新的审美立场取代后,雅俗融合,风格混杂,出现了“距离的消蚀现象”。 D.后现代艺术采取折中主义,通过符号拼贴、重组等方式来获得同步感及煽动性、批判性等效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本论部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以时间为序层层推进,论述清晰。 B.文章以达芬奇等艺术家为例,论证了古典艺术的和谐是他们在所知与所见之间妥协和选择的结果。 C.文章从艺术再现是一种创造性过程和“观物取象”的抽象过程两方面来论证艺术世界是一种幻象。 D.文章运用了举例、对比等多种手法,阐释了“古典”“现代”“后现代”在艺术语境下的丰富含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都强调艺术与世界的关系,说明现实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B.塞尚、高更以前的现代艺术家因依赖三维空间幻觉和再现因素,而使作品失去了批判性。 C.现代艺术割裂传统,丢掉规范而以自我塑造为核心,表达精英意识,必然使其远离大众。 D.在艺术风格上,古典艺术强调通俗,现代艺术强调高雅,而后现代艺术则强调雅俗融合。 【答案】 1.D 2.B 3.C 【解析】 1.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 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 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 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D 项,“通过符号拼贴、重组等方式来获得同步感及煽动性、批判性等效果”方式与目的弄错。信息源在最 后一段,可见拼贴、重组等方式是用来“消解差异性”的,另,文末明确指出后现代艺术的批判性减弱了。 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项,“文章以达芬奇等艺术家为例,论证了古典艺术的和谐是他们在所知与所见之间妥协和选择的结果” 论据与观点不对等。文章举达﹒芬奇的例子是为论证“艺术家不仅呈现表象的世界,而且建构视觉的真实” 的。 故选 B。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 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 项,“唯一源泉”的推论过于绝对。,原文说“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我们见证了艺术与世界从‘不 即不离’到‘拉开距离’,再到“距离消蚀”的过程”,拉开距离便是超越世界,意即可以不源于世界或 者现实生活。从原文“如果说现代艺术以艺术的自主性为前提,刻意拉大艺术与世界……的距离”“现代 艺术家抛弃了对外部自然和现实世界的真诚,转而痴迷于视觉印象的真实和转瞬即逝的美。切断艺术中的 再现因素,以便越来越坚定地在……至为抽象的要素中,确立其表现形式的根本法则”中也可以推断“唯 一”的绝对性。 B 项,“塞尚、高更以前的现代艺术家因依赖三维空间幻觉和再现因素,而使作品失去了批判性”,“依赖 三维空间”与文本背离,因果推论不成立,强加因果。原文说“他们抛弃了三维空间的幻觉”,可见并非 “依赖”。 D 项,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评价错误。根据原文内容,古典艺术强调的是“和谐”,现代艺术强调的是“艺 术的自主性”。 故选 C。 专项训练五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一、(2020·四川省石室中学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 5G 莫属。当人们还在享受 4G 带来的红利时,5G 已经在很 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2 月 28 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 2019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 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多款 5G 商用手机发布、5G 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 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种种围绕 5G 展开的操作让人们对 5G 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 具备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 5G 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其 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 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不止 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横 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彩。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 VR、 AR 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 8K 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活”了起来, 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 超清、VR 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 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 再向前追溯,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从纸质乐谱到黑胶、留声机,从磁带到 CD,从网络下载到在线 收听;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 2D 影片到 3D 立体电影;从早早去影院现场排队购票到通过各种 App 提 前几天选好心仪的场次和座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批批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文化内容 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凡此种种都表明,正是有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精彩,也证明了科技和 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要继续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就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提高文化 产业创作、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将丰富的文化资源采取更现代更多样的方式呈现, 更便捷更高效的手段传播;提升创意水平,让文化资源与科技手段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在创意创新的 护航下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注重内容生产,倾听和满足大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在技术创新 的同时补齐内容生产短板。唯此,科技才能更好地与文化共舞,才能为提升文化产业的活力注入强大动能,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精彩。 (摘编自陈晨《科技,让文化更多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享受 4G 的红利时,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 5G 时代已到来。 B.5G 所能促进的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能够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C.文化产业依靠 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不少新玩法。 D.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都因 5G 得到全方位的改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出备受关注的 5G 技术到来的话题。 B.文章用莫高窟和《清明上河图》两个事例,论证了 5G 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成果。 C.文章提出了拥抱新技术、提升创意水平、注重内容生产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方法。 D.文章在论证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时,层层推进地分析了由 5G 到各种新技术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这样的通讯技术革新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B.从时间尺度上看,新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应运而生,也使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C.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能使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D.拥有新技术,就能有利于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播,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更多精彩。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 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 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5G 时代已到来”错误,原文说“在很多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而不是 5G 时代已到来。 B 项,“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应是 5G 建立的信息通路和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 D 项,“都因 5G 得到全方位的改变”错误,改变的原因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 故选 C。 2.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 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 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B 项,论据与论点错位,两个事例论证的是各种新技术为文化产业带来的新玩法。 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 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D 项,“拥有新技术,就能有利于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播”推断绝对化,拥有新技术是文化资源传播的必要条 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故选 D。 二、(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二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 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 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 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 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 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 故事。