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写作之有文采学案
考点50 写作之有文采 高考作文要求做到“有文采”,这是在“语言通顺”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共有四条内容。第一条是“用词贴切”。“用词贴切”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形象,二是新鲜,三是传神。第二条是“句式灵活”。“句式灵活”,就是要注意句式的灵活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不同作用。句式要富于变化,包括长短变化、肯定与否定变化、主动与被动变化、语气变化等。注意整句与散句的结合、排比句的运用等。第三条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要想使自己的作文语言亮丽起来,就要借助各种修辞手法。巧妙使用修辞手法,不但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会提升文章的审美含量和文化内涵,它是保证语言富有文采的一个重要手段。第四条是“文句有表现力”,指的是一篇文章的文句应该厚实有物,富有内涵,字句中见情见美,见智见理,读起来有味道,耐咀嚼,给人以意味深长的回味与启迪。 在考场作文中,有文采的作文,一般要能够做到遣词造句准确,议论说理透彻,记叙描写生动,修辞运用恰当,使文句不仅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理,展示情景,表现思想,表达情感,而且能给文章着色敷彩,彰显语言的魅力,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高考作文阅卷,非常强调“有文采”这一要求。在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前提下,能够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用词贴切,句式灵活,语言表现力强,显示出很好的文采的文章,往往都能得到“发展等级”的高分。 考向一 如何使议论文有文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处境不满,他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改变: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或者改善自己灵魂的状况。前者不是自己随时都可以做到的,后者则永远随他自己掌握。” 贝多芬在《命运交响曲》中说:“命运在敲门,我必须扼住命运的喉咙。”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典型的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型材料作文题。要想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可从以下角度考虑:(1)要明确二元关系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改变外界条件,即他人、环境等;一个是改变内在心境,即对困境的看法、态度等。(2)要将这两则警句结合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得出自己的立意:从爱默生的话出发,可以立意为面对人生的困境,要改变自己的心境,面对现实理性处理,善于自我调节。从贝多芬的材料出发,可以立意为面对人生的困境,要勇敢与之斗争,不屈服,命运才会掌握在自己手中。 【佳作展台】 高贵血统的复苏 “人是被废黜的国王。”帕斯卡尔如是说。由此周国平将人类的精神奋斗史归结为为恢复失去的王位而斗争的血泪史。这一路的荆棘沟坎见证了高贵血统的复苏。 那些身处困境甚至绝境的人们,应该如何证明自己身份的高贵?是默认自己的厄运,让自己的灵魂向现实投降,还是高昂自己的头颅,即使伤痕累累也面含微笑,将命运之符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 我想,历史上的那些草莽英雄是有发言权的。他们之所以能光照史册,是因为他们唤醒了体内的高贵血统,从而攀上精神的王位。 千年前的田垄上,一群耕民谈论着符合自己卑微身份的卑微话题,唯有一个人,昂着头颅,骄傲得如鹤立鸡群,“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不屈从于命运的摆布,他不跟现实处境讲和,他的目光锐利而长远,他的胸怀宽广得能容下壮丽的河山。面对众人的嘲笑,他只摇头感叹了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就是陈胜,虽然他生命的前半段是在低贱的“鸡舍”里长大的,但他坚信自己是一只翱翔于蓝天的鹰,他不屈从于命运的摆布,奋起而飞。于是在他的高贵血统复苏之后,他展翅高飞,在汗青上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像陈胜这样的人中精“鹰”难道天生比普通人高贵,天生拥有高贵的血统吗?其实不然。 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雄鹰的血统,随时都有直上蓝天的雄心和力量。后天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让我们的人生有了巨大的差距。那些随时习惯于和命运讲和并屈从命运安排的人,他们没有以鹰的方式残酷地训练自己,安逸的生活磨钝了他们原本尖锐的爪子,美丽的风景蒙蔽了他们原本锐利的眼睛,越来越多的人最终低下了头,只想着眼前的一盘菜,不再仰望星空,奢谈理想,不再向往心中的神坛,就这样,他们渐渐平庸下去,最终成了普通的代名词。 