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
汉川二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高二3月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 李晓华 考试时间2019.3.2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生号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日前,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2015年-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和34.1%。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逐年攀升,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速发展壮大。 新动能是什么?普通人也并不陌生。它是奔驰于街巷的新能源汽车,劲舞于戈壁的风力叶片;是手机轻点就及时递达的高铁外卖,电商超市里现买现做的海鲜大餐;是远在千里的智慧工厂,也是近在身边的共享经济;它是“云”端的服务、“网”上的便捷,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迸发的汩汩智慧,更是观察当代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告别短缺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工业产量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以钢产量为例,1989年,6000万吨钢产量令多少中国人夜不能寐;1996年,“亿吨钢铁壮国威”更成为媒体热词。然而,2015年,当我们拥有12亿吨钢铁产能的时候,却陷入了“钢铁沦为‘白菜价’”的窘境,钢铁去产能还成了“国家任务”。那么这一年,中国经济撞上“冰山”了吗?这一年,中国经济不仅一如既往稳中向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还稳居世界首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人均CDP增速!可见,告别短缺之后,再以传统工业品产量去衡量中国经济的冷热,是不合时宜的。 不仅是传统工业品产量,不少传统指标都难以全面反映当今中国的经济活力,亟须新动能指数来“拾遗补缺”。铁路货运量与工业用电量,曾被视为中国经济“晴雨表”。过去几年,当这两个指标迅速下行时,也有人高呼“中国经济即将硬着陆”。然而,他们忽略了,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然超过第二产业。 中国旧动力高速扩张期已经过去,新动能正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向好不可忽视的力量。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近13万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5.7%。新动能无疑是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不仅如此,当我们打开新动能指标这扇新窗,就会发现一个别开生面的活力中国。这里是日均注册近5.3万户市场主体、一年诞生8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业热土;这里也是一天运输1亿件快递、—年产生29.2万亿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的网络大国;这里更是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突破万亿元大关,研发投入强度超过欧盟15个初创国家平均水平的创新中国。新动能源源不断地涌流,将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回顾改革开放40年,将所有指数拼凑起一条上升的时间线,就是我国一部转型升级的“时间简史”,每一个指标都透露着奋斗者的精彩,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无可限量的未来。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8日09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来看,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已飞速壮大。 B.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下的中国新动能,是衡量当代中国经济状况的“晴雨表”。 C. 中国旧动力高速扩张期过去之后,新动能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 D.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的转型升级,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前景将更加光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运用了数据分析法来证明观点,切中了经济发展这一领域的要领,使得全文具有了胜于 雄辩的说服力。 B. 文章通过对比,论证了只有完成由传统工业到新动能模式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才有无可限量的未来这一观点。 C. 文章第二段以描述的方式呈现新动能现状,使读者对新动能有直观具体的了解,但这种方式又有别于下定义。 D. 文章论证分析理性而客观,但字里行间也传达出作者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的自豪感。 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逐年攀升,使我们看到了奋斗者的精彩与一个更具活力的中国。 B. 新动能不断涌流,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C. 告别短缺后,以传统工业品产量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不合时宜,也许会被淘汰。 D. 打开新动能指标这扇新窗,世界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创新的中国,一个智慧的中国。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暗 哨 徐凤林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份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党的最新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皮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7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未,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塞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的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节选自小说《张皮匠抗战》)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标题“暗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东日文信布下暗哨想找到抗联的人,没想到给抗联报信的暗哨就在他眼皮底下。 B. 小说开头“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C. 