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 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 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 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 人称叙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 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 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读者自然 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最后随着孔乙己的 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这种矛 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导更强烈的艺术效果。最终必然会使读者从表面的“误 导”中走出来,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感受到社会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础上的人心的“冷 漠”,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的道德责任。 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语调和明确的思想倾向性构成直接作用于读者的力量,外部 第一人称叙述则是借助叙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无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经验经由完全中立的叙述间 接转移到读者的灵魂波动中。无论“内部”或“外部”,第一人称“我”的“当事人”和“在场者”的身份,使小说这 种虚构的形式具有了极大的艺术真实性。 (摘编自姜振昌《<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优点是便于展现社会生活,自由地刻画人物形象,能统揽全局。 B.小说叙述者扮演的不是无所不知的角色,而是与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所知有限,这符合限制叙述原则。 C.《狂人日记》虚构了一个“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读者叙述了一个他体验到的“吃人”的世界。 D.在作者看来,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狂人日记》和《孔乙己》为例,论述了内部第一人称叙述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的区别。 B.文章是在明确了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鲁迅作品对中国旧小说的突破和改造。 C.文章重点论证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即用第一人称叙述赋予作品“真情实感”,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 D.文章的开头两段和结尾部分对概念进行了具体阐释,以突出第一人称限制叙述在小说中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让小说中的叙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调动读者去体会文学故事所表现的社会现实。 B.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我”实则是作者抨击社会的代言人。 C.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外部第一人称叙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D.第一人称叙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都会使虚构的故事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让读者受到触动。 【答案】 1.D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 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 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D 项,“小说叙述者的叙述口吻越是轻松、平静,就越能给小说带来更大的戏剧张力”错误,由原文“最后 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地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 高潮。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往往能产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更强烈的艺术效果”可知,应是“叙 述者口吻越轻松,矛盾冲突越激烈,才能带来更大张力”,选项中的“小说”也扩大了范围,原文仅以《孔 乙己》为例,并非“所有”小说如此。D 错误。 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 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消解了小说的虚构性”夸大作用。由原文“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 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可知,原文只是说“冲淡和消解”文学故事的虚构性,并非“彻底消解” 了小说的虚构性。C 错误。 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 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 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A 项,“只有……才能”说法太绝对,由原文“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 叙述原则。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 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 性和逼真感”可知,选项中“只有……才能”太绝对。A 错误。 B 项,“鲁迅创作小说,把叙述的任务统统交给‘我’这个第一人称”错误。由原文“第一人称小说在《呐 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可知,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而不是“统统” 是第一人称,范围扩大。B 错误。 C 项,“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无中生有,由原文“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 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从而以内省的态度思考自己与悲剧故事的关系和应负 的道德责任”可知,原文只是说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 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并没有说“更容易在故事中激发矛盾冲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 果”。C 错误。 D 项,正确。 故选 D。 专项训练六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一、(2020·四川省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文化很注重中庸之道。国家太大,治理需要依靠精英,这样的精英有一个特点,在孔子那里就 是讲求“中庸”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既不要过于峻急,也不要 过于迟缓,应当恰到好处,掌握分寸,留有余地。《论语》最大的特点就是恰如其分。孔子说:“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他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他只是说“如浮云”,像浮云那样一晃而过,并没有说 其他丑恶的词,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在孟子的时代,认为精英就当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庄子是从另外的角度说的,他强调有至人,有真人。 ②中华文化很早就提出“化”的观点,《周易》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什么事情碰到钉子, 无计可施了,这就是“穷”,穷就要变,变了才有出路,才可维持下来。到了庄子的时代,更喜欢用的字 是“化”—与时俱化。“化”与“变”相比,有些悄悄发生变化的意思。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华文化讲 仁义道德、一和同、天下定于一、吾道一以贯之,似乎很呆板。其实中华文化一点儿都不呆板,比如中国 人承认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性。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o”如果我没有条件,我就把自己管 好了,如果我有条件了,我就为天下百姓与君王效劳。孙子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充分理解 善战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殉葬者。孟子评价孔子,说他是“圣之时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是 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千变万化,民不聊生,国无宁日,孔子如果不随时调整自己,把握分寸的话,他早就灭 亡了。 ③老庄主张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无胜有。老子甚至主张,柔弱是生命的特色,坚强是死亡的特色。 当然,这个说法我们是存疑的。但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从来都不是僵硬的文化。20 世纪后半期,当社会 主义国家纷纷进入改革的时候,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夫人,基辛格等人都对某些国家的改革不看 好,而上述这些人却说,改革唯一可能成功的是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有独特的文化,该坚持的继续坚持, 该改革的就改革,化之于无形。全世界能够迈开这么大步子进行改革开放而又保持稳定局面的,只有中国。 我们当然不能无原则地自我吹捧,但中华文化适应调整,变化的能力,统筹兼顾、面面俱到的能力,世界 上罕有其匹,这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特点。 ④如今,我们更可以在中华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当下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时势,推动我们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我们美好的生活,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选自王蒙《道通为一——从传统经典看中华文化的特点》,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治理大国的精英往往都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在国家治理中特别讲求掌握分寸,留有余地。 B.中华文化中“变”“化”的思想表现为有所坚守但从不僵化,能够随时调整自己,进行多样化选择。 C.孔子鄙弃不义得来的富贵,但只说“如浮云”而没用丑恶的词,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 D.作者也主张做事要恰到好处,峻急迟缓不能过度,和孔子相比,他更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阐释了中华文化调整变化,统筹兼顾的特点,全文为分总结构,①②③段为并列关系,第④段是总 写。 B.第②段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来论证“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两者是相通的。 C.第③段采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手法,突出了“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带来的文化优越性。 D.文章最后指出我们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发展新时势下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借用孙子关于“善战”的话是要告诫人们,只有训练矫健勇猛之士,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B.作者对老子和庄子的一些主张存有疑问,但不否认它们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变化之道。