可总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不服从命运的安排,勇敢地唤醒自己沉睡的心灵,用拼搏的心去诠释血统的高贵,为曾经属于自己的王位献出自己的血与泪,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一只鹰,不该拘囿于狭窄的空间, 尽管招来“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嘲讽,他们也不愿意放弃蓝天,放弃高贵血统的召唤。 如今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不是扼住命运的喉咙,而是被命运扼住了喉咙,他们安于平庸,他们的生命注定不会多姿多彩。 唯有唤醒拥有高贵血统的灵魂,并为这份灵魂奋斗下去,我们才能永久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名师点评】本文语言犀利,表达冷静又极具感召力,如第2自然段中“是默认自己的厄运,让自己的灵魂向现实投降,还是高昂自己的头颅,即使伤痕累累也面含微笑,将命运之符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在论证结构上由古到今,由事及理,强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心中的英雄这样一个时代性很强的命题。在论证方法上采用多角度的对比,如古人和今人的对比,平庸和高贵的对比,让读者始终沉浸在价值的碰撞和思索当中,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 误区警示 1.要防止语言与观点脱节。这种类型的问题多半是考生平时背诵了不少精彩的语段而不加鉴别生搬硬套导致的。他们往往不对议论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就加以套用,结果写出的语段看似漂亮,却驴唇不对马嘴,最后适得其反。如上面的佳作中,作者对陈胜卓尔不群的形象的描写对正面论述“高贵的血统来源于远大的志向”极有帮助,后面第6自然段中普通人的平庸短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是对论述的有益补充。同样写这个题目,另一个考生的观点是“面对困境,要看淡它,随遇而安”。该考生以十分优美的语言写了陶渊明徜徉在桃花源的美景中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写了苏轼沉醉在黄州赤壁的美景中不再留恋尘世名利,却没有提及他们如何面对困境,侧重点错了,写的再美也是徒劳。 2. 要防止论述偏少,重生动而缺逻辑。议论文的文采必须建立在符合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如上面的佳作,作者从帕斯卡尔的名言出发,推理出人的命运和自己的理想追求的关系,然后以陈胜的例子从正面论述高贵的血统来源于远大的志向,接着联系到普通人,并进一步得出后天生活方式的不同造成人与人之间高贵与卑微的差别的结论。然后从正反两方面阐释屈从于命运的人和与命运抗争的人的不同结果,最后点明主旨。文章层次清晰,语言有很强的逻辑性。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当飞机飞越在山脉中的一条溪流上空时,机长总会全神贯注地向下凝望,脸上充满了惆怅、回味、向往等复杂表情。 有一次,副驾驶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好奇,问道:“机长,下面这个偏僻、荒无人烟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值得你如此关注?” 机长从无限怅惘中回过神来,悠悠地答道:“看到那条蜿蜒的小溪了吗?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常常来到这条小溪旁,坐在一根圆木上钓几个小时的鱼。每当有飞机飞过我的头顶,我都会抬头望上几分钟,心想,如果驾驶飞机的人是我该有多好啊。” “现在,你已经如愿以偿了!”副驾驶说道。 “可是现在,每次当我飞临这条小溪,”机长神情更加凝重地说,“我都会忍不住想起以前那美好的时光:山间是那么的宁静和空旷,岸边的野草和野花是那么的碧绿和娇艳,不时吹过来的微风是那样的凉爽和宜人,溪水的鸣唱是那样的清脆和悦耳,鱼儿上钩的瞬间是那样的令人兴奋和震撼……这一切实在让我无法忘却。我想,如果我现在不是在天空飞行,而是在溪水边钓鱼,该有多好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指津】这是一个故事型材料作文题。在这则材料中,机长的回答是关键,因为这些话道出了他心理的转变过程——从小想驾驶飞机,现在当上了机长却想去溪水边钓鱼。探寻其中的原因,我们可从以下角度立意:(1)留恋初心。生命从懵懂中觉醒时的那片初心,往往是人们最留恋的。那是一个纯净的世界,没有虚伪,有的只是真诚;没有邪念,有的只是善良;没有矫饰,有的只是纯真的性灵。不然,机长怎会向往童年的生活呢?因为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因为那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2)面对诱惑。人生中总有一些诱惑,在你的周围徘徊,紧紧抓住你的心。于是,钓鱼的孩子想开飞机,开飞机了却想钓鱼。人们总认为另外一件事情比自己正在做的更值得做。而当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另外的事情又在诱惑着你。你就这样在无所适从中追逐,没有尝到任何收获的喜悦。(3)欲望和追求。人的欲望无法满足,于是便有了追求,也就有了追求的幸福与痛苦。机长所说“如果我现在不是在天空飞行,而是在溪水边钓鱼,该有多好啊!”,其实是缘于人的欲望。如果没有欲望,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人们也许会停止了追求的脚步。(4)把握当前,脚踏实地。