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7】文言文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7】文言文阅读

1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能力层级:B 级(识 记、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常见文言实词;(2)虚词; (3)文言句式 能力层级:C 级(综 合分析、鉴赏评价)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 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 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真题共赏】 1、(2012 新课标全国卷,第二(一)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 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 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 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 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 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 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 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假以权。上皆嘉纳。出 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 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 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 严,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八年, 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 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 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镪: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 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阙:过错、缺点。 2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燧恪尽职守的一组是( )(3 分) ①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 善状,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 ⑥为 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 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运用排除法,找出答案。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权, 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远 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采纳。 C 萧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匮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补拖 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旱,他奏请下诏诸司 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 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 搞混做事情况。如秦桧当权,他的亲党密告萧,而不是秦桧与其亲党密告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答案: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 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答案: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 不问呢?”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 也要到位。 2、(2012 全国大纲卷,第三(8—10)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 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 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 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 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 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 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 3 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 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 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 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 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 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 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 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 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结 合原文语境来推断,或 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举一反三。冒:不顾、顶着。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 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⑥浩与吴玠大破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此类试题时,一定要准确理解 题干语句的含义,注意满足题干的所有要求,再推敲各选项语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语 句契合,要把语句分别放到原文中辨明真相,不能主观臆断。①②③为奋勇抗击金人,④为 战果,⑤为平乱,⑥为战果。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 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 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 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 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答案:C 4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 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 解。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分歧。据文意郭、 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答案: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 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第(1)题注意实词盗:侵占, 古今异义设备:设置守备的翻译;第(2)题注意实词辑:安抚,规置:所作所为, 虚词“以:把”的译法。 3、(2012 山东卷,第三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 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 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 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 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 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 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 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 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 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 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 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 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 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 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 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 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氵隐强 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 [Z§X§(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 【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 5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和睦 答案:A 解析:躬:亲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以为华而.少实 卒不为.宗亲求位 A B 我腾跃而.上 为.击破沛公军 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C D 但以.刘日薄西山 其闻道也固先乎.君 答案:B 解析:B 项的两个“为”都是“替”的意思。A 项“而”,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 表修饰 C 项“以……为”让……担任/连词,因为;D 项,介词,在/介词,比。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 ①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②是以世称其忠平 ③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④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 ⑤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⑥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A.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②是世称,⑥是明帝的话。而题干问的是“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 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 B.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 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 C.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 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 D.明帝认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 代相继为侯数世。 答案:C 解析:兴没后,帝思其言“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遂 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并不是答应了阴兴的请求。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4 分) 答案: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 任。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 分) 答案: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6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3 分) 答案: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或“内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或“感动了身边的 人”),光武帝就答应(或“听从”)了他。 参考译文: 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有膂力。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代理期门仆 射,他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平定许多地方。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 雨,脚踩泥涂,率先期门。凡光武亲临之处,他必先进入清宫,很受信赖。他虽然好施舍, 爱交结,但门无侠客。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同样称其所 长而推荐其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华而少实,衹给他们钱财,始 终不给推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其住处衹求完好,刚好能遮风避雨就行。 建武九年,改任侍中,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把印绶 都摆出来了,阴兴坚决不接受,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令 天下人为之倾慕向往,实在是过于满溢了。我蒙皇上及贵人的深恩,富贵已经到头了,不能 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您不要加封。”光武帝称许他的推让,遂了他的心愿。阴贵人问他什 么原因,他说:“您没有读过书吗?‘亢龙有悔’,越是在高位越易遭灾难,这外戚之家苦于 自己不知进退,嫁女就要配侯王,娶妇就盼着得公主,我心下实在不安。富贵总有个头,人 应当知足,夸奢更为舆论所反对。”阴贵人对这番话深有感触,自觉地克制自己,始终不替 家族亲友求官求爵。十九年,任卫尉,并辅导皇太子。次年夏季,光武风眩病很重,后就以 阴兴为侍中,他在云台的广室裹接受光武临终嘱托。很巧的是光武病好了,召见阴兴,想让 他代替吴汉任大司马。阴兴叩头流涕,坚决辞让说:“我不敢爱惜生命,衹是实在害怕损伤 了圣德,不敢随便冒领高位。”至诚发自肺腑,感动皇帝左右,皇帝就听从了他。 建武二十三年去世,时年三十九岁。阴兴和堂兄阴嵩平时不友好,不过敬重阴嵩的严肃 有威。他病重了,皇帝亲自看望,问他政治得失及群臣胜任与否,他叩头回答说:“臣下愚 笨,不足以知道这一切。不过我看议郎席广、谒者阴嵩二人都有高深的学识修养,超过了公 卿。”阴兴死后,光武回想他的话,就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监领羽林军十多 年,以谨慎勤敏受器重。显宗即位,任他为长乐卫尉,后改任执金吾。 明帝永平元年韶书说:“已故侍中、卫尉、关内侯阴兴,管领禁军,随先帝平定天下, 应以军功光荣地受到封爵奖赏,同时各位舅父也应按成例蒙受恩泽,都被阴兴推让了,安居 于里巷之中。他曾辅导于我,体现丫周昌般的正直,在家仁孝,也具备曾、闵等人的品行, 不幸早年去世,朕十分伤悼.贤人子孙,应给予优异的待遇。现在决定:以汝南郡的鲷阳封 给阴兴之子阴庆为鲷阳侯,阴庆之弟阴博为漏强侯。”阴博之弟阴员、阴丹都为郎,阴庆便 把家产田宅财物全部给了弟弟阴员与阴丹。明帝因为阴庆讲义让之风,提拔他为黄门侍郎。 阴庆死,子阴琴继承爵位。建初五年,阴兴夫人去世,肃宗派遣五宫中郎将持节去墓地赏赐 封策,追谧阴兴为翼侯。阴琴死,子阴万全继承爵位。万全死,子阴桂继承爵位。 阴兴的弟弟阴就,继承父亲的封爵宣恩侯,后来改封为新阳侯。阴就善言谈论辩,朝臣都 比不上,但性情刚傲,得不到人们的称许。显宗即位,任阴就为少府,位为特进。其子阴丰 娶光武女郦邑公主。公主又娇又妒,而阴丰则狂狷急躁。永平二年便杀了公主,被诛,父母 按法律应当连坐,都自杀了,封爵撤销。皇帝因阴氏是舅家的缘故,没有动用严刑。 阴氏一门封侯的有四人。当初,阴氏世世代代都祭祀先祖管仲,称为“相君”。宣帝时 有位叫阴子方的人,至孝有仁心,腊日晨炊,忽见灶神显形,子方便磕头致谢,家中有只黄 羊,因此就用来祭灶神。从此之后,突然发财成了巨富,有七百多顷田产,车马奴仆,可与 7 州郡长官相比。阴子方常说“我子孙一定会强大的”,到阴识三世而兴旺强盛,所以后代常 在腊日祭宠,而且献上黄羊。 赞曰:权势之家容易倾覆,外戚之门多被毁灭。樊姓世世代代敦朴诚敬,阴氏子子孙孙 谨慎自谦。恭顺的后代呀,永享荣光受封赏。 【命题趋势】 1.从考试内容看,文言文测试是“言”“文”并重。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 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等;“文”主要指对文意的理解。 2.从测试能力看,文言文测试着重考查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文意的理解、分析、 概括能力。对“言”的重视,实质上是考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即利用有关文言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对“文”的重视,主要是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对文言句子翻译。 3.从答案的编制看,文言文测试时题目出在“课外”,答案源自“课内”。这里“课外” 的含义一般指“选材”是我们没学过的,题目是没做过的;“课内”的含义可从两个方面理 解:一是测试的知识是我们“课内”学过的,二是我们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加以推断的。 4.从选材上看,除人物传记外,还涉及其他散文。从分值上看,句子翻译覆盖面大, 分值较高。 【考点透析】 第一部分 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 知识点一 关于文言实词的基本知识 一、应掌握的 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 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 乘 诚 除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 解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 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 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 (一)古今异义 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如: 变 化 情 况 示 例 词义 扩大 范围 扩大 色(古:脸色;今:颜色) 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 病(古:重病;今:病) 江(古:长江;今:江河) 兵(古:士兵;今:军队-战争) 义项 增多 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 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 词义 缩小 范围 缩小 臭(古:气味;今:坏气味) 金(古:金属;今:金子) 丈人(古:老人;今:岳父) 义项 减少 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 怜(古:爱,怜悯;今:怜悯) 词 义 转 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感情色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 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 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 8 意义 例句 本 义 拉开弓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 引 申 义 拉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纪》) 伸着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拿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延请 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经据典(成语) 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掉转 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古字通假 1.通假的具体情况: 解 说 举 例 注 意 点 通 假 字 有本字而不用,借用一个 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这个借用的字叫通假字。 旦 日 不 可 不 蚤 自 来 谢 项 王 。 (“蚤”同“早”)(《鸿门宴》) 愿 伯 具 言 臣 之 不 敢 倍 德 也 。 (《鸿门宴》)(“倍”同“背”) 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异,有 的通假字现在的读音已 与本字读音相差甚远。 如: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亡”同“无”) 古 今 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 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 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 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 绝壁下。(“莫”同“暮”)(《石 钟山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师说》) 中学教学中,把古今字也 视为通假字。教材中注为 “莫”同“暮”。 异 体 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 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俛” 同“俯”)(《过秦论》) 教材亦按通假字方式注 释。 2. 识别通假字的方法: 字义 分析 通假字与被通假字(“本 字”)在字义上一般没有 关系。如果用 A 来解释, A 字的字意与句子的意 思有矛盾,而换成本字 B 来解释,句子通顺, 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 “A”通“B”。 ①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 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报任安 书》) ②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 景从。