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难以比拟并非自我吹捧,新时期既要大力传承传统文化,又要注意与时俱进。 D.20 世纪后半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改革成功,原因就在于我国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 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 项,“治理大国的精英往往都受到‘中庸’思想的影响”理解错误。原文说“治理大国的精英”在孔子那 里讲求“中庸”,但在孟子,庄子等那里又有其他的主张。 C 项,“这形成了《论语》注意分寸的特点”错,原文是“这体现了孔子语言的分寸感”。 D 项,“他更多了一点理性主义色彩”理解错误。原文是“我称之为中庸理性主义”,并非“多了一点理性 主义色彩”。 故选 B。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 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 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 项,“分总结构”错,①②③段不是并列关系,第④段也不是总写。 B 项,“论证‘中庸之道’和‘穷通变化’两者是相通的”分析错误。引用孟子对孔子“圣之时者”的评价 是用来论证中华文化讲求“穷通变化”的。 C 项,“对比论证的手法”错误,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手法,第③段也没有谈及“中庸之道”带来的文化优越 性。 故选 D。 3.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 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 项,“只有训练矫健勇猛之士”错误。由“充分理解善战的人,永远不会让自己变成殉葬者。……孔子如 果不随时调整自己,把握分寸的话,他早就灭亡了”可知,“善战”不是指“训练矫健勇猛之士”。 B 项,“作者对老子和庄子的一些主张存有疑问”理解错误,作者存有疑问的只是老子“柔弱是生命的特色, 坚强是死亡的特色”的说法。 D 项,“原因就在于我国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理解片面,这只是西方的一些政要,比如撒切尔 夫人,基辛格等人对中国改革可能成功的个人看法而已,且拥有“化之于无形”的独特文化只是我国改革 成功的原因之一。 故选 C。 二、(2020·江西省都昌蔡岭慈济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 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 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 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 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 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 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 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 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芜的世界,而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 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 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 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 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 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 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 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 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 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 “代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空”是静,是虚,“灵”是实,是有,空灵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 B.外象之美指画家通过绘画语言符号所体现出来的内在的精神追求,表现在画作之外。 C.中国山水画的诗意美指画中有诗意,体现于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等。 D.中国山水画追求自然与人文完美统一,不追求繁芜的世界,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三个方面。 B.文章指出“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并以《寒江独钓图》为实例进行了论证。 C.文章以王维画作为依据,论证了山水画诗意美并不取决于画作上所题的诗词字句。 D.文章由空灵美到诗意美,论证层层递进,为如何创作出意境美的画作提供了新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历代山水画家都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是因为意境才是灵魂,是魅力所在。 B.空灵美打破了时空,使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使欣赏者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 C.诗情与画意交融,达到诗画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理想和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D.当代画家只要放开眼界敞开胸怀,融于自然并获得感悟,就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答案】 1.B 2.D 3.C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 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 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 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B 项,对“外象之美”的解释不正确,原文说“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 外的无限性”“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可见“外象之 美”也表现在中国山水画作本身,而且“画作以外的无限性”也不只是“画家的内在的精神追求”。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 项,“论证层层递进”分析不正确,文章不是层进式结构,是并列式结构。 故选 D。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 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A 项,“注重意境美而轻视笔墨气韵”分析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 美”。 B 项,说法错误,“在意境构成上取得了主动权”的应是画家,“获得了想象空间”的应是欣赏者。 D 项,“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 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 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 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 故选 C。 专项训练七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一、(2020·山西省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及时应对,有效遏制了疫情进一步蔓延,充分保障 了中国民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优异表现凸显了中国人权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与西方人权理念多从个人主义角度出发不同的是,中国人的人权认知具有强烈的家庭观念特征。在中 国人看来,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关系网络中,而家庭是中国人最为重要的归属。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对 于家庭其他成员都具有相应的义务与责任,父母有抚育子女的责任,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这种强烈 的家庭责任观念影响了中国人对权利的理解。中国文化对家庭责任的强调,要求每个人都应珍视自己的生 命权,贸然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会被认为是没有责任感、不成熟的表现。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 多数中国人都能够自觉地佩戴口罩并居家隔离。而欧美国家疫情大范围暴发后,大量民众仍然不顾紧张的 疫情形势外出聚会游玩。政府即便发布了禁足令,仍无法阻拦民众冒险外出。西方社会对个体自由的过度 追求给疫情防治带来了巨大困难。 西方人权理念强调人的自然属性与自然欲望的正当性,认为人作为一个自然人就应当享有各种与生俱 来、不可剥夺的人权。西方人权文化将人理解为“欲望的主体”,其一大弊病在于容易忽视人类内在的道 德潜能,也容易导致权利的无限膨胀与滥用。相比之下,中国人习惯于从道德视角理解人与权利。孟子 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生命权固然 是每个人都珍视的重要权利,但人不仅有生物性的一面,还具有超越性的一面,中国文化不主张将人权绝 对化。中国文化强调人的道德超越性,受此影响,在面对大灾大难时,中国人总能迸发出“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责任意识与“不避义死”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共产党员为先锋的数万 名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火速赶往疫情第一线,广大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快递小哥等,放弃 节假日休息,坚守工作岗位……这种超越个体权利考量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我们汇聚了打赢疫情阻击战的 强大力量。 西方人权理念强调个人独立与个人自治,将个体与国家关系理解为一种简单的对抗关系。政府偏向承 担消极的“尊重”义务和事后的“保护”义务,缺少更加积极的措施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不可避免 造成人权理念与实践的背离。英国在疫情初期所推出的“群体免疫”政策便是典型,这对民众生命健康权 造成极大侵害。在中国人看来,西方社会过度强调政府的消极不作为,极大地削弱了政府的权能,在危急 时刻反倒使人权无法得到充分实现。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将公民生命健康 权作为第一位的基本人权予以保障,尽最大能力让每个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次疫情,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西方人权文化所存在的诸多弊病,而中国人权文化对个体责任的 强调,对权利义务相平衡的追求,对两类人权协调推进的重视,无疑是对现代西方人权文化的重要中和与 超越,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积极展现。 (摘编自尚海明《疫情治理凸显中西人权文化差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人权观强调家庭责任,任何把自己置于危险中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没有责任感。 B.西方人多从自然属性的一而理解人与权利,中国人则从道德的视角理解人与权利。 C.中国人的道德超越性,使无数的人在抗疫中表现出了西方人缺乏的无私奉献精神。 D.西方的人权实践常与其理念相背离,是因为其政府不易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把中国与西方的人权理念及其表现作对比,论证了中国人权文化具有优势。 B.文章为论证西方政府的消极不作为,举出了英政府推出“群体免疫”政策的事例。 C.文章第三段论述中国文化强调人的道德超越性时,兼顾了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 D.