材料中的机长开着飞机,心里却想着去溪水边钓鱼,这不是干一行爱一行的表现。我们要坚信自己的价值,把握好当下。我们也可以仰望天空,但不可以一味抬着头。人生有限,踏踏实实地做事,总比每天沉醉于虚妄的梦想中更有意义。 【佳作展台】 初心去哪儿了? 一个人最先成熟的永远不是身体,而是那颗充满欲望的心;最先衰老的从来不是容貌,而是那份清澈纯粹的思想;最先消失的一定不是背影,而是那种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感情——面对尘世的染缸,我不禁喟然感叹:初心去哪儿了? 初心即我们的本真,是不掺杂质、原原本本、最初、最纯粹的那颗心。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随着我们不断长大,接触的世界不断变广,受到的侵蚀、污染也不断增多。这一颗初心就渐渐地失去了原来的色彩和形状。我们不是莲花,不能出淤泥而不染,也不能濯清涟而不妖。 一路风雨不断,初心易逝,本真难觅。这究竟是为什么?为什么小时候能保持初心,而长大之后却把初心弄丢了呢?这是我们的社会造成的,还是我们的心灵本来就会这样呢? 美国作家罗克珊娜·鲁宾逊就曾寻找过初心,她认为我们的社会侵蚀了初心,自以为是、弱肉强食的人文环境侵蚀了我们的初心。因为她曾在野鸭子身上找到过初心。野鸭子端庄沉着,不为世事所恼,只顾悠哉戏水,好不快活。她也希望能像野鸭子一般,脱离尘嚣,回归自然,拥有初心,永远保持一颗纯真而透明的心,但这又是何等的不易啊! 我们人类自诩是高等动物,充满智慧与能量,却不如一只野鸭子活得自由自在,我们的初心去哪儿了? 如今的社会,多的是贪婪之徒,他们往往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死活,就算我们本来拥有初心,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环境下,又怎能继续保持?初心很纯洁,它的纯洁使它脆弱,使它容易被侵蚀。我们在这个社会中想找回初心,着实不易。 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放弃,初心之于我们就像水之于鱼。现在的我们就如涸辙之鲋,但是能拯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只有发现自己的初心的去处,才能有目的、有方向地去寻找,才能重新获得生命的清泉。 冰心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相信冰心奶奶已经找回了初心。我们不妨循着她的足迹寻找我们的初心。当我们把自己放进一个自我的小天地中时,或许名利之争便不再属于我们了。 初心去哪儿了?它隐匿在岁月的缝隙中,它藏在记忆的角落里,只要你愿意,就一定能够找回它! 【名师点评】本文的标题“初心去哪儿了?”运用设疑手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作者从所提供的材料出发,紧扣“初心”展开思路,把文章写得纯粹而富有美感。开头以一组排比句引出“初心去哪儿了”的问题。接着阐释什么是“初心”,为什么“初心”易逝,“初心”难觅。在具体论述时,作者紧密结合当今社会时代,分析“初心”消失的原因,呼唤找回“初心”。结尾照应标题与开头,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愿望。文章主体部分,引用美国作家罗克珊娜·鲁宾逊的事例和冰心的名言,强化了观点的表达,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素材积淀。在文章形式上,散文化的结构精致而灵动;语言清新凝练,生动形象,缥缈中不乏实在,实在中蕴含空灵,虚实相生。 考向二 如何使散文有文采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顾一切捕捉蝴蝶, 蝴蝶却飞向了远方; 静静地欣赏蝴蝶, 蝴蝶会落在你的肩上。 美在你的眼睛里, 不在你的手心里。 这首小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指津】考生在作文时,首先应从这首小诗中提炼出象征意义,概括出诗歌的大意。“蝴蝶”象征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你”就是我们每个人。“不顾一切捕捉蝴蝶” 意思是人们总喜欢将美好的事物据为己有,变成自己的附属品。“蝴蝶却飞向了远方”意思是美好的事物往往会因为我们的占有欲而躲避我们。“静静地……你的肩上”意思是如果我们怀着欣赏的眼光,美好的事物就会和我们和谐共存。值得注意的是,诗歌的最后两句是诗歌的总结句,也是揭示诗歌主旨的关键句。“眼睛”和“手心”与前面的“欣赏”和“捕捉”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和“不在”表明了立意的方向。将前面的信息联系起来,立意就会明确,可立意为一切美好的事物我们应该欣赏,而不应该据为己有。再引申一下,可立意为美不可以被禁锢,我们要以无私、平静的心去欣赏美。 【佳作展台】 桂树缘 那天取车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一阵浓郁的芳香。我觉出那是桂花的香,香中带甜,沁人心脾。我抬头望去,好容易在一排树的末尾找到了那棵散发着花香的桂树。 发现它时才觉得它是那样不起眼。它没有高大挺拔的枝干,长得松散而自然,叶子是小小的椭圆,墨绿色的,没有丝毫的张扬。花朵更是小得可怜,星星点点,点缀在叶丛中,像害羞的姑娘,收着手,敛着笑,迎着不时吹来的风。 中国古代神话里桂树一直长到月亮上,不知这是否暗含着我们对桂树特有的感情。再看眼前这株桂树,小小的黄花,远不及牡丹的华贵,更不如莲花的高洁;它密密的墨绿色的叶,远不及柳叶来得舒展、招摇;甜甜的浓郁的香,也不及薰衣草那梦幻般的幽香。但是,就是眼前的这种树,生长在人们向往已久的月亮上,终日陪伴着不食人间烟火的嫦娥。我仔细看着眼前的桂树,思索着它的与众不同。 可能是为了抵挡风吹雨打,它的茎与众不同,不是纤细柔软的,而是硬的,透着几分顽强和倔强。