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北海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西北海市2019年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人类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道术、道德和艺术。在西方文化中,道术主要表现为科学,宣扬科学真,道德善,艺术美。而在中华文明精神价值中,真、善、美则表现为中、和、乐。也就是说,中华道术、道德和艺术,所体现的是对人的精神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即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 在中华文明中,道术主要表现在对人道的探索中,而“中”便是中国人人道真理观的最高体现。“中”即不偏不倚、适中、中正、中道、中庸。至于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等学说,无疑也是对早期“中”思想的继承与弘扬。无独有偶,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 ‎“和”即和合、协同、合作、亲和。在先秦时期,“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西周时期的史伯就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后来,孔子进而将“和”“同”引申为道德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所强调的也是“和”与“同”的区别。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事物结合,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和平。‎ - 23 -‎ 早在夏、商、周三代,中国人就赋予了音乐以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甚至将其与“礼”并称,因而中国早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之中。音乐的功用是让人快乐,正如《礼记》所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鉴于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的这种密切关系,对音乐的重视必然导致对快乐的追求。‎ 中、和、乐被奉为重要价值范畴,至春秋、战国乃至在后来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它们一直是各家各派共同尊奉的基本价值,分别体现了中国人的真理观、道德观和艺术观,故三者足以构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我们说西方精神价值为真、善、美,中华精神价值为中、和、乐,是就各自的核心价值而言的,并不是说中华精神价值中没有真、善、美,西方精神价值中不存在中、和、乐,也不是说它们就是中西精神价值的全部。各种具有民族色彩的“潜在的人类共同价值”,是可以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的。世界上各个族群、各个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才能更加强大,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才能更加平稳,更加踏实,因而中西价值系统的互鉴与融通势在必行。‎ ‎(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和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精神文化的道术、道德和艺术三方面在东西方文化中各有不同的表现。‎ B. 人类精神文化中的“道术”在中华文明中的具体体现便是“中”,即“道术中”。‎ C. 中华文明精神价值中,“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二者中的“和”的意思不同。‎ D. 中西方的核心精神价值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并非壁垒分明,互不相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比较了东西方文化中人类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然后把视角转向中华文明。‎ B. 文章以史伯的例子论证了“‘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这一观点。‎ C. 文章依次从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 D. 文章属总分总结构,开头比较中西方核心精神价值,结尾谈正确认识二者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均属中华中道观,但佛家中道不在其中,它属于外来文化。‎ B. 西周史伯的论述突出“和”“同”之间的关联,孔子则强调了“和”“同”之间的区别。‎ C. 只要中西文明相互学习、中西价值系统能够互鉴与融通,世界一体化进程就能变得平稳、踏实。‎ D. 真、善、美和中、和、乐只是中西精神价值的局部,因此彼此都不能夜郎自大。‎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 23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二者中的‘和’的意思不同”有误。结合“他认为……是指不同的事物结合,又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和平”分析可知,文中没有比较“和而不同”“同而不和”二者中“和”的意思,两个“和”的意思是相同的。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以史伯的例子论证”错误。结合“西周时期的史伯就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分析可知,此处是引用论证,引述史伯关于“和”同”关系的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佛家中道不在其中,它属于外来文化”错误,原文表述为“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B项,“西周史伯的论述突出‘和’‘同’之间的关联”错误,结合“西周时期的史伯就曾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他认为,‘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分析,他也是讲二者之间区别的。