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西方人权文化的主要差异,它们是并列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冠疫情暴发以后,即使有禁足令,西方依然有民众外出聚会游玩,表明西方社会对个人自由的过度追 求不利于抗击疫情。 B.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使一般的中国人在对疫情期间的行动作出决定时,都可能把是否会给家人带来危险作 为优先考虑的内容。 C.因为有着超越个体权利考量的无私奉献精神,中国数万名医护人员火速参加抗疫,日夜不懈努力工作, 不再考虑个人安危。 D.西方人权理念将个体与国家关系理解成为简单的对抗关系,则其政府在抗击疫情上对民众的动员力相比 于中国定然比较弱。 【答案】 1.A 2.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 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 项,正确。 B 项,“中国人则从道德的视角理解人与权利”错误,由原文“相比之下,中国人习惯于从道德视角理解人 与权利。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生命权固然是每个人都珍视的重要权利,但人不仅有生物性的一面,还具有超越性的一面,中国文化不主 张将人权绝对化”可知,中国人只是“习惯于”从道德视角理解人与权利,并非不考虑人的生物属性。B 错 误。 C 项,“使无数的人在抗疫中表现出了西方人缺乏的无私奉献精神”错误,由原文“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以共产党员为先锋的数万名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火速赶往疫情第一线,广大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 志愿者、快递小哥等,放弃节假日休息,坚守工作岗位……这种超越个体权利考量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我 们汇聚了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强大力量”可知,原文只是说无数中国人在抗疫中表现出了无私奉献精神,并 没有说“西方人缺乏的无私奉献精神”,西方人并不缺乏无私奉献精神,此意无中生有。C 错误。 D 项,“是因为其政府不易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错误,由原文“西方人权理念强调个人独立与个人自 治,将个体与国家关系理解为一种简单的对抗关系。政府偏向承担消极的“尊重”义务和事后的“保护” 义务,缺少更加积极的措施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不可避免造成人权理念与实践的背离”可知,“西 方的人权实践常与其理念相背离”是因为政府偏向承担消极的“尊重”义务和事后的“保护”义务,缺少 更加积极的措施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是“缺少更加积极”的措施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而不是 “不易”为人的发展创造适宜条件。D 错误。 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 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 项,错在“文章为论证西方政府的消极不作为”错误,由原文“在中国人看来,西方社会过度强调政府的 消极不作为,极大地削弱了政府的权能,在危急时刻反倒使人权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可知,举英国的例子 论证的是“西方的人权无法充分实现”,而不是“西方政府的消极不作为”。B 错误。 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 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 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C 项,“不再考虑个人安危”,原文所说的“不顾个人安危火速赶往疫情第一线”,只是对医护人员无私精 神的赞美,但真正抗疫中不可能不考虑个人安危,政府也不允许他们不考虑个人安危。C 错误。 故选 C。 二、(2020·河南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社会哲学,我国学界曾存在一种误识,即认为历史唯物论就是社会哲学,因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 间,不少人对于是否有可能和有必要在历史唯物论之外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存有怀疑。其实,在历史唯物 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哲学是可以与历史唯物论区别开来的。 我们从马克思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社会历史理论存在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两个不 同的维度。历史哲学注重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揭示人类历史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社会哲学则直接关注现实社 会生活,它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过程。这一区别构成了社会哲学存 在的基础。 社会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形式,体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总体把握。社会生活的总体有着多种可能 的存在样态,因为体现社会整体性的社会结构是多重的,即有多种构成类型。这就是说,社会哲学所面对 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研究社会哲学必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否则研究工作便无法展开。理论 研究的切入点,归根到底是由研究者身处其中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当代中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迫切需要从哲学层面提供一种总体性观念,以实现对这一社会转型的 观念引导;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是一种社会整体性或结构性变迁,社会运动的整体性特征能更为鲜明地呈 现出来,这就为具有总体性的哲学研究提供了客观基础。因此,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无疑是社会哲学研究 最好的切入点。 考诸思想史,近代西方社会哲学的兴起就是与西方国家由市场经济发展所推动的社会转型相伴随的。 近几百年里,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深入人心的观念,可以说都是由社会哲学提供的。中国 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是世界范围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西方社会哲学的积极成果,对我们有可资借鉴的 价值。但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处在现代化的后发阶段。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即先发国家相比,它有着 不同的制度前提和历史起点,并且面临完全不同的世界格局。因此,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便成为当 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依据这样的理解,在过去 20 年间,我们选择了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哲学研究,推出了 一套“社会哲学研究丛书”(共 10 种),其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结构由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的变化趋势、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社会转型的文化约束、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效率与公平、社会转型的代价、 转型社会的控制、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等。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在起 步时期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研究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观念框架。这个观念 框架的确立尽管是初步的,却是十分必要的。 (摘编自陈晏清《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并非可有可无,历史唯物论主张建构与之有区别的独立的社会哲学。 B.因为社会哲学提供了许多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观念,所以它们能够深入人心。 C.中国当前国情决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哲学。 D.人们可以从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遇到的一些问题的研究中观察社会转型的观念框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论述了建立独立的社会哲学的必要性,社会哲学和历史唯物论可以区别开来是其立论基础。 B.文章第二段紧承上段,结合马克思的重要哲学专著具体阐释了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的区别。 C.第三段先阐释合适的切人点对研究社会哲学的重要性,再指出中国社会哲学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D.结尾两段运用对比论证,指出建立中国社会哲学的任务和社会哲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历史唯物论与社会哲学等同起来,导致了一些人对建构独立的社会哲学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B.社会哲学若不能从具体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切入来研究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它就不能存在。 C.社会哲学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因此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研究它的先决条件。 D.中国社会转型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支配西方社会近几百年的观念也深入中国人的心。 【答案】 1.C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 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 项,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在历史唯物论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会哲学是可以与历史唯物论 区别开来的”。 B 项,强加因果,扩大时间范围。原文是“近几百年里,支配西方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深入人心的观 念,可以说都是由社会哲学提供的”。 D 项,扩大范围。原文是“这些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在起步时期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这些研究可以给 人们提供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观念框架”。 故选 C。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 D 项,第四段运用对比论证,指出建立中国社会哲学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最后一段 指出,过去 20 年间,中国社会哲学对当代社会转型在起步时期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以及这些研究 对观察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且最后一段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 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 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 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D 项,“支配西方社会近几百年的观念也深入中国人的心”说法绝对。