我想摘一朵它那散发着沁人芳香的花,看着这些楚楚动人的小不点,我又有些犹豫了,摘还是不摘?一个美丽可人的生命能在今天展现在我的眼前,要经历多少风雨而不败,要遭受多少艳妒而不死?这不正是天使赐予我的一段与美邂逅的机缘吗?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川端康成尚且以诗人的敏感告诉我们美到极点就含有无尽的哀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又有什么理由去伤害一个美好的生命呢? 我正对着满枝沁香的桂花发呆,突然,一只金黄色的蝴蝶打着圈儿飞进我的视野,可巧它停驻在我注视的那朵桂花上,两个都是黄灿灿的,一个娴静,一个热烈,多么和谐的画面。难道又是天使用心良苦地将人间的大美再次展现在我的眼前?至此,我终于心悦诚服地打消了要摘花的念头,成全了这份难得的美丽。 是啊,我们要克服自己内心的私念和贪欲,来换取世间的美丽。让美徜徉于天地之间,而不是掌握于我们的手掌之中。 风移花动,我再次抬头,凝视那迎风摇摆的桂花,突然发现,它似乎正向我点头微笑。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抒情散文。作者撷取校园中的桂花树,抓住其平凡、小巧、浓香等特点,将一个爱美护美的重大主题表现得极有文采。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没有局限于这一层面,而是联想到关于桂花的神话以及桂花的生命意义,将桂花的娇艳纯洁和人类的自私贪婪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出美的生命给人带来的积极的力量。 名师点睛 丰富奇特的联想是使散文有文采的翅膀之一。提到散文,考生都知道“形散神不散”这句话,所谓“形散”是指文章的内容不拘一格,高手为文正如高手下棋,举手间,飘忽游离,丰富的联想正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所谓“神不散” 就是说这些内容都要围绕同一个中心,要有密切的关联。如上文,从眼前的桂花联想到月宫,联想到牡丹、莲花等,还联想到川端康成对美的认识。作者联想到月宫是因为中国关于桂花嫦娥广寒宫的美丽神话,而桂花与牡丹、莲花等相比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通过川端康成的文化观又引申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一主题。 精巧的句式和典雅的修辞是使散文有文采的翅膀之二。考生都明白好的句子和恰当的修辞是散文优美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写作中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以达到灵巧的修辞和文章内容相和谐的效果。如上文中作者就将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机地融入文章的内容展开和主旨呈现中。如“点缀在叶丛中,像害羞的姑娘,收着手,敛着笑,迎着不时吹来的风”,用拟人的手法体现了桂花的娇小可爱;“突然发现,它似乎正向我点头微笑”,结尾一句,再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想通以后的释怀和淡然的心绪。 考向三 如何使小说有文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森林里有一片闻名遐迩的景点,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把道路都挤满了,很多人花很长时间在路上排队等候,为的是和景点里一块石碑合影留念。有几个孩子等得不耐烦了,便从边上一条昏暗的小道斜插过去,想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结果发现了一处新的另类风景。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立意指津】这则材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小插曲,每个人都可能碰到。材料中出现的对象可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游客,他们具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墨守成规,不会另辟蹊径,和石碑合影又说明他们追求虚名,他们的生活往往循规蹈矩。一是孩子。孩子对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不喜欢走老路,看老风景,因此他们发现了大人没有发现的另类风景。由材料联系现实,考生可以得出以下观点:一是我们不能只看表面,只重虚名,要勇于追求生活中最美的风景。二是世上很多美好的东西常常是藏在不经意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要敢于创新,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佳作展台】 黑暗中的精彩 小胡同的墙壁上斑驳着一块块的暗色印记,像胡同里那些出没不定的黑猫的毛皮。 我很怕猫,尤其是黑猫,它们像长着尖牙的暗族精灵,眼睛是耀眼绝世的珍宝,却让人不寒而栗。大人们总是说,不要靠近黑猫,它们是不吉祥的。 我不迷信,对黑猫也没有偏见,只是纯粹地畏惧它们突然发出的声响和出现在昏暗胡同里尖锐的眼睛。 就这样,每天出入家门前的小胡同成了最让我担惊受怕的事情,我生怕那些黑色的精灵会突然从哪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蹿出来,像那些墙壁上斑驳的印记复活了一样,然后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 然而黑猫仿佛与人有感应,你越是怕遇见它,它越是会在你毫无防备时出现。