小说巧设悬念,引人人胜。文中多次写到东日文信的心理活动,读者的心情随着东日文信的揣测疑虑而变化,直至释怀。 D. 细节描写增强了内容的神秘感。张皮匠“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写出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 5. 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 小说用较长的篇幅介绍张皮匠制作靰鞡鞋的工艺,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形式,具有教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在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唐中叶开始至晚清教育改制,书院延续了一千余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价值取向。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嵩山嵩阳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著名书院,担负着传承道统的使命,也是传统人文教育的重要基地。虽然今天的书院似乎光彩不如从前,但它的历史使命并未结束,其影响力反而刚刚开始。 (选自《让传统书院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材料二: “名城衡阳人文荟萃,石鼓文脉绵延千年。”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的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它曾声名远播,名噪朝野,在我国书院史、教育史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自唐代以来,衡州地区先后建了石鼓书院、邺侯书院和船山书院等69所书院。据衡阳市文物局局长吴建波介绍,为了进一步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衡阳市把古书院作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元素,编制了《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书院文化纳入系统性保护工程。在对古书院加大修缮保护力度的基础上,衡阳市还进一步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将古书院作为当地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定期组织举行研学、表演、祭祀等活动。 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催生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 (节选自《古老书院正在唤醒城市的文化记忆》,有删改) 材料三: 时至今日,岳麓书院现有专职教师近70人,学生300余人,下设历史学系、考古文博学系、哲学系,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格局。 今天的岳麓书院也以发展相关高层次学术研究为要旨,从研究书院本身出发,逐渐扩展研究范围,在书院文化、湖湘文化.经史子学等领域取得了种种成就,现拥有中国历史研究所等10个科研机构,并获得多个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大约占了湖南大学总成果的三分之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肖永明说。 “书院是我们独特的文化学术资源,必须充分地进行挖掘和发挥。”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说。他目前在做的,是对现存书院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这在他看来已是“迫在眉睫”之事。据初步统计,现存书院文献至少在1500种以上,散落各处,大量不为人知或损毁严重。近十几年来,虽然书院研究有日渐兴盛之势,但尚不够深入全面,也与目前所见书院文献资料并不丰富有关。 于是,他带领团队花费数年时间,前往全国各地及海外,搜集文献底本,以影印和点校的方式,整理了约1200种文献,同时对书院文献展开基础性研究,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为今后学者们的研究提供方便。 (选自《回归教育,传播文化:让古老书院活在当下》) 材料四: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进行了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新的理解和认识。 近些年来,大量有识之士通过书院的创办或修复,来推动书院文化的相续。甚至,还出现了网络书院的形式,新媒体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加速器,也让现代书院有了新发展动力和契机。许多书院纷纷利用“互联网+国学”的方式,让传统文化飞出了实体书院的门墙,随时随地都可以鼓舞寻路觅渡的人。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书院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深厚的政策土壤。不久前,位居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名单,鹅湖书院也成为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 传统给了我们辉煌的过去,也必将能给我们灿烂的未来。 (选自《书院:中国人难以磨灭的文化印记》)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具有教学、藏书、祭祀等功能的古代书院,可以培养人才、创新学术、普及教育,现代书院应依然保留古代书院教学研究、图书收藏等传统功能。 B. 衡阳石鼓书院地处湘江、蒸水、耒水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年代,为无数纷至沓来的文人墨客求学讲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C. 今天的岳麓书院着力发展与书院文化相关的学术研究,在传统文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D.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反思和审视,对传统文化更新的理解和认识,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升温,书院文化将在各地重新兴起。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中央和地方政策,对当今书院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 衡阳市加大对古书院的修缮保护力度,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突出了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唤醒了城市的文化记忆。 C. 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前往世界各地,搜集文献底本,整理上千种文献,力图初步构建书院文献体系的框架,呈现书院文献的新貌。 D. 网络书院的形式和新媒体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走出实体书院,走进平常生活,使现代书院的发展有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9. 