只能说支配西方近几百年的观念或多 或少也会影响中国人的观念。 故选 D。 专项训练八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一、(2020·广东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些年来,埃博拉病毒、SARS 病毒、新冠病毒等的大范围流行,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一次 次重大疫情表明,由于破坏自然环境和滥食野生动物,人类正在遭受大自然的报复。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就 是自然对人类的警示,它在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因为自身变得强大而无所顾忌,必须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天地万物之庞大、之幽深、之神秘,人类难以完全把握。大自然是人类获得物质、能量、信息和各种 可利用资源的唯一源泉。没有大自然的恩赐,人类的生命旋即终止。单就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而言,整 个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会使人类崩溃。而自然中存在的生物都是这个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 我们伤害它们,必然会被反噬。中国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人类之父,把地视为人类之母,把万物视为人类的 同胞。实际上,天地万物远在人类之前就存在,它们是我们的远祖,我们应慎终追远,常怀感恩之心。一 般认为,敬畏天地万物包含以下基本要求: 首先,尊重和维护天地万物存在的地位和权利。天地万物是宇宙进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宇宙系统 中的有机构成部分,像人类一样在宇宙中有其地位,也有其存在的不可侵犯的权利。这种地位和权利必须 得到人类的尊重,如同人类的存在亦应得到宇宙万物的尊重一样。这就是佛教讲的“众生平等”,张载讲 的“民胞物与”。 其次,尊重和遵循天地万物共同的和各自的规律。中国传统文化中推崇“道”和“德”,它们实际上 都是事物的规律。“道”是万物共同的本根,而“德”则是万物循道而生以达至繁荣昌盛之道。这也就是 老子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即道生万物,德蓄养万物。既然人是万物的顶端,作 为万物本根的道也就是人的本根。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通过识道、得道、 行道而获得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至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因此,人类不仅要尊重 和维护人与天地万物共享的本根,而且要彰显天地万物之大德,给宇宙增辉。 再次,尤其要敬畏和爱护生命。生命是天地万物中唯有生物才拥有的,敬畏生命就是敬畏生物。人类 是宇宙生命中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血肉相连,而其他生物又需要有主体性的人类加以呵护。王阳明讲“万 物一体之仁”,认为具有观天地之生生之德并加以效仿能力的人,要把有知觉的动物、无知觉的植物,甚 至无生命的砖石瓦砾都看作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当它们受到伤害时,我们要有怜悯、同情之心,尽 力保护它们。这也就是孟子所要求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最后,对自然和动植物的利用和摄取必须有理、有节、有情。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生存,不可避免地要 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要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取用有度。比如,“昆 虫未蛰,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人类要呵护和蓄养天地万物,促进其繁荣 昌盛,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摘编自江畅《心存敬畏 行有所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只有对天地万物进行深入地研究,做到完全把握,才能避免大自然的报复。 B.天地万物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 C.人和天地万物都是宇宙的构成部分,有着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应相互尊重。 D.人能成为真正的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是因为人有自主性和高贵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近年流行的病毒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开篇,针对性强。 B.文章从第二段开始按照“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C.文章最后四段由主到次,多角度地论证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重要性。 D.作者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理论依据,论据典型,文章的说服力很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在大范围地流行,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对人类敲响的警钟。 B.敬畏万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得到传承和弘扬。 C.“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这与文中取用有度的观点是相通的。 D.为了呵护其他生物的生命,人类要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利用和攫取。 【答案】 1.C 2.C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题干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 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 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本题考 查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单纯的信息筛选要大。考生要在通读若干句子或者一两个段落乃至全文后,才能进行 判断。 A 项,“只有……才能避免大自然的报复”理解有误。选项中的条件关系在原文不成立,文中作者认为“人 类要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和生命规律,取用有度……人类要呵护和蓄养天地万物,促进其繁荣昌盛,从而达 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此选项曲解了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B 项,“天地万物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应常怀感恩之心”混淆原文意思,是对原 文“中国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人类之父,把地球视为人类之母,把万物视为人类的同胞。实际上,天地万物 远在人类之前就存在,它们是我们的远祖,我们应慎终追远,常怀感恩之心。”这两句话的信息曲解整合, 不符合文意; D 项,“……是因为人有自主性和高贵性”理解有误,依据原文“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 现道的精神,通过识道、得道、行道而获得与自身身份相匹配的至德,使自己真正成为天地之骄子、万物 之灵长”推断可知作者的意思是“人更因为有自主性、高贵性而能够充分体现道的精神”,而不是“能成 为真正的天地之骄子、万物之灵长”,故此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 C。 2.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 C 项,“文章最后四段由主到次,多角度地论证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重要性”表述有误,阅读文章最后 四段可知:文章最后四段顺序不是由主到次,无主次之分;内容也不是论证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的重要性, 而是论证如何敬畏自然,保护环境。 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 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 心和耐心。 D 项,“为了呵护其他生物的生命,人类要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利用和攫取”理解有误。依据原文“对自然 和动植物的利用和摄取必须有理、有节、有情”“人类要呵护和蓄养天地万物,促进其繁荣昌盛,从而达 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文句推断,作者认为人和天地万物都是宇宙的构成部分,有着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应相互尊重。并无“人类要尽量减少对大自然的种用和攫取”之意,故此项的推断不正确。 故选 D。 二、(2020·重庆南开中学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和自然共享一个地球,人类本应有道德责任和义务保护自然环境,爱惜野生动物和植物,但为了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自我贪欲的满足,不断去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一些人认为,人类凭借科学理性可以 穷尽宇宙的一切奥秘,万物的一切应该臣服于人类的利益,服务于人类的需求。 从道德境界的角度来看,这种道德观念,实质是一种“天人二分”的思维模式:把人当作自然界的唯 一主体,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只是具有低级生命体征或无生命体征的客体。实际上,人类来自大自 然,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不能为了自我欲望的满足,不遵守大自然生物链的平衡原则,肆无忌 惮地去破坏大自然。人类应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保护自然界的一切,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以人类为事物的中心的学说被称作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学说认为人不仅是自 然的中心,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目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价值都应当按照人类的价值观去解释。人类中 心主义曾经在历史上起到过积极作用,帮助人们摆脱中世纪神学统治,将人从天国拉回人间。但是,随着 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好更舒适的生活,为了经济的发展,在自我贪婪的欲望中, 肆无忌惮地去破坏原本和谐的大自然。 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具有致命的自负流弊,那么,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否就具有道德上的正义?非人类中 心主义是应对人类中心主义而产生的一种学说。这一学说认为人们应当进行次彻底的“伦理革命”或“道 德革命”,让自然的一切存在物享受道德主体的地位和道德资格。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一样,只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为,倘若将大自然的一切存在物都纳入道德共同体范围,那 么人们就连踩死一只蚂蚁,拍死一只苍蝇,甚至是杀死自己豢养的一头猪,都应该承担道德责任。人们在 大自然面前,将失去主体性和能动性,面临较大的危险。 恩格斯曾经这样说:“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经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溶解了,一切固定的东 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恒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 循环中运动着。”恩格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对流动的处于永恒变化的自然做了正确的解答。因此, 我们既不要痴迷于人类中心主义,也不要沉溺于非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要坚持辩证的有机的自然观。