它总是在我走到胡同中间的时候“喵”的一声,似乎是怨念又似乎是在恐吓。每当这时,我一抬头就会对上它那双深冷的眸子。下一秒,我除了抓紧书包拔腿就跑之外,连思考的大脑都留在胡同里了。 那一日,我又麻着头皮从巷口回家。天色渐渐暗了,胡同上面那盖状的天空仿佛要把我关在这条幽长的巷子里。 “喵——” 又来了,我浑身一激灵,想掉头就跑,但这次我却鬼使神差地迈不开步子,仿佛被黑猫绿莹莹的双眸愣生生地定住了。它朝我又叫了两声,歪着头向前走了几步,见我没动,又停下来叫了两声,突然向我抬起了右前爪,然后转身走了。我像中了邪似的跟着它向前走,它像个孩子似的在我身边吧嗒吧嗒地咂嘴。 终于,黑猫在小胡同的一个角落里停下了。那里灰蒙蒙地堆着几样哪家不要了的坏家具,旧柜子的门在秋天的寒风的吹拂下发出吱呀呀的声响,柜子里面有细微的叫声。黑猫转身看着我,我发现它的眼神不再如秋夜的空气那样冰冷,而是散发着夏夜的柔情,它看看柜子里面,又看看我。我壮着胆子凑近一点,低头向里看。哇,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在柜子里一个铺着破布的小抽屉里,挤着四只黑色的小猫咪,它们很瘦很小,似乎还在发抖。我突然想到最近街道正在为创建卫生城市进行垃圾清理,它们的家园是否因此被破坏了呢?我看看黑猫,它晃了晃尾巴,也看看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我情不自禁地蹲下身子,从书包里拿出白天在学校里吃剩的小饼干,放在它的面前,它却不吃,只是叼着放在柜门前,看着小猫们吃。 我盯着老黑猫,它也很瘦,背部高耸,骨骼尖突,但它的目光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温柔,慈祥。 那天我看了它们很久,恐惧感早已从内心飞走,取而代之的是温馨甜蜜和担忧。直到天已经黑透了,我起身准备回家,黑猫也跟着我,我说:“别跟了,饼干我明天还会带来的。” 但它还是跟着我,直到我走到家门口,路灯下,它的影子被拉得很长,我突然发现那影子像极了黑暗骑士。 那一刻,我真的没有意料到我会从自己一直惧怕的黑猫身上看见那么精彩的背影,像电影结尾时身穿黑色斗篷的英雄消失在镜头里,只剩一抹惊艳的衣角在飞扬。 【名师点评】文章引导人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动人之美,在立意上揭露了人们对身边的美好漠不关心的弊病。文章精彩的描写不少,如对老黑猫前后不同的神态描写,多次出现的眼神描写,对小黑猫的情状描写,自己前后对待黑猫不同的心理刻画,令人难忘。而最后黑暗骑士的比喻不仅符合黑猫的外形特征,更暗合黑猫的精神内涵,它虽小,但相比人类,它的精神却是伟大的,让人自惭形秽。在结构上,本文层层铺垫,逐步渲染,最终引出事情的原委,引人入胜。 名师点睛 1.要使场景描写成为小说最重要的背景色彩。考生都知道小说中场景描写的作用,一是渲染气氛,二是烘托人物的心情,三是推动情节的发展。但具体到写作过程中最需要考生去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场景描写打造小说的背景色彩。如上面的佳作中对秋风寒气的描写,黑暗中小巷里的紧张气氛与后文的和谐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黑暗的色彩和老黑猫的黑色外貌,甚至和墙壁上斑驳的印记都相得益彰,整齐和谐。而最后黑暗骑士的描写更洋溢着一种英雄主义的色彩。 2.要善于使用复杂多变的描写手段来丰富小说中的形象。小说的情节构思很重要,但考生不能忽略对形象的描述。描述的文字不能多而产生喧宾夺主的感觉,即必须保证突出情节的线索,但也必须注意重点描述要突出。如上面的佳作中作者对老黑猫的眸子的描写和抬起的猫爪的描写,都丰富了黑猫的形象,表现母爱的无私。另外小说中多处使用对比的手法,如“我”前后对黑猫的态度,黑猫前后给“我”的感觉,其他人和“我”对黑猫的不同态度等都从不同侧面鲜明刻画了形象。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惊艳电视荧屏,赛场内外,成千上万人揣摩、书写汉字的情景,令人感动。 有人说,汉字拆分开来,结构是中国人的骨骼,笔画是中国人的血肉,字义是中国人的神经末梢。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词语,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句子是一个家族;一篇文章是一个部落,生生不息。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头小狮子因为贪玩而远离了狮群,不幸遭遇了几只鬣狗。本来,小狮子这时候还有机会逃生,但由于过分自傲,它放弃了机会。“我是狮子。”小狮子把胸脯拍得“啪啪”响。“不错。”领头的鬣狗说,“如果你是一头成年狮,那么你是强者,我们是弱者。而今你还是一头幼狮,你是弱者而我们是强者,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就是弱肉强食。”说完,鬣狗们便扑过去把小狮子咬死吃掉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017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14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闯关检测 1.【佳作展台】 最美不过是汉字 它,静静地躺在洁白无瑕的纸上,散发着淡淡的醇香;它,四四方方地排在泛黄的书中,悄悄地聆听历史之河的流淌声;它承载着千千万万人的记忆,却不显疲惫。它是美丽的方块符号——汉字。 最美不过是汉字! 它美在一笔一画中抒写的豪放不羁与雄心壮志。历代文人,执笔挥写,金钩银画,涌出无数锦绣华章。