(《过秦论》) ①句中 “责” 根据 前文有 “偿”,理解为“责任”是不 通的,而理解为“债”可通, 故可以断定其通“债”。②句 中“景”理解为“景物”“情 景”“景色”均说不通,故可 以 考 虑 这 是 一 个 通 假 字 。 “景”通“影”,作状语。 字音 分析 A 与 B 原则上都是同音 字或音近字。 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 学》)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例中的“知”与“智”、“颁” 与“斑”,都是同音字或音近 字。 字形 分析 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 同的声符,或是本字的 声符,或是通假字的声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 世家》)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①“被”与“披”,共同的声 符是“皮”。②“具”通“俱”, 通假字“具”是本字“俱” 9 符 也。(《鸿门宴》)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马 说》) 的声符。③“材”通“才”, 本字“才”是通假字“材” 的声符。 (四)词类活用 古诗文中,实词的某个词属于哪一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但是,也是某些词在进入 句子以后,它的词性可以改变,它的用法可以改变,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①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②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③名词、动词作状语;④动词、形 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⑤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等。 (五)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 义复指”。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指“异”,“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兄长”) (六)兼词 诸 1、 用于句中,“之于”的合音, 其中“之”为代词,“于”是介词。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② 穆公访诸蹇叔。(《崤之战》)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 为代词,“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 气词。 ①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② 闻强氏授甲攻子,子闻诸?(《左传》) 盍 “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 问代词,“不”为否定副词。 盍各言尔志?(《论语•公冶长》) 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 彼”。“在其中”“从这里”“在 这件事上”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②青麻头伏焉。(《促织》) 2、相当于“于何”,译作“在哪 里”“从哪里” ①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 之事》) 旃 “之焉”的合音,其中“之”是代 词,“焉”是语气词。 ①舍旃舍旃,苟亦无然。(《诗经》) ②无其殃之也,其将聚而歼旃。(《左传》) 叵 “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 可” ①居心叵测(成语) ②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三国演义》 耳 “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①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②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鸿门宴》) 二、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 1、字形分析,看形推义 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 会意和形声,均可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归园田居》) 10 “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 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 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 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 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 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 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 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 (1)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 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 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 “货赂”。 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晏子治东阿》)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 (2)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 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 一。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 危乎高哉!(《蜀道难》) 亡去不义。(《鸿门宴》) 例中,“爽”义为“差错”,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正”义, 成语有“正襟危坐”。“亡”有“逃跑”义,“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亡命 天涯”,词语有“逃亡”“败北”等。 (3)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 断。如: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鸿门宴》中有:“不如因而善遇之”,“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 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 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 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 ①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②愿陛下矜悯愚诚。(李密《陈情表》) ③其一犬坐于前。(《狼》) “愚”:例①中作主语,我;例②中作定语,我的。例①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 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词性应为表 谦敬的名词。 11 例③,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 条狗”。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 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象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 又如“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是介词,还是动词? 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 ②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 例①“为之”后是动词“泣”,“为”为介词。例②“为之”后是名词“所”,“为”为动 词。 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为之”+动词→为:介词;“为之”+名词→为:动词。 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 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 一村”之感。 6、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 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 年)等。 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 以官职的任免为例:①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 表、为、就。②表任命的:授、拜、除、封。③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④表调动 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⑤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⑥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⑦表恢复的:复、还。⑧表辞官的:辞、致政、 告退、退、归故里。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⑩表主管的:知、典、主。 三、跟踪训练 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爱:喜爱、爱好 B.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 C.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穿着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加倍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本:树木的根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鄙陋、鄙俗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士兵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致:使得 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病:疾病 B.前太守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察:选拔 C.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2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动词,登上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诚:实在、确实 C.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除掉、免去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托词、借口 5.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从 B.殆.有神护者 殆:懈怠 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当:执掌 D.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道:学说、主张 6.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 得:心得、收获 B.秋月春风等闲度. 度:过 C.是已非.人 非:不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7.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久当归还,誓天不相负. 负:违背、背弃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名词,老朋友、老交情 C.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回头 D.今已亭亭如盖.矣 盖:伞 8.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固:顽固、固执 B.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回家 C.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 国:国都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责备 9.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假的 B.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间:从小路、走小路 C.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见:见到 D.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解:分割 10.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就:担当 B.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举:攻下、占领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 D.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何:多么 11.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恨:遗憾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胡:什么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或:有时候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即:当 13 1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B.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患:疾病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厌恶 D.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及:比得上 13.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类:似 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怜:同情 C.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莫:没有人、没有谁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你、你的 14.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内:同“纳”,纳入、接纳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期:孝服的一种,为死去的祖父母等服丧一年的 孝服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奇特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迁:调动官职 15.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堪:承受 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越、更加 C.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走完,尽 D.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去:到……去 16.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勉励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到、去 C.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你 D.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胜:超过 17.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善:好的 B.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涉:经历 C.沛公不胜.杯勺 胜:受得住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打退 18.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让 B.无乃尔是.过与 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C.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克:能够 D.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19.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其故封识.具存 识:通“志”,记号 B.彼且奚适.也 适:到……去 14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书籍 D.孰.与君少长 孰:谁,什么 20.下列对加点词“数”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数.罟不入池 数:几个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数:气数、命运 C.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数:若干 D.范增数.目项王 数:shuò,屡次 参考答案: 1.D(通“背”,背弃、背叛) 2.C(兵器、武器) 3.A(动词,担忧、忧虑) 4.C(拜官、任职) 5.B(副词,大概) 6.C(动词,认为……不对) 7.C(副词,反而、难道) 8.B(女子出嫁) 9.A(动词,凭借、借助) 10.C(横渡) 11.B(对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的泛称) 12.B(动词,忧虑、以……为患) 13.B(爱) 14.C(名词,零数,余数) 15.D(离开、离去) 16.D(优美、名胜) 17.A(与……友好) 18.A(连词,假设) 19.C(动词,书写) 20.A(读 cù,细密) 【名校模拟】 1.(山东省日照市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 题。 简肃薛公墓志铭 欧阳修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 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 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 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 授腻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 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 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 老捏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 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 15 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 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 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 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 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 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 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 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 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 “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 改) 注: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显:显达 B.务.施贷以赒乡 务:致力于 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破:揭穿 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强取 参考答案:D(夺:改变) 附译文: 简肃薛公名奎,字宿艺,姓薛,是绛州正平人。自其曾祖父三代都没有显达,却因为薛 公显贵了。当初,太宗皇帝攻打并州,薛公的父亲凭着计谋前往太宗行营求见,未能被任用。 薛公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薛公的父亲看着他说道:“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 第,我还要干什么呢?”于是不再从事其他产业,而致力于发放借货来接济乡邻。此后五十 年,薛公开始辅佐当今天子参与政事,成为当世名臣,就像他父亲说的一样。 当初考进士时,薛公是州里第一名,但他把第一让给同乡人士严而名列第二,因此乡邻 都称赞他。淳化三年,第二次考试才中了第一,被授为隰州军事推官。刚到任上,薛公提取 本州案件中己裁定的文书,挽救了四个被冤枉的人的性命。因为别人的推荐他被任命为大理 寺承、莆田如县,全部废除旧时王氏没有名目的租税,莆田人至今认为这是他的恩德。等到 他到蜀地做官,更有好的政治举措。有个得到伪蜀时期中书官印的人,在夜里用锦囊装着官 印挂在西门,守门的人把这件事汇报给薛公,跟着看热闹的蜀人数以万计,将要看薛公究竟 怎么做。薛公回头让主管官员把官印收藏起来,自己丝毫没有拿来看看的意思,老百姓于是 作罢。有个老妇人状告她的儿子不孝,儿子申诉自己因贫穷不能赡养老母。薛公拿出自己的 俸钱给那个人,说:"用这个去生活并赡养你的母亲吧。"于是母子二人母慈儿孝。人们都认 为薛公是个有仁义善施恩的人。蜀地人喜欢动乱而又容易变化,薛公既能用不生事镇抚他们, 又能顺应他们的风俗,悠闲快乐,等到面对突发事件,揭穿隐藏末露的坏人,预先发现随情 判决,就像逢蒙的射术和东方朔的占术,没有不说中的。 薛公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薛公入朝谢恩,皇上说:"先帝曾经说你可以任用,我现在用 16 你了。"薛公更加心存感激并勉励自己。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 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被别人牵制。薛公想要约束天下,各类事务无论大小,全 都按照一定准则来处理。但事情常常不合他的心意,他就回家躺茬床上,唉声叹气感到惭愧, 常常不吃饭。家人笑他何必如此,薛公说:"我惭愧自己不如古人,又害怕后人讥笑我啊。" 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朝拜太庙,大臣们犹豫不决,不敢赞同也不敢反对,只有 薛公争辩说:"太后如果一定要穿天子礼服拜见祖宗,怎么拜呢?"太后不能改变他的意见, 为此只能改穿其他服装。太后驾崩后,皇上召见群臣,哭泣着说:"太后患病不能说话,却 还多次拉扯着她的衣服,好像要有所嘱托,会是什么呢?"薛公连忙说:"大概还是为天子礼 服。可是穿着它怎么可以去见先帝呢?"