同时, 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在科技伦理和道德原则的框架内进行,而不是以“去道德化”的立场为所欲 为。 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 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 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节选自欧阳辉纯《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道德哲学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和自然共享一个地球,因此人类理应保护自然环境,爱惜野生动物和植物。 B.“天人二分”的思维模式无视了人类来自大自然,是大自然的部分的事实。 C.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加剧了人类欲望的膨胀,使大自然遭受了更严重的破坏。 D.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恩格斯认为新的自然观是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论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 B.文章既不回避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不否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论证理性而辩证。 C.文章用人踩死蚂蚁等行为都要承担道德责任的推断,来论证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 D.文章具体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利弊,得出了二者应有机结合的结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持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人,为了经济的增长和贪欲的满足,在破坏大自然时也会有道德上的负担。 B.非人类中心主义在道德上将人和自然的一切存在物置于同等的地位,使人类丧失主体性和能动性。 C.科技伦理和道德原则会限制科技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限制将使自然免受科技发展的伤害。 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只要处理好这一关系 ,人类发展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答案】 1.D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 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恩格斯认为新的自然观是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错误,从文中来看,倒数第二段“恩格斯曾 经这样说: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经完备……”,由此可知,恩格斯只是提出了新的自然观,而选 项所说是作者的观点,属于张冠李戴。 故选 D。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D 项,“文章具体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利弊”错误,从文中来看,第四段提到非人类中 心主义,第四段开头说“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具有致命的自负流弊,那么,非人类中心主义是否就具有道 德上的正义”,这就提示了设题的区域,从第四段来看,文章没有讨论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利。 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 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 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 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持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人,……在破坏大自然时也会有道德上的负担”错误,由第三段“这一学说 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中心,也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目的,自然界一切事物的价值都应当按照人类的价值观 去解释……为了经济的发展,在自我贪婪的欲望中,肆无忌惮地去破坏原本和谐的大自然”可知,持人类 中心主义思想的人在破坏大自然时不会有道德的负担。 C 项,“科技伦理和道德原则会限制科技的发展,……这种限制将使自然免受科技发展的伤害”错误,科技 伦理和道德原则对科技的限制不能使自然免受破坏。 D 项,“只要处理好这一关系 ,人类发展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人和自然的关系 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但不是唯一问题,所以即使处理好这一关系,人类发展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得 到解决,而且文章最后一段只是指出这一关系,并没有说解决这一关系结果会如何。 故选 B。 专项训练九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一、(2020·重庆巴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常态 化疫情防控举措,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工作,不失时机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应当看到,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共同努力下,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1-2 月,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货物出口增速同比回落均较明显。全面做好 “六稳”工作,必须细化举措,打通淤塞节点,尽快畅通经济社会良性循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有机整体,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都高度依赖于机体循环的畅通。当前面 临的循环不畅,主要来自于抗击疫情的防控需要,接下来还会面临全球供应链、贸易链的冲击。对此等不 得也慢不得。不及时畅通宏观与微观、实体与货币的循环,将会放大疫情冲击,更难以应对世界经济可能 的深度衰退。抓紧梳理分析、一一攻破梗阻,切实解决企业经营困难、切实激发国内有效需求,才能够实 现保增长、保民生,战胜不断上升的失业风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完善宏观调控、搞好经济建设,继续 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循环和市场循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破解当务之急的两大抓手。产业循环的畅通主要集中在供 给侧,要想方设法促进要素流通和项目开工建设。比如,有的地方运用政府专项债,钱到位了、土地也批 了,可还没有形成实物工作量。让“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落地、落实,产业“盘子”才能实现滚动发展。 市场循环的畅通主要集中在需求侧,要想方设法疏通人流、物流的瓶颈与堵点。比如,新基建中的 5G 网络 可“一业带百业”,各地各部门要以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市场差异化,精准引导,下好全国一盘棋。重 塑产业链条、平衡市场供需,都离不开“有形之手”促“无形之手”舒展如常。 畅通良性循环的另一面是严格管理。流行病学告诉我们,病毒的“势场”,往往与经济的“市场”高 度相关,决不能在畅通经济社会循环后,给疫情扩散造成可乘之机。比如,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无论 低、中、高风险地区均暂不开业。该“一刀切”的莫犹豫,不可因小失大;要因城施策的需精细,亟待“绣 花治理”。所以宏观调控与基层防控一样,都需要“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 放开”。深层次上讲,既打通关节、疏通脉络,又“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说到底还要靠改革,依靠全 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是中医学抗击疫情的哲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 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激发蛰伏的潜力、增强回升的动力,中国经济不仅不会因疫情的冲击伤筋动 骨,还会在搏击风浪中强筋壮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心,迎难而上、 主动作为,做好疫情防控百密无疏,搞好循环畅通百战不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必然进一步释放,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一定会完成。 (摘编自周人杰《不失时机畅通经济社会循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切实解决企业经营困难,有效激发“内需”,是在防控疫情的当下推动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B.只有畅通实体与货币的循环,切实保障“资金跟着项目走”,才能实现市场循环的畅通无阻。 C.如果宏观与微观、实体与货币的循环不能及时畅通,当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时我们就更难应对。 D.重塑产业链条,平衡市场供需,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针对疫情背景下的经济状况,提出了“尽快畅通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中心观点。 B.文章既分析了经济机体循环不畅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提出了破解问题的方法。 C.文章在论证产业循环和市场循环的关系时,通过举例子和打比方,使论证具体、形象。 D.文章通过“一刀切”与“绣花治理”的实例,论证了畅通经济循环与防控疫情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较于防控疫情造成的经济循环不畅,全球供应链、贸易链的不畅对经济循环的影响会更严重。 B.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都高度依赖于经济循环的畅通,这使得市场经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C.抗击疫情和发展经济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一,而解决这一矛盾只能靠政府的严格管理。 D.疫情冲击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带来难得机遇。 【答案】 1.B 2.D 3.D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 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 变未然为已然等。 B 项,“才能实现市场循环的畅通无阻”错误,根据原文,应该是实现产业循环的畅通无阻。 故选 B。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 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 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 项,“论证了畅通经济循环与防控疫情的关系”错误,分析原文,“一刀切”与“绣花治理”是管理方法, 不是用来论证畅通与防控的关系的。 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 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 和耐心。 A 项,“更严重”这一推断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B 项,逻辑混乱,“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都高度依赖于经济循环的畅通”与“市场经济成为一个有机 整体”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 项,“只能靠政府的严格管理”说法太过绝对。 故选 D。 