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放荡不羁,有辛弃疾“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的壮志难酬之情,有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仍记得《沁园春·雪》的书法条幅上飘逸有力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笔一画,饱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坚持,对理想的执着。汉字的千形百态,舞出了最具豪情的历史长河。汉字,让华夏民族的历史之河永远如此汹涌澎湃。它是豪放之美,激情之美。 最美不过是汉字。它虽小,虽中规合矩,却并不拘泥于四四方方的形状。它如此活泼,如此灵动,每一个字都充满着生气,每一个字都携带别开生面的风情之美。 汉字,它还美在镌刻着满满的记忆,铭记着世间最美的情感。它组合成戴望舒的“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我们能一次又一次感受到他对美好的希冀,对生命的热爱;汉字还成就了三毛的“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汉字帮我们解读一个对生命有另一番领悟的人,它铭记了三毛的喜怒哀乐;汉字还记录下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刻画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就这样,汉字落在一张张洁白的纸上,小心翼翼地装着每一段感情,每一份记忆,每个生命的点滴以及人世间的爱恨情仇。汉字是如此之美,使每一代人深深地感悟它所富含的意蕴。 汉字如同一个个小小的生命,它所聚集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从不曾死去,它是每个炎黄子孙的力量源泉。它有飞流直下的奔放豪迈,也有小桥流水的细腻柔情。它不需要高山仰止,它的力量与魅力让每个人都能清晰地感知。汉字可以完全将它的力量传递给我们,又毫无保留,也毫无怨言地承载着我们的万般情感。 有记忆,有历史的温度,有时代的气息——最美不过是汉字。 【立意指津】材料中的两段话表现了汉字的魅力。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正是在不断地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汉字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并把它们根植于心灵深处,逐渐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但如今,受到计算机输入技术和英语的冲击,汉字被一些国人冷落,众多汉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于是有人喊出了“拯救汉字”的口号。具体写作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角度: (1)抒写汉字的历史悠久之美。古老而神奇的汉字历史悠久,记录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深深地印在了炎黄子孙的心中。汉字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告别了洪荒时代,它的点画转折之间都是历史留下的痕迹。 (2)弘扬并继承传统文化。每个汉字都是一条路,能够带领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故乡。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汉字的敬畏,模糊了汉字的书写,那就寻找不到文化传承之路。 (3)展示汉字的独特魅力。汉字善变,而又万变不离其宗。不论是端庄工整的楷书、俊秀的小篆,还是遒劲的草书,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深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即便再发达的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 (4)“汉字危机”现象值得反思。当前,从某个角度来说,汉字在电脑和网络普及应用的一二十年之间陷入尴尬境地,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2.【佳作展台】 认识你自己 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是的,人最重要的是自知,能够做到自知,人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取得成功。 故事中的小狮子之所以最后被鬣狗吃掉,是因为它没有认识到自己是一头无力对抗鬣狗的幼狮。小狮子由于缺乏对自己的清楚认识,最终酿造了悲剧。于是,我不禁联想到,在人生的道路上,缺乏自知之明的人常常会做出错事,而那些能够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低调处事,不狂妄自傲,能够清楚认识自己。 纵观古今中外,拥有举世瞩目成就的人不在少数。在学界泰斗季羡林生前,有人为他编写传记,而季老先生硬是要求在前言部分删去了“国学大师”“国宝级学者” 等称号。他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 季先生一生著作等身,成就颇丰,称其“大师”,实不为过,可他却说自己不如前代贤达。正是因为这种自知,季羡林才能不断突破自我,终成一代大家。而当今社会中,一些人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沾染了自傲心理,唯我独尊,藐视一切……在缅怀远去的大师的同时,我们也应思考如何来对自己进行清醒的认识。 