C - 23 -‎ 项,“只要……就”条件关系错误。结合“世界上各个族群、各个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才能更加强大,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才能更加平稳,更加踏实,因而中西价值系统的互鉴与融通势在必行”分析可知,应为“只有……才”。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量子计算虽然已经多次走入公众视野,但其本质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对大多数人来说十分神秘。20世纪,物理学家深入到微观世界,发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事实上,波粒二象性也是量子计算强大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姚期智院士说:“早在1981年,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提出过一个问题:‘量子物理学可以被经典计算机有效地模拟吗?’这种疑问表达了科学家们的担心:量子物理指数级的计算需要很可能无法用现有的经典计算机来满足。于是,量子计算的概念开始在科学家脑海中形成。量子比特与经典比特相比,有着更复杂的结构,可以处理指数级复杂于经典计算的任务。”‎ ‎(摘编自“观察者网”‎2018年8月28日)‎ 材料二:‎ ‎2017-2027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预测 材料三:‎ - 2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通过调控6个光子的偏振、路径和轨道角动量三个自由度,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世界纪录。他们在过去20年一直在国际上引领着多光子纠缠和干涉度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地开创了光子的多个自由度的调控方法。2015年,通过实现对光子偏振和轨道角动量两个自由度的量子调控技术和单光子非破坏测量,潘建伟,陆朝阳研究组首次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的量子隐形传态,相关成果被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选为“国际物理学年度突破”此后,研究组完成了对18个量子比特的262144种状态的同时测量,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所有物理体系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这一成果可进一步应用于大尺度,高效率量子信息技术,表明我国继续在国际上引领多体纠缠的研究。‎ ‎(摘编自“中国科大新闻网”‎2018年7月2日)‎ 材料四:‎ 当今围绕量子技术的攻关已全面展开,量子革命引发的新一轮科技竞赛如火如荼。‎ 比如,Google在2017年4月份宣布推出49量子位处理器。Google首席科学家曾公开表示:为率先登顶“量子霸权”,他所带领的团队正在利用49量子比特模拟系统攻克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出的难题。‎ 而半年后,美国IBM公司却抢先一步宣布成功研制20量子位的处理器,推出50量子比特的所谓“量子计算原型机”。‎ 而政府方面的投资更是不断加大。美国在理论方面推进量子信息科技学科建设,在应用技术方面研发高性能计算系统。目前,这两项工作都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政府投资每年达到3.5亿美元。‎ 面对如此投资热潮,Michael Mayberry说量子计算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现在仍处于第一英里的阶段,不管大家的方向如何,最终的目的地是一样的。‎ ‎(摘编自“搜狐网”‎2018年2月23日)‎ ‎4. 结合其他材料,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由2017年的20亿美元上升到2027年的100多亿美元,虽然是预测,但让人看到了广阔的前景。‎ B. 2017年的新应用和现有应用市场规模极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规模将会越来越大,这可能与量子计算的发展进程紧密相关。‎ C. 2017年到2027年,据预测,每年新应用差不多是现有应用市场规模的两倍,这启示世界各国应该重视量子计算的发展与应用。‎ D. 2017年到2027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律预测是一个方向性,全局性的预测,它不能具体反映每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情况。‎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量子计算为许多人所熟知,但关于它的本质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却无人理解,因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难以被人们理解运用。‎ B. 量子计算技术的攻关已全面展开,这引发了围绕量子计算技术的科技竞赛,这场竞赛需要科技团队与政府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 23 -‎ C. 虽然潘建伟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创造了世界纪录,但科学研究及应用无止境,量子计算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就是最好的证明。‎ D. 量子计算研究注定是一场马拉松赛跑,大家起点、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也许不同。但目前都处于起步阶段,后面的路还很遥远。‎ ‎6. 请从科研团队、企业、政府三方面简要概括促进量子计算快速发展的办法。