皇上恍然大悟,最终给她穿上太后的衣服安葬了。 薛公因为生病要求告老还乡。天子说:"我不可以再多烦劳您了。"于是下诏优待薛公, 准许他不用上朝,却让他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在这一年当中,薛公多次告还,才得以回家。 景祐元年八月庚申日,薛公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封他为兵部尚书。太常商议说: "据谥号规则:坚持德行毫不懈怠的叫简,坚持自己的意见明于决断的叫肃。现在薛公的情 形符合这个规则。"于是给薛公谥号叫"简肃"。 2.(山东省济南市 2012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9 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迁贵 州黔西知州,父忧归。服阕,署威宁府。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城陴①颓圮, 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②筑,墉堞③屹然。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 贼不敢逼。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寻以.母忧去官。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九江、大 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 诸叛案,德荣治鞫④,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 急见能。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 腴。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今就邻省雇 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 模,三年渐期成效。”诏允行。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 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七年,贵 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 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益囚粮。冬寒,恤老疾嫠孤之 无衣者。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十一年,迁安徽布政 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 注:①陴,音 pí,附属的土墙。②甃,音 zhòu,修砌。③堞,音 dié,城上如齿状的 矮墙。④鞫,音 jū,审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 疏:上奏。 B.六年,疏陈课.民树杉 课:督促。 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 比:近来。 17 D.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 勖:勉励。 参考答案:C(比:接近,临近) 参考译文: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被授于湖北枝江知县。雍正三年, 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守丧期满,暂时代理威宁府。没多久,乌蒙土司叛乱,陈 德荣赴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赶忙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用糯米、石灰汁混合而成的 三合土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墙巍然屹立。叛贼焚毁了牛卫镇,离城三十里驻扎,陈德荣日 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总兵哈元生援军到后,叛贼败走。不久因母丧卸任。守丧期满,被 授于江西广饶九南道。把九江、大孤两关积弊全部革除。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上疏推荐,提升陈德荣为贵州按察使。当时苗裔互相勾结煽动, 军事行动频繁,古州姑卢硃洪文等叛乱案件,陈德荣负责处置审问,他周密审慎,考量轻重, 大家都称赞处置恰当,民心才得以安定。等到苗疆渐渐平定,驻军与屯田的将吏大多用苛刻 严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乾隆二年,贵阳发生大火,陈德荣禀告经略张广泗说:“天 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如何能杀尽?”张广泗颇受感动,用 陈德荣的话来告诫将吏。 乾隆四年,陈德荣暂时代理贵州布政使,上疏皇帝:“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 但百姓缺少资金,不能变瘠为腴。桑树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蚕丝成衣之法。如果父母官不 亲自经营并且做表率,实利就不能得到并且兴旺。现在雇募邻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 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诏谕允 许。于是给百姓提供资金,修筑坝堰,导引山泉,治理水田,导以蓄泄之法。官署自己育蚕, 在省城大兴寺开缫丝织布作坊,让民众知道它的好处。乾隆六年,陈德荣上疏陈述督促百姓 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杉树。乾隆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等州县上报开垦的田地 达三万六千亩。开野蚕山场百馀所,家家户户户机杼相闻。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 温和恳切的诏谕和称赞奖励。 陈德荣又大力修建城郭、坛庙、学舍。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行旅之人。多多储 备粮食。冬天寒冷,他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陈德荣亲自督 促学生,用孔子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在苗疆设义学(免费学校)二十四所,当地民 风气大变。乾隆十一年,升任安徽布政使,他救助凤、颍两地水灾,使逃难的民众有了安定 之所。乾隆十二年,卒于任上。 知识点二 关于文言虚词的基本知识 一、文言虚词的分类 1.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 吾、予、余、 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 女、汝、若、 尔、而、乃、 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 ③第三人称 之 、 其、彼、厥、 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 属、辈、侪、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18 类、徒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 是、此、斯、 兹、之、然 这、这个、这里、 这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 彼、夫、其 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 或、莫 有的、有的人;没 有谁、没有哪一个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 所、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代人 谁、孰 谁、哪一个 吾孰与徐公美? 代事物 何、胡、奚、曷、 盍 什么、哪里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盍不为行?《庄子·盗跖》 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 表处所 安、恶(乌)、 焉 在哪里、哪里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副词 (1)时间副词 ①表过去 既、业、已、曾、尝、适、初、 曩、昔、向、乡 已经、过去、刚 才 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②表现在 方、会、适 正、正好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表将来 且、将、欲、方、行、垂 将、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④表短暂 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 须臾、无何,猝、乍、暴、忽 不久、一会儿; 突然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银瓶乍破水浆迸。《琵琶行》 ⑤表持久 常、雅、素 经常、时常、平 素、一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杂说》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素昧平生、素不相识。(成语) (2)否定副词 ①表否定 不、弗、莫、毋、无、未、 匪、非、靡、勿、微 不、没有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氓》 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表禁止 毋、勿、莫、无 不要、别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3)范围副词 ①表全部 俱、毕、凡、皆、 咸、举、悉、尽、 都、具、共、率 全、都,凡是、 大凡,总共、 共,大都、大 致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出师表》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②表部分 或个别 但、唯、止、仅、 独、徒、特、第、 直 只、仅、只是, 几乎、将近、 差不多达到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技止此耳。《黔之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孙子吴起列传》 (4)程度副词 ①表深度 少、殊、很、极、甚、绝、至、 良、酷、孔、稍、微、略、颇 很、太、极、特别、 非常、分外,稍微、 略微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吾至爱汝。《与妻书》 ②表比较 益、弥、尤、愈、加、滋 更加、尤其、更、越 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 (4)情态副词。 ①表方式 俱、并、闲、微、窃、固 一起、暗中、坚决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②表速度 暂、遽、卒(猝)、立、即、 旋、稍、渐、益 匆忙、急迫、急促 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并序)》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③表频率 数、亟、累、屡、仍、辄、每、 多次、重复、任何一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19 复 次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满井游记》 (5)语气副词 ①表确认 即,必、定, 诚、信,果 就是,一定,实 在、的确,果真 即此爱汝。《与妻书》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委婉的测度、商 榷或论议语气 其、盖、殆, 盖 大概(是)、恐 怕(是)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③表意外的惊异 曾 竟然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④表祈使 其 可、要 汝其善抚之。《与妻书》 ⑤表反诘 岂、其、庸、 巨(讵)、宁 难道、哪里、怎 么 岂若吾乡邻。《捕蛇者说》 其可怪也欤。《师说》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王后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6)指代性的副词 相 互指、偏指 相互,我、他…… 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见 动作行为的接受 自己、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7)谦敬副词 表敬 请、敬、谨、幸、 惠、辱、猥、垂、 蒙 承蒙、有幸、请让我 …… 请为王吹竽。《滥竽充数》 猥自枉屈。《出师表》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 表谦 敢、窃、忝、猥、 伏 私下地、伏在地上想 …… 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陈情表》 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 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词时表示“请 允许我做”。如:“请京,使居之。”“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3.助词 ①音节助词 有、其(词头);然、焉、 如、乎(词尾) 不译;……的样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桃花源记》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句首助词 夫、盖、维、惟、唯 表要发议论等,不 译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③句中语气 盖、也、与 表停顿,不译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 说》 ④句末助词 陈述语气:也、矣、焉、 耳、已 不译;罢了,了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疑问语气:乎、诸、与 (欤)、邪(耶)夫、兮 呢吗 而又何羡乎?《逍遥游》 感叹语气:哉、乎、也、 夫、兮 呢、啊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 也 都 表 陈 述 语 气,但二者分 工明确。 表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认。(表静态) 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矣 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断定事物的“已然” “将然”或“必然”。(表动态) 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4.连词 (1)表并列 与、及、暨/且、而、 以 / 且 … 且 … , 载 … 载… 和 / 又 / 又…又…/一 边…一边…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氓》 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表承接 而、则、因、乃、遂/ 而后/若夫 于是、就、便 /然后/至于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3)表递进 而、且 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20 (4)表因果 以、为、因、由、缘/ 故、是故、是以、以故 由于、因为/ 因此、所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5)表假设 向、向使、使、而、即、 若、必、今/即、纵、 纵使、纵令、藉第令 如果、假如/ 即使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6)表转折 而、然、则、然则、可 却 、 可 是、但是、但 于其身也也,则耻师焉。《师说》 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动词谓语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 要注意辨别。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前例的“夺”与“杀”,后例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 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前例的“终日”与“思”,后例的“欣欣”与“荣”,是同时发生的,前后有修饰关系。 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作“地”“着”,也可不译。 5.介词 ①引出行动的工具、方 法、凭借 以、因 拿、凭借、依据 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②引出动作的对象 于、与、因、 为、乎 同、跟、给、替、对、 对于、向、通过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③引出动作的原因 于、以、为 由于、因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劝学解》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④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 于、乎、自、 从、缘 在、从、到、沿着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生乎吾前。《师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以”“与”“因”在句中作介词与连词的辨别: 以 ①以+名词(名词性短语)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充当句中唯一动词的状语或补语, 为介词 ②以+动词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以刀劈狼首。《狼》 前面没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介 词 ③动词(动词性短语)+以 +动词(动词性短语)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为连词 与 名词(名词性 短语)+与+ 名词(名词性 短语) ①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 战》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 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 无主次之分,即“与”前后之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互换, 意义没有改变,即为连词。①(前一个“与”连接的 “卿”和“子敬”是并列关系,故是连词;后一个“与” 连接“卿与子敬”和“孤”,有主次之分,故是介词) ③(不可互换,介词)②(可以互换,连词) 因 ①因+名词(名词性短语)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成语)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过秦论》 “因”与名词或名词性短 语组成介宾结构,为介词 ②因+动词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雁荡山》 为连词 注意:“因”、“以”、“与”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与妻书》 是岁大旱,无野草,农以(之)告谌。《段太尉逸事状》 21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鸿门宴》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之)喜,计之。《黔之驴》 6.叹词 唉、嘻 唉、哎 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呜呼、嗟乎、噫吁嚱 啊、哎呀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技巧 1.词性分析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之”有代 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 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词尾,用在形 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 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温故求新法 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 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虚词的用法。 4.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 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5.语法切入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 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 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 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三、复习方法 1.重视课内虚词积累。分类记忆理解。如表限定范围副词,有许多:只、止、特、但、 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副词有:少时、少顷、 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 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 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 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 22 2.记忆特殊用法。对于与现代汉语一致的用法,不必记忆,只记特殊用法。如:“乃”, 只记(1)副词,反而、竟然;(2)代词,你的 3.善于比较,区分一词多性。对于“以”,要弄通其作连词、介词、动词的差别。类似 的如“其”、“与”、“之”等词语。 4.注意特殊虚词。(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 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2)虚词连用,如: “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 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看最后一词的意义和用法。(3)古是两个单音词, 今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是以”等。 四、跟踪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 技盖至此乎.?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示赵弱且.怯也。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 23 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某所.,而母立于兹。 若属且皆为所.虏。 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大王来何.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C.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以战? 1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而吾以.捕蛇独存。 不赂者以.赂者丧。 B.皆以.美于徐公。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樊哙侧其盾以.撞。 D.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1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变法者因.