二、(2020·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 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 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 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 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费孝 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 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 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 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 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 动力机制。 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 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意识,费孝通对中 国文化的理解既没有沦为激进主义,也没有滑向保守主义,而是在探究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中表达他对充满 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切忧思。 近代以来,无论是戊戌年间的维新主义者,抑或五四时代的自由主义者,均将中国的文化传统视为“现 代化”的最大敌人。在思想上选择了“往而不返”的激进倾向,且一波比一波更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 设,即只有破除一分“传统”,才能获得一分“现代化”。在百余年的反传统和现代化过程中,大传统意 义上的差序格局遭到工具理性的解构,而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在权力与资本的共谋机制中被不断地再 生产。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深深地嵌入到中国现代性之中。并成为中国现代性的萌发、生成和扩展的 资源、规则和逻辑。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张力的消弭,在为现代性的生成和扩展开拓空间的同时,也很大程 度地刺激了社会成员的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的扩张。个体道德性处于快速衰退的态势,社会秩序也遭遇极 大的危机。 目睹这一情势。“志在富民”的费孝通到了晚年,谈的最多的不再是“富民”问题,而是“富了之后 怎么办”的问题。在他看来,前者是“生态”问题,而后者则是“心态”问题。说到底,“心态”问题是 人与人之间道义关系的问题,是利害关系失去道德约束而衍生出来的问题。费孝通认为,道义秩序的重建 和“心态”问题的解决只能从儒家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这一认识,既来自费孝通对西方文明弊病的深刻 洞察,也源于他近一个世纪的现代性体验。费孝通晚年力倡文化自觉,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 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而不是走向西化或复旧。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思想正是其文化自觉的生动实践。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费孝通认为中国乡村以每个家庭为中心,依其势力划出大小不同的圈子。 B.差序格局能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有助于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 C.儒家道德理想和日常道德实践蕴育而生的张力,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D.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百余年来的不均衡发展,给社会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紧扣题意,首先诠释差序格局的概念,然后分析其双重属性的具体内涵。 B.第二段立足世界大势和中国文化特性,指出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C.第四段以差序格局被解构为依据,批判近现代激进倾向,体现以史为鉴的思想。 D.末段从费孝通角度指出,要解决“心态”问题,应将儒家文化作为唯一精神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概念可用于研究中国乡村结构,也可用于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B.中国现代转型难以找到传统与现化的接榫之处,是因为其过程曲折艰巨和复杂。 C.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扩张的积极意义,在于实现了“富民”目标。 D.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与自身现化性体验有关,《乡土中国》是他力倡文化自觉的体现。 【答案】 1.A 2.C 3.A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 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 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 项,“认为中国乡村以每个家庭为中心”错误。结合“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 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 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分析,原文为“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 地位作为中心”,“每个家庭为中心”不同于原文的“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为中心”,“势力”与原文“中 心势力”不同。 故选 A。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 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 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 项,“体现以史为鉴的思想”错误。结合“在百余年的反传统和现代化过程中,大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 遭到工具理性的解构,而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在权力与资本的共谋机制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小传统意 义上的差序格局深深地嵌入到中国现代性之中。并成为中国现代性的萌发、生成和扩展的资源、规则和逻 辑”分析,“以史为鉴”于文无据。 故选 C。 3.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 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 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 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 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 B 项,“难以找到”错误。结合“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 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分析,错 在把原文中“怎样找到”换成“难以找到”; C 项,“在于实现‘富民’目标”错误,结合“大传统与小传统间张力的消弭,在为现代性的生成和扩展开 拓空间的同时,也很大程度地刺激了社会成员的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的扩张。个体道德性处于快速衰退的 态势,社会秩序也遭遇极大的危机”分析,原文并无此意。 D 项,“《乡土中国》是他力倡文化自觉的体现”于文无据,结合“费孝通晚年力倡文化自觉,希望在传统 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而不是走向西化或复旧。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思想正是其文 化自觉的生动实践”分析,原文也无此意。 故选 A。 专项训练十 题量:2 大题 建议用时:30 分钟 满分:18 分 测试人: 实际用时: 得分: 一、(2020·四川省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与墨:一个常新的话题 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儒墨同显,一致百虑,对立互补,相反相成。墨子先学儒,后觉察儒 学缺点,自创墨学,非儒反儒,补充改造儒学,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墨子肯定孔学有“当 而不可易”(正确而不能改变)的真理成分。墨家是先秦唯一堪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 秦汉学界,儒墨对举,孔墨并提;汉后至清,墨学衰竭。 作为墨子“兼爱”理想深刻理论基础的全人类共同人性论,不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兼爱”理想, 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超越性善良愿望和理论假设。 儒家“爱有差等”,适应宗法等级制要求,随血缘亲疏远近,施爱厚薄不同,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和 灵魂,是“亲亲尊尊”的“血统论”,是“中世纪”漫长宗法等级制社会的主流统治思想。墨子坚决反对 儒家“亲亲尊尊”的“血统论”,主张“可学而能”的共同人性论,是科学的认知理论(认识论),认为知 识由后天学习得来。《尚贤下》说:“王公大人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此非可学能者也。”只 凭血统高贵,治理国家,不通过学习,获得智能,“此譬犹喑者而使为行人,聋者而使为乐师”,就像叫 哑巴当外交官,聋人当乐队指挥,必然越治越乱。 孟子辟墨,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宋陆游《杂兴·孟子辟杨墨》诗说:“孟子辟杨墨, 吾道方粲然。”“伐木当伐根,攻敌当攻坚。”孟子辟墨,孔孟之道才能鲜亮发光。 《兼爱上》说:“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 自利。”墨子明说“爱父爱君”,从未提倡“无父无君”。孟子攻击墨学“无父无君,是禽兽”,“率兽 食人”,罔顾事实,不讲道理。 孟子攻击墨子,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被视为对墨子的政治结论和人格定性定位,绝无翻案平 反的一丝可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之中,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 权咸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充斥心理相关型和论据空缺型的诡辩。 在极端恶劣的政治语言环境下,若有人为墨子说一丝公道话,与儒家传统议论些微不合,即刻被株连 定性为“异端邪说”,猛遭围剿挞伐。 翁方纲是乾隆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四库全书》八处提到翁方纲。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卷十五说:“有生员(秀才)汪中者,则公然为《墨子》撰序,自言能治《墨子》,且敢言孟子‘兼爱无父’ 为诬墨子,此则名教之罪人’又无疑也。”方授楚说:“当时所谓‘名教之罪人’,重则足以砍头杀身, 以此归罪汪中,足见其形势之严重。” 在当今不同文明互补互鉴的全新时代,辨识墨子“兼爱”学说的精义,记取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 探寻墨学中绝的动因,推进儒墨学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是历史赋予当代学人的重要使命。儒墨学界应 携起手来,努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儒学研究和墨学研究交流合作,开辟儒墨学兼容创新的 新局面。 (2019 年 10 月 12 日《光明日报》 孙中原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先学习儒学,后来针对儒学的缺点提出“兼爱”等人文学的重要原理。 B.在中国历史上,儒墨一度同显、对举,墨学的地位不低于儒学,之后便衰竭了。 C.儒家“爱有差等”符合宗法等级制的要求,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是“血统论”。 D.孟子攻击墨学,他认为墨学“无父无君”“率兽食人”“罔顾事实,不讲道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B.