‎ ‎【答案】4. A 5. A ‎ ‎6. ①科研团队要不懈努力,用独特的研究方法开创新思路,解决新难题;②企业要加速推进产业化,使科研成果落地生根;③政府协调全社会力量子以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题中A项,“由2017年的20亿美元上升到2027年的100多亿美元”错,根据材料二图表数据可知,不是2017年,而是202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越来越大”错,根据材料二图表下方图例可知,是指“新应用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题中A项,‎ ‎“但关于它的本质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却无人理解,因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难以被人们理解运用”错误,曲解文意,原文“量子计算虽然已经多次走入公众视野,但其本质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对大多数人来说十分神秘”,说的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十分神秘”,并非“无人理解”;“物理学家深入到微观世界,发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事实上,波粒二象性也是量子计算强大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说的是“量子计算强大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非“难以被人们理解运用”。‎ 故选A。‎ ‎【6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 “从科研团队、企业、政府三方面简要概括促进量子计算快速发展的办法”,从“他们在过去20年一直在国际上引领着多光子纠缠和干涉度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地开创了光子的多个自由度的调控方法”“Google首席科学家曾公开表示:为率先登顶‘量子霸权’,他所带领的团队正在利用49量子比特模拟系统攻克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出的难题”中可概括出“科研团队要不懈努力,用独特的研究方法开创新思路,解决新难题”;从“美国IBM公司却抢先一步宣布成功研制20量子位的处理器,推出50量子比特的所谓‘量子计算原型机’”中可概括出“企业要加速推进产业化,使科研成果落地生根”;从“而政府方面的投资更是不断加大。美国在理论方面推进量子信息科技学科建设,在应用技术方面研发高性能计算系统。目前,这两项工作都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政府投资每年达到3.5亿美元”中可概括出“政府协从调全社会力量子以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岔口 田洪波 王学在黑暗中提着刀,小心翼翼探摸对手。‎ 京锣鼓点似蜻蜓点水,任堂惠和刘利华闪转腾挪,急欲一刀置对方于死地。‎ 王学是这出《三岔口》戏中的店家刘利华,他轻车熟路多年,个中招式熟稔于心,因此,尽管此刻心事重重,少走了几个步点,依然可以不露破绽。‎ 年初,他和两个好友约定买房。地理位置、价位、楼层、未来增值潜能,均已拿捏到位,只差首付。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受人鼓动,王学突然动了炒股的心思。王学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炒短线,见好就收,及时脱身,以免还贷时过于捉襟见肘。‎ 好友间的约定有了小小缝隙,好在王学做得很隐蔽。他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推迟了首付时间,两个好友未发现异常。结果,王学股市初战几个回合,大获全胜。‎ 那时节,王学眼前满满的红,他更加动心了,刹不住车了。‎ - 23 -‎ 他全秃的脑门越发锃明瓦亮,几可照见人影,演起戏来神采飞扬,状态出奇的好,人都说王学是老树发了新芽。‎ 时光不可能让王学停滞于偷吃独食,很快股市大盘飘绿。这时的王学已欲罢不能了。两个好友也觉出异样,逼问王学意欲何为,有天找他喝酒时差点把桌子掀翻了。王学央求再给他一点时间。可惜大盘一直飘绿,像过山车一样直线下坠。最后,两个好友干脆割袍断义,撇下他买了房,从此三人形同陌路。‎ 刘利华钻到了桌子下,任堂惠则攀上了桌子,王学此时联想到自身处境,感慨何其相似?房价莫名上涨,股票跌至低谷!自己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胡撞乱撞,尽管还没有头破血流,却也心力交瘁了,现在是看不得半点大盘消息,听不得半点房价的飙升奇闻。‎ 刘利华已经占了上风,在与任堂惠不期而遇相搏的几个回合中,步步紧逼,意欲把他怀疑加害焦赞的这个房客置于死地。‎ 这节骨眼上,王学饰演的店家刘利华却乱了步点,汗水湿透了衣帽。‎ 下台空隙,王学坐在黑暗中喘气。犹豫半晌,他还是悄悄打开了手机。一片绿色像柄利剑,立时穿透了他的胸膛,以至再站起时眼冒金星。‎ 他慢慢让自己平复下来,他知道,此刻的自己没有退路了。‎ 王学再度上场。这一次他和任堂惠打得难解难分。‎ 迎战中,王学还掂量,怎么和两个好友重修旧好。他们早前已经摆明了态度,王学耍奸在前,不想再与他有任何瓜葛。‎ 焦赞上台了,他的出现,将解开谜团,刘利华夫人已经杀死了两个解差,把他救了出来,让刘利华知道房客任堂惠也是暗中保护焦赞的。‎ 在你来我往的过招中,王学的汗水已经从帽檐下不断渗出,他想,他总是在想,我们三人之间的恩怨何时才能解开呢?‎ 他感觉到心头上的热,他知道他做得不地道,他知道他有愧于他们。‎ 如果不是由于他的自私,他们可能会因房价上涨尝到意想不到的甜头,老婆也不会正眼都不看他一下,甚至威胁要离婚。‎ 在焦赞的解释中,刘利华终于知道任堂惠也是杨延昭派来暗中保护焦赞的,误解尽释,结局皆大欢喜,三人相约店后一叙。‎ 恍惚中的王学突然一阵旋晕。还没走下台,一口鲜血已经喷簿而出,惊煞了台上的任堂惠和焦赞,也惊煞了观众,台下一片尖叫。‎ - 23 -‎ 大幕急速拉上,兴奋的观众却惊诧莫名。这是新编戏吗?误会既已解除,刘利华为何还会吐血呢?且喷溅得那么夸张?‎ ‎(节选自《时代文学》2017年3期)‎ ‎[注]《三岔口》:戏剧名称,大概情节是:见义勇为的店主人刘利华,为了救护被奸臣迫害而发配的焦赞,与暗地保护焦赞的杨延昭部将任堂惠发生误会,在深夜中搏斗起来。正当难解难分的时候,刘利华的老婆杀死两名解差,把焦赞救出,大家相见,解释误会,同奔三关。‎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王学的动作,也细致刻画了人物“小心翼翼”的神态,,渲染了黑暗中的紧张气氛,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B. 小说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如“脑门越发涅明瓦亮,几可照见人影”是王学炒胶获胜后心里高兴的外在表现。‎ C. 作者时而将王学融人戏剧展现紧张情节,时而将其拉回现实刻画特定心理,让两个形象交错展现,虚实相映,显示出高超的笔法。‎ D. 小说标题设置巧妙,“三岔口”既指戏剧的名称,又暗示了王学在人生的“三岔口”,也暗示了王学与两个朋友所走的不同道路。‎ ‎8. 小说中的王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9. 小说构思精巧,独具特色。请概括分析。