看看同样被尊为“大师”的钱钟书夫妇,也许能够找到答案。钱钟书夫妇一生低调行事。钱钟书曾说:“我平生志气不大,就想竭尽毕生精力,做做学问……”已步入期颐之年的杨绛,仍然勤勤恳恳,笔耕不辍。两位“大师”,在精神家园里携手同行,从未将自己抬得多高,看得多伟大。因为他们深知,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己只不过是两朵小小的浪花。 牛顿何尝不是如此。他将自己所有的成就看成是海边的卵石、贝壳,认为自己还没有发现真理的海洋。在一般人看来,牛顿一生卓有建树,是一位异常不凡的人物,完全可以据此自傲。然而牛顿没有,也正因如此,他才得以在事业的道路上屡战屡胜,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同样,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面对众人的追捧并没有洋洋自得,而是冷静地说:“希望能从对一个人的关注,回归到对文学本身的关注。”他要人们关注文学本身,而不是他个人,他亦认识到自己的平凡,故没有觉得自己是多么伟大,他希望盲目的“莫言热”稍稍降温,让他能够继续持笔,在如豆的灯下静思默想挥洒文字…… 不自傲自大,清醒认识自己的实力,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更大的成功。从古至今,那些螳臂当车而最终失败者又何其多矣。 假如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后,沾沾自喜,便不会有日后在经典力学上的成就;假如莫言有了《红高粱家族》之后就自鸣得意,停止了创作,就不会有今日站在诺贝尔文学奖领奖台上的风采。同样,那头小狮子如果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头无力抵抗鬣狗的幼狮,便也不会有灭顶之灾。 清醒地认识自己吧!只有不自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平凡,才能指引着我们的灵魂向更高处攀爬。 【立意指津】这是一道寓言型材料作文题。写作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寓意审题立意。阅读材料后,我们可以看到,小狮子之所以被鬣狗吃掉,是因为它没有认识到自己是弱者,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成年狮子是强者,不等于小狮子也是强者。小狮子不会天生是强者,要成长为强者也需要一个过程,在没有成为强者之前,小狮子应该注意保护自己。 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1)认识自己。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地认清自己,就有可能像小狮子一样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危险。要有自知之明,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 (2)优胜劣汰,弱肉强食。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一个人只有强大起来,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抓住机会。机会在人们面前往往都是平等的,看你能不能抓,会不会抓。本来小狮子还有机会逃生,但它由于自傲而错过了机会,从而招来祸患。 (4)要全面看问题。狮子属于“百兽之王”,这固然不错,但这只是对成年而健康的狮子而言。而小狮子是不能获得这一殊荣的,所以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要树立全面的观点。 高考链接 1.【佳作展台】 说纽带 纽带有很多,血缘、地缘,共同的理想、经历、利益等,都可能构成“纽带” 。小到人际间的往来,大到文明间的交融,纽带关系始终是无法割裂的,它也在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数千年以来,文明间的融合让各自“一荣俱荣”。“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罗马帝国将地中海包揽为“内湖”的时候,欧洲文明开始了第一次交融,同时也孕育出内在的多元性。当大汉使者张骞第一次踏上西域的土地时,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也开始超越中原,在中亚、西亚乃至更开阔的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力。即使如东晋十六国、蒙元时期,客观上也起到了通联诸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作用。更不必说,郑和的船队驶向浩瀚无际的大海,将中华的威名和富裕播撒到了南洋、印度洋,文明的纽带接住和平的商贸活动愈发紧密。 然而,思考历史,不只是为了记录过往,更在于反思当下与想象未来。不言而喻,人类文明的确在不断进步,其依赖的便是这张不断扩充而又不断更新的大网,它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文明与文明连接起来。但有的时候,只有经历教训,人们才知道若利用不好纽带关系,也会造成历史的创伤。正如在哥伦布踏上新大陆第一片土地时,他没意识到眼前陌生的土著与他有着共同的祖先,在经历血与火的杀戮后,人们才更向往和平,深知联手合作的收益胜过零和式火并。 纽带关联的双方,只有在双方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才更稳固,这符合当代经济学的逻辑。