时而化。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因.利乘便。 于今无会因.。 C.蒙故业,因.遗策。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D.不如因.而厚遇之。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1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燕王欲结于.君。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良曰:“长于.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君幸于.赵王。 不求闻达于.诸侯。 1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B.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则与.一生彘肩。 无乃尔是过与.? 24 1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非死则.徙尔。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参考答案: 1.A 解析:A 项,表凭借,用来……的方法;其余表原因,……的原因。 2.D 解析:D 项,均为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A 项,表被动,被;介词,为了。B 项,动词, 形成;介词给;C 项,介词,替;动词,作为。 3.C 解析:A 项,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B 项,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C 项,形容 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D 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4.A 解析:A 项,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B 项,表出乎意料,竟然;副词,确认判断,是、 就是。C 项,副词,是、就是;第二人称代词。 D 项,表顺承,就、才;副词,确认判断, 是。 5.C 解析:C 项,均为副词,分别表商婉、期望语气。A 项,指示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 作定语。B 项,人称代词,他;活用为第一人称。D 项,指示代词,那;音节助词,不译。 6.A 解析:A 项,为连词,表并列,又。B 项,副词,暂且,姑且;副词,将。C 项,连词,表 让步,尚且,还;副词,将。D 项,连词,表并列,又;副词,将。 7.C 解析:C 项,动词,像,如;表假设,如果。A 项,均为代词,你、你们。B 项,均为连词, 表假设,如果。D、均为代词,你。 8.C 解析:C 项,名词,处所;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 “所”字结构。 9.C 解析:C 项,代词,你;A、 B、D 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 10.C 解析:C 项,均为为代词,什么原因。A 项,动词,呵问;代词,什么原因。B 项,代词, 什么;副词,多么。D 项,副词,怎么;代词,什么。 11.B 解析:B 项,为动词,认为;介词,把。A 项,均为介词,因。C 项,均为连词,表修饰。D 项,均为介词,表时间,在。 12.D 解析:D 项,为介词,趁此、趁机。A 项,介词,依据;介词,因。B 项,介词,表凭借, 依据;名词,机会。C 项,动词,继承;连词,于是。 13.D 解析:D 项,介词,表被动;介词,在。A 项,均为为介词,跟、同。B 项,均为介词,表 比较,比。C 项,均为介词,对于。 14.C 解析:C 项,介词,跟、同,有比较义。A 项,介词,跟、同;连词,和。B 项,介词,替; 25 动词,给。D 项,动词,给;助词,同“欤”,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15.C 解析:C 项,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却;后者为副词,表判断。A 项,均为连词,表承接;B 项,均为连词,表假设; D 项,均为连词,表选择。 备考清单(常用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而 连词 关系 例句 译 并列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又 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且、并且 承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 就、接着,或不译 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但是、却 假设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如果、假如 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连接状语,可不译 代词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你的、你 你的 复音虚词 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限止语气,罢了 2.何 疑问代词 作宾语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前置,哪里、什么 作定语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什么 作谓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什么原因、为什么 疑问副词 句首、动词前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为什么、怎么 形容词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复音虚词 何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怎么样、什么样 3.乎 语气助词 疑问语气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吗、呢 测度语气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吧 感叹语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啊、呀 词尾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逍遥游》 ……的样子 介词 相当于“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对、对于、比、向、跟 4.乃 副词 顺承紧接 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就、这才 逆转相背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却、竟、反而、才 范围限制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才、仅 确认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是、就是 代词 第二人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你的 5.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他(们) 第一人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自己 远指代词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那 指示代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中的 副词 测度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大概 反诘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难道 婉商 吾其还也。《殽之战》 汝其勿悲。《与妻书》 还是 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可要 连词 表选择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还是…… 6.且 连词 并列 河水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又、并 递进 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而且、况且 让步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尚且 转折 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门宴》 然而、可 26 副词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暂且、姑且 7.也 句 中 语 气助词 表停顿,舒缓语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不 译 句 末 语 气助词 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不 译 表陈述或解释 即不忍其觳觫,……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不 译 表肯定、感叹 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论》)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啊、呢 表疑问或反诘,句 中有疑问代词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呢 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吧 8.若 代词 第二人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你、你们、你的 指示代词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 这、这样、如此 连词 表假设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如果、假设 动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像、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得上、及、如 9.所 助词 在动词前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的人(事物) “为……所”结 构,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被 名词 表地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处所、地方 复音虚词 所以,表原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的原因 所以,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用来……的、……的 根据、……的方法 10.之 结构助词 表修饰 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不译 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不译 音节助词 形容词、副词尾 顷之,执一象笏至。《项脊轩志》 不译 调整音节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无义 代词 代人、代物、代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他(们)、它(们) 指示代词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这、那 动词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往,到……去 11.为 介词 表动作、行为的对象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向、对 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替、给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当、等到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 为着、为了 表动作、行为的原因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因为、由于 表被动关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被 27 语气 助词 疑问句末,表诘问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 宴》) 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动词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谁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辨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根据具体情况 翻译:修建、变 成、作、表判断、 认为、创作等 12.焉 代词 疑问代词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杀鸡焉用牛刀(成语) 哪里、怎么、什么 第三人称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他(们)、它(们) 语气助词 陈述语气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了、啊、呢 反诘语气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呢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不译 词尾 形容词、副词 词尾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相当于“然” 兼词 于之(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在这里(那里) 13.以 介词 表工具、方法 等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 用、拿、凭借、依据、 按照、用(凭)什么 身份等 表提宾 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 表原因 且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 因、由于 表 时 间 、 处 所,同“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十月,自亦师乘风雪,……至 于泰安。《登泰山记》 在、从 表 对 象 , 同 “与”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 符救赵》 和、跟、率领、带领 连词 表 并 列 或递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而、又、而且、并且 表承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而、或省去 表目的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而、来、用来、以致 表因果 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 褒禅山记》 因为 表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地 复音虚词 以是、是以 无以、有以 足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今之臣无以易薛季昶。 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奚足以语文事? 因此、无法、有机会、 够得上 14.与 介词 引出对象 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替、为 前后两个词语不 能互换。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信陵君列传》 同、跟 连词 连接并列词语,两 个词语可互换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 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和、同 助词 通“欤”,表疑问 语气 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呢、吗 动词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和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 送给、结交 赞许 15.则 连词 表承接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就、便、原来 是 28 表假设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就 表转折、让步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可是、却 表选择 非死则徙耳《捕蛇者说》 就、或 副词 表强调或确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是、就是 表限制 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辨日》 只、仅 表推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许、也许 16.者 结 构 助词 附在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 性短语 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指南录〉后序》 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 ……的(人 或物) 附在词或一组词后,起提顿 作用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不译 附在时间词后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不译 附在数词后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个、样 主语后,表判断、提顿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不译 附在主语后,表原因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原因 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语 气 助词 用于句末,表疑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不译 17.因 介词 介动作、行 为 发 生 的 原 因 、 依 据、方式 振声激场,伺者因此觉知。《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因人成事。(《毛遂自荐》 因利乘便。《过秦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因为、由于、趁 机、趁着、凭借、 经过、通过、依 靠 连词 表 顺 承或结果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因退而再拜。《柳毅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便 名词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原因、机会 动词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依靠、就着、顺 着、继承 18.于 介词 表时间、处 所、范围、 对 象 、 方 面、原因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在、在……方面、 在……中、向、到、 自、从、跟、同、对、 对于、给、由于 表比较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比、胜过 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不拘于时。《师说》 被 复 音 虚 词 于是 表 前 后 句 的 承 接 或 因果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于是 谓语之前、 后 作 状 语 或补语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在这、从这 第二部分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一、文言文常见文言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 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29 1.“……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 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也。” 判断句中,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4.“……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 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 即、诚、皆、则”等。对否定判断,同学们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难点探析 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如: 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嚄唶宿将。(《信陵君窃符救赵》) 此人也,骂曰畜产,辱孰甚焉?(《后汉书•刘宽传》) 例中判断很难辨认。在翻译时要注意判断这类句子属于判断句,并译成判断句格式, 加上判断词“是”。 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3.用“是”表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辞》) 但是,注意下一个句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察今》) 划线的这个句子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 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 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 这个“是”,是代词而不是判断词,因为句子中没有“者”“也”之类,而且主谓间没有 逗号,可见掌握判断句。理解的关键在于其基本特征:名词性主语+名词性谓语。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 事者。 1.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 30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表被动。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 4.用“为”,“为……所……”表被动。如: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5.用“被”表被动。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6.动词本身表被动。 戍卒叫,函谷举.。(《过秦论》)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郑伯克段于鄢》)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难点探析 被动句分两类,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又叫意念被动句。 (1)有标志被动句的难点在于“见”。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上述例句中,“见”表被动。但很多情况下被理解为动词。又如: 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 例中“见”都相当于副词,有指代意义,指动作偏指一方。如“见恕”意为“饶恕我”。 以上几例“见”均为指代“我”。这是一个难点,注意掌握。 (2)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如: 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例中“诛”“婴”都是动词本身表被动。如果不译成被动,就会是“到了李牧因谗言诛 杀”“可是祖母刘氏多年缠绕疾病”,这样说不通,不合原意。意念被动要求我们能理解文段, 这样才能推敲。 倒装句式 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 +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 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句式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等形式: 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31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治东阿》)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 以上两句的顺序是“汝之不惠,甚矣!”“子之治东阿,甚善矣!”“几家能彀称心快意!”。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形: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而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作宾语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孰、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 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 余是.以记之,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 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 宾语。如: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未之.有也。(《孟子》) 正常语序应该是“恐年岁之不与吾”、“未有之也”。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 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无乃尔.是过矣。(《季氏将伐颛臾》) 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惟)”,构成“唯(惟)……是(之 为)……”的格式。如: 惟弈秋..之为听。(《弈秋》)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4)方位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例句意思是“项王、项伯面向东边坐,亚父面向南边坐。” (5)文言文中,“自”作宾语时常常置于动词之前。 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难点探析 比较下列句子: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前一个是肯定句,“汝”作为代词不前置,但后一句是否定句,“我”要前置。 例②虽是否定句,由于宾语“王”是名词,而不是代词,故不能前置。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 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形式有: (1)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段太尉逸事状》) 32 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陈涉世家》) 例中“客有吹洞箫者”即“有吹洞箫之客”,“邠人偷嗜暴恶者”即“偷嗜暴恶之邠人”。 余例类推。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 定语后置。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例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庙堂”、“江湖”,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 “高”、“远”,四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 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 (4)数量词作定语的后置。构成“中心词+数量词(定语)”的形式。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难点探析 辨识“之”作助词的定语后置要注意三点: 一是表示领属性的定语不能后置,只有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时间、处 所、数量等修饰性定语才能后置。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之”前表领属) 二是注意把定语后置和某些表面上相类似的语言形式区别开来。如: 村中少年好事 (定语+主语+谓语+宾语) 村中少年好事者 (定语后置) 村中少年之好事 (主语与谓语之间加了一个结构助词“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三是特别注意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均可用“之”作助词,容易混淆。 区别的办法是: 宾语前置的“之”前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宾语),“之”后是动词(谓语);定语后置 的“之”的前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中心词),但“之”的后面一定是形容词或能充当定 语的词或词组。二者结构如下: 宾语前置句:句读..(名词,作宾语)之不知(动词),惑.之不解 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定语后置句:蚓无爪牙(名词,中心词)之利.(形容词),筋骨之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 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 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文采不表于.后世。(《报任安书》) 33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 具告以.事。(《鸿门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 具告(之)。”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 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译作状语。 (3)“乎”作介词时相当于“于”,与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后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 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有呼应下文省、对话省。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 不能作主语,这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 楚人为食,吴人及之。(楚人)奔,(吴人)食而从之。(楚国人做好饭,吴国人赶上来 了。楚国人跑了,吴国人把饭吃了又跟上去追赶)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 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 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 (静女)爱而不见,(静女的男朋友)搔首踟蹰。(《静女》) 2.省略谓语。谓语一般不能省略。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 而省略的。如: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除臣(为)洗马。(《陈情表》)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公命)(《段太尉逸事状》) 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理解时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常见的是省略介词“于”和“以”。如: 至则无所用,放之(于)山下。(《黔之驴》)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鸿门宴》) 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5.省略中心词。 中心词是在一个词组中被定语状语修饰的词,一般是不能由定语状语来替代省略的。读 文言文时,应引起注意,以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如: 宫中府中(之吏),俱为一体(之吏)。(《出师表》)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出师表》) 难点探析 倒装的杂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我们往往辨析不全。如: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 34 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安 在 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 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 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 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剖析。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 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陈述语气 有以、无以、有所、无所、比及、 为……所、以为、以……为 有……用来、没有……用来、有……的、没 有……的、等到……的时候、把……当作 疑问语气 奈何、何如、如(奈)……何、 得无……乎、孰与、孰若 怎么办、怎么样、把……怎么样、大概……吧 (恐怕……吧)、跟……相比…… 感叹语气 何其、一何、何……之 多么、何等、多么、怎么……这样啊 反问语气 无乃……乎、不亦……乎、得 无……乎、何……为 恐怕、只怕、不是……吗、难道……吗、、为 什么……呢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经常考到的固定结构。 1.“以为”、“以……为” “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更多的场合,“以为”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1)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 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 “把……当作……”。如: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 (2)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 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 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 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 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 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 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 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35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 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 等。如: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 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 怎么样(怎么办)”。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 为“怎么样”。如: 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 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 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 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 如: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 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 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 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 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 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 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36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 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 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 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 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 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 只怕、恐怕)(是)……吧”。如: 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 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 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 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 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 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 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 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 37 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 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 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 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 “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 “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 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 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二、明确词类活用的理解方法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 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 (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②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上述几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 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如: 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②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③藉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④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过秦论》)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分别活用 为动词“称王”。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刑、藉、瓮、 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 用草绳系”的意思。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①置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 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 (《与妻书》)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38 例中,“罾、志、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志向”、“俘虏”,与“所”一起 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虏获”。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①汝幸而偶我。(《与妻书》) ②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 给、用脚踢、命名”。 (5)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 ②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 上述几例中,名词“毒、果、前”均活用作动词,译为“憎恨、实现、走上前”。 2.名词用作状语 (1)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 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从旁边) ②使不上漏。(《项脊轩志》)(从上边)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箕畚) ②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依法)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①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象蛇一样) ②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表示行为的身分或对待的方式。 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过秦论》)(如客人)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 难点探析 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 ①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加点部分如果是主谓结构,译为“蛇爬行”“小儿啼哭”显然不对。 ②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分析句法关系,主要从两方面着眼: 一是弄清动词的主语,名词作状语的句子,往往在这个名词前面还另有主语,如“嫂蛇 行”“老人儿啼”,“嫂”“老人”作全句的主语,“蛇”“儿”就不可能还是主语,而只能是状 语了。二是看主语与用作状语的名词是否是并列关系。如果是并列关系,就可能是并列主语; 如果不是并列关系,就先确定谓语动词主语,另一名词必然是状语。如果句中主语不容易确 定,或根本就是无主语句,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意来判断了。如: 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如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犬坐于前”的“犬”是主语还是状语。如果是主语,则 39 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如果是状语,则是“其中之一像狗那样坐在前面”。从上下文意 看,这一句是说其中一只狼的情况,因而“犬”必然是“坐”的状语。 (2)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1)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有时用连词“而”或“以”连接谓语。这是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 ①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在早晨、在傍晚) ②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原毁》)(时时) (2)文言文中“日”、“月”、“岁”等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 义有所不同,已经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每天) ②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每年) ③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一天比一天地) (3)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 向。 ①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 舟记》(在右边、在左边)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在外边) 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向上)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 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复活、使……长肉) ②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李元济雪夜入蔡州》)(使……下来) ③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使……灭族)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把……当作宾客) ②吾从而师之。(《师说》)(以……为师)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以……为鉴)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在语句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 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忠良诚实的人) 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本身是不能带宾语的。 ①山多石,少土。