‎ ‎【答案】7. D 8. ①技艺精湛。王学演戏驾轻就熟,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②自私贪婪。为了独自得利而舍弃朋友,为了贪得暴利而沉溺于股市。③性情急躁。在台上演到剧中人物误会尽消,结局皆大欢喜时,他想到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与两位好友重修旧好,因而急火攻心,口吐鲜血。 ‎ ‎9. ①小说运用双线结构推动情节发展。一条是主人公王学扮演刘利华的戏剧《三岔口》剧情的推进:表演驾轻就熟——刘利华钻到桌底——打斗难解难分——焦赞出现,误解尽释。一条是对生活中王学与朋友的关系由好到坏的变化的介绍:相约买房——受人鼓动炒股,炒股失败——割袍断义,形同陌路——遭朋友与妻子的厌弃,愧悔交加;戏剧情节与王学同朋友交情的变化交错呈现。在戏剧的尾声,王学还没走下台,一口鲜血,喷溅而出,上台下惊讶不已,至此,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给小说中的观众,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②巧用对比。戏剧的结局误解尽释,皆大欢喜;在生活中,王学与朋友矛盾依旧,郁闷吐血。通过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突出了小说主题。‎ ‎【解析】‎ ‎【7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和艺术特色(怎样写的)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生抓住两点(内容+艺术特色)去读文,速解小说选择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做此题,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并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关系。‎ D项,“也暗示了王学与两个朋友所走的不同道路”表述错误,标题以“三岔口”为标题,一则暗示了王学在人生的“三岔口”,二则戏剧情节与王学同朋友交情的变化交错呈现,但并没有暗示王学与两个朋友所走的不同道路。故此项属于无中生有,标题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等。人物形象相当于分析概括人物性格,结合文本用两个字的词语或者四字短语概括出来,一般用形容词性。这类题的设题角度一般有两大类,一是简要概括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这类题只需简要总结性格特点即提炼出关键词句。二是问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并简要分析,这类题做答案时应该包含两方面,首先提炼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关键词,然后举出文本中的相关事例来证明。本题属于后者,所以结合文本举例子分析的内容必须有,要结合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具体而言,小说开端时王学以出神入化的武打出场,他“是这出《三岔口》戏中的店家刘利华,他轻车熟路多年,个中招式熟稔于心”,从中可以看出他演艺水平高,对于剧中人物形象能够熟稔于心。小说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王学这个人物形象,如“全秃的脑门越发锃明瓦亮,几可照见人影”是王学瞒着两位好友炒股获胜后心里高兴的外在表现,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很现实、自私自利的一个人,为了独自得利而和朋友爽约,,且沉溺于股市,对于自己的投机行为沾沾自喜。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王学融入戏剧展现紧张情节,在台上演到剧中人物误会尽消,他想知途迷返时,由于操之过急,急火攻心,在台上大吐鲜血,可见他是个性格急躁的人。‎ ‎【9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语言修辞等三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根据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材料,弄清作者是如何驾驭材料来表现的。小说的构思一般可从以下个角度考虑:一是从情节位置看(不同位置的情节有不同的特点);二是从情节结构手法看,线索、悬念、铺垫伏笔等;三是从情节叙述手法看,叙述人称、叙述方法、四是从情节安排上,看作者是如何安排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五是从表达技巧上考虑:对比、渲染等手法。‎ 具体而言,(1)从情节结构手法看:《三岔口》采用双线结构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者时而将王学融入戏剧展现紧张情节,时而将其拉回现实刻画特定心理,让两个形象交错展现,虚实相映,显示出高超的笔法。‎ ‎(2)从表达技巧上看:作者巧用对比手法,在戏剧舞台上,让戏剧的结局误解焕然冰释,是个皆大欢喜式的结尾正如文中所言“误解尽释,结局皆大欢喜,三人相约店后一叙”。但是在生活中,王学与朋友矛盾依旧没有化解,王学想到自己不知何时才能与两位好友重修旧好,因而急火攻心,口吐鲜血。文章结尾“大幕急速拉上,兴奋的观众却惊诧莫名。这是新编戏吗?误会既已解除,刘利华为何还会吐血呢?且喷溅得那么夸张?”,这种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突出了小说主题。‎ ‎(3)从标题上:小说标题设置巧妙,“三岔口”既指戏剧的名称,又暗示了王学在人生的“三岔口”,可谓一语双关。‎ ‎【点睛】小说文本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种常考样式。阅读文本时要紧紧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圈点勾画。通过对标题、开头、结尾、意蕴深刻处以及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的圈点勾画,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为快速而准确地答题作准备。小说试题的命制往往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答题时要弄清各题考查的考点,然后根据考点所指向的小说三要素及主旨答题。‎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宇文孝伯宇胡王,其生与武帝同日,文帝甚爱之,养于第内。及长,又与武帝同学。武帝即位,欲引置左右。时政在冢臣①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及遭父忧,诏令服中袭爵。