2018年12月8日的《光明日报》称“如何让书院‘活’在当下、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成为当今书院探索的重要方向”,怎样进行中国书院古为今用的探索与实践?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吴录曰: 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迁为长史,治有名迹。虽起孤微,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与吕范、贺齐等俱以舟师拒魏将曹休于洞口。值天大风,诸船绠绁①断绝,漂没著岸,或为魏军所获,或覆没沉溺。其大船尚存者,水中生人皆攀缘号呼,他吏士恐船倾没,皆以戈矛撞击不受。粲与黄渊独令船人以承取之,左右以为船重必败。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还,迁会稽太守,召处士谢谭为功曹,谭以疾不诣,粲教曰:“夫应龙以屈伸为神,凤凰以嘉鸣为贵,何必隐形于天外,潜鳞于重渊者哉?”后数往请,谭卒欣然与谋。粲募合人众,拜昭义中郎将,与吕岱讨平山越,入为屯骑校尉、少府,迁太子太傅。 赤乌中,遭二宫之变,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鲁王孙霸,朝中官员各执一方。粲抗言执正,明嫡庶之分,违忤孙权,欲使鲁王霸出驻夏口,遣霸之党人杨竺不得令在都邑。又数以消息语陆逊,逊时驻武昌,连表谏争。由此为霸、竺等所谮害,下狱诛。寿评曰:吾粲遭罹屯蹇,以正丧身,悲夫! (选自《三国志·吴书·吾粲传》,有删改) 【注】①绠绁(gěng xiè):绳索。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B.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C.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D. 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升迁,但“左迁”“迁谪”则指贬官。 B. 处士,又名“隐士”,唐代习惯称为“高士” ,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男子隐居不出仕,讨厌官场的污浊,这是德行很高的人方能做得出的选择。 C. 赤乌,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它是三国时期东吴君主孙权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 D.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吾粲幼时就表现不凡,后来被孙河将军赏识,奏请朝廷任命,从而走上仕途。 B. 吾粲任职后,治理有方,名声政绩毫不逊于同道,后来不断得到任用。 C. 在会稽太守任上,吾粲能够礼贤下士,“三顾茅庐”,最终请出了隐士谢谭。 D. 在宫廷斗争中,吾粲“抗言执正”,因正直而丧身,陈寿认为这是可悲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粲生数岁,孤城妪见之,谓其母曰:“是儿有卿相之骨。” (2)粲曰:“船败,当俱死耳!人穷,奈何弃之?”粲、渊所活者百余人。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14-15题。 岩居僧 赵师秀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4. 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有人迹的深山。 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然,无斧凿痕。 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 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主题思想的点睛。 15. 颔联“过”“摇”两字生动形象,请结合诗歌分析其精妙之处。(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对方“ ”。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 ”,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 (2)韩愈《师说》中“ , ”两句总结了士大夫之族师道不复的原因。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 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 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文学作品与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喟叹“ ”。(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与能力。反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 ,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 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C.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D.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炙手可热 曲高和寡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B.街谈巷议 曲高和寡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C.街谈巷议 高山流水 形同陌路 惨淡经营 D.炙手可热 高山流水 渐行渐远 苦心经营 20. 下面是一封学生自荐信中的部分正文,其中有几处表达不恰当,请指出并修改。(5分)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XX学院的一名后生,即将迈出校门。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曾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颇有建树。我积极投身学生会和广播站等学生组织,荣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兼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单位,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敬请斟酌,恳请垂怜,回函是盼! 自荐人:XXX X年X月X日 21.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内容全面,不超过50个字。(6分) 作为一项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志愿服务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助力。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就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的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黄河 ②郑和下西洋 ③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读了上面六个短语或诗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应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A“已飞速壮大”错误,原文是“正加速”;B“是衡量当代中国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原文无据,夸大了作用;C“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一句有误,原文是“正成为”。) 