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1)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原文】‎ 一剪梅 中秋元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赏析】‎ 辛弃疾曾写过两首中秋寄情的词,一首是《木兰花慢》,另一首就是这篇《一剪梅》。这首词是作者在中秋之夜感怀而作。全词抒发了一种赏月而不得的遗憾心情,借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 词上片写景。词人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今宵中秋无月的遗憾。先通过一个“忆”字,将往日的中秋佳节是多么的美好(“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与今日中秋的细夜雨纷纷夜(“云湿纱窗,雨湿纱窗”)加以对比,突出表达了词人对今年中秋一种遗憾的心情:“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写,生动形象,富于情趣。“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没有月亮,纱窗外显得格外孤寂,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词的下片着重抒情。作者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欲乘风问天,抒发自己内心的惆怅,但诗人乐观豪放,不管环境怎样,依然举杯畅饮,从容的欣赏着歌舞。‎ 词的下片写赏月不得的愁绪。“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满堂”三句写出中秋无月的寂寞,只好以饮酒和歌舞来弥补这些遗憾了。辛弃疾曾亲率骑兵独闯金兵大营,曾写《美芹十论》、《九议》进奏朝廷,论议抗金方略,反对议和偏安。可是,权奸当道,欺圣蒙主,辛弃疾进奏不被采纳,反遭弹劾、排挤、打击,直至削官罢职,被废闲居。这首词借题发挥,明咏中秋赏月,实为忧国之思,寄恨之作。‎ 全词内容丰富,通过描写月夜之景,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练习】‎ ‎1.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用了什么方法突出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请简要赏析。‎ ‎【答案】‎ 上阕主要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表达了词人对今年中秋一种遗憾的心情。‎ ‎【解析】‎ 解答本题,先要读懂词句意思。上阕先通过一个“忆”字,写出往日的中秋佳节“花也杯中,月也杯中”的美好,再写今日中秋“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的细夜雨纷纷夜,二者对比,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 ‎2. 这首词的下阕中“路也难通,信也难通”一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绪?‎ ‎【答案】‎ 词的上阕写今年中秋之夜细雨蒙蒙难见圆月,“路也难通,信也难通”一语,表面上是写诗人因中秋 ‎3. 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②欲诉无门的郁愤。‎ ‎【解析】抓住这首词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云湿纱窗,雨湿纱窗”写作者无月可赏的落寞;“路也难通,信也难通”写词人壮志难酬的郁愤;“杯且从容,歌且从容”写作者借酒浇愁排遣郁愤的洒脱。‎ ‎【拓展】‎ ‎1. 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只不过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C.“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作者浓墨重彩地勾画出花月掩映杯酒和云雨沾湿纱窗的景色。‎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答案】C ‎【解析】C项,“浓墨重彩”的说法有误,这里是运用白描手法。‎ ‎2. 请根据这首词在结构上的特点,探究词牌“一剪梅”在形式上的要求。‎ ‎【答案】‎ ‎“一剪梅”这种词牌分为结构和字数完全相同的上下两阕,每阕2句话,30个字,分别是“7——4——4”‎ 的形式;每句话又分3个短句,每个短句都押相同的韵,并且后两个短句只有第一个字不同,剩余三个字相同。‎ ‎【解析】‎ ‎【原文】‎ 折桂令·中秋 ‎(元)张养浩①‎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注释】①张养浩:元代散曲家。曾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看到元朝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辞官家居。其后又因朝廷征召任官,在位劳瘁而死。‎ ‎【赏析】‎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一种在中秋夜企望一醉方休的情致,作者在词中着力描写的是澄彻的月光,并且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作者张养浩,元代散曲家,济南(今属山东)人。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他少年知名,十九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因看到元朝上层统治集团的黑暗腐败,便以父老归养为由,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后关中大旱,朝廷征召他为陕西行台中丞,他立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星夜奔赴任所。到任四个月,劳瘁而卒。‎ 这首词开头第一句便以“一轮飞镜谁磨”发问,排空而入,造语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圆满明净,给人一种新奇之感。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亮无比的情势。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 下面“照彻乾坤,印透山河”两句,转入对月光的具体描写。但作者并没有进行正面描绘,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以月光的照亮程度来表现月光的明亮。天地人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彻”“透”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两句,又转换角度,从另一侧面来写,从玉露着眼,写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那莹洁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产物。这样写,比前两句将月光写得更加空灵。‎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两句,写秋光如洗,月色较往常更为明净。纵使如此,也并没有妨碍月中桂树展现其优美洒落的身影。这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同时又从明月本身来进行描写。这里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月光的澄彻。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复渲染,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围。‎ 写到这里,作者发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疑问:“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这个问句,充分表现了张养浩敢说敢做的品性。当然,这种品性的结果是不被皇帝所容,导致他到处避祸。因此,张养浩笔下的仙女嫦娥就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在这里,作者表面上是在隐喻嫦娥有思凡之心,实际上却是在表达自己内心难酬的意愿。‎ 历史上写月的诗词很多,但同样是写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写法。李白的《月下独酌》抒发的是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笔下的月既不解饮,又不懂情,无知而冷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发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怀,他想象中的月宫是“高处不胜寒”,强调的是“月有阴晴圆缺”。而张养浩的这首散曲抒发的则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李白、苏轼等人的咏月名作都是将明月与人事紧紧交织在一起来写,忽景忽情,情景交融。这首散曲却与此不同。它把主要笔墨都用在了对明月的描写上,只是最后才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点出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先景后情、情因景生的写法似乎已经成了常规,写不好,往往会落入俗套。其关键在于景要切,情要真,景和情才会融合得自然。这首散曲成功的奥秘也就在这里。‎ ‎【练习】‎ ‎1.请简要赏析这首词开头第一句。‎ ‎【答案】‎ 这首词开头第一句便以“一轮飞镜谁磨”发问,排空而入,造语奇崛,给人一种新奇之感。作者又以“飞镜”比喻月亮,一个“磨”字,更能勾起读者的无限联想。 ‎ ‎【解析】‎ 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白诗句的意思及其所用的修辞方法,然后再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这首元曲重点写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请你说出作者运用的两种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 ‎【答案】‎ ‎(一)运用了比喻修辞,以一轮飞镜喻指当空明月,形象鲜明逼真;(二)运用了侧面烘托手法,以银 ‎3.这首诗通过对澄彻的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案】‎ 这首词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解析】‎ 回答此题,最好能掌握一些常见的表示情景氛围的术语,比如:孤寂冷清、明净绚丽、清幽静谧、羁旅思乡、悲壮苍凉、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等,然后再根据诗的具体情况选用。‎ ‎【拓展】‎ ‎1.下面对于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开头第一句想象新奇,令人联想。把月亮比成刚“磨”出的“飞镜”,增加了月光的明亮感。‎ B.“彻”“透”二字,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十分光亮,表明了月光照耀的强度。‎ C.“桂影婆娑”一语,以树影的清晰影像反衬月光的澄彻,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围。‎ D.这首词先情后景,以景传情,虽然主要笔墨都在描写明月,但读者仍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答案】‎ D ‎【解析】‎ 回答此题,要仔细阅读各选项的表述文字,将其同诗词语句加以认真比对,以正确辨识其对错。题中,D项错误主要在“先情后景”一语,这首词先写的是景,作者的感情并未直接写出。‎ ‎2.请根据这首词的最后一个问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词的最后一个问句,意思是说,在这明亮的月光下,嫦娥不应该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而应该“高歌”,应该纵情畅饮,一醉方休。这实际上是在表达作者自己内心难酬的意愿,因而企图借酒浇愁的思想。‎ ‎【解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