‎ - 23 -‎ 皇太子既无令德,孝伯言于帝曰:“皇太子德声未闻,请妙选正人为其师友,调护圣质,不然,悔无所及。”帝敛容曰:“卿世载鲠正,竭诚所事,观卿此言,有家风矣。”孝伯拜谢曰:“非言之难,受之难也,深愿陛下思之。”帝曰:“正人岂复过君?”于是以尉迟运为右宫正,孝伯仍为左宫正、宗师中大夫。累迁右宫伯。尝因侍坐,帝问:“我儿比进不?”答日:“皇太子比惧天威,更无罪失。”及王轨因内宴捋帝须,言太子之不善。帝罢酒,责孝伯曰:“公常谓我云太子无过,今轨有此言,公为诳矣。”孝伯拜曰:“臣闻父子之际,人所难言,臣知陛下不能割情忍爱,遂尔结舌。”帝知其意,默然久之。‎ 宣帝即位,授小冢宰。帝之西征也,在军有过行,郑译时亦预焉。军还,孝伯及王轨尽以白武帝。武帝怒,挞帝数十,乃除译名。至是,帝追憾被杖,乃问译:“我脚上杖痕谁所为也?”译日:“事由宇文孝伯及王轨。”译又说轨将帝须事,帝乃诛轨。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日:“吾徒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日:“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且远之。”于是各行其志。后稽胡反,令孝伯为行军总管,从越王盛讨平之。及军还,帝将杀之,乃托以齐王之事诮之曰:“公知齐王谋反,何以不言?”孝伯对曰:“臣知齐王忠于社稷,为群小媒孽,加之以罪。臣以言必不用,所以不言。且先帝属微臣辅陛下,今谏而不从,实负顾托。以此为罪,是所甘心。”帝大惭,俯首不语。令赐死于家。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列传四十五》)‎ ‎【注】①冢臣:指宰相宇文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 B.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 C.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 D. 时政在冢臣/不得专制/乃托言少与同业/受经思相启发由是/护弗之猜得入/为右侍上士/恒侍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武帝,具备刚强正直、能平定祸乱或能以法服民等特点之一的帝王死后获得的谥号。‎ B. 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爵位。一般是嫡长子世袭爵位,其他子孙则降级袭爵。‎ C. 小冢宰,大冢宰卿的副职,佐其掌宫廷供奉、侍卫以及全国财政收支、百官俸给等事务。‎ D. 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以祈求丰收太平,后用来指代国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3 -‎ ‎ 孝伯颇受信任,多次升迁。孝伯常陪武帝读书,其父去世后,朝廷命他在守丧时继承父亲的爵位,后多次升官至右宫伯。‎ B. 孝伯心怀社稷,忧心国本。因皇太子不具备美好的品德,孝伯劝皇上应为太子选择正直的老师和朋友,于是武帝命孝伯等人教授太子。‎ C. 孝伯得罪宣帝,不惧生死。宣帝西征时,在军中犯有过错,孝伯和王轨将此事告知武帝;郑译想劝孝伯躲避,他不惧生死,愿以身殉义。‎ D. 孝伯心怀忠义,甘心赴死。孝伯与越王讨平叛兵回来,宣帝想杀掉他,借口齐王事情责问,他坦陈心志,并表明有负先帝重托,甘心领罪受死。‎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还,孝伯及王轨尽以白武帝。武帝怒,挞帝数十,乃除译名。‎ ‎(2)且先帝属微臣辅陛下,今谏而不从,实负顾托。以此为罪,是所甘心。‎ ‎【答案】10. B 11. D 12. C ‎ ‎13. (1)军队归来后,孝伯和王轨把情况全部奏报给武帝。武帝恼怒,打了宜帝几十杖,又将郑译除名免官。(2)况且先帝嘱托微臣辅助陛下您,现在劝谏您又不听,我实在有负先帝的临终重托。把这个当作罪名,这是我所心甘情愿的。‎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此句大意:当时,朝廷大权由大臣宇文护掌握,武帝无法独自掌握政权,便假托说孝伯从小与自己一起学习经书,想在一起互相启发。因此,宇文护没有怀疑,孝伯得以入宫,任右侍上士,常常陪武帝读书。‎ 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同业受经”指“同师读书”之意,故不可断开,排除AD两项。“由是”意为“因此”,用于后一分句开头引出结果,故其前应断开,可排除CD两项。‎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 D项,“社稷,社为谷神,稷为土神”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应为“社”为土神,“稷”为谷神。‎ - 23 -‎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C项,“郑译想劝孝伯躲避”理解错误。原文文句“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日……于是各行其志”的理解“尉迟运害怕想躲避,同孝伯商量……于是各人按自己的想法行事”,故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尉迟运害怕想躲避,同孝伯商量怎么办。‎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此类试题,看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1)采分点:“白”,禀报;“挞”,鞭~;“乃”,又。‎ ‎(2)采分点:“属”,通“嘱”,嘱托;“顾托”,临终重托;“是”,这,此句是一判断句式,译时应体现出来。‎ ‎【点睛】“筛选文中的信息”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把握文中的信息。综观近几年各地区高考试题可知,文言文阅读题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有两类: (1)传记类文本中表现人物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的信息,考查重点为文中所写人物的言行主张、性格特点与品德等。 (2)非传记类文本中体现作者观点的信息,包括重要概念或知识的解释、文章的主旨句、作品中议论性或抒情性的观点句等。 考查题型常为客观选择题,具体命题形式有三种:(1)从阅读文段中选取6个句子,任选3句组成一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组。(2)从阅读文段中选取8个句子,每两个句子编为一组,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3)题干对文段中的传主形象或作者观点已做归纳,要求考生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一般来说,对于客观题,考生只须明确常见的出题陷阱,将题干信息与原文仔细比对,即可作出准确判断;而主观题除考查以上能力外,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难度会有所增大。