(《登泰山记》)(有很多、缺少) ②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痛恨、因……而痛苦) 40 ③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与……交好)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 活用为使动词。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使……遭受痛苦、使……贫困) ②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使……灰暗)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 性质或状态。 ①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与妻书》)(以……为快乐)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以……为耻) 动词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 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①吾射不亦精乎? (《卖油翁》)(射箭的技术)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列论战》)(伏兵)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④追亡逐北。(《过秦论》)(逃跑的军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 就带有宾语。 ①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使……挨饿)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使……愤怒)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使……受惊、使……鸣叫) 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使……起舞、使……哭泣) 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使……喝) 难点探析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与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这就需要认 真具体分析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分辨。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使……活下来) ②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使……学习)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使……跟从) ④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使……吃) 3.动词作状语 录毕,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跑着) 忽啼求之。(《伤仲永》)(哭着) 41 数词的活用 数词一般活用为动词,但比较少见。 ①“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梁惠王上》) ②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氓》) 以上几例中的“一”、“二三”均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为 “统一”、“数次改变”。 难点探析 “使动”和“意动”的辨析 “使动”和“意动”都是词的活用,二者结构相似,但有区别,表现在以下两点上: (1)表示的意义不同。用如“使动”的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变为什 么”的意义;而用如“意动”的词,对宾语含有“认为(感到)它怎样”,或者“把它当成 (看作)什么”的意义。如: 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例中“利其然”是“认为这样做有利”的意思,“利”,形容词用作“意动”;例“活之” 是“使之(他)活”的意思,“活”用作“使动”。 (2)表现的主客观不同。“使用”必须是主语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发生了变化,这是一 种客观的变化,“意动”的主语没有让宾语表示的人或事发生变化,只是主语的一种主观认 识,因而“使动”的主语可以是人或物,而“意动”的主语一般只能指人。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句中主语“春风”是指物,“春风”使江南岸发生了变化(绿),因而“绿”用作“使动”。 再如前例中“父”指人,主语(父)主观上认为“其然”有利,因而“利其然也”的“利” 是意动用法。 三、应试技巧 1.借助典范例句例词,分类辨识 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 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 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 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 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 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 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 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 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 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 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不同的用法也可如此比照,得出结果。 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 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 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 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 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 4.掌握句式特点和用法特点,准确翻译 42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因此,掌握判断句、被 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为重要。其次要注意考 察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 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 牢记各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并同现代汉语句式进行比较,明了特殊。 不同句式和用法的辨识,首先要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 律。例如倒装句式,它的特点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在它应有的位置上,为明确句意,翻译时 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排列顺序,将这些成分复位。其次要分类记忆,举一反三,平时记一些 典型的例句,需用某种句式时,以此为例,这样比死记硬背效果要好。 四、跟踪训练 (一)句式 1.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2.从句式看,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 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④梁,吾仇也 ⑤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⑥其势弱于秦 ⑦痛哉斯言 ⑧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A.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B.①④/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⑧/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下面句式,两两相同的是( )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而齐人勿附于秦 4.下列句子有:A 判断句,B 被动句,C 宾语前置,D 介词结构后置,E 句子成分的省略(即 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 时写出。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时人莫之许也 B.时不我待 C.客有吹洞箫者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7.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 ( )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君何以知燕王 43 C.纤歌凝而白云遏 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 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 ①管仲束缚,自鲁之齐。 译文: ②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 译文: ③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译文: (2)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 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①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译文: ②遽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舵 译文: (3)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 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D(宾语前置句,“何后之有”即“有何后”。A、B、C 均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2.A( ①⑦句为主谓倒装句;②⑥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③⑤句为被动句,其中③句为动 词本身表被动;④句为判断句;⑧句为宾语前置句。) 3.(A、C 同为被动句;B、D 同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4.①(A 判断句);②(C 宾语前置);③(B 被动句,D 介词结构后置);④(D 介词结构后 置);⑤[E 句子成分的省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③[(E 句 子成分的省略,其下(于)圣人也亦远矣。]; 5.(C 句为定语后置句,其他为宾语前置句。) 6.B(①与②同为判断句,③与④同为反问句。) 7.C(“纤歌凝”即“纤歌被凝”,属于动词本身表被动的被动句,例句“拘于时”为被动句; A.为宾语前置句;B.为宾语前置句;D.为陈述句。) 8.(1)①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送到齐国。 ②如果侥幸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反被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 ③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价功劳(按劳行赏), 我用什么来报达你呢? (2)①楚国有个学划船的人,刚开始,调头、转弯、快划、慢划,一切都听船师的。 ②就辞去了船师,擂鼓径直往前划行。多次碰上急流险滩,便慌张四顾,失魂落魄,坠 落了船桨,丢掉了船舵。 (3)自己通达而能使别人通达的人,想处境艰难也是不可能的。 (二)用法 1.下列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的现象,请你找出来,然后在句后括号内用序号注明活用类别。 A.名词作动词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吾师道也( ) ②吾从而师之( )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④而耻学于师( )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44 2.下列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①函.梁君臣之首 ②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④沛公军.霸上 ⑤火.尚足以明也 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⑦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⑧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⑨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⑩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②④⑥⑧ B.①③④⑥⑩ C.②④⑤⑥⑧ D.⑤⑥⑧⑨⑩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动词使动用法的是( ),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③既来.之,则安.之 ④外连衡而斗.诸侯 ⑤渔人甚异.之 ⑥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⑦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4.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 ) ①大石倒立千尺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④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⑥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 ⑦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⑧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⑨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⑩天下云集响应 A.①③⑤⑦⑨ B.②③⑤⑧⑩ C.①②④⑤⑩ D.②④⑥⑨⑩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彼童子之师. 不耻相师.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C.吾从而师.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D.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6.下列加点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几句的一项是( ) A.火尚足以明. B.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D.世之奇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8.以下句子中不含意动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全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⑥驼业.种树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⑧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⑨君将哀而生.之乎 ⑩春风又绿.江南岸 A.①③⑤⑥⑧⑩ B.①②④⑦⑨⑩ C.②③④⑦⑧⑩ D.②④⑤⑦⑨⑩ 参考答案 1.①(A.名词作动词)②(B.意动用法)③(C.形容词用作名词)④(B.意动用法) ⑤(B.意动用法) 2.B 3.属于动词使动用法的是(③④⑦),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②③) 45 4.B 5.A(名词;名词作动词。B.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C.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 D.均 为形容词作名词。) 6.B(名词作动词,其余为名词作状语。) 7.A(形容词作动词,其余为形容词作名词。) 8.D(“王”是使动用法。) 9.B(③为意动用法⑤为意动用法⑥为意动用法⑧为名词作动词 ) 第三部分 文言断句与翻译 知识点一 文言断句 一、复习方法 1.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 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 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 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 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 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 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 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记住一些文言 文的习惯句式,可以帮助断句。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 断句失误。 4.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 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 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 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 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 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 够帮助准确断句。 5.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 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 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 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 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 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 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 号。 6.要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 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 46 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 高。 二、断句方法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一般是由大到小,由易到难,点面结合,句句突破。意思就是说, 在标点之前,要认真通读全文,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 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意,抓住关键词,仔细推敲,切不可顾前不顾后,粗心大意。 断句时,应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标点的使用要合乎现代汉语 标点的规范。还应反复诵读,增强语感。断句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1.找名代 文言文中名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 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如以下两段文字: 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 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 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 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2.看虚词 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他们的前后,往往是该 断句的地方。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如: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 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明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如: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又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据排偶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 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 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5.依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 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 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 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 这段文字始句为总起句,故应断为句。接着紧承始句,发“叹”,其中“古人之观于天 47 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为总叹。下文分“夷以近、险以远” 而至者“多、少”及其原因、结果,“有志者”“力不足”、“有志与力”而“无物”“相”者、 “力足以至(而不至)”者、“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几种情况进行议论,最后又用“此予之 所得也”作结。辨明哪些是“总”、哪些是“分”,又“分”几层,就可以大致断句了。 6.理对引 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理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如: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 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 7.察反复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 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 帮助。 