2.B(文章论证的观点是:新动能是观察当代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3.C(“不合时宜”的不是“经济发展模式”,“也许会被淘汰”原文无据。) 4. D(“张皮匠‘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写出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错误,日本军官来的时候,文中说“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最后日本军官走了时“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这应该是暗示了暗哨就是张皮匠。故选D项。) 5. (1)手艺高超。张皮匠是制作靰鞡的高手。(2)机智过人。以烧草冒烟为信号,出色完成“暗哨”的任务。(3)镇定自若。面对日军的询问,耐心镇定,不露破绽。(4)勇挑重任。既要供给抗联战士靰鞡鞋,又要做暗哨,责任重大又十分危险。 6. (1)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张皮匠不仅是高超的手工艺人,更是一位通过制鞋积极参与抗日的爱国英雄。(2)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因为靰鞡鞋暖和又轻便,东日文信才会到张皮匠家看制作流程,从而揭开“暗哨”谜底。(3)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以张皮匠为代表的老百姓参与了抗日,突出了爱国主题,预示着日本军国主义失败的结局。 7.C(无中生有。“因而提升了湖南大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文中没有依据。) 8.C(原文是“呈现书院文献的全貌。”) 9.(1)政策支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衡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全国性和地方性文件为书院文化的复兴加强了保证。 (2)加强宣传教育。将古书院作为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定期举行相关文化活动,突出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 (3)完善文献资料。将书院散落的、损毁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构建书院的文献体系,呈现书院文献全貌,以便学生研学、大众认识和学者研究。 (4)完善人才培养格局。设立与书院文化相关的从本科到博士后的不同层次的学科专业。为发展相关高层次的学术研究,拓展书院文化研究范围提供人才保证。 (5)借助新媒体传播。建立网络书院,采取“互联网+国学”等新媒体方式,让书院文化紧跟时代,走进平常生活。(每点2分,答对3点6分。) 10. B 11. D(封建时代只有“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才能称为“太子”,而君主的“其他儿子”则不能称为“太子”。) 12. A(“被孙河将军赏识…从而走上仕途”错,原文为“孙河为县长/粲为小吏/河深奇之/河后为将军/得自选长吏/表粲为曲阿丞”,在孙河奏请之前,吾粲已为小吏。) 13.(1)吾粲生下来才几岁,孤城有位老妇人看见他,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有卿相的风骨。”(妪:老妇人;谓:对……说;是:这个;骨:风骨。) (2)吾粲说:“船沉了,我们就应一起去死!别人陷入绝境,怎么能抛弃他们呢?”吾粲与黄渊救活的有一百多人。(败:沉;穷:陷入绝境;奈何:怎么能;活:使……活,救活。) 参考译文: 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县人。吴书记载说:吾粲生下来才几岁,孤城有位老妇人看见他,对他的母亲说:“这个孩子有卿相的风骨。” 孙河任乌程县县长时,吾粲是他手下的小吏,孙河对吾粲的气概感到惊奇。孙河后来做将军,可以自己选拔辖区内的地方官吏,便上表朝廷,奏请吾粲为曲阿县县丞。后升为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吾粲虽然出身寒微,却与同郡陆逊、卜静等人地位声望一样高。孙权任车骑将军时,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县令,后回来在孙权身边任参军校尉。 黄武元年,吾粲与吕范、贺齐等人一道率领水军在洞口抵御魏国将领曹休。正好遇到天刮大风,各船的缆绳都被吹断,船只有的漂到岸边,被魏军俘获,有的翻倒沉没。那些还存在的大船,落水未死的兵卒都攀附着船舷大声呼救,船上的其他官兵都怕人多使船倾覆沉没,都用戈矛撞击水中兵卒,不让他们上船。只有吾粲与黄渊让船上的人将落水者拉上船,左右将士认为船只超载定会沉没,吾粲说:“船沉了,我们就应一起去死!别人陷入绝境,怎能抛弃他们呢?”吾粲与黄渊救活的有一百多人。 回来后,吾粲升任会稽太守,征召隐士谢谭为功曹,谢谭以身体有病为托词不肯赴任,吾粲开导说:“应龙因为能屈能伸而成为神灵,凤凰因为善于鸣叫而被人所贵重,你为什么一定要隐身藏迹在天外,潜伏鳞甲在深渊呢?”之后吾粲屡次前往邀请,谢谭终于愉快地同他谋事。吾粲招募组合人马,被任命为昭义中郎将,与吕岱一起讨伐平定了山越,入朝担任屯骑校尉、少府,升迁为太子太傅。 赤乌年间,遭遇两宫事变,孙权想废掉太子孙和,然后立鲁王孙霸为太子,朝中官员各自支持一方。吾粲仗义执言,阐明嫡庶之分,违背了孙权的想法,要让鲁王孙霸出朝驻守夏口,遣送孙霸同党杨竺不得让他留在京都。吾粲又多次将朝廷纷争的情况告诉陆逊,陆逊当时驻守在武昌,接连上表谏诤。吾粲因此被孙霸、杨竺等人进谗言陷害,被逮捕入狱处死。陈寿评论说:吾粲遭遇厄难,因为正直而丧身,可悲啊! 14.C(C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说法错误,尾联属于直接抒情。故选C) 15.“过”有“路过、经过”之意,这里写出了“飞鸟”经林间翩然飞过的自然状态;“摇”即“摆动、轻摇”之意,写出花儿在清风中的轻摇之态。借鸟的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山花的无拘无束来体现山居环境的清幽,以衬托出“岩居僧”淡泊平静(安闲、平和)的心境。 作品译文: 把门开在峭壁上,一天到晚很少有人能爬上来, 一只鸟飞过寒冷的枯木,好几朵花在翠藤上便摇曳起来。 煮茶使用的是寒冰下面的水,而香火居然燃着佛像前的灯。 我也是一个逃避名声者,什么原因使我看起来很像这岩居僧。 16.(1)子无良媒 士贰其行(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3)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每空1分,共6分) 17.D(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B项,搭配不当,“增强”与“关注度”搭配不当,且“文学是一个黑色幽默”,不合句意,也不妥当;C项,“文学”作“黑色幽默”的主语不恰当。故选D。) 18.C(由后文“反之,文学奖如果……”可推知主语应为“文学奖”,且应放置句首。也可借助句后的破折号作用看,此破折号应为进一步解释说明“文学奖”应如何,因此排除A项、B项;根据前后文逻辑,两个分句间是转折关系,排除D项。故选C。) 19.B(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结合“话题”分析,选用“街谈巷议”。曲高和寡: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两个成语侧重不同。结合“好书难觅”分析,选用“曲高和寡”。形同陌路: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对象多指人,强调“陌生”,而“渐行渐远”多强调关系“慢慢变远”。结合“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分析,选用“渐行渐远” 。