二、解题攻略:(一)表现人物品格、情操和主要事迹的信息筛选。1.历年高考试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2)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 - 23 -‎ ‎(3)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4)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信息。2.传记类文章中筛选信息题的常见设题陷阱 (1)所给语句不符合题干要求。传记类文章中传主的品格等往往是复杂的、多变的,但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却只是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往往把没有体现传主某种品格的语句也夹杂在了选项中,以迷惑考生。‎ 参考译文:‎ 宇文孝伯字胡王。他与周武帝宇文邕同一天出生,周文帝宇文泰很喜欢他,将他抚养在自己家里。长大后,又和武帝同师受业。武帝即位,想将他安置在自己身边。当时,朝廷大权由大臣宇文护掌握,武帝无法独自掌握政权,便假托说孝伯从小与自己一起学习经书,想在一起互相启发。因此,宇文护没有怀疑,孝伯得以入宫,任右侍上士,常常陪武帝读书。孝伯的父亲去世后,朝廷命他在守丧时继承父亲的爵位。‎ 皇太子不具备关好的品德。孝伯对武帝说:“没有听说皇太子有很好的道德声誉,请认真挑选正派的人做他的老师和朋友,以改变他的品质。不然,后悔也来不及。”武帝听后严肃地说:“你家世代刚直,为朝廷尽心效力,听到你这些话,确有家风遗传。”孝伯拜谢道:"说出意见并不难,最难的是接受意见,诚恳地希望陛下您慎重考虑。”武帝说:“教育人谁能赶得.上您呢?”于是,武帝命尉迟运为右宫正,宇文孝伯为左宫正、宗师中大夫。多次升官至右宫伯。一次侍坐武帝身边,武帝问他:“我儿近来有进步没有?”他答道:“皇太子近来畏惧您的威严,没有什么过失。”后来王轨在宫中宴会上捋着武帝的胡须,叙说太子的过失。武帝停止喝酒,指责孝伯说:“你常对我说太子没有过失,现在王轨这样说,是你欺骗了我。”孝伯叩拜,然后说:“微臣听说父子之间,旁人难以说话。我知道陛下您不能割含私情克制父子情爱,就不敢多说话。”武帝明白了他的心意,沉默了许久。‎ 宣帝即位,授他为小冢宰。宣帝曾参与西征,在军中犯有过失,郑译当时也参与了。军队归来后,孝伯和王轨把情况全部奏报给武帝。武帝恼怒,打了宣帝几十杖,又将郑译除名免官。宣帝当皇帝后,追想起这件被打的事,于是问郑译:“我脚上被杖责的伤痕是谁干的?”郑译答:“事情是由宇文孝伯和王轨告发引起的。”郑译又趁机说出王轨捋武帝胡须的事,宣帝便将王轨处死。尉迟运心里害怕,私下里对孝伯说:“我们这些人一定不会免除灾祸,怎么办呢?”孝伯说:“现在堂上有年迈的母亲,地下有刚去世不久的武帝,为人臣又为人子,都应当知道往何处去!况且我们侍奉人君,本来就应为名节大义殉身,劝谏他又不听,将到哪里逃避死亡呢?你如果为了一己的身家性命打算,应该离他远去。”于是各人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 23 -‎ 后来稽胡造反,宣帝命孝伯为行军总管,跟着越王宇文盛一起将叛兵讨平。大军归来后,宣帝想杀掉他,便假借齐王宇文宪的事责备他说:“你明明知道齐王想谋反,为什么不告发?”孝伯答道:“我知道齐王忠于朝廷,被群小们构陷诬害,横加罪名。我因为说了也必定不被采用,所以不说。况且先帝嘱托微臣辅助陛下您,现在劝谏您又不听,我实在有负先帝的临终重托。把这个当作罪名,这是我所心甘情愿的。”宣帝听后满面惭愧,低头不说话。下令赐他在家中自杀,时年仅36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和仲良(注)《春晚》即事(五首之三)‎ 杨万里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 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 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注)仲良:时任零陵司法参军,是作者的同僚。‎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诗题目意思是,诗人依照仲良《春晚》诗的题材创作此诗来表示酬答。‎ B. 这首五言律诗一开始就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东风比作人,与之对话。‎ C. “堕絮”与《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中的“飘絮”表达的意蕴相同。‎ D. “魂梦岂忘归”是以反问句的形式加强对自己希望回归故乡感情的表达。‎ ‎15.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尾联写春光已老,感叹美好的景色越来越少。表达了诗人为美好春光即将流逝而产生的惋惜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表达的意蕴相同”错误,此中的“堕絮”是远离故乡、漂泊他乡的游子的象征;而“山河破碎风飘絮”中的“飘絮”比喻国家山河破碎,危在旦夕。‎ 故选C。‎ - 23 -‎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情感的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翻译:我想和东风说,不要吹落柳絮。我的行程未定,魂梦中怎么会忘记归途。花团锦簇能够使眼睛迷醉,山树像要把人的衣服染绿。只是感觉春光已老,美好的景色越来越少。作者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结合“嫌”“春已老”“也应稀”表达对美好的景物越来越少的感慨和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点睛】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看提示,定基调。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常常为我们理解诗词的情感指明方向。其次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优美闲适、色彩明丽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喜悦之情,冷清凄迷、色彩暗淡的意象往往表达的是忧伤之情。