但并不是所有的关联都要服膺于资本,更具人道情怀的关联往往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不论是拯救非洲疫病患者和饥荒罹难,还是在印度洋海啸、海底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戕害里救援伤者,联合国维和部队都在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对于国内的经济落后地区,也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展开定点支援与精准扶贫。这样的纽带关系是血浓于水的情谊,强者帮助暂时的弱者,符合的是人道的逻辑,折射的是纽带关联中人性的光辉。 进而言之,历史的进程从来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论西方学者爱讲的“世界是平的”还是“历史终结论”能否继续维系,从长远来看,全球化的趋势与合作一体化的浪潮不可逆转。而关联紧密后,风险的传播也会更快、影响更大,这就需要人们在合作共享的同时,共同担起责任和义务,协力地域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风险,尽力维系和睦的纽带关系,这才是纽带关联造福人类的关键所系。 【立意指津】“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于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交流”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待在教室里死读书,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写这个作文的时候可以一层一层讲起,更有层次感。比如上来可以先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纽带,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纽带,这个纽带是一种价值上面的认同,再一层一层引申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之间要产生认同,要包容,要互学、互建。所以作文要层层递进。 2.【佳作展台】 驻足欣赏又何妨? 简曾言:“箪食瓢饮不美,美的是居陋巷不改其乐的人;竹篁短篱不美,美的是采菊东篱下的人。”美,是心灵的感悟,是驻足欣赏后的安宁。 驻足,是心灵的解脱,它解开你疲倦的束缚,打开喧嚣的牢笼,让你感悟此刻。 欣赏,使你忘却他人的山顶,使你宁静。而同时不妨深思,山顶真是我所需?也许这鸟语花香,才是心之所向。 人生正如这攀登,有时一味地向山顶攀登,歆羡于他人去过的山顶,而在真正到达之后,才觉只是云海茫茫,没有鸟语花香、自然之趣。 也许,人生之路各有所需,我们不必歆羡于他人的山顶风光,驻足欣赏也是别有风味。 我欣赏“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在数次遭贬之后,苏轼并不是只想“攀登”,反之,却在岭南定居,“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他用“徐行”的姿态驻足岭南,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 正是这“驻足欣赏”的人生态度成就了苏轼一代词豪的千古才情。“山顶”正如人生顶峰,它或许对你充满诱惑,但我们要有所坚持,守住心中的“林静山幽”。 孙犁曾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他说:“某日,冬日透窗,光明在案。裁纸装书,甚适。”出国也许是大多学子的成才梦,但孙犁这种坦然驻足的姿态却更令我欣赏。 “陌上花开缓缓归。”安宁的驻足中我们可以欣赏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景,欣赏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惬意。这是山顶所没有的独特景色,是自然与宁静的水乳交融。 《海上钢琴师》中说:“繁华的城市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尽头。”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不妨暂放手中的繁忙,去安静地驻足,欣赏这安宁的气息。 人生只有一次,若是一直攀登,恐怕也只是迎来山顶的孤独与无趣,那么,就驻足欣赏吧,山下的撩人之景也许更能让你感受生命的美好。 三毛言:“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开,清风自来。”那么,驻足欣赏生命,让清风吹拂,又有何妨? 【立意指津】这道作文题不偏不难不怪,从常见的生活内容中选取游客游山赏景的一段经历作为题意的载体,引导考生关注平常生活,回味平常生活,想象平常生活,从中发现、比较、思考、感悟,并把这些融入自己的成长过程。语言简明易懂,层次分明,浅易的文字与丰富的内涵很好地统一在一起,是一道很开放的作文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 角度一 谈对风景的认知,怎样的风景美,相似的风景怎样体现“其异”而各美其美,引领读者徜徉于美丽的自然风光之中。 角度二 生活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过程中感受美好,也可以收获幸福。具体描述攀登赏景、发现风景的过程,或记叙因之而产生的情感经历。 角度三 登山,就是要追求完整的过程,山脚、山腰、山顶,都是要驻足的地方;山脚、山腰、山顶,何处驻足,要遵从“内心”的选择。 角度四 选择了山顶为目的,就不要理会别人好与不好的评说,坚持前行(向上攀登);或在营造的特定情境中,阐发“风景”“攀登(过程)”的虚指义(隐喻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