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多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结合“收益”分析,选用“苦心经营”。故选B。) 20.(1)“拜读”改为“翻阅”或“浏览” (2)“后生”改为“学生” (3)“颇有建树”改为“小有成绩” (4)“荣誉”改为“称号” (5)“垂怜”改为“垂青”(每点1分,共5分) 21.志愿服务能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能推动社会文明发展,能使志愿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政府、社会、个人各2分,意思对即可) 22..材料解析 首先需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审题。作文要求的关键是在六个短语与诗句中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所以在写作时需要明确每个词句的意思,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词句确定出一个立意,可寻每个句子立意的共同点,因果关系等。①中“黄河”,可以从自然的母亲之河,生命的源泉;中华历史文化的象征;黄河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入手。②中“郑和下西洋”,可以从技术的发展,造船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际沟通与交流,善于吸收国外的精华等方面分析。如现在比较热门的话题“一路一带”。③句“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结合中华的复兴,中国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应该有爱国意识等分析。④句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强调爱国、舍小家为大家等。⑤句主要讲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国家大事,负起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等。⑥句主要讲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奋斗,永不言败,永不服老。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远,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有诗词有随感,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作文题的材料要求为6个短语和古诗句,要求选择其中的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首先,需要理解材料的意思。然后选出两三个在立意上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句子确定出一个立意。就这道作文题本身来讲,材料与生活紧密相连。综合这六句诗句的意思,选择意思相近的或有共同点的诗句立意。立意角度要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注意题干的要求,具体写作时,要注意对材料的引用,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 中国少年,爱国无疆 先贤曾子曾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要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德,这就从根本上把“爱国”之情注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融进了炎黄子孙的心。爱国之情,就成了绵延千年而不息的民族情,成了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 爱国,首先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当爱国作为一种基本的民族情怀深深地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时候,爱国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后半生正值波兰沦陷,他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华沙被攻破,他的精神受到强烈震撼,浓浓的爱国感情在他心里激荡,他用音乐点燃了人民对侵略者仇恨的火焰,用音乐守护着人们对祖国满腔的热爱之情,“把我的心脏送回祖国”曾鼓舞了千万人奋起反抗,强烈的爱国情怀曾感动了无数的人。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富贵不淫,从吉鸿昌的誓死抗日到杨靖宇的以身报国,一代代民族英雄们用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豪情教育感染着后世的人们,让爱国情怀世代绵延,成为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民族情怀。 爱国更要承担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百年屈辱的中国近代历史上,当我们的民族遭受苦难,备受欺辱时,总有一些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舍生忘死,抵御外侮,救亡图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名言就是他们的精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他们放弃了国外丰厚的物质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归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国防军工建设,把中华民族的国防自卫能力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热爱祖国,担当责任,是我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一种伟大精神。 今天,中国早已走出了百年沉沦,我们现在正在完成百年复兴的伟大梦想,振兴中华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先辈们的精神激励鼓舞着我们,任重道远,时不我待,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勇敢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作文点评】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而永不衰竭的强大动力,是炎黄子孙屡遭磨难而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今天,爱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最基本的遗传基因,已经深深地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最基本的人文情怀,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本文立足当下,以一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当代青年身份坦陈心志,表达了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展示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和担当意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