然后,品词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路》中强调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见眼前小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理,和老师年龄大小无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早春时雨的细滑润泽和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 ‎【答案】 (1). 欲速则不达 (2).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 吾师道也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 天街小雨润如酥 (6). 草色遥看近却无 ‎【解析】‎ ‎【详解】‎ - 23 -‎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欲、利、师、庸、酥、遥。‎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采取 的方法传承医术。民间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大多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未必能考得上证,一纸执业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于是中医技法渐渐 。中医是经验医学,大量的经典验方和独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间。民间中医的“草根”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目前,许多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今天,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靠书本知识来传承,注重教材的现代化、语言的标准化,而中医师承体系日渐衰落。尽管有一些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但毕竟只是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同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种子,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其成败,不利于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 ),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 。期盼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让中医瑰宝更好地造福人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口传心授 年久失传 凤毛麟角 兴废继绝 B. 口诵心惟 年久失修 沧海一粟 推陈出新 C. 口传心授 年久失传 沧海一粟 推陈出新 D. 口诵心惟 年久失修 凤毛麟角 兴废继绝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B. 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C. 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 23 -‎ D. 不少有特效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并不仅仅是解决“准入难”和民间中医薪火难续的问题 B. 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不仅是一种医疗改革和成果创新 C. 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D. 并不是要保护落后,并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口诵心惟:口中朗诵,心里思考。第一空陈述的对象是前面的“中医的传承方式”,而且是师徒薪火相传的问题,所以用“口传心授”。年久失传:年代久远,没有被人继承而得不到延续。年久失修:年代久远,荒废失修。前者多用于抽象的工艺、技术、传统等,后者用于具象的事物,根据语境的“中医技法”话题,只能选“年久失传”。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根据语境分析,主要讲一些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之少,选“凤毛麟角”。兴废继绝: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而延续下去之意。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根据前一句中医“濒临失传”的语境,用“兴废继绝”。故选A。‎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画线语句有三处问题。第一处,不合事理,不是“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而是“治病方法”深埋民间千百年”,据此可排除A项、B项;第二处,搭配不当。“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不是要“清理”,而是要“整理”,据此排除B项、C - 23 -‎ 项;第三处,暗换主语,“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主语是“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而非“清(整)理发掘”,据此排除A项、C项。故选D。‎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因为括号后面句子由“而是”引导,其前后应该是并列关系,对应的关联词应该是“不是”或“并不是”,排除由“不仅”引导的表示递进关系的A项、B项;D项,也是可以用的,但相形之下,C项,“不是……也不是……”引导的句子和后面的“而是”显得更为衔接连贯,在语气、语势上更为自然恰切。故选C。‎ ‎2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雕塑记载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国正以开放的胸襟和积极的姿势促进雕艺产业优化升华。当代雕塑的希望在青年。青年学子不断为雕塑注入新的活气与能量。根据这个,敝报社诚邀广大青年踊跃参与。