作者主体部分论证了汉后至清墨学衰竭的过程以及孟子不当辟墨的历史教训。 C.文章在肯定墨家“兼爱”学说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D.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如引用《兼爱上》来证明墨学并非提倡“无父无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汉时期,孔墨并提,当时能够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只有墨家。 B.陆游的诗句体现了儒墨水火不容的关系和陆游对墨家的同情态度。 C.作者认为孟子攻击墨子是犯了“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 D.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儒墨学界应交流合作、互补互鉴。 【答案】 1.D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 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 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D 项,“罔顾事实,不讲道理”是作者对孟子观点的批判,不 是孟子的话。 故选 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 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 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中,B 项,作者主 体部分论证了汉后至清墨学衰竭的原因以及孟子辟墨的谬误。且论证的只能是观点,不能论证“过程”和 “历史教训”。 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 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 心和耐心。本题中, A 项,“当时能够与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只有墨家”错误。缺少限定条件“先秦”。 B 项,“孟子辟杨墨,吾道方粲然”体现的是陆游对“儒道”的维护。 C 项,据原文“儒学界把孟子辟墨奉为金科玉律、真理标准,是典型‘以权威为据’和‘以众取证’的谬误” 可见是儒学界的错误。 故选 D。 二、(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二中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遗存,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 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例如本来是 象征驱除侵害人类生活的力量与因素的仪式,在反复举行之后,就变得别有意味了。端午节就是例子。为 避萌动的邪气,需沐浴兰草汤、采药、置菖艾、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 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 相通之处,因为所有的节日都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 清明节扫墓祭拜,是追念自家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 无所归依的魂灵也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 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 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 相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 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但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 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书写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 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 文章。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可以说,历代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学作品, 装点了传统节日,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牢牢绾结起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里值得珍存的部分。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 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其结果是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 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財富的能力,但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 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贪恋于高速交通工具和钢筋水泥的森林,就难以驻足 花前月下,感受自然之美,以至于再好酒的人,也领略不到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妙 处。科学的去魅,使人类心灵里的形象世界日益干瘪无味。试想,只有隕石坑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 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 代的人们来说就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 上说,传统节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的 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摘编自毕光明《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产生后即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但在传承过程中,前者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 后者却一直保留着。 B.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的七夕节由“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同时也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相 会的凄美爱情故事。 C.传统节日通过文学作品流传下来,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强化了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中华儿 女的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 D.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因此产生了大量吟咏和描写传统节 日的诗词歌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传统节日与文学相同之处谈起,接着论述两者的产生与传承的相互关系,最后归结论点。 B.文章第二段阐述七夕节的相关故事,论证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的观点。 C.文章第三段通过阐述传统节日对文学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论述了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的紧密关系。 D.文章第四段列举了李白的诗句和有关月亮的传说,论证了中华传统节日是值得珍存的民族文化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带有的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可见,在审美这一人类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 相通之处。 B.清明节扫墓祭拜,中元节送河灯,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 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 C.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既提高了人类掌握对象世界和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同时 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D.保留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文学形象,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变得丰富起来, 从而促使文学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仔细审题,找出题干中的 关键词,整体把握材料的中心含义;其次是要将材料的内容进行整理,再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圈定回答的 范围;最后根据赋分分值,整理出答案。 A 项,“传统节日产生后即具有原初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后者却一直保留着”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 一段,可知实用功能和审美作用并非同时产生的;另外,原文只是说“在漫长的岁月传承中,一些原初的 实用功能或丢失,或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却向审美作用转移”,选项中说“后者却一直保留着” 的表述有误。选项说法曲解文意。 C 项,“传统节日通过文学作品而流传下来”说法错误。由原文“传统节日通过人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但 这些节日能够作为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更依赖文学作品创 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看,传统节日应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流传下来的。 D 项,“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就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因此产生了大量吟咏和描写传 统节日的诗词歌赋”说法错误,原文是“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吟咏和描写,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 乃至只要提到某个节日,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某一首诗词或某一篇文章”。选项说法因果关系颠倒。 故选 B。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 法。 C 项,“文章第三段通过阐述传统节日对文学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说法错误。原文中第三段论述了 “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这个观点,所以阐述的是“文学作品对传统 节日所起到的方方面面的作用”。 故选 C。 3.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 其次 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 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 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 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B 项,“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这些在固定时 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可见这些活动与文 学在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方面非常相似,而非“启发了”文学作品对生者与死者、此岸 与彼岸关系的思考。 故选 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