断句示例: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 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宋弘传》) 第一步,反复通读,先抓住主要之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人,办的是什么事,采用的是 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 看人物,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湖阳公主(有“帝姊”),帝(刘秀),宋公弘(因有“弘曰”, 可断定是一个人)。这样可断定文中共提到三个人。 再看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 看办事的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 男方的态度。 看事情的结果。最后帝曰:“事不谐矣。”“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 这样,就基本上了解了本文的大意,便可断句了。 第二步,要确定词的句中意义、注意语序、分析句式。 反复研究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是句还是读。“湖阳……其意”之间,“湖阳公主”是专 名,其间决不能断;“湖阳公主新寡”有主有谓,叙一事,是主谓句,应当断;“朝臣”是“论” 的宾语,当属上;不能做“观”的主语,决不能属下;至“其意”处,一事已叙完,应断为 “句”,其它为“读”。 文中“方且图之”的“之”,是属上还是属下?按现代汉语习惯,容易把“之”和“后” 连起来读。但这里“之”是“图”的宾语,一定要属上,不能属下与“后”连用。 第三步,找出整齐对称的上下句。 这可供我们断句时参考。如帝引用的谚语,应断作“贵易交,富易妻”,不能断为“贵 易交富”,而使“易妻”属下。这里的“易”是更换的意思,不是“容易”的“易”。又如“臣 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也当根据这一点,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 之妻不下堂”,不能断为“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四步,找到对话的标志。 文中的“主曰”“帝曰”“弘曰”“谚言”等。但这时要注意“曰”后的文字到什么地方 为止。如“谚言”后的文字,只能是“贵易交,富易妻”六字,“人情乎”是帝的问话,不 48 是谚语。因而“乎”后加双引号,六字谚语加单引号。 第五步,找虚词。 文中的“方且图之”的“之”,“人情乎”的“乎”,“事不谐矣”的“矣”,都可作断句 时的参考。 这样得出如下句读: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糖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三、跟踪训练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然 天 下 之 境 涉 而 即 得 得 而 辄 尽 者 始 焉 欣 欣 继 焉 索 索 欲 求 余 味 而 了 不 可 得 而 得 之 甚 艰 且 得 半 而 止 者 转 使 人 有 无 穷 之 思 也 呜 呼 岂 独 寻 山 也 哉 参考答案: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 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2.用“/”断句。 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 参考答案: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 子之恭。 3.请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 臣 闻 李 斯 之 相 秦 也 行 申 商 之 法 重 刑 名 之 家 杜 私 门 张 公 室 弃 无 用 之 费 损 不 急 之 官 惜 日 爱 功 亟 战 疾 耕 答案: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 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错 1—2 处扣 1 分,3—4 处扣 2 分,5—6 处扣 3 分,7—8 处扣 4 分。当断而不断,不当断而断,都算错。“申”“商”之间断,不算错。) 4.用“/”断句。 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答案: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 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5.用“/”断句。 苏 代 以 土 偶 笑 田 文 楚 人 以 弓 缴 感 襄 王 此 隐 而 讽 之 也 五 者 相 倾 险 诐 之 论 虽 然 施 之 忠 臣 足 以 成 功 何 则 理 而 谕 之 主 虽 昏 必 悟 势 而 禁 之 主 虽 骄 必 惧 利 而 诱 之 主 虽 怠 必 奋 激 而 怒 之 主 虽 懦 必 立 隐 而 讽 之 主 虽 暴 必 容 。 答案: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1 之论/虽 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 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 ( 每对 4 处得 1 分) 知识点二 翻译句子 一、翻译的原则、要求与重点: 原则 遵循信、雅、达的原则。 信: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要求 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文从字顺。要准确翻译一个句子的意思,就必须要 有语境意识,不能孤立地去翻译这个句子本身。因为有些句子中的实词或虚词,在这个独立的 49 句子中作出的解释是行得通的,但这个句子来源于整个文段,如果把这个句子翻译放回到原文 中去,可能就不符合原文语境了。这说明不能独立地对所考查的语句进行翻译,必须要结合语 境给文言文句定位。 重点 (1)文言实词 重点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 假字(含古今字、异体字)。也要注意偏义复词、同义复词、联绵词、数量词的特殊表示。 (2)文言句式 除了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这四种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特别 要注意的是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的宾语,以及介词 的省略)和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数词后置、状语和补语的特殊语序)。 (3)文言虚词 重点掌握《考试大纲》所要求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对古代的专用语、制度习俗等文化常识也应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5)对言简意丰的句子或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句子,意译。 二、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 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 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 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1.留 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 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作记。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 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 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译: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 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 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2.换 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 些古语为今语。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 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 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译: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50 “伏”,是谦称。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 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 “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 的说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 译: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译: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 “朝廷”,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 “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3.删 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 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 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其”是句中形容词词头,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 “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 “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⑦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 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补 即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 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 现代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还要注意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如“妻 子”“地方”“指数”等,如: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51 “更”“役”“复”“赋”,均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译:皇帝讨厌..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的人)会变为奸佞..(的人) “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③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译: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 过失..。 “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音节词,译为“钱财”“削弱”“志向”;“增多” “过失”“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我奉王命..,义无屈..。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译: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义不能屈服....。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王”“命”“无”“屈”“妻”“子”“益”均应换为“君王”“命令”“不能”“屈服”“妻 子”“儿女”“好处”。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 补出来。如: ①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译:(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 “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译: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这里“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尾 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 后悔的。 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 以“人讥己悔”。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 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 补充出来。 ⑤沛公军壩上。(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译:沛公驻军在壩上。 “军”后省略了“于”。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 况补出。 ⑥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译: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 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 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如: 52 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 译: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②兹编所录,精于理者盖十之六...。 译:这部文集收录的,长于说理的文章大概十分之六。 “十之六”是分数词,译为“十分之六”。《郑伯克段于鄢》中“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 五之一...,小九之一...”与此同。 ③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那些喜欢游览的人到的地方,还不及人家的十分之一....。 “十一”是分数,“十分之一”。 5.调 即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古今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 的语法习惯调整。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如: (1)主谓倒置 主语后说的情况,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如: 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刘向《晏子治东阿》) 译:你治理东阿.....是很好的啊! ②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 译:你不聪明....也太厉害了! 以上两例都是主谓倒装句,“子之治东阿”、“汝之不惠”是主语,“甚善矣”、“甚矣”是 谓语。翻译时应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2)宾语前置 有多种情况,都应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先说谓语或介词,再说宾语。最值得注意的是用 “之”“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的句子。翻译时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调整。助词“之”、“是” 不译。如: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译:不懂得句读..,不能解除疑惑..。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古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借助词“之”“是”“之为”使宾语前 置。此句按现代汉语的表达,顺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前置, 不译。又如“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惟命是.从”等。 ②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 古汉语否定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未之有...”即“未 有之”,翻译时将“之”放到“有”的后面,即“有之”。又如“时不我.待”“三岁贯女,莫 我.肯顾”。 ③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恐怕应该责怪你们..吧? 古汉语疑问句中,如果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例中“尔是过”即“过 尔”,翻译时将“尔”放到“过”的后面,“是”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者”的结构。翻译时调整顺序。如: 53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时把“利”放到中心词“爪 牙”的前面。 ②今陕西成皋中,立土动及百尺,亦雁荡具体而微者.....。(沈括《梦溪笔谈·雁荡山》) 译:现在陕西成皋那里,矗立的土山动不动达到百尺高,也算是形体具备只不过规模小.......... 一些..的雁荡山。 “具体而微”是修饰“雁荡”的,即“具体而微之雁荡”。翻译时把定语“具体而微” 放到中心词“雁荡山”的前面。 ③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译: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合着节拍应和。 “有吹洞箫者”修饰“客”,翻译时把“有吹洞箫者”放到中心词“客”的前面。 (4)介宾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后置非常普遍,按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从它们所处的位置来讲, 叫补语。但从内容上讲,它们有时作状语。翻译时要提到动词前面。如: ①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 译:“不受时俗...限制(影响),向我..学习。 ②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译:比田里的农夫......还多。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译: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也可译为:徘徊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以上例①、②中,“于时”“于余”“于南亩之农夫”翻译时就一定要放到动词“拘”、“学” “多”前作状语。但有时,有些短语可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也可以不调,仍放在动词后面 作补语,如例③。 (5)文言文中,用于修饰动词的数词,常置于动词之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常常置于动 词之后作补语。如: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译:良马跳一次.,不能超过十步,劣马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 句中“一”译为“一次”,“十”译为“十天”并放到“跃”和“驾”的后面。 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很不高兴,为赵王敲了一下.瓦罐。 句中“一”译为“一下”,并放到谓语“击”的后面。 以上两例中,例①如果按原文的顺序翻译为“良马一跳”。例②译为“替赵王一敲瓦罐”, 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应该在数词后加上量词,并放到谓语之后。 6.缩 即凝缩法。即对文言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简化。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意译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 文词义。对使用比喻、借代、婉曲、用典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一般用意译。意译有一定的灵 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 54 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1、互文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省却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合并而完整达意,不可直译。如: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将“秦”、“汉”两个作主语的朝代名词放到一起。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译:主人客人....下马上船。 如果我们译出的句子是这样:主人下马,客人上船。主人白居易没有上船,如何“移船 相近邀相见”?所以,要把同为主语的“主人”、“客”,同为谓语的“下马”、“在船”分别 放到一起,再进行翻译。下例类推。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 译: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这些句子直译就使句子的意义不全,要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意译出正确的意思。把同 一成分组合后,放到一起翻译。 2、比喻 比喻修辞在翻译时要译出其比喻的意义,尤其要注意译出借喻的本体。 ①金城..千里。(贾谊《过秦论》) 译:坚固的城防.....方圆一千多里。 “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因现代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 法。所以意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司马迁《报任安书》) 译:埋没在污秽的监狱.....中却在所不辞(的原因)。 “粪土之中”指肮脏的地方,不能直译,应译出其比喻义“污秽的监狱中”。 ③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应和着他,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地跟随着他。 “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 一样地”。 3、借代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我认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更何况大国之间的交往呢? 例句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翻译时应该译出借代的本体。“布衣”指平民百姓身上穿的 粗布衣服,也就代这些穿粗布衣服的人,译为“平民百姓”、“百姓”。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丝竹”,本来是指丝线和竹子,这里用来代用丝线和竹子制成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又 因这些乐器能奏出音乐,故代音乐。古汉语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杏坛”代教育界,“社 稷”代国家,“干戈”代战争,“桑梓”代乡里,“祝融”代火灾,“纨袴”代富家不肖子,“管 弦”代音乐,“笔墨”代文章,“朱门”代富家,“而立”代三十岁,“杜康”代酒,“丹青” 代史册,“钟鼎”、“山林”代在朝、在野,“缙绅”代官员,“三尺”代法律或剑,“万钟”代 高官厚禄等。 4、委婉 委婉,主要是避讳。