‎ ‎【答案】①将“姿势”改为“态度”;②将“升华”改为“升级”;③将“活气”改为“活力”;④将“根据这个”改为“鉴于此”;⑤将“敝”改为“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语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题中,“姿势”与“积极”搭配不当,应改为“态度”;“升华”与“雕艺产业优化”搭配不当,应改为“升级”;“活气”与“注入”搭配不当,应改为“活力”;“根据这个”是口语,这是一则启事初稿,应用书面语,改为“鉴于此”;“报社”面向的对象是“青年”,用“敝”谦词失当,改为“本”。‎ ‎【点睛】做此类题时,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 ‎21.根据材料,在横线处填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前后连贯。‎ 戈壁漫漫,货运班列往来穿梭,行于中亚腹地;茫茫大海,____‎ - 23 -‎ ‎,驶往欧陆大地。“一带一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把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在晏志勇眼里,“一带一路”是一盏明亮的灯。巴基斯坦电力缺口巨大,许多大城市每天面临多次拉闸限电,中国电建董事长和同事们正在建设现代化的卡西姆电站,期待照亮这个美丽的国度;在埃尔哈格眼里,_____。这位埃及桥梁设计者,为“东非第一大桥”竖起大拇指。这座由中方施工,以坦桑尼亚国父尼雷尔命名的跨海斜拉索大桥已经正式通车……桥,连通的不只是彼岸,更是心灵。路,____。‎ ‎【答案】 (1). ①万吨巨轮劈波斩浪 (2). ②“一带一路”是一座雄伟的桥 (3). ③到达的不仅是繁华,更是远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补写句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根据上文“戈壁漫漫,货运班列往来穿梭,行于中亚腹地”,所填之句应与“货运班列往来穿梭”结构相同,根据“茫茫大海”,所填之句应与“大海”情景相符,故填“万吨巨轮劈波斩浪”;根据上文“在晏志勇眼里,‘一带一路’是一盏明亮的灯”,所填之句应与“‘一带一路’是一盏明亮的灯”主语、结构、修辞保持一致,主语是“一带一路”,修辞运用比喻,根据下文“桥,连通的不只是彼岸,更是心灵”,喻体是“桥”,故填“‘一带一路’是一座雄伟的桥”;根据上文“桥,连通的不只是彼岸,更是心灵”,所填之句应与其结构相同,根据第一段“‘一带一路’顺应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语段主要内容说的是“一带一路”给沿线国家带来了繁华,故填“到达的不仅是繁华,更是远方”。‎ ‎【点睛】补句的命题规律: “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23 -‎ 当下,对于给老人让座一事,众说纷纭,有些年轻人即使嘴上不说,但心里认为我也是买了票的,先上了车,坐座位是我的权利,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一权利呢?但有些老年人认为自己年龄大,理应受到尊重,于是要求年轻人让座,对于不让座的,强迫别人让座,甚至殴打不让座的人。有人认为这是道德绑架、“为老不尊”,也有人认为年轻人不必斤斤计较,你认为呢?‎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一个有道德的人,在同别人的相处中,由于他能够很好的关心别人,尊敬别人,所以,他也能够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尊重。‎ 净空法师曾说:“谁是真正的有福之人?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的人才有福。”老法师还说:“喜欢归罪于人,是一种缺乏勇气的态度,以及懦弱的表现,人人都应时时具备一颗了解职责与反省的心。”‎ 我们处在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很强的个体意识,每个人都有自我为人处事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十分复杂,尤其是朋友同事之间,相处时光长,关系处理起来显得更加微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乃是与他人处好关系的关键。‎ ‎“只有节俭能够培养廉耻,只有宽恕才能够做到仁德。”但要做到确实不易,原因在于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世间的不满、不完美,就会觉得不满意、不舒服,嗔恼的心就显现起来,就想责怪别人、教训别人。公益广告语大全 即使再愚笨的人看别人的是非过失,都能看得清楚、说得明白,因此德行成就的关键就在“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眼睛看到别人的问题,正好用来提醒自我不要做错,多微笑待人,如果我们都能够这样做。能够把原谅自我的心拿来原谅别人,就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为。‎ 时刻要求自我,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报人以微笑;时刻反省自我,提醒自我,尊重别人。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必须要学会去理解、去宽容。伤感的日志 这既是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许多矛盾,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感。‎ 同时,一个人如果能够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就必须能够在与人的相处中,不断地提高自我,使自我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让我们共同为这个社会多创造一些微笑吧。‎ ‎【解析】‎ - 23 -‎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考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本材料叙述了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引起争议的内容,从年轻人让座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尊老是一种美德”“大力传承尊老美德”“尊重公民的权利”“权利与义务”等;从老人引起年轻人让座的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道德绑架要不得”等 ;从两者的关系角度分析,可以立意为“相互尊重”“人要交流沟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3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