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凡遇到 55 这种情况,按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译就可以了。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崤之战》)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拜君赐”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拜领你的恩赐”,根本就不能反映说话者的意思。实 际上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含蓄的挑战,意思是要来回报,而回报的方式是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译:生下我才六个月,慈祥的父亲就去世..了。 “见背”是古人避讳的说法,实际上就是“死”、“去世”的意思。我们翻译时就应该把 它译出来。 5、用典 ①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译: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 “结草”是化用古代报恩的传说。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 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使恩人取胜。所以应 翻译为“报恩”。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译:元嘉年间,宋文帝想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草率出兵,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 便仓皇失措。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封狼居胥”是一个典故,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大 败匈奴,追至狼居胥山,封山而还。翻译时要懂得典故,译出典故所反映的意思。翻译为“像 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 ③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王勃《滕王阁序》) 译: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 例句中引用《列子·汤问》中的典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 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三、跟踪训练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 ②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 答案:①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有隐藏的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 字。(3 分。大意 1 分,“潜”1 分,“名”1 分。) ②现在到了那个地方,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 游历过。(3 分。大意 2 分,“之”1 分。)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时人莫知其故。 ② 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 答案:①从前雍丘县以盗贼多为苦,但是不曾抓到过盗贼,当时的人没有谁明白其中的 缘故。(苦:苦于、以……为苦,为……苦恼,1 分;莫:没有谁,1 分,故:缘故,1 分。) 56 ②去年辽主正在吃饭,听说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两次称好。(方:正,1 分;中国:中原,1 分;再:两次,1 分。)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善与人交,振其急难,不责报於人。 ②既明其非罪,改庐州。 答案:①善于与人交往,救济别人的急难,不向人要求报答。(“振”“责”各 1 分,全 句大意 1 分。) ②弄清他没有罪过之后,又改任庐州刺史。(“既”“改”各 1 分,全句大意 1 分。)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 ②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答案:①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 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得分点:稍、剖析、卒各 1 分) ②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 道啊!(得分点:工、拙、乃各 1 分) 5.翻译下列句子。 ①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 ②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 答案:①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与”译为“赞成”,1 分; “少”译为“贬低”,1 分;译对句子大意 1 分) ②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 的却占十分之九。(译对“百一”、“十九”得 1 分;“说”译为“游说”,1 分;译对句子大 意得 1 分) 第四部分 筛选文中的信息与分析综合 【考纲解读】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且对这些部分作 独立的研究;综合就是把部分结合成整体,再现事物各部分多种多样的、丰富的内在联系。 分析是细节性的、局部性的研究,只针对某一点进行独立研究;综合是整体性的、全局性的 研究,既要忠于原文又要超越原文,进行通盘思考。分析综合不是互相孤立、可以截然分开 的,分析以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为前提,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全面、深刻的 认识。一般思维是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 【考点透析】 “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在基本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要求准确把握 57 文中所写的人、时、地、言、事、理、情等信息,筛选出来对选项的表述加以正误的判断。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对所述事件或所说 的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与推理,要求考生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 导致的结果等等。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 和概括。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 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 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 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它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 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或概括。 综合分析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筛选并提取信息,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 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思想、某个事件的起因、发展、 结果,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特点进行评论。 【审题技巧】 建立整体的阅读观,分析问题时要整体把握,辩证地、历史地看问题。做到:读有序, 想有据,析有理,选有联。 (1)读要有“序”。 ①先总体概览,再分析关系,后筛选概括。粗读文章,大体了解文中所写的时、地、人、 事、作者的看法。 ②先排除不需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时间名词等,再分析“关系”(人与 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恶,分析事件的原因与结局,分 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 ③注意文中加点的字、画线的句子,它们是文后的命题依据,筛选概括,准确答题。阅 读不只是读文,还要会读题。 (2)“想”要有“据”。 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抓关键语句。如文章的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评述性的文 字等。文言语段、题目设置和手头知识,是思考的三大依据。对字词词义及用法的辨误求正 唯有从与之相关的语句、语段来分析,才能准确无误;而理解句意判别对错,要以句中某些 关键字词译意的是与非为衡量标准。同时还要善于利用题与题之间的关联搭配来思考。分析 题目、尾注,掌握文章的出处、作者情况、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写作动机,然后再结合 有关的文学、历史知识分析概括评价。 (3)“析”要讲“理”。 把握文体特点,依其性质概括中心。 要能根据不同的文体,分析理解文章主旨,看文章写了什么人物、什么事件、什么问题, 分析、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分析了解作者的思路及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感 情、文章的主旨。文言文阅读试题所选的文言语段中所含的“理”既有情境事理,也有逻辑 事理。在文言文试题的解答过程中,无论是判断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还是判断句意,表述的 是与非,都应分析文中语境本身形成的关系之理和较为普遍的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4)“选”要讲“联”。文言文阅读试题的语段及每道选择题是相对独立完整的,其中 “题”与“文”,“题”与“题”之间表现出多种相互联系的特点,这就需要对备选项进行筛 选并作出选择的时候,始终注意发现、关照、利用这些联系点。 【跟踪训练】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 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58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 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 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 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 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 ‘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 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 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 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 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 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以下语句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项脊轩变化的一组是( ) ①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②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④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⑤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⑥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①②⑤⑥ 2.对本文内容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叙述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作者的深情。 “小鸟时来啄食”与“三五之夜”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年轻时在这里读书生活怡然自得的情 趣,并用“喜”贯穿。 B.第二至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妻子的往事,用“悲”贯穿, 隐含作者对家庭败落、光阴易逝、怀才不遇,有负亲人所望的感慨。 C.开头写小屋环境暗示家道的衰败,修葺小屋反映自己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自 己的不得志。 D.文章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写得很简洁,是“悲” 的进一步补充。 3.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的写法的好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可以睹物思人,使人产生“人是物非”之感。 C.托物寓情,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D.与题目“项脊轩志”照应。 4.对本文分析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少年归有光是一个一个好静、安祥、勤奋和深思的少年形象。 B.文章采用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所挚爱的祖母、母亲、妻子和奶妈的怀 念之情,凭借之物是项脊轩。 59 C.本文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 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D.文章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如写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 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 了出来。 参考答案:1.D(②是叙述修葺以前大家庭的情况③④是叙述分家以后的家庭情况。2.B (第二至第三段叙没有回忆妻子的往事。3.B(“人是物非”错误)。4.B(对“所挚爱的…… 奶妈”错误)。 (湖北省黄石二中 2012 届高三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周梅圃君家传 〔清〕姚鼐 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 调宁朔。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 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 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 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 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 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 寻擢贵州都匀知府。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 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 清厘积狱,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吏 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 约与之同心。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 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 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君卒后,家贫 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不居史职,为相知. 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 之列传,当无愧云。 (选自《惜抱轩全集》,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任烦剧. 剧:繁重。 B.君力督工修复旧制. 制:式样。 C.因公累.解职 累:积累。 D.为相知.之家作家传 知:交好。 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周梅圃悉心为民....的一组是( ) ①民失其利,君修复之 ②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 ③君素闻,疾之 ④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 60 ⑤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 ⑥君卒后,家贫甚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针对唐延渠“多沙易漫”的特点,深谙治水之道的周梅圃采用深挖水道、改变水道 走向、修复暗洞泄洪等方法,有效整治了唐延渠。 B.周梅圃廉洁正直,作者虽未明说百姓因此如何感激、爱戴他,但从文中百姓把他主 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就可见一斑。 C.周梅圃就任浙江粮储道后,因为极力反对“毒民”恶政,成为贪官王亶望的眼中钉; 调任杭嘉湖海防道后,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 D.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意在以家传的形式彰显传主周梅圃的政绩、人品,同时,期待 以后有优秀的史官能将本文收录到正史列传中。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3 分) (2)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3 分) (3)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3 分) 1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陵 未 没 时 使 有 来 报 汉 公 卿 王 侯 皆 奉 觞 上 寿 后 数 日 陵 败 书 闻 主 上 为 之 食 不 甘 味 听 朝 不 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 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 将不过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参考答案: 9.C(累:牵累,连累) 10.C( ②说明其刚强耿直, ④是王亶望所设奸计,⑥说明其清廉) 11.B(“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是感激他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与 周梅圃的“廉洁正直”间并无因果关联) 12.(1)(周梅圃)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 感激他。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 分;障:堵住、挡住,1 分;德:感激,1 分。 (2)官吏中有人用征收粮食坑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 分;毒:坑害,1 分;恒:平常的、普通的,1 分。 (3)世人说(或:认为)王亶望如果能接受周梅圃的意见,哪里只是对国家有利,也有利 于他自己的身家安全啊。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 分;苟:如果,1 分;岂徒:哪里只,1 分。 13.陵 未 没 时∕ 使 有 来 报∕汉 公 卿 王 侯 皆 奉 觞 上 寿∕后 数 日∕陵 败 书 闻∕主 上 为 之 食 不 甘 味∕听 朝 不 怡。(每正确断开一处给 0.5 分,满分 3 分;每 错误断开一处扣 0.5 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当李陵的军队尚未覆没的时候,使者曾给朝廷送来捷报,朝廷的公卿王侯 都举杯为皇上庆贺。几天以后,李陵兵败的奏书传来,皇上为此而饮食不甜,处理朝政也不 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我私下里并未考虑自己的卑贱,见皇上悲伤 痛心,实在想尽一点我那款款愚忠。我认为李陵向来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能够换得士兵们拼 死效命的行动,即使是古代名将恐怕也没有能超过的。) 61 附:文言文译文 梅圃,长沙人,姓周,名克开,字乾三,梅圃是他的自号。他凭借举人的身份被派到甘 肃,并被任命为陇西知县,(后来)调往宁朔。他为人明白事理,敢于担当繁重的事务,做 事情不辞劳苦。宁朔属于宁夏府,挨着黄河的有三条水渠:叫做汉来渠、唐延渠、大清渠, 都是引黄河水入渠,用来灌溉百姓的农田。唐延渠经过的地方多沙而且容易泛滥,周梅圃整 治该水渠使它变得狭长而且深邃,又稍微改变它水流方向,唐延渠的行水得以安全畅通,而 且渠道中设有暗洞,用来把过多的水排泄到黄河里,所以旱涝天气都依赖那条水渠。唐延渠 的暗洞坏了,宁夏县的官吏想填了暗洞,而把唐渠的水都引入到汉渠,以利于宁夏的百姓, 但(这样一来)宁朔就受害了。周梅圃全力监工修复原来的式样,使两县都得到好处。大清 渠,是康熙年才开凿的,长三十多里,时间久了,首尾的石门都毁坏了,百姓不能再享受它 的好处,周梅圃修复了它,都用时少但功效长远。周梅圃在宁夏有很多良好的政绩,而以治 水的功绩最大,百姓把他主持建造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 不久,周梅圃被提拔为贵州都匀知府。跟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处理贵州苗族的叛 乱案件,对依法断案却处置不当的,他据理力争,毫不让步。被调往贵阳,也因为刚强耿直, 触犯巡抚宫兆麟,因公事牵累被解除职务。受到引见,又被任命为山西蒲州知府,被调往太 原。清理积聚的案件,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 姓感激他。 周梅圃经多次提拔,官至江西吉南道,因为犯了过错被降了官职,后又被提拔为浙江粮 储道。在这个时候,王亶望担任浙江巡抚。官吏中有人以征收粮食加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 (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周梅圃早就听闻(这种事),对此深恶痛绝。周梅圃来到 浙江,自己发誓不取丝毫好处,并向巡抚请求铲除积弊,与他约定要同心同德。巡抚表面说 “好”,而实际上十分讨厌周梅圃,只是没有办法使他离开。相反上奏朝廷赞誉周梅圃有突 出的才能,管理粮食储备是平常的政事,容易处理,而当时海塘正处在危急中,请求将周梅 圃调去治理海塘。于是(周梅圃)被调任杭嘉湖海防道。周梅圃改建海岸石塘,石塘得到大 的整治,而周梅圃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王亶望在官场中也最终因为贪婪而自毁。世人说 (认为)王亶望如果能接受周梅圃的意见,哪里只是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他自己的身家安 全啊。周梅圃死后,家中十分贫困,天下人称赞清廉的官吏,都会提到周梅圃。 我认为:周梅圃,是乾隆年间一位守法循理的官吏。为守法循理的官吏写传,是史官的 职责,撰写史传的文法非常严谨。我不担任史官的职位,为相互交好的朋友写家传,或许会 有不切实的言辞。我称赞周梅圃治理政事的能力,为他作传,选事简单,我认为以后如有好 的史官,选取我的文章并将它收录在循吏列传中,我也应该不会感到惭愧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